侯盘长;朱庆尧;雒建超;牛坡
目的 分析血皮质醇浓度、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的变化与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重症创伤患者共90例为老年组,选取同期入院的非老年重症创伤患者85例作为非老年组.将老年患者按照死亡与否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血皮质醇浓度、APACHEⅡ评分、血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分析老年患者的血皮质醇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血糖相关性及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组血皮质醇浓度、APACHEⅡ评分、血糖水平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1);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血ACT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存活组的血皮质醇浓度、APACHEⅡ评分和血糖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血ACT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血皮质醇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64,P<0.05);血皮质醇水平和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512,P<0.05).血皮质醇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与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血皮质醇浓度和APACHEⅡ评分可作为评价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新云;李满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KazalⅠ型(SPINK1)、白细胞分化抗原(CD) 147和上皮型黏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的10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选取76例病理证实切端为正常的支气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两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是否伴有坏死、胸膜累犯、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SPINK1和E-cadherin、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SPINK1和CD147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SPINK1和CD147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可能与对E-cadherin的调节有关.
作者:何秀娟;黄庆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Rg1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片磷酸化tau蛋白(P-tau)及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周龄雄性大鼠脑片随机分为五组,分别放置人工脑脊液中培养.3个人参皂苷Rg1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在模型组和3个人参皂苷Rg1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冈田酸,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采用Western印迹、图像分析技术等方法,检测皮层和海马P-tau、ChAT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tau表达显著增加(P<0.01);ChAT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甙Rg1各组P-tau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ChAT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Rg1三个浓度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以高浓度组效果佳.结论 人参皂甙Rg1可通过降低P-tau表达水平,提高ChAT活性,从而减少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形成,并可能通过调节胆碱能功能的途径发挥抗痴呆的作用.
作者:李源;刘颖;袁海峰;马新欣;张欣;李明;侯吉星;权乾坤;李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制造肥胖模型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肥胖大鼠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对照组不给予电针刺激,试验组给予足三里和三阴交电针针刺,连续治疗半个月.计算治疗前后两组的Lee指数,并测量两组血胆固醇(r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并测量脂肪组织中的CRP和IL-6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Lee指数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C、TG、HDL和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RP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能改善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PR和IL-6的基因表达,改善其炎症状态.
作者:尹刚;申国明;方正清;许冠荪;王浩;戴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结合超声造影技术(CEUS)对门静脉内栓子性质鉴别的价值.方法 分析CDFI结合CEUS对经临床证实的34例门静脉癌栓及12例门静脉血栓进行血供灌注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结果 CDFI诊断出34例门静脉癌栓中的29例,CEUS则检测出全部癌栓.CEUS示门静脉癌栓均呈“快进快出”表现,而血栓内始终未见造影剂填充.结论 CDFI对门静脉栓子的鉴别有一定价值,CEUS对门静脉栓子的鉴别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栗晨;栗玉彬;王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 15例健康对照者,3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运用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4 w后抽取3组静脉血进行后续试验.结果 血清一氧化氮(N0)及NO合酶(NOS)含量,血管内皮祖细胞CD146表达比例,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活性及mRNA相对表达量,常规治疗组及瑞舒伐他汀组含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含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常规治疗组及瑞舒伐他汀组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含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 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影响内皮功能达到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
作者:潘力健;刘磊;尚文静;龚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和骨血流量减少可能导致骨丢失和骨脆性增加,且微血管并发症的出现是DM患者骨量减少的临界因素[1],也有报告[2]认为下肢血流量减少,可能与髋部及跟骨骨丢失有关,本文就DM肾病(DN)、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与骨质疏松(OP)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段文燕;王桂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并探讨影响其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部呼吸科住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相结合,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疾病COPD患者SQ无差异.年龄、家庭经济收入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影响.相关分析显示,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有很强的关联,抑郁、焦虑的情况越重,SQ越差.多因素分析显示,经济收入越低、经济负担越重、自我活动能力越小、焦虑程度越重,家庭成员躯体健康越差,影响单项得分越高,SQ越差.结论 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影响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年龄、经济收入、心理因素、疾病负担等.
作者:郭薇;刘启贵;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方法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即刻贴壁不良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心内科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PCI的8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ST抬高组21例、非ST抬高组22例、稳定组19例、不稳定组18例,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支架后半年行OCT检查,观察PCI术后即刻贴壁不良,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预扩张比例、冠状动脉病变C类型以及靶血管的狭窄程度在冠心病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支架前小管腔面积、管腔狭窄程度在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后半年复查管腔狭窄程度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后即刻贴壁总不良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药物洗脱支架(DES)、裸金属支架(BMS)、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菲ST段拾高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疾病类型及狭窄程度与支架后即可贴壁不良反应呈现正相关,后扩张压力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 支架类型(BMS)、疾病类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狭窄程度可以增加支架后即可贴壁不良反应率,后扩张压力大小可降低不良反应率.
作者:赵鸿彦;江智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老年脑白质疏松(LA)患者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发病率较高.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LA与VCI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经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的LA患者78例,其中男59例,女19例;年龄65~89(平均74.35)岁;平均体质指数(BMI)为(23.01±3.29) kg/m2;静息状态下的平均收缩压为(140.18±4.59) mmHg、舒张压为(79.93 ±3.58) mmHg;清晨空腹平均血糖水平(4.63±1.38) mmol/L;高血压史者16例;糖尿病史者12例;冠心病史者8例;有长期吸烟习惯者35例.排除合并脑部肿瘤、颅脑外伤、先天智障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重度老年性痴呆或严重精神异常患者.均知情同意.
作者:杨玉鸿;高连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住院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确诊的168例PTE患者的获得性和遗传性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在抗凝治疗前取外周血检测了蛋白C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AT-Ⅲ)活性.结果 主要获得性危险因素近期外科手术或外伤(38.1%)、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或PTE病史(14.3%)和下肢静脉曲张病史(14.3%).抗凝蛋白总缺乏率为84.5%,PS缺乏高(48.8%),其次是PC缺乏低(24.4%)、AT-Ⅲ缺乏低(11.3%).结论 研究显示住院PTE患者中,近期外科手术或外伤、DVT或PTE病史和下肢静脉曲张病史是主要的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在遗传性危险因素中以PS缺乏为主,其次是PC缺乏,AT-Ⅲ缺乏率低.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是促发PTE的重要原因.
作者:黄俊伟;张晨;张尉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多发性骨髓瘤(MM)染色体异常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初治MM患者24例,同时采用常规G显带技术与FISH技术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析染色体异常与MM的免疫学分型、临床分期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常规G显带技术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比FISH检出率低(P<0.01);常规G显带技术仅检出1例染色体异常者,MM患者的染色体异常以Ⅲ期和IgG型为主.结论 FISH技术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与特异性较高,临床分期、分型与染色体异常存在相关性,Ⅲ期和IgG型患者出现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更高.
作者:辜学忠;史克倩;闻艳;杨同华;沈晓梅;陆智祥;赖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Kruppel样因子(KLF)-4和KLF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作为研究组,以80例距肿瘤边缘>3 cm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的表达.结果 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表达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分级、脉管浸润、膀胱周围组织浸润均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中KLF-4和KLF-5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和KLF-5高表达、KLF-4低表达,KLF-4和KLF-5具有协同负向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还对肿瘤的播散及进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征;杨小明;张天标;娄安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的264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组(转移组)与淋巴结非转移组(非转移组)的关系,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与肿瘤长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均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肿瘤长度≥5 cm,肿瘤为低分化癌以及肿瘤浸润深度为T2~T4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选择右胸入路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并清扫双侧喉返神经淋巴结.
作者:赵松;吴彬;齐宇;杨洋;张春敭;刘东雷;吴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白细胞介素(IL)-18基因工程表达方法.方法 复苏含有pGEX-IL-18重组体质粒的E.coli JM109,并进行增菌培养;利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pGEX-IL-18重组体质粒,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基因片段测序、基因库比对等技术鉴定IL-18基因序列;将提取得到的pGEX-IL-18重组体质粒转化到DH5α,制成高效表达的IL-18原核表达系统.结果 含有pGEX-IL-18重组体质粒的E.coli JM109增菌培养后提取质粒,酶切电泳与Marker比对,证实质粒大小2.7 kb;经测序并利用基因库比对证实,所制备的DNA片段符合IL-18基因序列.将pGEX-IL-18转染DH5α细菌内,并经过蓝白筛选系统进行筛选,证实转染成功.结论 经过系统的实验研究,成功建立了IL-18的基因工程表达系统.IL-18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后续的科研工作中将对IL-18的应用价值进行系统研究.
作者:乔友军;汪欣;高杰;王宝;贾春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减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及冠心病无亚临床甲减患者各40例,每例均空腹抽血行血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一氧化氮(N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PO检测,并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冠心病无亚临床甲减患者组相比,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TG、TC、hs-CRP、MPO均升高,NO降低(P<0.05或P<0.01).结论 亚临床甲减不但影响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而且会增加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炎症反应,从而可能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血管风险.
作者:姚晓璐;涂燕平;曾黎峰;雷梦觉;吴小和;龚爱斌;魏伟荣;王凌玲;邬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高压氧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80例老年V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高压氧联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浆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细胞间黏附因子(IGA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结果 实验组MMS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浆TGF-3、IGF-1水平显著升高,IGAM-1显著降低(P<0.05),其中实验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高压氧能够提高VD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氧自由基、炎症因子,进而保护脑组织细胞功能有关.
作者:张晓红;杜双霞;卢波;吕志坤;唐彦;冯志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回顾性研究高龄(≥70岁)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行改良主动脉弓置换手术的优势并总结其经验.方法 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中心共收治≥70岁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27例,经充分术前准备,均行急诊手术,手术均在全麻、中度深低温停循环加选择性脑灌注下完成.术式为升主动脉置换术、改良主动脉弓部置换术、支架象鼻术,其中合并有瓣膜病变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行瓣膜置换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 围术期死亡2例,1例因肾功能不全、感染死亡,1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肾功能不全5例,低氧血症2例,手术切口感染3例,一过性脑神经功能障碍3例.结论 对70岁以上Stanord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行改良主动脉弓置换手术,能大大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停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并降低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使手术存活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
作者:崔智;朱志成;李丹;王天策;许日昊;李博;王勇;柳克祥;王岳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压力控制法肺复张(RM)用于预防老年人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60例全麻腹部非腔镜手术术后进入ICU患者,随机分为NRM组(对照组,30例)和RM组(实验组,30例).NRM组常规机械通气,不施行肺复张,RM组行常规机械通气同时入ICU后每1h施行压力控制法肺复张.记录RM组首次肺复张前(T1)、肺复张过程(T2)、末次肺复张后(T3)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等指标变化,并记录拔气管导管时间,拔管后10min(T4)血气分析、氧合指数,术后24 h的改良临床肺部感染评分(mCPIS),术后1 w内低氧血症、肺不张、肺部感染等PPCs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1比较,RM组T2时HR、CVP升高,SBP、DBP有所下降;T3时氧分压、氧合指数升高(均P<0.05),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变不显著(P>0.05);与NRM组比较,RM组的T4时氧分压、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0.05),拔管时间、mCHS、术后PPCs的发生率下降(P<0.05);RM过程中未出现恶性低血压、气胸、皮下气肿等不良事件.结论 术后早期使用压力控制法肺复张可改善老年腹部术后患者的氧合、缩短拔管时间,减少低氧血症、肺不张、肺部感染等术后PPCs的发生.
作者:房晓薇;吴利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智能门诊指引系统应用于老年糖尿病门诊患者的情况反馈.方法 将1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采用新的智能门诊指引系统进行日常的门诊诊疗活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日常的门诊诊疗活动,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随访后的满意率,依从性,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经过1年的治疗,在满意率上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治疗组有显著改善(P<0.05);依从性上,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治疗组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HbA1c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较之对照组治疗后HbA1C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TG、TC、LDL-C、HDL-C均有所改善(P<0.05),而治疗组患者TG、TC、LDL-C、HDL-C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智能门诊指引系统能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门诊患者的满意率、依从性,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和血脂改善程度上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玲;邓武权;姜友昭;陈兵;吴绮楠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