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学忠;史克倩;闻艳;杨同华;沈晓梅;陆智祥;赖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PD-L)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等炎性因子的联系.方法 老年CHD患者11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7例,同时选取体检的健康人33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PD-L2、hs-CRP、IL-6以及IL-8表达水平.结果 AMI组PD-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而对照组低;AMI组血清hs-CRP、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SAP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IL-6和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L2表达水平与hs-CRP、IL-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与IL-8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促进了血清hs-CRP、IL-6的分泌.
作者:于靖;曹绪芬;赵荣诚;郑晔;颜利求;王佳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侧脑室脑膜瘤的发生率约占颅内脑膜瘤的1%~2%[1,2],老年人侧脑室脑膜瘤则更为少见.由于老年患者多数存在其他系统的基础疾病,加之肿瘤位置深在、血供丰富,故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3].本文拟观察老年侧脑室脑膜瘤患者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
作者:李振;冯天达;曲圣涛;滕浩;刘云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多重用药通常是指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时使用了潜在的不适当药物或者同时服用了6种及以上的药物[1].用药种类越多,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率越高.研究显示,多重用药在老年人住院原因中占第3位,在医院获得性疾病中列居第一位[2].医护人员作为老年多重用药的管理主体,对多重用药的认知管理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本文就老年患者多重用药的认知管理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杨明珠;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生态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免疫和肠黏膜屏障功能影响.方法 4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术后生态免疫肠内营养(EIEN)组、普通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各16例,分别给予营养支持7~10 d.术前、术后1、7d分别检测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血D-乳酸水平和血内毒素水平变化.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d三组患者体液免疫指标下降,血D-乳酸水平和血内毒素指标升高明显(P<0.05);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降低,CD8阳性细胞数升高(P<0.05).术后7d,EIEN组体液免疫指标和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且高于EN组和PN组(P<0.05,P<0.01),而3组血D-乳酸水平和血内毒素水平仍较高(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异(P<0.05).结论 早期生态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老年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免疫和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
作者:王庆华;管清海;陈强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如1型糖尿病(T1DM)]目前认为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继而出现胰岛β细胞大量被破坏,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主要包括Graves病、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相关甲状腺结构,其主要是由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中可检出针对甲状腺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等.目前已知T1 DM存在多个基因突变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为密切,2型糖尿病中也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
作者:范馨月;张川;刘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干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SAS评分、SDS评分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病情、一般生活、体力状况、工作状况、社会心理状况、医疗状况等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在硝苯地乎控释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林海英;胡申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AcurosXB算法的两种剂量报告模式dose to water(AXBw))和dose to medium(AXBm)在鼻咽癌容积调强放疗(VMAT)计划剂量学验证中的差异.方法 选取19例临床使用的鼻咽癌VMAT计划,移植到三维半导体探测器阵列Delta4模体和I'mRT头部模体上制作模体计划,使用AXBw、AXBm两种剂量报告模式分别进行计算.在Varian Truebeam直线加速器执行模体计划,使用Delta4和电离室测量.将AXBw和AXBm计算出来的剂量与实测剂量进行三维Gamma值分析和点剂量误差分析,得出AXBw与AXBm各与实测剂量的偏差,统计两者平均差异.结果 Gamma值通过率:以3 mm/3%标准,AXBw比AXBm高(7.8±3.5)%,95% CI(6.1%,9.5%);以2mm/2%标准,AXBw比AXBm高(25.1 ±6.6)%,95% CI(21.9%,28.3%).点剂量:AXBw比AXBm好(1.43±0.14)%,95%CI(1.37%,1.50%).结论 AXBw比AXBm更接近Delta4和电离室实测剂量.鼻咽癌VMAT计划验证中AXBw和AXBm两种剂量报告模式存在不容忽视的偏差,模体计划建议使用AXBw计算以减少误差.
作者:陆佳扬;吴丽丽;黄宝添;彭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又称为Graves眼病和浸润性突眼,与甲状腺疾病相关,是造成成人单眼及双眼眼球突出的主要病因之一[1].研究报道,TAO甲状腺功能状态有所不同,约有90%的患者具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约0.8%可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而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约占6%[2].目前尚没有明确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已成为眼科专家及内分泌科医师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也使寻找有效治疗TAO的方法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3].本研究采用了99锝-亚甲基将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P,云克)联合甲泼尼龙治疗TAO,并就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张明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中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194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VCAM-1、ICAM-1、ET-1的表达,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NO的表达.结果 两组治疗2w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2 w后血清中VCAM-1、ICAM-1、ET-1和NO的表达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疗效明显,且能更有效地下调血清中VCAM-1、ICAM-1、ET-1和NO的含量.
作者:尹变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系统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动脉移植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干细胞动脉移植组和静脉移植组各56例.两组BMSCs均取自患者本人.动脉组行介入移植术,将BMSCs超选注入脑病变供血动脉.静脉组将BMSCs静脉回输入体内.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监测美国国立卫生医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 动脉移植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显著低于静脉移植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BMSCs动脉移植和静脉移植治疗脑梗死疗效均显著,安全,动脉移植获益更大.
作者:王旭;张志彬;杨宏;贾芙蓉;张丽艳;荣继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PO) Eε4基因型预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复发的意义.方法 收集215例ICVD患者血液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法分析APOE基因型,并以APOEε4基因型进行分组,对比两组间的临床资料、ICVD累积复发率及脑卒中亚型,同时采用COX危险比分析法分析多种常见因素对ICVD复发的影响.结果 215例ICVD存活者中有APOEε4基因阳性者38例,占17.7%.APOEε4基因阳性组患者出现卒中前兆的比例(78.9%)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35.0%,P<0.01),3年随访期内的ICVD累积复发率在APOEε4基因阳性组患者中也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P<0.001).COX危险比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APOEε4基因是ICVD复发风险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因子(危险比为4.11,95%可信区间:1.49 ~11.32).结论 APOEε4基因型与ICVD的复发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一个评估ICVD患者预后尤其是复发风险的一个预测因素.
作者:李国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与三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检查卵巢癌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临床评价.方法 回顾性研究75例卵巢癌治疗后患者,平均年龄(45±9.3岁),行PET/CT检查同期行肿瘤标志物(CEA、CA125)检测.判定转移或复发标准:(1)是经PET/CT和(或)肿瘤标志(CEA、CA125)检测,结合临床及其他相关检查,判定为转移或复发者;(2)进行随诊PET/CT和(或)肿瘤标志(CEA、CA125)检测,治疗后肿瘤标志物和(或)标准摄取值(SUV)明显缩小者;(3)病理活检结果.结果 本组卵巢癌治疗后复发或转移PET阳性率为92.3% (48/52),其中术后PET/CT诊断阳性率38.5% (20/52),非术后PET/CT诊断阳性率53.8% (28/52),CEA、CA125阳性率分别是26.9% (14/52)、67.3% (35/52),PET/CT阳性率与CEA和CA125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PET/CT准确率为94.7%(71/75).结论 CEA与CA125联合测定诊断卵巢癌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测量CEA和CA125.在监测CEA和CA125的同时,如果出现异常增高,而其他检查结果阴性时,行PET-CT扫描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较准确地评估CEA及CA125升高的原因,为及时准确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贺贵福;宋炳胜;赵义;左晓军;刘洋;倪冠英;金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补骨制剂Ⅱ经灌胃给药后对摘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方法 雌性6月龄SD大鼠分为假去势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补骨制剂Ⅱ高、中、低剂量组(n=12),除假去势组进行假手术外,其余均手术彻底摘除卵巢法,术后进行模型筛选,9d后假去势组、去势组均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己烯雌酚0.02 mg/kg、鱼肝油450 U/kg、多种钙片0.5 g/kg,补骨制剂Ⅱ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补骨制剂Ⅱ稠浸膏(剂量以生药量计)12、6、3 g生药/kg,连续给药3个月.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清钙(Ca2+)、血清磷(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雌二醇(E2)含量,并测定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和骨组织形态.结果 与去势组相比,低、中、高剂量补骨制剂Ⅱ组在鼠血清中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增加腰椎骨密度,提高模型大鼠的股骨大载荷和刚度,改善骨小梁数量和连续性.结论 补骨制剂Ⅱ可明显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生物力学性能,提高去势大鼠血清中雌激素水平,能防治去卵巢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是值得开发的一种中药复方制剂.
作者:王琳;吴纪凯;范淦彬;马晓青;王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肱骨近端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占4%~9%,占关节周围骨折的13.5%[1].对于无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效果较好.Neer[2]于1970年提出了肱骨近端骨折的四部分分类法,将肱骨上端4个组成部分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肱骨上端相互移位程度分6个基本类型,移位>1 cm或成角>45°,否则不能认为是移位骨块.对于移位明显的肱骨近端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肱骨近端锁定髓内针、锁定钢板内固定及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等.老年患者多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对围术期的整体诊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选择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的手术固定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老年肱骨近端二部分骨折患者分别应用锁定型钢板或锁定型髓内针进行固定,随访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两种内固定物术后的疗效并总结各自的优缺点.
作者:李雪飞;王林祥;王铁军;周修五;秦大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0P)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河北省石家庄市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68例老年OP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和多元化健康教育组各84例.常规健康教育组给予循证支持《骨质疏松健康知识手册》;多元化健康教育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组的基础上,每2 w给予包括OP健康知识教育、饮食护理、运动管理、用药指导、综合康复指导、心理疏导等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时间共3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后康复总有效率、二次骨折率、生活质量、OP知识、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水平差异.结果 两组的康复总有效率、二次骨折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两组间各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OP知识、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多元化健康教育组显著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均P<0.01).结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老年OP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再次骨折率,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提高老年OP骨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
作者:马京华;薛娜娜;纪敬敏;陈金金;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乳腺疾病是女性患者高发病,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明显损伤,还由于第二性征的破坏而造成心理和精神上多重压力.乳腺肿块中良性肿块发病率较高,临床多以手术切除为根本治疗手段[1,2].麦默通技术作为诊治乳腺良性病灶的新手段,因优势突出、手术创伤小,逐渐被临床接受和普及.本文分析麦默通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适用范围.
作者:李念;续哲莉;孙立娟;孙光;宛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并探讨影响其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部呼吸科住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相结合,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疾病COPD患者SQ无差异.年龄、家庭经济收入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影响.相关分析显示,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有很强的关联,抑郁、焦虑的情况越重,SQ越差.多因素分析显示,经济收入越低、经济负担越重、自我活动能力越小、焦虑程度越重,家庭成员躯体健康越差,影响单项得分越高,SQ越差.结论 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影响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年龄、经济收入、心理因素、疾病负担等.
作者:郭薇;刘启贵;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Rg1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片磷酸化tau蛋白(P-tau)及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周龄雄性大鼠脑片随机分为五组,分别放置人工脑脊液中培养.3个人参皂苷Rg1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在模型组和3个人参皂苷Rg1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冈田酸,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采用Western印迹、图像分析技术等方法,检测皮层和海马P-tau、ChAT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tau表达显著增加(P<0.01);ChAT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甙Rg1各组P-tau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ChAT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Rg1三个浓度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以高浓度组效果佳.结论 人参皂甙Rg1可通过降低P-tau表达水平,提高ChAT活性,从而减少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形成,并可能通过调节胆碱能功能的途径发挥抗痴呆的作用.
作者:李源;刘颖;袁海峰;马新欣;张欣;李明;侯吉星;权乾坤;李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利福平治疗菌阳性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初治涂阳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强化期给予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福平静脉注射,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种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 观察组治疗l、2、3个月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IL-6、IL-10、TNF-α显著低于治疗前,而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平能有效改善老年肺结核患者机体免疫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朱喜增;翟玉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和顺铂(DD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化疗方案为每天静脉滴注75 mg/m2多西他赛注射液和80~ 120 mg/m2DDP,每间隔3 w为1个周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及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67.5%)明显高于对照组(42.5%)(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的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可以改善其免疫功能.
作者:李玉光;吴纪珍;刘红梅;张罗献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