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变利
目的 观察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5例(205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将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玻璃酸钠组、聚丙烯酸组、聚乙二醇组,比较术后第1、2、3周及1个月术眼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量(sehimer Ⅰ).结果 对照组与三个用药组术后1个月患者的恢复情况差异显著,说明三种药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起到加速泪膜恢复的作用.观察组间比较,玻璃酸钠组术后干眼症状消失时间早.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加用不同种类人工泪液可以有效改善干眼症状,其中含有玻璃酸钠成分的人工泪液效果较好.
作者:高巍;董宇晨;张凤;赵梅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螺旋CT实施灌注显像(MSCTPI)对于胰腺癌患者的诊疗价值.方法 对比胰腺癌患者和正常人胰腺组织的MSCT-PI参数、胰腺癌组织和癌周相对正常组织的MSCTPI参数,同时对36例采用化疗的患者进行化疗前后MSCTPI参数对比.结果 胰腺癌组的血容量(BV)、局部血流量(BF)和峰值(PE)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达峰时间(TTP)和渗透性(P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胰腺癌组的BV、BF和PE显著低于癌周相对正常组织,而TTP和PS显著高于癌周相对正常组织(P<0.01).胰腺癌化疗后的BV、BF和PE显著高于化疗前,而TrP和PS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结论 采用MSCTPI进行检测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疗效评估.
作者:杨洪;郑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腹部疝外科治疗开展了不少新技术,大多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科应用后入路经腹膜前修补法治疗17例腹股沟双侧疝患者,临床效果确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患者为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双侧腹股沟疝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1~82岁,9例双侧腹股沟斜疝,5例左侧斜疝右侧直疝,3例左侧直疝,右侧斜疝(Ferguson法修补术后)复发.
作者:薛亚明;金仁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化抗原簇70(CD70)在喉鳞状上皮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CD70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2例LSCC组织和22例正常声带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染色,探讨CD70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全部32例喉癌组织中CD均有表达,阳性率为100%;而在正常声带组织中仅有2例呈弱阳性表达,阳性率仅为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70在LSCC中高度表达,可能参与喉癌组织的抗肿瘤免疫活性.
作者:张小芬;陶春;强欣;乌力吉白乙;张娟;孙晓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方法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即刻贴壁不良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心内科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PCI的8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ST抬高组21例、非ST抬高组22例、稳定组19例、不稳定组18例,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支架后半年行OCT检查,观察PCI术后即刻贴壁不良,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预扩张比例、冠状动脉病变C类型以及靶血管的狭窄程度在冠心病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支架前小管腔面积、管腔狭窄程度在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后半年复查管腔狭窄程度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后即刻贴壁总不良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药物洗脱支架(DES)、裸金属支架(BMS)、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菲ST段拾高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疾病类型及狭窄程度与支架后即可贴壁不良反应呈现正相关,后扩张压力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 支架类型(BMS)、疾病类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狭窄程度可以增加支架后即可贴壁不良反应率,后扩张压力大小可降低不良反应率.
作者:赵鸿彦;江智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其与胶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HSP70单克隆抗体对62例星形胶质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SP70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随访观察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不同HSP70表达水平下患者的生存率差异.结果 62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中,21例HSP70表达增高,与正常脑组织有统计学差异(P<0.05);HSP70表达情况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HSP70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685,P<0.01);HSP70阳性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HSP70阴性组(x2 =4.742,P<0.05).结论 HSP70与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化程度有关,HSP70的检测会对星形胶质细胞瘤的诊断与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王晓东;陈善成;杨俊葆;李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参芍口服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PCI术后患者1 023例,随机分为常规服药组(n=514)和参芍口服液组(n=509),观察PCI术后患者用药前、用药4w、用药12w时的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PCI术后患者用药治疗前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提高.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明显降低.用药12w时常规服药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低于用药前.参芍口服液组下降更明显,与常规服药组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用药12 w时两组血管活性物质均较用药前降低,参芍口服液组下降更明显,与常规服药组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参芍口服液对PCI术后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有调节作用,从而减少PCI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作者:张琦;李映雪;尚小明;刘晓堃;薛忠文;韩全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KazalⅠ型(SPINK1)、白细胞分化抗原(CD) 147和上皮型黏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的10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选取76例病理证实切端为正常的支气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两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是否伴有坏死、胸膜累犯、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SPINK1和E-cadherin、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SPINK1和CD147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SPINK1和CD147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可能与对E-cadherin的调节有关.
作者:何秀娟;黄庆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股总动脉弹性变化及其与周围血管病(PVD)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常规超声及2D-STI技术测量并记录T2DM患者股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d)、舒张期内径(Ds)、血管壁运动度(△D)、阻力指数(RI)及股动脉的内中膜(IMT)厚度、僵硬度参数(β)、整体及六个节段的圆周应变(CS)、圆周应变率(CSR).结果 病例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整体CS、CSR及11~1点、7~9点CS、CSR明显降低(P<0.01),△D减低(P<0.05),β与IMT均增加(P<0.05),RI增加(P>0.05);PVD组较无PVD组整体CS、CSR及11~1点、5~7点、7~9点CS、CSR降低(P<0.05),β增加(P<0.05),△D、RI及IMT无明显差异(P>0.05).PVD症状与整体CS、CSR呈负相关、与β呈正相关(P<0.05).结论 应用2D-STI技术能评价T2DM患者下肢动脉的弹性变化,为其PVD症状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王超;曹霞;杨絮;金松;何其勇;张新艳;孙欣;荣蓉;王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柯萨奇病毒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K-CoxB-JN)复方提取物对于阿霉素(ADM)诱导小鼠心肌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复方提取物分为不同组别,观察其对心肌组织病理、小鼠心脾指数、小鼠血清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影响.结果 K-CoxB-JN复方总黄酮低、中、高三组、黄酮+皂苷及水提物组能够改善炎性和坏死病理改变,对于CK、CK-MB及cTnⅠ的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K-CoxB-JN复方提取物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林清;马会霞;高秀娟;谢飞;徐静;王巍;包巨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心血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对照组44例,DM组50例.采集临床指标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DM组空腹血糖(FPG)、HbA1c、24 h脉压(24 h PP)、左室重量(LVM)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较对照组升高,夜间收缩压下降率(SBPF)、左室舒张早期与晚期二尖瓣大血流速比值(E/A)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降低.②HbA1c升高组24 h PP、LVM和NT-proBNP较HbA1c正常组升高,SBPF和LVEF较HbA1c正常组降低.③所有入选者HbA1c与24 h PP、LVM、NT-proBNP呈正相关,与SBPF、E/A、LVEF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DM患者多表现心血管系统损害,在血糖控制欠佳时尤甚.HbA1c应该作为评价DM治疗效果、预测患者心脑血管损害及指导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肝脏是人体代谢和解毒中心,致病因子直接作用于肝脏引起肝损害;其他系统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Wilson病等)也可导致肝损害;肝病可以引起消化、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嗜肝病毒导致肝脏损害仍是肝病的主要原因.我国20岁以上成人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高达10%左右[1];我国丙肝患者的总量达3 800万人[2];加上其他类型的嗜肝病毒及非嗜肝病毒,病毒性肝炎是中国第一大肝病.
作者:李敬会;桂程丽;谭华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农村空巢和非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简易生活质量量表,对湖北省团风县5个乡镇22个行政村l 350例60岁及以上老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农村老人空巢率为72.23%;夫妻偶居的老人生活质量高于非空巢老人;独居老年人经济状况、与家人关系及与其他人关系评分低于非空巢老人.结论 空巢老人已成为我国农村普遍的现象,而且有增加的趋势.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可能比空巢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更为重要;独居、丧偶老年人可能是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和卫生服务关注的重点.
作者:温小飘;管超萍;梁静;张佩佩;乔艳;赵连宜;梁渊;王志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压力控制法肺复张(RM)用于预防老年人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60例全麻腹部非腔镜手术术后进入ICU患者,随机分为NRM组(对照组,30例)和RM组(实验组,30例).NRM组常规机械通气,不施行肺复张,RM组行常规机械通气同时入ICU后每1h施行压力控制法肺复张.记录RM组首次肺复张前(T1)、肺复张过程(T2)、末次肺复张后(T3)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等指标变化,并记录拔气管导管时间,拔管后10min(T4)血气分析、氧合指数,术后24 h的改良临床肺部感染评分(mCPIS),术后1 w内低氧血症、肺不张、肺部感染等PPCs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1比较,RM组T2时HR、CVP升高,SBP、DBP有所下降;T3时氧分压、氧合指数升高(均P<0.05),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变不显著(P>0.05);与NRM组比较,RM组的T4时氧分压、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0.05),拔管时间、mCHS、术后PPCs的发生率下降(P<0.05);RM过程中未出现恶性低血压、气胸、皮下气肿等不良事件.结论 术后早期使用压力控制法肺复张可改善老年腹部术后患者的氧合、缩短拔管时间,减少低氧血症、肺不张、肺部感染等术后PPCs的发生.
作者:房晓薇;吴利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侧脑室脑膜瘤的发生率约占颅内脑膜瘤的1%~2%[1,2],老年人侧脑室脑膜瘤则更为少见.由于老年患者多数存在其他系统的基础疾病,加之肿瘤位置深在、血供丰富,故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3].本文拟观察老年侧脑室脑膜瘤患者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
作者:李振;冯天达;曲圣涛;滕浩;刘云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智能门诊指引系统应用于老年糖尿病门诊患者的情况反馈.方法 将1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采用新的智能门诊指引系统进行日常的门诊诊疗活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日常的门诊诊疗活动,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随访后的满意率,依从性,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经过1年的治疗,在满意率上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治疗组有显著改善(P<0.05);依从性上,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治疗组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HbA1c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较之对照组治疗后HbA1C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TG、TC、LDL-C、HDL-C均有所改善(P<0.05),而治疗组患者TG、TC、LDL-C、HDL-C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智能门诊指引系统能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门诊患者的满意率、依从性,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和血脂改善程度上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玲;邓武权;姜友昭;陈兵;吴绮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沙参麦冬汤对光老化皮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ICR健康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光老化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沙参麦冬汤高、低剂量组.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建立ICR小鼠光老化模型,对比观察对各组小鼠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透明质酸(HA)含量及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 沙参麦冬汤干预组小鼠皮肤光老化病理改变得到改善.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多、HA含量减少.沙参麦冬汤高剂量组SOD活力增强,GSH-Px活力增强,MDA含量下降,HA含量上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沙参麦冬汤具有抑制皮肤光老化的功能,可能是通过升高光照后皮肤中的HA、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发挥作用.
作者:王璐;李中平;曹艳亚;杜沛;沈红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尤其是焦虑和抑郁,其成年海马神经再生可以通过应激和抗抑郁药治疗来调节.另外,神经再生的改变只在慢性抗抑郁治疗中观察到而非急性,因此神经再生在抗抑郁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拟讨论成年海马神经再生与应激之间的关系以及应激诱导抑郁和焦虑对成年海马神经再生有何影响.传统观念认为,成年中枢神经系统是不可再生的,神经再生仅发生于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
作者:孔令聘;白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减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及冠心病无亚临床甲减患者各40例,每例均空腹抽血行血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一氧化氮(N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PO检测,并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冠心病无亚临床甲减患者组相比,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TG、TC、hs-CRP、MPO均升高,NO降低(P<0.05或P<0.01).结论 亚临床甲减不但影响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而且会增加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炎症反应,从而可能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血管风险.
作者:姚晓璐;涂燕平;曾黎峰;雷梦觉;吴小和;龚爱斌;魏伟荣;王凌玲;邬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脂肪餐试验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活性因子的变化以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老年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6h脂肪餐负荷试验,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1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脂肪餐后0、2、4、6h甘油三酯(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脂肪餐后0、2、4、6h N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ET-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脂肪餐后0、4h纤维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组织型纤维溶解酶原激活物(t-P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G与NO、t-PA呈负相关(P<0.05),而与ET-1、PAI-1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可加重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平衡失调,使NO和t-PA明显降低,而ET-1和PAI-1显著升高.
作者:李骏;麦高阳;李有佳;唐景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