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诊疗进展

贾腾;张科伟;张克剑;杨波;刘伟

关键词:胸膜孤立性纤维瘤, 发病机制
摘要: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是一种少见、生长缓慢的间叶组织肿瘤.文献报道的病例数仅有900例左右.初,SFTP被认为是发生于胸膜腔,并且是与胸膜相关的、界限清楚的孤立性肿块.组织来源、细胞特点及临床预后都不确定.随着人们对SFTP组织学及病理学表现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SFTP组织学形态呈多样性,发病部位广泛,主要发生于胸膜,也偶发生于肺、生殖系统、腹腔、软组织和肌肉等处结缔组织[1],给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造成一定困难.目前对SFTP的外科治疗采用何种方式,如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楔形切除或胸壁切除以及后续是否使用放化疗等问题仍无统一意见.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喉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经口低温等离子辅助显微外科(TCM)治疗喉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43例TCM治疗喉癌的手术资料.结果 143例均达到内窥镜全切除标准,其中75例术前有病理结果,28例行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40例未行术前或术中病理检查,仅有术后病理检查.中位随访时间24.5个月(5~60个月).术后复发8例,再次行TCM治疗4例,4例行喉裂开声带切除或喉部分切除术,死亡3例.结论 TCM可作为喉癌微创手术方法之一,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为民;王荣光;黄冬雁;刘小丽;金伟;杨仕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微创内固定手术器械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微创内固定手术器械(股骨LISS)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32例,随机分为DHS组和股骨LISS组各6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死亡率.结果 DHS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股骨LISS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高于股骨LISS组(P<0.01).DHS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低于股骨LISS组(P<0.0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解剖复位或接近复位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患者死亡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DHS相比,股骨远端股骨LISS钢板倒置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接受X线辐射量少,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的优点.

    作者:郎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84例心房颤动患者,搜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动脉血压、心率及既往史等资料;记录患者药物及手术治疗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电话随访或者门诊随访,对患者的终点事件及房颤的治疗方法进行记录,根据患者是否全因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以及治疗情况,分析其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184例患者中,有74例患者全因死亡,死亡率高达40.22%.两组患者在年龄、房颤类型以及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方面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地高辛、抗心律失常药、阿司匹林、华法林、其他抗凝药的应用方面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房颤类型、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基础性疾病、未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未用阿司匹林、未用华法林等成为影响老年房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房颤类型以及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基础性疾病、未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未用阿司匹林、未用华法林等均为影响老年房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云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参芍口服液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芍口服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PCI术后患者1 023例,随机分为常规服药组(n=514)和参芍口服液组(n=509),观察PCI术后患者用药前、用药4w、用药12w时的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PCI术后患者用药治疗前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提高.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明显降低.用药12w时常规服药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低于用药前.参芍口服液组下降更明显,与常规服药组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用药12 w时两组血管活性物质均较用药前降低,参芍口服液组下降更明显,与常规服药组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参芍口服液对PCI术后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有调节作用,从而减少PCI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作者:张琦;李映雪;尚小明;刘晓堃;薛忠文;韩全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中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中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194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VCAM-1、ICAM-1、ET-1的表达,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NO的表达.结果 两组治疗2w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2 w后血清中VCAM-1、ICAM-1、ET-1和NO的表达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疗效明显,且能更有效地下调血清中VCAM-1、ICAM-1、ET-1和NO的含量.

    作者:尹变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理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控制不良者疾病观念的影响

    目的 评估基于心理学的、家庭成员参与的干预对糖尿病控制不良者“疾病观念”的影响.方法 根据自愿的原则、选择60~75岁的社区糖尿病患者210例进行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150例血糖控制不良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 干预组HbA1c、“疾病观念”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 心理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病情产生重要影响,家庭成员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可能对家中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治疗监督和指导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陆诗梵;张健;陈怡君;曹颖;王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脑白质疏松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

    老年脑白质疏松(LA)患者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发病率较高.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LA与VCI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经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的LA患者78例,其中男59例,女19例;年龄65~89(平均74.35)岁;平均体质指数(BMI)为(23.01±3.29) kg/m2;静息状态下的平均收缩压为(140.18±4.59) mmHg、舒张压为(79.93 ±3.58) mmHg;清晨空腹平均血糖水平(4.63±1.38) mmol/L;高血压史者16例;糖尿病史者12例;冠心病史者8例;有长期吸烟习惯者35例.排除合并脑部肿瘤、颅脑外伤、先天智障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重度老年性痴呆或严重精神异常患者.均知情同意.

    作者:杨玉鸿;高连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冷冻球囊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优越性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是治疗房颤的一项新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的热量,在球囊接触处进行消融,使得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病变的心肌细胞遭到破坏,阻止异常电信号的传递,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AF)的目的.与传统的射频消融技术相比,不需要借助三维标测系统,冷冻能量形成的疤痕有保持内膜面完整性、连续性及纤维化边界清晰等特点.冷冻消融可保持细胞的连续性和骨架结构的完整性,且消融过程中对内皮组织的损伤较轻微,从而引起的血栓风险、肺静脉狭窄、疼痛、心肌穿孔和心房-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出现较传统射频消融较少.

    作者:刘展睿;夏禹华;李亚琳;高丽华;胡庆鹰;王智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CEA、CA125升高水平与PET/CT显像评估卵巢癌治疗后复发及转移的价值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与三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检查卵巢癌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临床评价.方法 回顾性研究75例卵巢癌治疗后患者,平均年龄(45±9.3岁),行PET/CT检查同期行肿瘤标志物(CEA、CA125)检测.判定转移或复发标准:(1)是经PET/CT和(或)肿瘤标志(CEA、CA125)检测,结合临床及其他相关检查,判定为转移或复发者;(2)进行随诊PET/CT和(或)肿瘤标志(CEA、CA125)检测,治疗后肿瘤标志物和(或)标准摄取值(SUV)明显缩小者;(3)病理活检结果.结果 本组卵巢癌治疗后复发或转移PET阳性率为92.3% (48/52),其中术后PET/CT诊断阳性率38.5% (20/52),非术后PET/CT诊断阳性率53.8% (28/52),CEA、CA125阳性率分别是26.9% (14/52)、67.3% (35/52),PET/CT阳性率与CEA和CA125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PET/CT准确率为94.7%(71/75).结论 CEA与CA125联合测定诊断卵巢癌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测量CEA和CA125.在监测CEA和CA125的同时,如果出现异常增高,而其他检查结果阴性时,行PET-CT扫描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较准确地评估CEA及CA125升高的原因,为及时准确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贺贵福;宋炳胜;赵义;左晓军;刘洋;倪冠英;金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2例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7.05%,高于对照组的3.28%(P<0.01).观察组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生率为73.77%.观察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35.25%,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对照组中未见心脏并发症.左室射血功能正常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9.83%)低于左室射血功能异常的患者(67.21%)(P<0.01).结论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发现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电生理发生的改变,从而给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于淑芬;钟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喉癌组织中CD70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分化抗原簇70(CD70)在喉鳞状上皮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CD70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2例LSCC组织和22例正常声带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染色,探讨CD70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全部32例喉癌组织中CD均有表达,阳性率为100%;而在正常声带组织中仅有2例呈弱阳性表达,阳性率仅为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70在LSCC中高度表达,可能参与喉癌组织的抗肿瘤免疫活性.

    作者:张小芬;陶春;强欣;乌力吉白乙;张娟;孙晓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测试方法评价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

    目的 探讨不同测试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预测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单侧膝关节置换(TKA)老年患者32例作为TKA组和同期体检的43例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站起行走测试(TUG),6 min步行测试(6 MW)和30 MW测试膝关节功能,应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和身体活动问卷测量并记录患者自主报告的关节功能.结果 TKA组在TUG、6 MW和30 MW步行试验中的表现均比对照组差(P<0.01);30 MW与TUG和6 MW之间存在正相关(r=0.82,0.97,P<0.01);三种测试方法均对WOMAC和身体活动问卷结果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其中以30 MW强(OR=6.024,95% CI3.034~9.746,P=0.003;OR=5.803,95% CI3.215~ 8.537,P=0.004),6 MW次之(OR=4.323,95% CI3.013 ~5.235,OR=3.672 95% CI2.434 ~5.546,P=0.005),TUG低(OR=2.282,95% CI1.162 ~4.224,P=0.003;OR=2.161,95%CI1.203 ~3.375,P=0.012).结论 尽管TKA组患者术后1年能行走30 min,但是他们的表现明显的不如健康同龄人.虽然30 MW对自主报告功能的预测性强,但其实施较复杂,而TUG和6 MW能较强的预测30 MW的表现,且操作简单,推荐使用TUG联合6 MW评价TKA术后膝关节功能.

    作者:张建军;许良;孙锐;刘家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心血管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心血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对照组44例,DM组50例.采集临床指标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DM组空腹血糖(FPG)、HbA1c、24 h脉压(24 h PP)、左室重量(LVM)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较对照组升高,夜间收缩压下降率(SBPF)、左室舒张早期与晚期二尖瓣大血流速比值(E/A)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降低.②HbA1c升高组24 h PP、LVM和NT-proBNP较HbA1c正常组升高,SBPF和LVEF较HbA1c正常组降低.③所有入选者HbA1c与24 h PP、LVM、NT-proBNP呈正相关,与SBPF、E/A、LVEF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DM患者多表现心血管系统损害,在血糖控制欠佳时尤甚.HbA1c应该作为评价DM治疗效果、预测患者心脑血管损害及指导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KC-a、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a、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病理科收集的结直肠腺癌组织70例(腺癌组),结直肠腺瘤组织12例(腺瘤组),正常结直肠黏膜8例(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KC-a、K-Ras蛋白的表达,分析PKC-a、K-Ras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意义.结果 PKC-a蛋白免疫阳性物质多聚集于细胞质与部分细胞膜位置,主要表现为棕黄色颗粒沉着.腺癌组PKC-a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腺瘤组与正常组(P<0.05).K-Ras蛋白免疫阳性物质多聚集于细胞质.腺癌组及腺瘤组K-Ras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KC-a蛋白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合并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K-Ras蛋白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存在相关性(P<0.05).K-Ras蛋白表达与PKC-a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r=-0.734,P=0.00).结论 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KC-a、K-Ras蛋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者的平衡紊乱会导致细胞癌变.

    作者:王燕;赵月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星形胶质细胞瘤中HSP70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其与胶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HSP70单克隆抗体对62例星形胶质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SP70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随访观察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不同HSP70表达水平下患者的生存率差异.结果 62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中,21例HSP70表达增高,与正常脑组织有统计学差异(P<0.05);HSP70表达情况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HSP70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685,P<0.01);HSP70阳性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HSP70阴性组(x2 =4.742,P<0.05).结论 HSP70与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化程度有关,HSP70的检测会对星形胶质细胞瘤的诊断与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王晓东;陈善成;杨俊葆;李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易感基因相关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如1型糖尿病(T1DM)]目前认为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继而出现胰岛β细胞大量被破坏,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主要包括Graves病、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相关甲状腺结构,其主要是由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中可检出针对甲状腺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等.目前已知T1 DM存在多个基因突变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为密切,2型糖尿病中也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

    作者:范馨月;张川;刘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99Tc-MDP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粉针冲击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疗效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又称为Graves眼病和浸润性突眼,与甲状腺疾病相关,是造成成人单眼及双眼眼球突出的主要病因之一[1].研究报道,TAO甲状腺功能状态有所不同,约有90%的患者具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约0.8%可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而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约占6%[2].目前尚没有明确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已成为眼科专家及内分泌科医师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也使寻找有效治疗TAO的方法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3].本研究采用了99锝-亚甲基将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P,云克)联合甲泼尼龙治疗TAO,并就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张明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脑梗死建立侧支循环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声激发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10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仅出现轻微的出血症状.结论 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游明瑶;刘琦;何珊;楚兰;江显萍;欧阳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0P)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河北省石家庄市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68例老年OP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和多元化健康教育组各84例.常规健康教育组给予循证支持《骨质疏松健康知识手册》;多元化健康教育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组的基础上,每2 w给予包括OP健康知识教育、饮食护理、运动管理、用药指导、综合康复指导、心理疏导等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时间共3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后康复总有效率、二次骨折率、生活质量、OP知识、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水平差异.结果 两组的康复总有效率、二次骨折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两组间各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OP知识、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多元化健康教育组显著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均P<0.01).结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老年OP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再次骨折率,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提高老年OP骨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

    作者:马京华;薛娜娜;纪敬敏;陈金金;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诊疗进展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是一种少见、生长缓慢的间叶组织肿瘤.文献报道的病例数仅有900例左右.初,SFTP被认为是发生于胸膜腔,并且是与胸膜相关的、界限清楚的孤立性肿块.组织来源、细胞特点及临床预后都不确定.随着人们对SFTP组织学及病理学表现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SFTP组织学形态呈多样性,发病部位广泛,主要发生于胸膜,也偶发生于肺、生殖系统、腹腔、软组织和肌肉等处结缔组织[1],给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造成一定困难.目前对SFTP的外科治疗采用何种方式,如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楔形切除或胸壁切除以及后续是否使用放化疗等问题仍无统一意见.

    作者:贾腾;张科伟;张克剑;杨波;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