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

杨莉;徐凯智;靳彦涛;赵琦;胡斌;邢彦杰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麻醉
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高龄患者的手术麻醉日趋增多.由于高龄患者对麻醉耐受差,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术后苏醒延迟,谵妄发生率高.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我院采用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镇痛作用,又能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改善手术期间的心血管稳定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R)激动药右美托咪定(Dex)静脉麻醉[1,2],取得满意效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丧失劳动力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能延缓、阻滞甚至逆转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1].DN在早期具有非常大的隐蔽性,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传统的肾功能检测也检测不到,尿蛋白定性也为阴性,这就给临床的早期诊断带来了困难.因此,发现DN的早期诊断相关指标,并及时进行监测对于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作者:范克新;房晓芳;杨立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

    目的 探讨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老年糖尿病(DM)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112名老年DM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采用Vitapex糊剂治疗,对照组采取Cortisomol糊剂治疗,且两组均采取降糖药口服治疗.评定术后1 w的对急症反应以及术后2年时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w内出现轻度反应及重度反应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时的治疗成功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89.02%)(P<0.05).结论 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老年DM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疗效确切,并且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

    作者:郑遥;乔佳;赵晨;王思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排斥导向分子A表达及轴突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缺血后处理对大鼠中枢神经缺血损伤及修复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对各组大鼠术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测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缺血侧皮质及海马排斥导向分子A(RGMa)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质及海马RGMa及轴突神经丝蛋白(NF-200)表达.结果 缺血后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12、24 h、2d神经功能缺失改善(P<0.05).缺血后处理组梗死体积明显减少(P<0.01),其缺血侧皮质和海马RGMa mRNA及蛋白表达相比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5).缺血后处理组缺血皮质和海马NF-200光密度值比缺血/再灌注组升高(P<0.01).结论 缺血后处理能改善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使轴突的损伤减少,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减少排斥性轴突导向因子RGMa的表达相关.

    作者:孔渝菡;秦新月;冯金洲;陶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IgA肾病患者不同部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其与尿蛋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IgA肾病患者不同部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与尿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该院经肾活检确诊的67例IgA肾病老年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VEGF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血和尿VEGF水平并分析三者在不同病理参数组间分布情况,采用直线回归分析尿蛋白与VEGF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尿蛋白和VEGF组合的生化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 (1)IgA肾病组的尿和血VEG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狼疮性肾炎组,肾组织VEGF表达水平高于狼疮性肾炎组(P<0.01);且IgA肾病的VEGF水平在Lee氏分级、肾小管间质损伤和Katafuchi总积分不同程度组间分布有统计学差异,且随着病理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2)IgA肾病不同程度尿蛋白患者的肾组织VEGF表达、尿和血VEGF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尿蛋白水平与肾组织VEGF表达(r=0.59,P<0.01)、尿VEGF(r=0.46,P<0.01)和血VEGF(r=0.37,P<0.05)呈正相关;(3)IgA肾病同一尿蛋白水平不同VEGF水平组间的sAlb、血IgA、Scr、eGFR、β2-MG、尿渗透压、BUN和治疗显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gA肾病老年患者肾脏组织的VEGF表达增强、血和尿VEGF水平升高,均与尿蛋白呈正相关,且不同尿蛋白和VEGF组合的病理指标和治疗效果差异显著.

    作者:应一樱;陈洁;朱飞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袖式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目前,临床上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方法通常为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和袖式肺叶切除术等.对于心肺功能较好及年龄较小的NSCLC患者,采用全肺切除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而相对于一些心肺功能较差的老年NSCLC患者,则更适合采用袖式肺叶切除术治疗.有临床研究证实[1],与袖式肺叶切除术比较,全肺切除术的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远期生存率较低,但亦有文献报道结果相反[2].本研究旨在探讨袖式肺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段林灿;杨润祥;钱可宝;黄云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胃癌及癌周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MT1-MMP)在胃癌及其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胃癌病例110例,利用免疫组化染色、RT-PCR分析MT1-MMP在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及瘤旁组织中表达的差异,以及与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10例肿瘤标本根据染色结果评定,高表达组(>4分)74例,低表达组(≤4分)36例,而瘤旁组织仅有5例呈低表达,其余均未见明显表达.RT-PCR显示Ⅰ、Ⅱ期胃癌与Ⅲ、Ⅳ期胃癌之间表达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组织类型的胃癌之间表达无明显差异.患者肿瘤早期转移、2年复发率及生存率与MT1-MMP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MT1-MM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肿瘤组织,与胃癌的病理类型无关,而与胃癌的分期有关.MT1-MMP高表达的胃癌患者,其预后往往差于低表达患者.MT1-MMP有可能作为胃癌治疗的一个新的靶向基因位点.

    作者:赵典朋;徐芸中;贾丽燕;王晓玲;姚兴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7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1],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易反复发作,常导致血栓后综合征、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是血管外科临床治疗中的难点之一.我科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DVT患者,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建春;白爽;傅强;周榆腾;黄学阳;林鸿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目的 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58例老年NSCLC患者纳入研究,同期的50例中青年NSCLC患者以及52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比较化疗前后老年NSCLC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患者的CD3、CD4、CD4/CD8显著降低(t=4.89,4.88,2.69,P<0.05),白细胞介素(IL)-12显著升高(t=2.16,P<0.05);与健康老人相比,老年患者的CD3、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显著降低(t=6.63,5.33,3.72,5.67,P<0.05),干扰素(IFN-γ)、IL-12显著升高(t=6.26,4.70,P<0.05);化疗前后比较,化疗后CD3显著降低(t=5.81,P<0.05).结论 化疗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要及时对老年化疗患者的近期结果进行评价,选择合适的化疗时机.

    作者:王兴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溶菌酶cDNA克隆与CHO/dhfr-细胞中的分泌性表达

    目的 探讨人溶菌酶(hLYZ) cDNA的克隆及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dhfr-)中的分泌性表达.方法 采用RT-PCR的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克隆hLYZ cDNA,构建hLYZ真核分泌性表达载体,科用脂质体共转染CHO/dhfr-细胞,筛选得到表达hLYZ的CHO抗性细胞株.结果 hLYZ基因成功连接到真核分泌性表达质粒pSecTag2/HygroB上,hLYZ融合蛋白在二氢叶酸还原酶/CHO-k1表达系统中得到成功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真核可溶性表达载体pSecTag 2/Hypro-hLYZ,为规模化、工程化生产hLYZ奠定基础.

    作者:孙东业;张涛;朱贵明;田黎明;张英海;杜静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脉斑块的破裂、出血和血栓的形成而导致局部缺血引起的,或血液中血脂过高而影响了心脏的灌注量[1],患者可有胸骨持续的疼痛感,严重者甚至会休克、乃至心力衰竭而亡[2].临床科学发现,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调节血脂、阻碍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3],本文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分析.

    作者:陈海华;黄胜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阿加曲班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局部脑组织区域的血液供应出现障碍,使得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严重时可造成患者死亡而影响预后,而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恢复堵塞血管的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减少脑梗死面积,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1,2].本文旨在探讨阿加曲班联合高压氧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孙茜;李欣;常淑美;吕宪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系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胰岛受到巨噬细胞及T细胞所产生细胞因子、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作用后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而2型糖尿病与胰岛β细胞凋亡及胰岛素抵抗有关[1~3].β细胞减少可导致血糖增高;而长时间高血糖作用能促使β细胞群数量逐渐减少.高水平葡萄糖所导致的胰岛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应激、内质网应激等在胰岛β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4].加之人类胰岛β细胞转化率较慢[5],故胰岛β细胞受损后将导致糖尿病.然而,有关糖尿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在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是目前研究糖尿病的重要靶点.因此,本文对TXNIP在糖尿病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范源;李晔;白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国汉族人群醛固酮合成酶基因编码区多态性

    目的 检测中国汉族人群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分布情况,寻找该基因的遗传标记.方法 采用分片段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31例血压正常人,32例原发高血压患者和24例原发醛固酮增多患者[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ARR)> 50]的CYP11 B2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和邻近内含子区,将测序结果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NCBI)及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中日本人、欧洲人和非洲人的序列比对.同时将测序结果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体型构建.结果 ①共发现18个多态性位点,有6个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在中国以外数据库中未见报道,占33%.有1个有意义突变G5821A,其余的为同义突变或者位于内含子区.②各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三组间无明显差异.③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体型构建显示,有9个位点相互之间存在完全或者强连锁不平衡;形成7种主要单体型,约占全部单体型的85.4%.其中1种单体型在三组间分布差异明显.结论 ①突变位点大多数位于内含子区,或者为同义突变,仅有少数有意义.②中国汉族人群CYP11 B2基因编码区多态性位点的分布与频率和其他国家人群相比存在着种族差异.③这些多态性位点和单体型为今后的蛋白质功能研究和大样本人群病例-对照关联研究候选SNPs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蔡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杭州发展老年社区养老模式

    杭州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传统的家庭赡养方式却出现了危机.养老院养老不仅供给不能满足需求,还大多定位为“陪护型”老人社区.杭州目前缺乏的是自护型老人的养老服务机构.1 国外老年社区项目的成功案例——美国太阳城1.1 建造情况 太阳城建于1961年,坐落在佛罗里达西海岸,目前是佛罗里达乃至全美好的老年公寓社区,更是世界上大的退休社区.

    作者:傅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及干预作用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九位[1].浅表性膀胱癌约占初发膀胱癌的75%~85%,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为其首选治疗方法[2].浅表性膀胱癌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易复发,TUR-Bt术后1年内复发率为10%~67%[3],术后定期行膀胱内灌注化疗及复查膀胱镜可以有效降低膀胱肿瘤复发率及早期发现复发的肿瘤.而手术方式、术后长期的膀胱内灌注化疗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带来影响.本文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探讨心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孙守田;石爱平;郑显平;许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沧州农村地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沧州农村地区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取整群抽样法,对沧州农村地区居住的30~70岁的常居人口进行集中调查和人户面访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体检,分析沧州农村地区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被调查的7 353例30岁以上的常居人口中高血压1 552例(21.11%);男性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4.53%,女性为18.38%.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26.83%、14.14%、5.31%.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钠饮食、吸烟、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与高血压的患病有关,其优势比(0R)和95%可信区间(95% CI)分别为1.45(1.33 ~1.57)、4.26(3.92 ~4.62)、1.92(1.77 ~2.08)、2.18(1.98 ~2.35)、3.92(3.60~4.31)、2.89(2.67 ~3.12)、3.66(3.31 ~4.00).结论 沧州农村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相当高的水平,应普及农村人口高血压知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

    作者:姜立清;梁燕敏;刘晓晨;刘东升;孟杰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基因治疗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由于上、下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延髓、四肢、躯干等部位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确诊后3~5年患者多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利鲁唑(riluzole)为谷氨酸拮抗剂,可使ALS患者的生存期平均延长3个月以上,是目前唯一被美国FDA批准的临床药物.其他的治疗措施还包括维生素、神经营养因子及干细胞移植等,但都没有确切效果.基因治疗为治疗ALS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作者:陈章洲;徐仁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天麻素在铁诱导的大鼠离体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天麻素在铁诱导的大鼠离体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灌注Fe-HQ建立铁诱导的离体心肌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Fe-HQ组、天麻素(0.1、0.025 mmol/L)组.观察天麻素对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SP)、dp/dt max、冠脉流量(CF)的影响;测定冠脉流出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CK)的含量和心肌中丙二醛(MDA)的浓度;观察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 天麻素能抑制铁诱导的心肌的HR、LVSP、dp/dt max、CF的下降;降低冠脉流出液中LDH和CK的含量及心肌中MDA的浓度.结论 天麻素可改善铁诱导的心肌收缩功能和脂质过氧化,对铁诱导的大鼠离体心肌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会浩;周敏;何白云;陈欢俊;刘惠;张永星;汪博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腕部腱鞘结核性滑膜炎合并化脓性感染2例

    手腕部腱鞘结核滑膜炎较少见,它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肺外结核病[1],因缺乏特异的局部体征和全身性结核中毒症状而容易误诊.潘建华等[2]于1984年首次报道5例至今,误诊率高达50%以上.误诊为化脓性腱鞘炎、腱鞘巨细胞瘤、类风湿性滑膜炎、真菌性滑膜炎等,因延误治疗,可导致肌腱断裂、手指屈伸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本文就我院手足外科收治的手指屈指腱鞘结核性滑膜炎2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刘飞;刘素英;路来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信号传导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氧化治疗对糖尿病(DM)大鼠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链脲佐菌素(STZ)建立Wistar大鼠DM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DM)组、黄芪(RA)组、胰岛素(Ins)组和黄芪+胰岛素(RA+Ins)组,同时设立正常Wistar大鼠为对照组.给药8 w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肾脏和视网膜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和骨骼肌中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p-IRS)-1 Ser307和p-IRS-1 Tyr61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RA+Ins组比较,Ins和RA组肾脏和视网膜AGEs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DM组比较,Ins和RA组肾脏和视网膜AGEs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DM组比较,RA、Ins和RA+Ins组大鼠骨骼肌中p-SAPK/JNK Thr 183和p-SAPK/JNK Tyr18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RA、Ins和RA+Ins组骨骼肌p-IRS-1 Ser307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IRS-1 Tyr612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RA+Ins组比较,RA和Ins组p-IRS-1 Ser30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IRS-1 Tyr61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黄芪可以降低DM大鼠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改善其体内胰岛素抵抗的效应.

    作者:魏倩;武月婷;侯雨菲;高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