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

郑遥;乔佳;赵晨;王思聪

关键词: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 窦道型根尖周炎, 糖尿病
摘要:目的 探讨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老年糖尿病(DM)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112名老年DM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采用Vitapex糊剂治疗,对照组采取Cortisomol糊剂治疗,且两组均采取降糖药口服治疗.评定术后1 w的对急症反应以及术后2年时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w内出现轻度反应及重度反应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时的治疗成功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89.02%)(P<0.05).结论 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老年DM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疗效确切,并且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袖式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目前,临床上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方法通常为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和袖式肺叶切除术等.对于心肺功能较好及年龄较小的NSCLC患者,采用全肺切除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而相对于一些心肺功能较差的老年NSCLC患者,则更适合采用袖式肺叶切除术治疗.有临床研究证实[1],与袖式肺叶切除术比较,全肺切除术的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远期生存率较低,但亦有文献报道结果相反[2].本研究旨在探讨袖式肺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段林灿;杨润祥;钱可宝;黄云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ARDS病人仰卧位和俯卧位联合半直立位应用的短期效果

    目的 探讨采取联合性半直立位和俯卧位对急性肺损伤(AU)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患者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后,患者随机化分为俯卧位或联合俯卧位及半直立位,2h后转变体位,气体交换和肺、胸壁及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进行评估,每小时评估1次.结果 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PaO2/FiO2比显著改善,半直立位则使此比值进一步显著增加.14例病人(70%)对俯卧位反应良好,17例病人(85%)对俯卧位加半直立位反应良好.呼吸系统顺应性无显著差异.结论 联合应用俯卧位和半仰位对ALI或ARDS病人可使氧合进一步改善.

    作者:蔡辉;赵施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皮导管肾交感神经消融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临床研究进展

    2013年6月14日发布的ESH/ESC新版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1],首次提出了“推荐药物治疗无效可以考虑RDN”,推荐级别:Ⅱb,证据水平:C,这充分说明了经皮导管肾交感神经消融术(RDN)的重要性,这项技术充满了无限的挑战及前景,需要不断研究及探索.

    作者:高泽燕;陈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芎龙胶囊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制剂芎龙胶囊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线栓法复制大鼠CIRI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复方丹参滴丸组、芎龙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脑组织水分含量,进行脑组织形态学检查,并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芎龙胶囊能够降低急性CIRI大鼠的神经功能学评分,减轻脑细胞的形态学损伤,减少脑组织水肿的发生以及脑组织中MDA含量,同时增加脑组织中SOD和NO含量.结论 芎龙胶囊对大鼠CIRI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清除脑组织中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以及增加脑组织血流量有关.

    作者:刘秀梅;张丁华;杨庆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养寿丹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养寿丹对β-淀粉样蛋白l~40(Aβ1 ~40)和兴奋性氨基酸(鹅膏蕈氨酸)所致的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100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对照组、养寿丹组,采用脑基底核内立体定向联合注射Aβ1~40和兴奋性氨基酸注射诱导老年性AD动物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法检测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凋亡率,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养寿丹组Caspase-3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盐酸多奈哌齐组比较,养寿丹组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养寿丹能够抑制海马组织Caspase-3促凋亡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对AD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南;李雪岩;林春荣;董海影;谢志平;牛英才;兴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miRNA与老龄相关心血管系统改变的关系

    老龄是众多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老龄时心血管系统的形态及功能均会发生相应改变,具体表现为左心室壁肥厚,心脏窦房结功能减低,大动脉管腔增大,血管壁增厚,血管壁僵硬度增加,内皮功能紊乱[1,2].而且多种复杂的调控机制参与到了上述老化过程.miRNA是一类内源性、高度进化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对靶基因进行负向调控.新近的一些研究表明miRNAs参与了心血管系统老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控过程.本文就与心血管系统老化过程中参与调节作用的相关miRNAs及其功能做一总结.

    作者:王国余;王晔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

    目的 探讨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老年糖尿病(DM)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112名老年DM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采用Vitapex糊剂治疗,对照组采取Cortisomol糊剂治疗,且两组均采取降糖药口服治疗.评定术后1 w的对急症反应以及术后2年时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w内出现轻度反应及重度反应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时的治疗成功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89.02%)(P<0.05).结论 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老年DM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疗效确切,并且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

    作者:郑遥;乔佳;赵晨;王思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老年恶性肿瘤发病分析

    目的 了解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老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方法 利用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2010年城乡老年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老年人主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构成、顺位、标化率等指标.结果 2010年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老年恶性肿瘤粗发病率813.25/10万,中标率770.42/10万.肺癌居城乡老年居民恶性肿瘤发病首位,老年男性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的癌种以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为主,其构成均占总发病的73%以上;老年恶性肿瘤发病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乳腺癌在城市老年女性中居第4位,宫颈癌居农村老年女性发病第5位.结论 肺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女性乳腺癌及宫颈癌为江西省老年恶性肿瘤防控的重点,在加大健康教育干预力度的同时,应开展重点癌种的筛查及早治等综合性防控措施.

    作者:刘杰;朱丽萍;李艾;杨旭丽;吉路;赵军;何军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高龄患者的手术麻醉日趋增多.由于高龄患者对麻醉耐受差,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术后苏醒延迟,谵妄发生率高.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我院采用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镇痛作用,又能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改善手术期间的心血管稳定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R)激动药右美托咪定(Dex)静脉麻醉[1,2],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杨莉;徐凯智;靳彦涛;赵琦;胡斌;邢彦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浓度TGF-β对内皮细胞锌指基因ZNF580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转化生长因子(TGF-β)对内皮细胞锌指基因ZNF580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0.25 ~4 ng/ml)的TGF-β刺激EA.hy926内皮细胞12 h,提取细胞总RNA,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ZNF580基因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提取内皮细胞总RNA并进行RT-PCR反应;当TGF-β浓度从0.25~2 ng/ml逐渐增加时,ZNF580的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P>0.01);但继续增加TGF-β刺激浓度至4 ng/ml,ZNF580的表达又有所回升(P<0.05).结论 随TGF-β刺激浓度逐渐升高,EA.hy926内皮细胞中ZNF580基因表达呈先降低后升高变化,表明ZNF580很可能是受TGF-β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的核转录因子,ZNF580和Smad2间的相互作用及ZNF580转录活性的改变可能进一步影响下游相应靶基因的转录,进而影响内皮细胞的功能.

    作者:韩国亮;任党丽;赵英;张梅;张文成;罗玉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 研究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该院ICU和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伴发呼吸衰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及心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H值、氧分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H值、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用于治疗老年COPD伴发呼吸衰竭时,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血气情况,降低其呼吸频率及心率.

    作者:沈贵洪;张治;许灿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沧州农村地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沧州农村地区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取整群抽样法,对沧州农村地区居住的30~70岁的常居人口进行集中调查和人户面访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体检,分析沧州农村地区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被调查的7 353例30岁以上的常居人口中高血压1 552例(21.11%);男性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4.53%,女性为18.38%.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26.83%、14.14%、5.31%.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钠饮食、吸烟、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与高血压的患病有关,其优势比(0R)和95%可信区间(95% CI)分别为1.45(1.33 ~1.57)、4.26(3.92 ~4.62)、1.92(1.77 ~2.08)、2.18(1.98 ~2.35)、3.92(3.60~4.31)、2.89(2.67 ~3.12)、3.66(3.31 ~4.00).结论 沧州农村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相当高的水平,应普及农村人口高血压知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

    作者:姜立清;梁燕敏;刘晓晨;刘东升;孟杰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MMP-9与高龄老年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探索高龄老年人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与其出血性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了回顾性分析将溶栓患者分为年龄<80岁组(非高龄组)和年龄≥80岁组(高龄组),对两组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静脉血浆MMP-9浓度及临床预后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3个月时预后良好的比例在高龄组和非高龄组分别为50%(7/14)和43.5% (30/69) (P=0.203).两组患者症状性出血率无明显差异(高龄组vs非高龄组:7.1% vs 8.7%,P=0.4),死亡率无明显差异(高龄组vs非高龄组:7.1% vs 7.2%,P=0.42).溶栓前两组基线MMP-9水平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825).结论 MMP-9作为评价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生物标志物,在高龄患者中并无不同.

    作者:孙威;马舒贝;李雪媛;王洪志;杨颖;张静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河南省城乡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与满意度调查

    目的 了解河南省城乡老年人的健康感知、健康管理状况,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及满意度.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护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人健康感知良好,但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较差;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数量和范围需求较大,而基层卫生机构提供的护理服务较少,约40%的老年人对社区、乡村、养老院提供的护理服务不满意.结论 河南省应大力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扩大基层卫生服务范围,满足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作者:张彦芳;刘笑梦;王冬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re-S1Ag与e抗原定量、HBV-DNA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e抗原(HBeAg)定量检测及乙肝病毒定量(HBV-DNA)检测的相关性,评价Pre-SlAg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就诊的220例未应用任何抗HBV药物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其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re-S1Ag、酶联免疫法检测HBeAg、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BV-DNA,对照三者的相关联系及意义.结果 (1) 220例乙肝病毒感染者中,PreS1阳性184例,阴性36例;PreS1、HBV-DNA均阳性133例,均阴性30例,PreS1阳性、HBV-DNA阴性35例,PreS1阴性、HBV-DNA阳性22例.(2)Pre-S1A阳性率与HBV-DNA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00 1),HBeAg检测与HBV-DNA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001),但Pre-S1A阳性率与HBeAg检测无统计学差异(P=0.508 1).PreS1阳性率在HBV-DNA阳性、HBeAg阳性组与HBV-DNA阴性、HBeAg阳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1);在HBV-DNA阳性、HBeAg阳性组与HBV-DNA阴性、HBeAg阴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5);在HBV-DNA阴性、HBeAg阳性组与HBV-DNA阳性、HBeAg阴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 5);在HBV-DNA阳性、HBeAg阴性组与HBV-DNA阴性、HBeAg阴性组无统计学差异(P=0.108 2).结论 PreS1与HBV-DNA符合率较高,比HBeAg更能反映病毒复制情况,可作为一项监测HBV复制的一项新的指标.

    作者:赵翀;刘元元;窦裁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男性胡桃夹综合征伴右肾游走肾误诊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62岁,缘于3年前开始出现间断腰部不适,运动后加重,多次化验尿常规示红细胞及潜血阳性,蛋白质偶呈阳性,常规泌尿系彩超检查未见异常,于当地医院以“慢性肾小球肾炎”间断应用中药等治疗,病情无好转,后为求肾穿刺活检入我院.病程中无肉眼血尿,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尿量正常,近3年内体重减轻约7 kg.既往健康,否认泌尿系结石及反复尿路感染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15/80 mmHg,体型瘦长,腹凹陷,平卧位时右腹部可触及鹅卵大小包块,移动度良好,立位时包块位置下移,可推送至腹中线附近,右肾区叩痛可疑阳性,颜面及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刘笑菲;马福哲;孙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胃肠疾病患者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普外科患者对胃肠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态度行为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40例患者进行胃肠疾病健康知识和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有52% ~50%的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知晓准确率较高,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和是否肿瘤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50%以上患者对疾病持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对疾病的态度和行为之间均有相关性(P<0.05).文化程度和接受健康教育频率越高,胃肠疾病患者健康总得分越高;患肿瘤和饮酒的胃肠疾病患者健康总得分越低.结论 普外科胃肠道疾病患者对疾病的知识掌握情况较差,文化程度、患肿瘤、饮酒和健康教育频率是患者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关淑芬;郑春丽;陈焕霞;张敏;张丽艳;方淑彩;吴子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丧失劳动力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能延缓、阻滞甚至逆转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1].DN在早期具有非常大的隐蔽性,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传统的肾功能检测也检测不到,尿蛋白定性也为阴性,这就给临床的早期诊断带来了困难.因此,发现DN的早期诊断相关指标,并及时进行监测对于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作者:范克新;房晓芳;杨立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伴心理障碍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加维生素B1、维生素B6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反酸、胃灼热、胸痛等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为显著(P<0.05).Hamilton抑郁量表积分显示观察组积分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78%)(P<0.01).治疗后,观察组SOD水平为(27.08±3.25) kU/L,高于对照组的(23.75±2.98) kU/L(P<0.01).治疗后,观察组LPO水平为(4.15±1.37) mol/L,低于对照组的(4.84±1.26)mol/L(P<0.01).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老年非糜烂性反流病伴心理障碍患者的疗效可靠,并具有明显改善自由基代谢紊乱的作用.

    作者:沈明;郑伟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凋亡相关基因P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在60例NSCLC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P53在60例NSCLC中阳性表达率为58.3%(35/60),在正常肺组织中不表达(0/20),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x2 =20.741,P=0.000).伴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为70.6%,不伴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为42.3%,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x2=4.848,P=0.028);P53与凋亡指数(AI)呈负相关(r=-0.684,P=0.000).结论 P53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作者:史江;蒋军广;刘瑞芬;田蕊;安金路;楚玉洁;崔永亮;张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