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梅;张丁华;杨庆宇
目的 研究冠盖藤对骨性关节炎(OA)大鼠血常规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制备OA模型,将随机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组,冠盖藤高、中、低剂量组.经药物干预28 d后,检测血常规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升高,血清IL-1β、IL-6、TNF-α的水平出现升高,经冠盖藤干预后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明显下降,血清中IL-1β、IL-6、TNF-α的水平明显降低,并且以高剂量组明显.结论 冠盖藤的抗炎镇痛机制之一可能通过降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
作者:秦莉花;李晟;钟华美;陈晓阳;秦莉峰;吴艳飞;黄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定位,揭示星形胶质细胞(AS)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D)炎症机制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取新生1~3d的SD大鼠皮层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传代纯化.细胞免疫荧光双标法鉴定传代后的AS及其纯度.实时PCR检测正常AS中TLRs表达谱.细胞免疫荧光双标法鉴定TLR4在AS的表达定位.结果 传代培养可以纯化AS;AS表达TLR1 ~11,但不同的TLRs表达量不同,其中TLR4表达水平相对较高,并且TLR4表达定位于胞膜和胞质.结论 AS参与AD炎症机制的可能分子机制.
作者:龚长银;周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人群血清维生素D与胰岛素抵抗(IR)及多种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的非糖尿病人群897例,所有体检者量身高、体重、血压,测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25(OH)D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不同25(OH)D水平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并分析25(0H)D与IR的相关性.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25(OH)D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性别呈正相关,与年龄、BMI、lg (HOMA-IR)、lg(FINS)负相关,其中lg(HOMA-IR)与25(0H)D的相关系数r为-0.180(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BMI、Lg(HOMA-IR)与25(OH)D独立相关.结论 在非糖尿病人群,25(OH)D可作为IR的独立预测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25(OH)D水平逐渐下降,且易合并IR和多种代谢紊乱.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益于多种代谢指标的改善.
作者:王聪聪;逄曙光;马静静;马效霞;朱传金;段光兰;孙咏梅;王璐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年人上消化道出血(UGH)病因构成、出血量估计、病因发病趋势及其与性别、相关伴随病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以呕血和(或)黑便为主诉,人院诊断为UGH、年龄30 ~60岁、入院后均行胃镜检查的138例中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中年人UGH首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其次依次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反流性因素、门脉高压性胃病、肿瘤性因素、杜氏病、食管异物等.按出血量排序依次为杜氏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肿瘤性因素、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糜烂出血性胃炎、反流性因素.(2)随着年代变化,2010年后消化性溃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发病呈上升趋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肿瘤性因素、杜氏病等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他发病因素变化不明显.(3)中年人UGH男性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4)本组资料约半数患者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同时不同比例的伴有肝病、胃病、高血压、糖尿病史、冠心病等疾病.结论 中年人UGH因较为复杂,首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杜氏病、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出血量大.UGH病因与年代变化、性别、不良嗜好、既往身体状况等因素相关.
作者:窦裁凤;刘元元;赵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老龄是众多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老龄时心血管系统的形态及功能均会发生相应改变,具体表现为左心室壁肥厚,心脏窦房结功能减低,大动脉管腔增大,血管壁增厚,血管壁僵硬度增加,内皮功能紊乱[1,2].而且多种复杂的调控机制参与到了上述老化过程.miRNA是一类内源性、高度进化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对靶基因进行负向调控.新近的一些研究表明miRNAs参与了心血管系统老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控过程.本文就与心血管系统老化过程中参与调节作用的相关miRNAs及其功能做一总结.
作者:王国余;王晔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肿瘤患者错过佳治疗时机而发展至晚期则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1].恶性肠梗阻即为其中一种较为难以处理的并发症,是由肠道原发肿瘤或其他组织起源的转移性恶性肿瘤所致肠道梗阻[2].恶性肠梗阻具有多发、手术难以施行等特点,患者预后不佳.虽然肿瘤进展至发生恶性肠梗阻时已经失去了根治的机会,但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生命也是十分有意义的.生长抑素在国内外的多项研究中被证实具有抑制肿瘤生长、抗有丝分裂等治疗作用[3],理论上其可以延缓恶性肠梗阻的病程进展,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4,5].本研究探讨生长抑素对老年恶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
作者:方呈祥;孙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高龄患者的手术麻醉日趋增多.由于高龄患者对麻醉耐受差,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术后苏醒延迟,谵妄发生率高.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我院采用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镇痛作用,又能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改善手术期间的心血管稳定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R)激动药右美托咪定(Dex)静脉麻醉[1,2],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杨莉;徐凯智;靳彦涛;赵琦;胡斌;邢彦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指由骨量减少、全身骨质疏松和髋周围肌群蜕变或遭受重创而引起的股骨颈断裂,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之一[1].目前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方法,术式主要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和骨折内固定术(IF)[2].这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具有各自的利弊,但哪种术式治疗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疗效更好,目前仍有争议[3,4].为探究更好的手术方法,本文就我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取THR和IF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
作者:晓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声门下吸痰术对非人工气道老年患者的吸痰效果.方法 120例因无力咳出黏稠痰液、意识不清或排痰困难需要机械吸痰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患者采取声门下吸痰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吸痰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吸痰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一次插管过声门成功率、平均每日吸痰次数、吸痰前后5 min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镜直视下声门下吸痰法在非人工气道重症老年患者吸痰中是一种操作简便、有效、并发症少的吸痰方法和技术.
作者:许雪华;黎爱金;吴怡卿;梁淑云;王飞红;李顺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点时间尿蛋白/尿肌酐(Pro/Cr)与糖尿病(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154例DM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点时间Pro/Cr检查,根据其水平分为正常尿蛋白组(68例)与微量尿蛋白组(82例),4例被剔除;比较两组6个月、1年及2年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并分析DM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正常尿蛋白组6个月、1年及2年的脑卒中复发率分别为5.9%(4例)、14.7%(10例)及23.5%(16例);微量尿蛋白组分别是12.2%(10例)、39.0%(32例)及51.2%(42例);微量尿蛋白组的3个时点脑卒中复发率均比正常尿蛋白组明显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P=0.001)、糖化血红蛋白(P=0.035)及微量蛋白尿(P=0.004)是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患者与非复发患者Pro/Cr值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点时间Pro/Cr与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有关,随着其数值升高,患者脑卒中复发风险增大;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国华;王玉凯;曾桄伦;杜朴;章成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九位[1].浅表性膀胱癌约占初发膀胱癌的75%~85%,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为其首选治疗方法[2].浅表性膀胱癌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易复发,TUR-Bt术后1年内复发率为10%~67%[3],术后定期行膀胱内灌注化疗及复查膀胱镜可以有效降低膀胱肿瘤复发率及早期发现复发的肿瘤.而手术方式、术后长期的膀胱内灌注化疗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带来影响.本文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探讨心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孙守田;石爱平;郑显平;许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系统评价新辅助化疗在胃癌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2.6)、Cochrane library、EMAB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2.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2.6)、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2.6),语种不限.对符合纳入标准的RCT进行资料提取,按照Cochrane handbook5.0手册提供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采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共4 3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手术比,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三年生存率(OR=1.74,95% CI:1.31,2.29)、五年生存率(0R=1.52,95%CI:1.15,2.01)、RO手术切除率(OR=1.78,95% CI:1.32,2.41),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1.74,95% CI:0.94,3.22)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使患者生存受益且能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
作者:窠文博;姜雷;李育泉;魏茂强;陈燕;赵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跟骨是常见的骨折部位,多由高能创伤引起,高发于老年人,其中85%为关节内骨折[1].跟骨骨折后的复位难度较大,主要与其位置及解剖学关系复杂有关.此外,跟骨骨折后的软组织受损严重,覆盖质量差,也增加了重建难度[2].手术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主要方法,其中以钢板内固定为主,既可恢复骨折部位的形态,又能达到重建关节面的效果[3].由于目前用于临床的钢板类型较多,手术效果受其特性的影响,因此不同类型钢板的效果不同[4,5].以往的研究对老年跟骨内骨折钢板内固定疗效的研究较少,同时也大多关注各自效果,缺少对不同钢板疗效的分析比较,因此老年跟骨内骨折的手术治疗缺乏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作者:戴鹏;付纳新;黄晖;刘成;叶俊刚;刘鹏宇;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初步探讨硫化氢(H2S)对脂多糖(LPS)所致SD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盐水对照组、内毒素(LPS)组、LPS+(NaHS)组、LPS+炔丙基甘氨酸(PPG)组,每组28只,分别取7只于给药2、4、6、8h后,应用细胞因子酶联免疫蛋白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血浆及肺组织中TNF-α、IL-6和IL-4含量,并观察其峰值形成时间变化趋势.结果盐水对照组大鼠的血浆及肺组织中,TNF-α、IL-4浓度均低于检测的下限,IL-6在血浆及肺组织中浓度分别为:(44.03±3.57) ng/L和(48.14±5.68)ng/L;与盐水对照组相比,滴注LPS后大鼠血浆及肺组织中TNF-α、IL-6、IL-4的浓度水平均出现升高,且TNF-α表达峰值的时间也早于IL-6,IL-4的高峰在6h,要晚于TNF-α、IL-6,但持续时间较长;与LPS组相比,PPG+LPS组大鼠TNF-α、IL-6浓度水平升高,IL-4水平高峰后移至8h;但NaHS+LPS组大鼠血浆和肺组织中TNF-α、IL-6浓度水平则显著下降,IL-4的水平高峰可前移至4h(P均<0.01).结论 H2S能够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的增加,并促进抗炎因子IL-4的表达且使其释放高峰提前来减轻机体过度的炎症反应,从而对抗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
作者:代庆春;韩玉;苗晓云;周晓红;沈洪丽;张晓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及精神压力.该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但目前却无特效的治疗药物[1,2].多奈哌齐是一种胆碱酯酶(ChE)抑制剂,其可以可逆性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从而增加受体部位的乙酰胆碱水平,可以达到改善症状的作用[3].但AD发病机制及症状产生的机制较为复杂,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尚无单一药物可以取得满意效果.本文拟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AD患者的疗效及其机制.
作者:邢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伴心理障碍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加维生素B1、维生素B6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反酸、胃灼热、胸痛等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为显著(P<0.05).Hamilton抑郁量表积分显示观察组积分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78%)(P<0.01).治疗后,观察组SOD水平为(27.08±3.25) kU/L,高于对照组的(23.75±2.98) kU/L(P<0.01).治疗后,观察组LPO水平为(4.15±1.37) mol/L,低于对照组的(4.84±1.26)mol/L(P<0.01).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老年非糜烂性反流病伴心理障碍患者的疗效可靠,并具有明显改善自由基代谢紊乱的作用.
作者:沈明;郑伟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老年患者院前急救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该院急救中心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到达现场后诊断为ACS的老年患者88例,按照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所有患者到院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29.55%) (x2 =5.906,P=0.015);6、12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16.39±0.92) mmol/L、(12.07±0.85) mmol/L、(28.8±17.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8.43±0.88) mmol/L、(14.86±0.81) mmol/L、(51.6±19.4)%(均P<0.05);术后动脉即刻左心房血管前向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97.73%(43/44)显著优于对照组81.82%(36/44) (x2=6.065,P=0.014);而术后出血比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CK-MB、肌钙蛋白T(cTnT)、LDH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院前急救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老年ACS患者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PCI术后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
作者:尹宇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e抗原(HBeAg)定量检测及乙肝病毒定量(HBV-DNA)检测的相关性,评价Pre-SlAg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就诊的220例未应用任何抗HBV药物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其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re-S1Ag、酶联免疫法检测HBeAg、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BV-DNA,对照三者的相关联系及意义.结果 (1) 220例乙肝病毒感染者中,PreS1阳性184例,阴性36例;PreS1、HBV-DNA均阳性133例,均阴性30例,PreS1阳性、HBV-DNA阴性35例,PreS1阴性、HBV-DNA阳性22例.(2)Pre-S1A阳性率与HBV-DNA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00 1),HBeAg检测与HBV-DNA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001),但Pre-S1A阳性率与HBeAg检测无统计学差异(P=0.508 1).PreS1阳性率在HBV-DNA阳性、HBeAg阳性组与HBV-DNA阴性、HBeAg阳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1);在HBV-DNA阳性、HBeAg阳性组与HBV-DNA阴性、HBeAg阴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5);在HBV-DNA阴性、HBeAg阳性组与HBV-DNA阳性、HBeAg阴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 5);在HBV-DNA阳性、HBeAg阴性组与HBV-DNA阴性、HBeAg阴性组无统计学差异(P=0.108 2).结论 PreS1与HBV-DNA符合率较高,比HBeAg更能反映病毒复制情况,可作为一项监测HBV复制的一项新的指标.
作者:赵翀;刘元元;窦裁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手腕部腱鞘结核滑膜炎较少见,它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肺外结核病[1],因缺乏特异的局部体征和全身性结核中毒症状而容易误诊.潘建华等[2]于1984年首次报道5例至今,误诊率高达50%以上.误诊为化脓性腱鞘炎、腱鞘巨细胞瘤、类风湿性滑膜炎、真菌性滑膜炎等,因延误治疗,可导致肌腱断裂、手指屈伸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本文就我院手足外科收治的手指屈指腱鞘结核性滑膜炎2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刘飞;刘素英;路来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120例60岁以上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操作方法进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85.8±27.3)ml]少于对照组[(120.2±32.4) ml](U=6.3,P<0.01);观察组术后镇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2±0.7)d、(47.2±13.2)h、(4.5±1.3)d和(9.7±3.4)d,均短于对照组的(4.0±1.1)d、(96.7±26.5)h、(7.0±2.9)d和(13.9±5.8)d(U=10.7、13.0、6.1、4.8,P<0.01).观察组标本长度、肿瘤距下切缘距离和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8.3±4.2)cm、(3.7±1.8)cm和(20.4±5.3)个,对照组分别为(19.8±5.2)cm、(3.4±1.6)cm和(21.7±6.2)个,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7、1.0、1.2,P>0.05).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减少疼痛等优势.
作者:谢莉;朱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