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聪聪;逄曙光;马静静;马效霞;朱传金;段光兰;孙咏梅;王璐璐
2013年6月14日发布的ESH/ESC新版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1],首次提出了“推荐药物治疗无效可以考虑RDN”,推荐级别:Ⅱb,证据水平:C,这充分说明了经皮导管肾交感神经消融术(RDN)的重要性,这项技术充满了无限的挑战及前景,需要不断研究及探索.
作者:高泽燕;陈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以授权理论为基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取样本42例、43例.两组接受健康教育6个月,试验组应用授权教育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教育模式,在干预前、干预后第1、3、6个月进行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各指标的测量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3个时间点,试验组健康行为多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对照组同期水平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对照组同期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授权教育模式是提高COPD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高欢玲;王颖;薛晶晶;杨支兰;郭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点时间尿蛋白/尿肌酐(Pro/Cr)与糖尿病(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154例DM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点时间Pro/Cr检查,根据其水平分为正常尿蛋白组(68例)与微量尿蛋白组(82例),4例被剔除;比较两组6个月、1年及2年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并分析DM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正常尿蛋白组6个月、1年及2年的脑卒中复发率分别为5.9%(4例)、14.7%(10例)及23.5%(16例);微量尿蛋白组分别是12.2%(10例)、39.0%(32例)及51.2%(42例);微量尿蛋白组的3个时点脑卒中复发率均比正常尿蛋白组明显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P=0.001)、糖化血红蛋白(P=0.035)及微量蛋白尿(P=0.004)是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患者与非复发患者Pro/Cr值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点时间Pro/Cr与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有关,随着其数值升高,患者脑卒中复发风险增大;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国华;王玉凯;曾桄伦;杜朴;章成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肌肉力量及柔韧性和关节灵活性的下降、步态的改变、感觉运动的协调性衰退以及脑信息加工处理缓慢等,是造成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1].霍洪峰等[2]研究指出,从中年到老年的衰老过程中,存在着站立及行走不稳现象,其中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关节运动幅度减小及韧带弹性和绝对肌力下降因素的影响.另有多项研究[3-5]指出,通过必要的肌力训练能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也有相关研究[6]指出,磁脉冲作用于人体可起到疏通关节脉络、加快血液循环和促进代谢的作用,利于机体恢复和改善.本研究旨在探讨肌力训练并结合磁脉冲穴位刺激对改善中老年人下肢平衡能力的作用.
作者:王颖;刘建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SV)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多发于老年人[1].由于小血管遍布于全身各处,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器官损伤,肺部为受累为严重的器官之一[2].由于该类疾病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难度高,导致肺部病情进一步恶化,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旨在对本院收治的老年AASV肺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吴萍;姚淑娟;石哲群;燕丽君;佟胜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Toth等[1,2]首次在胎牛肺内皮细胞中发现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学者们开始关注RAGE在加剧糖尿病病理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者[1,3-6]发现RAGE除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关系密切外,还参与肿瘤生长、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炎性反应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将RAGE在各类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刘争杰;朱红霞;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中文版量表(ADAS-Cog)与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共同评价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信度与效度,试探将两量表合并为一表精简重复的项目,添加部分缺乏的相关项目.方法 选取76例符合NINDS-AIREN诊断标准确立的很可能VD患者为受试者,同时进行ADAS-Cog及ADL量表评分,考察两量表各条目间信度与效度.结果 ADAS-Cog与ADL量表中各项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克朗巴赫(Cronbach)α系数=0.947.ADAS-Cog量表与ADL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性(r=0.720,P<0.01);并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0.696X+ 18.958.效度分析表明除基本ADL(BADL)第4项(简称B4,以下同)外,ADAS-Cog量表与ADL量表内部各项目均呈正相关性(r>0).结论 ADAS-Cog量表及ADL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C7项与其他项目存在重复性,除B4外,两量表其余项目均有较好的效度.建议制作VD新量表时,在ADAS-Cog量表与ADL量表合并的基础上删除C7项及B4项,缩短评定时间,提高评价准确度,准确地为临床反映VD患者的智能情况及治疗效果提供比较敏感的标准化新工具.
作者:翁映虹;黄坚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肘管综合征(CuTS)是因尺神经在肘部某段被卡压后引起的一种神经的慢性损伤,又称迟发型尺神经炎.在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的发病率中仅次于腕管综合征[1],其发病人群以中老年居多.该病早经Earle于1816年报道[2],并在1958年被Fiendel和Stratford将其命名为CuTs[3].目前本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就无肘部骨性解剖异常的老年CuTs患者分别采用超声及肌电图联合定位后小切口及传统肘内侧切口治疗,分析对比其疗效.
作者:刘举;王会含;张娇娇;王伟;张志新;潘月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组织蛋白酶(Cath)-D作为一种特异性的水解酶,与肿瘤的侵袭相关,也与肿瘤的脉管转移密切相关[1].跨膜蛋白16a(TMEM 16a)作为新发现的氯离子通道蛋白在恶性肿瘤中可以异常表达[2].乳腺肿瘤激酶(BRK)是在转移性乳腺癌中发现的一种细胞内酪氨酸激酶,包含SH2、SH3和酪氨酸激酶催化结构域,近年来研究显示BRK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3].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癌中Cath-D、Tmem 16a和BRK的表达,探讨三者的关系及其在结肠癌进展中的意义.
作者:陈曦;孙海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空巢老年人慢性病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3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内随机整群抽取2个社区,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乌市天山区713名空巢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率为60.5%,未患病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率为42.3%,两组之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分析结果显示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病、冠心病、哮喘、高血压致空巢老年人ADL功能障碍作用强.结论 慢性病是空巢老年人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并且慢性病对空巢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有负向作用.
作者:王彦茹;夏慧玲;刘永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高龄患者的手术麻醉日趋增多.由于高龄患者对麻醉耐受差,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术后苏醒延迟,谵妄发生率高.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我院采用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镇痛作用,又能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改善手术期间的心血管稳定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R)激动药右美托咪定(Dex)静脉麻醉[1,2],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杨莉;徐凯智;靳彦涛;赵琦;胡斌;邢彦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社区老年人口中,老年抑郁症发生率为15%[1].本文拟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口腔临床特征.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口腔门诊接诊中现病史确诊为老年抑郁症的患者30例为病例组,年龄61 ~ 78[平均(68.27±4.34)]岁.符合CCMD-2情感性精神障碍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首次发病在60岁以上;排除心境恶劣及躯体源性抑郁症.男11例,女19例.同时按照1∶1比例选择30名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年龄62 ~79[平均(68.67±4.79)]岁,性别相同,受教育程度相近,居住在同一地区,未患老年抑郁症.
作者:邵奕奕;梁俊;唐卫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中国汉族人群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分布情况,寻找该基因的遗传标记.方法 采用分片段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31例血压正常人,32例原发高血压患者和24例原发醛固酮增多患者[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ARR)> 50]的CYP11 B2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和邻近内含子区,将测序结果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NCBI)及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中日本人、欧洲人和非洲人的序列比对.同时将测序结果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体型构建.结果 ①共发现18个多态性位点,有6个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在中国以外数据库中未见报道,占33%.有1个有意义突变G5821A,其余的为同义突变或者位于内含子区.②各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三组间无明显差异.③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体型构建显示,有9个位点相互之间存在完全或者强连锁不平衡;形成7种主要单体型,约占全部单体型的85.4%.其中1种单体型在三组间分布差异明显.结论 ①突变位点大多数位于内含子区,或者为同义突变,仅有少数有意义.②中国汉族人群CYP11 B2基因编码区多态性位点的分布与频率和其他国家人群相比存在着种族差异.③这些多态性位点和单体型为今后的蛋白质功能研究和大样本人群病例-对照关联研究候选SNPs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蔡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1],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易反复发作,常导致血栓后综合征、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是血管外科临床治疗中的难点之一.我科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DVT患者,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建春;白爽;傅强;周榆腾;黄学阳;林鸿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合肥市蜀山区、庐阳区随机抽取老年人,应用自编调查问卷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合肥市社区老年人在生存质量4个领域得分均显著大于中国普通老年人的常模(P<0.05);是否患病、生活是否自理、有无业余爱好、月收入和家庭类型对合肥社区老年人QOL的影响很大,这5种因素的改变能分别对社区老年人QOL自评和四个领域得分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子女居住距离、文化程度和职业对社区老年人QOL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 要重视老年人的患病情况、生活自理、业余爱好、月收入和家庭类型等;在提高老年人QOL时还要把握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子女居住距离、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影响规律.
作者:肖洪玲;池建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TBX2基因在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60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和4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采用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BX2基因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结肠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ELISA法检测TBX2蛋白在正常黏膜组和结肠癌组的含量分别为25.00%和8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BX2基因在正常黏膜组和结肠癌组的灰度值分别为135.29±3.17和95.62±2.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X2基因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TBX2基因表达上调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
作者:陈佰清;叶锋;朱杰;宋笑玲;李意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初步探讨硫化氢(H2S)对脂多糖(LPS)所致SD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盐水对照组、内毒素(LPS)组、LPS+(NaHS)组、LPS+炔丙基甘氨酸(PPG)组,每组28只,分别取7只于给药2、4、6、8h后,应用细胞因子酶联免疫蛋白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血浆及肺组织中TNF-α、IL-6和IL-4含量,并观察其峰值形成时间变化趋势.结果盐水对照组大鼠的血浆及肺组织中,TNF-α、IL-4浓度均低于检测的下限,IL-6在血浆及肺组织中浓度分别为:(44.03±3.57) ng/L和(48.14±5.68)ng/L;与盐水对照组相比,滴注LPS后大鼠血浆及肺组织中TNF-α、IL-6、IL-4的浓度水平均出现升高,且TNF-α表达峰值的时间也早于IL-6,IL-4的高峰在6h,要晚于TNF-α、IL-6,但持续时间较长;与LPS组相比,PPG+LPS组大鼠TNF-α、IL-6浓度水平升高,IL-4水平高峰后移至8h;但NaHS+LPS组大鼠血浆和肺组织中TNF-α、IL-6浓度水平则显著下降,IL-4的水平高峰可前移至4h(P均<0.01).结论 H2S能够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的增加,并促进抗炎因子IL-4的表达且使其释放高峰提前来减轻机体过度的炎症反应,从而对抗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
作者:代庆春;韩玉;苗晓云;周晓红;沈洪丽;张晓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人溶菌酶(hLYZ) cDNA的克隆及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dhfr-)中的分泌性表达.方法 采用RT-PCR的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克隆hLYZ cDNA,构建hLYZ真核分泌性表达载体,科用脂质体共转染CHO/dhfr-细胞,筛选得到表达hLYZ的CHO抗性细胞株.结果 hLYZ基因成功连接到真核分泌性表达质粒pSecTag2/HygroB上,hLYZ融合蛋白在二氢叶酸还原酶/CHO-k1表达系统中得到成功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真核可溶性表达载体pSecTag 2/Hypro-hLYZ,为规模化、工程化生产hLYZ奠定基础.
作者:孙东业;张涛;朱贵明;田黎明;张英海;杜静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蛋白P53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61例肺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FADD和P53表达,然后进行比较.结果 61例肺癌组织中FADD蛋白阳性率为88.52%,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FADD蛋白阳性率96.6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1例肺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率为75.41%,明显高于30例癌旁组织(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61例肺癌组织中FADD蛋白与P53蛋白表达具有较好的相关性(x2=12.56,P<0.01).在NSCLC中FADD蛋白及P5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分型、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等指标无明显的关系(P>0.05),而与NSCLC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0.01).结论 FADD蛋白与153蛋白在NSCLC中表达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检测手术后肺癌组织的FADD和P53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NSCLC预后情况的手段之一.
作者:段东奎;李伟;苏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老龄是众多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老龄时心血管系统的形态及功能均会发生相应改变,具体表现为左心室壁肥厚,心脏窦房结功能减低,大动脉管腔增大,血管壁增厚,血管壁僵硬度增加,内皮功能紊乱[1,2].而且多种复杂的调控机制参与到了上述老化过程.miRNA是一类内源性、高度进化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对靶基因进行负向调控.新近的一些研究表明miRNAs参与了心血管系统老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控过程.本文就与心血管系统老化过程中参与调节作用的相关miRNAs及其功能做一总结.
作者:王国余;王晔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