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玲;王颖;薛晶晶;杨支兰;郭芳
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及精神压力.该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但目前却无特效的治疗药物[1,2].多奈哌齐是一种胆碱酯酶(ChE)抑制剂,其可以可逆性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从而增加受体部位的乙酰胆碱水平,可以达到改善症状的作用[3].但AD发病机制及症状产生的机制较为复杂,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尚无单一药物可以取得满意效果.本文拟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AD患者的疗效及其机制.
作者:邢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老年糖尿病(DM)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112名老年DM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采用Vitapex糊剂治疗,对照组采取Cortisomol糊剂治疗,且两组均采取降糖药口服治疗.评定术后1 w的对急症反应以及术后2年时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w内出现轻度反应及重度反应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时的治疗成功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89.02%)(P<0.05).结论 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老年DM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疗效确切,并且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
作者:郑遥;乔佳;赵晨;王思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组织蛋白酶(Cath)-D作为一种特异性的水解酶,与肿瘤的侵袭相关,也与肿瘤的脉管转移密切相关[1].跨膜蛋白16a(TMEM 16a)作为新发现的氯离子通道蛋白在恶性肿瘤中可以异常表达[2].乳腺肿瘤激酶(BRK)是在转移性乳腺癌中发现的一种细胞内酪氨酸激酶,包含SH2、SH3和酪氨酸激酶催化结构域,近年来研究显示BRK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3].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癌中Cath-D、Tmem 16a和BRK的表达,探讨三者的关系及其在结肠癌进展中的意义.
作者:陈曦;孙海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在60例NSCLC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P53在60例NSCLC中阳性表达率为58.3%(35/60),在正常肺组织中不表达(0/20),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x2 =20.741,P=0.000).伴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为70.6%,不伴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为42.3%,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x2=4.848,P=0.028);P53与凋亡指数(AI)呈负相关(r=-0.684,P=0.000).结论 P53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作者:史江;蒋军广;刘瑞芬;田蕊;安金路;楚玉洁;崔永亮;张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城乡老年人的健康感知、健康管理状况,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及满意度.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护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人健康感知良好,但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较差;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数量和范围需求较大,而基层卫生机构提供的护理服务较少,约40%的老年人对社区、乡村、养老院提供的护理服务不满意.结论 河南省应大力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扩大基层卫生服务范围,满足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作者:张彦芳;刘笑梦;王冬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九位[1].浅表性膀胱癌约占初发膀胱癌的75%~85%,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为其首选治疗方法[2].浅表性膀胱癌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易复发,TUR-Bt术后1年内复发率为10%~67%[3],术后定期行膀胱内灌注化疗及复查膀胱镜可以有效降低膀胱肿瘤复发率及早期发现复发的肿瘤.而手术方式、术后长期的膀胱内灌注化疗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带来影响.本文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探讨心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孙守田;石爱平;郑显平;许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老年消化性溃疡(PU)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与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于该院就诊,经内镜、X线钡餐等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PU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55例设为PU组,选取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合格,既往无PU病史及严重内科疾病的健康老人55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血清胃泌素含量及外周血免疫功能,以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U组血清胃泌素含量为(148.7±47.4)pg/ml,明显高于正常组的(67.1±24.3) pg/ml;PU组RBC-C3bRR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而RBC-ICRRR水平却明显高于正常组;PU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与RBC-C3bRR水平呈负相关,与RBC-ICRRR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PU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与外周血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倪猛;樊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人参不同工艺制备的人参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 正常成年ICR小鼠随机分为10组,即:对照组,五年生种植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0.35、0.75、1.4g生药/kg)组,五年生种植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0.35、0.75、1.4g生药/kg)组,五年生种植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0.35、0.75、1.4g生药/kg)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观察各组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自然杀伤(NK)细胞的杀伤率、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血清特异性抗绵羊红细胞(SRBC)抗体IgG水平,脾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IL-2、INF-y含量.结果 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大剂量显著增加正常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P<0.05);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大、中剂量显示出提高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CRBC)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及小鼠自然杀伤细胞对L929细胞杀伤率的趋势;人参原粉、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各剂量显示出显著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率趋势;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大剂量显著增加正常成年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2及INF-γ的含量(P<0.05).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大、中剂量显示出增加小鼠血清IgG水平的趋势.结论 人参对于免疫器官重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率、脾淋巴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因子及抗体的生成等指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洪凌;狄良娇;刘姝男;赵晶;睢大筼;徐华丽;姜英子;洪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2013年6月14日发布的ESH/ESC新版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1],首次提出了“推荐药物治疗无效可以考虑RDN”,推荐级别:Ⅱb,证据水平:C,这充分说明了经皮导管肾交感神经消融术(RDN)的重要性,这项技术充满了无限的挑战及前景,需要不断研究及探索.
作者:高泽燕;陈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抗氧化治疗对糖尿病(DM)大鼠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链脲佐菌素(STZ)建立Wistar大鼠DM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DM)组、黄芪(RA)组、胰岛素(Ins)组和黄芪+胰岛素(RA+Ins)组,同时设立正常Wistar大鼠为对照组.给药8 w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肾脏和视网膜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和骨骼肌中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p-IRS)-1 Ser307和p-IRS-1 Tyr61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RA+Ins组比较,Ins和RA组肾脏和视网膜AGEs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DM组比较,Ins和RA组肾脏和视网膜AGEs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DM组比较,RA、Ins和RA+Ins组大鼠骨骼肌中p-SAPK/JNK Thr 183和p-SAPK/JNK Tyr18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RA、Ins和RA+Ins组骨骼肌p-IRS-1 Ser307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IRS-1 Tyr612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RA+Ins组比较,RA和Ins组p-IRS-1 Ser30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IRS-1 Tyr61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黄芪可以降低DM大鼠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改善其体内胰岛素抵抗的效应.
作者:魏倩;武月婷;侯雨菲;高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MT1-MMP)在胃癌及其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胃癌病例110例,利用免疫组化染色、RT-PCR分析MT1-MMP在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及瘤旁组织中表达的差异,以及与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10例肿瘤标本根据染色结果评定,高表达组(>4分)74例,低表达组(≤4分)36例,而瘤旁组织仅有5例呈低表达,其余均未见明显表达.RT-PCR显示Ⅰ、Ⅱ期胃癌与Ⅲ、Ⅳ期胃癌之间表达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组织类型的胃癌之间表达无明显差异.患者肿瘤早期转移、2年复发率及生存率与MT1-MMP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MT1-MM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肿瘤组织,与胃癌的病理类型无关,而与胃癌的分期有关.MT1-MMP高表达的胃癌患者,其预后往往差于低表达患者.MT1-MMP有可能作为胃癌治疗的一个新的靶向基因位点.
作者:赵典朋;徐芸中;贾丽燕;王晓玲;姚兴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实施缺血后处理对大鼠中枢神经缺血损伤及修复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对各组大鼠术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测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缺血侧皮质及海马排斥导向分子A(RGMa)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质及海马RGMa及轴突神经丝蛋白(NF-200)表达.结果 缺血后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12、24 h、2d神经功能缺失改善(P<0.05).缺血后处理组梗死体积明显减少(P<0.01),其缺血侧皮质和海马RGMa mRNA及蛋白表达相比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5).缺血后处理组缺血皮质和海马NF-200光密度值比缺血/再灌注组升高(P<0.01).结论 缺血后处理能改善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使轴突的损伤减少,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减少排斥性轴突导向因子RGMa的表达相关.
作者:孔渝菡;秦新月;冯金洲;陶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流行病学显示,在我国老龄人群中,65岁以上人群骨关节炎(OA)发病率超过50%,75岁以上人群则高于80%[1],OA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尚缺乏针对OA的有效根治措施.OA引起关节不适和疼痛,导致日常活动能力下降,后者引起肌肉衰弱,进一步削减日常活动能力,引发恶性循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一些研究纷纷证实了运动治疗OA的效果,并显示其疗效不输于药物治疗[2,3].在各种运动疗法中,力量训练因为其强度大、负荷高,有助于强化肌肉力量和质量及保护骨骼健康,较早受到研究人员关注;但也正是由于这种高负荷的运动属性,力量训练也颇让患者和治疗人员感到不安,应用起来诸多顾虑.本研究主要对OA患者力量训练面临的几类问题展开综述.
作者:唐玉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肿瘤患者错过佳治疗时机而发展至晚期则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1].恶性肠梗阻即为其中一种较为难以处理的并发症,是由肠道原发肿瘤或其他组织起源的转移性恶性肿瘤所致肠道梗阻[2].恶性肠梗阻具有多发、手术难以施行等特点,患者预后不佳.虽然肿瘤进展至发生恶性肠梗阻时已经失去了根治的机会,但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生命也是十分有意义的.生长抑素在国内外的多项研究中被证实具有抑制肿瘤生长、抗有丝分裂等治疗作用[3],理论上其可以延缓恶性肠梗阻的病程进展,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4,5].本研究探讨生长抑素对老年恶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
作者:方呈祥;孙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糖尿病肾病(DN)为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显著增高[1].DN发病机制复杂,包括氧化应激等[1,2].氟伐他汀是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也有用于临床DN辅助治疗的报道[3,4],且有动物实验发现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5],本研究观察氟伐他汀对DN患者疗效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刘海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老年护理专业人员以成为行业急需、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依托相应专业的开拓和建设,我院是湖南省高等院校中早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学校,2012年以来以“十二五”省级重点项目“老年护理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开展该专业的目标指向、机制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建设的研究,探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设老年护理特色专业的经验.
作者:陈四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年人上消化道出血(UGH)病因构成、出血量估计、病因发病趋势及其与性别、相关伴随病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以呕血和(或)黑便为主诉,人院诊断为UGH、年龄30 ~60岁、入院后均行胃镜检查的138例中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中年人UGH首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其次依次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反流性因素、门脉高压性胃病、肿瘤性因素、杜氏病、食管异物等.按出血量排序依次为杜氏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肿瘤性因素、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糜烂出血性胃炎、反流性因素.(2)随着年代变化,2010年后消化性溃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发病呈上升趋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肿瘤性因素、杜氏病等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他发病因素变化不明显.(3)中年人UGH男性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4)本组资料约半数患者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同时不同比例的伴有肝病、胃病、高血压、糖尿病史、冠心病等疾病.结论 中年人UGH因较为复杂,首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杜氏病、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出血量大.UGH病因与年代变化、性别、不良嗜好、既往身体状况等因素相关.
作者:窦裁凤;刘元元;赵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前,临床上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方法通常为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和袖式肺叶切除术等.对于心肺功能较好及年龄较小的NSCLC患者,采用全肺切除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而相对于一些心肺功能较差的老年NSCLC患者,则更适合采用袖式肺叶切除术治疗.有临床研究证实[1],与袖式肺叶切除术比较,全肺切除术的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远期生存率较低,但亦有文献报道结果相反[2].本研究旨在探讨袖式肺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段林灿;杨润祥;钱可宝;黄云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IgA肾病患者不同部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与尿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该院经肾活检确诊的67例IgA肾病老年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VEGF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血和尿VEGF水平并分析三者在不同病理参数组间分布情况,采用直线回归分析尿蛋白与VEGF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尿蛋白和VEGF组合的生化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 (1)IgA肾病组的尿和血VEG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狼疮性肾炎组,肾组织VEGF表达水平高于狼疮性肾炎组(P<0.01);且IgA肾病的VEGF水平在Lee氏分级、肾小管间质损伤和Katafuchi总积分不同程度组间分布有统计学差异,且随着病理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2)IgA肾病不同程度尿蛋白患者的肾组织VEGF表达、尿和血VEGF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尿蛋白水平与肾组织VEGF表达(r=0.59,P<0.01)、尿VEGF(r=0.46,P<0.01)和血VEGF(r=0.37,P<0.05)呈正相关;(3)IgA肾病同一尿蛋白水平不同VEGF水平组间的sAlb、血IgA、Scr、eGFR、β2-MG、尿渗透压、BUN和治疗显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gA肾病老年患者肾脏组织的VEGF表达增强、血和尿VEGF水平升高,均与尿蛋白呈正相关,且不同尿蛋白和VEGF组合的病理指标和治疗效果差异显著.
作者:应一樱;陈洁;朱飞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冠盖藤对骨性关节炎(OA)大鼠血常规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制备OA模型,将随机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组,冠盖藤高、中、低剂量组.经药物干预28 d后,检测血常规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升高,血清IL-1β、IL-6、TNF-α的水平出现升高,经冠盖藤干预后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明显下降,血清中IL-1β、IL-6、TNF-α的水平明显降低,并且以高剂量组明显.结论 冠盖藤的抗炎镇痛机制之一可能通过降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
作者:秦莉花;李晟;钟华美;陈晓阳;秦莉峰;吴艳飞;黄宽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