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及机制

邢娟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尼莫地平, 多奈哌齐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及精神压力.该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但目前却无特效的治疗药物[1,2].多奈哌齐是一种胆碱酯酶(ChE)抑制剂,其可以可逆性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从而增加受体部位的乙酰胆碱水平,可以达到改善症状的作用[3].但AD发病机制及症状产生的机制较为复杂,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尚无单一药物可以取得满意效果.本文拟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AD患者的疗效及其机制.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在疾病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Toth等[1,2]首次在胎牛肺内皮细胞中发现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学者们开始关注RAGE在加剧糖尿病病理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者[1,3-6]发现RAGE除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关系密切外,还参与肿瘤生长、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炎性反应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将RAGE在各类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刘争杰;朱红霞;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袖式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目前,临床上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方法通常为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和袖式肺叶切除术等.对于心肺功能较好及年龄较小的NSCLC患者,采用全肺切除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而相对于一些心肺功能较差的老年NSCLC患者,则更适合采用袖式肺叶切除术治疗.有临床研究证实[1],与袖式肺叶切除术比较,全肺切除术的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远期生存率较低,但亦有文献报道结果相反[2].本研究旨在探讨袖式肺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段林灿;杨润祥;钱可宝;黄云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排斥导向分子A表达及轴突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缺血后处理对大鼠中枢神经缺血损伤及修复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对各组大鼠术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测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缺血侧皮质及海马排斥导向分子A(RGMa)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质及海马RGMa及轴突神经丝蛋白(NF-200)表达.结果 缺血后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12、24 h、2d神经功能缺失改善(P<0.05).缺血后处理组梗死体积明显减少(P<0.01),其缺血侧皮质和海马RGMa mRNA及蛋白表达相比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5).缺血后处理组缺血皮质和海马NF-200光密度值比缺血/再灌注组升高(P<0.01).结论 缺血后处理能改善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使轴突的损伤减少,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减少排斥性轴突导向因子RGMa的表达相关.

    作者:孔渝菡;秦新月;冯金洲;陶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皮导管肾交感神经消融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临床研究进展

    2013年6月14日发布的ESH/ESC新版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1],首次提出了“推荐药物治疗无效可以考虑RDN”,推荐级别:Ⅱb,证据水平:C,这充分说明了经皮导管肾交感神经消融术(RDN)的重要性,这项技术充满了无限的挑战及前景,需要不断研究及探索.

    作者:高泽燕;陈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大鼠星形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表达谱

    目的 探索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定位,揭示星形胶质细胞(AS)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D)炎症机制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取新生1~3d的SD大鼠皮层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传代纯化.细胞免疫荧光双标法鉴定传代后的AS及其纯度.实时PCR检测正常AS中TLRs表达谱.细胞免疫荧光双标法鉴定TLR4在AS的表达定位.结果 传代培养可以纯化AS;AS表达TLR1 ~11,但不同的TLRs表达量不同,其中TLR4表达水平相对较高,并且TLR4表达定位于胞膜和胞质.结论 AS参与AD炎症机制的可能分子机制.

    作者:龚长银;周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出血量估计、病因趋势及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中年人上消化道出血(UGH)病因构成、出血量估计、病因发病趋势及其与性别、相关伴随病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以呕血和(或)黑便为主诉,人院诊断为UGH、年龄30 ~60岁、入院后均行胃镜检查的138例中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中年人UGH首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其次依次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反流性因素、门脉高压性胃病、肿瘤性因素、杜氏病、食管异物等.按出血量排序依次为杜氏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肿瘤性因素、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糜烂出血性胃炎、反流性因素.(2)随着年代变化,2010年后消化性溃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发病呈上升趋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肿瘤性因素、杜氏病等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他发病因素变化不明显.(3)中年人UGH男性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4)本组资料约半数患者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同时不同比例的伴有肝病、胃病、高血压、糖尿病史、冠心病等疾病.结论 中年人UGH因较为复杂,首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杜氏病、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出血量大.UGH病因与年代变化、性别、不良嗜好、既往身体状况等因素相关.

    作者:窦裁凤;刘元元;赵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长抑素对老年恶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

    肿瘤患者错过佳治疗时机而发展至晚期则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1].恶性肠梗阻即为其中一种较为难以处理的并发症,是由肠道原发肿瘤或其他组织起源的转移性恶性肿瘤所致肠道梗阻[2].恶性肠梗阻具有多发、手术难以施行等特点,患者预后不佳.虽然肿瘤进展至发生恶性肠梗阻时已经失去了根治的机会,但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生命也是十分有意义的.生长抑素在国内外的多项研究中被证实具有抑制肿瘤生长、抗有丝分裂等治疗作用[3],理论上其可以延缓恶性肠梗阻的病程进展,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4,5].本研究探讨生长抑素对老年恶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

    作者:方呈祥;孙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动脉血氧分压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记忆障碍程度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可导致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引起呼吸、循环、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受损,严重者可引起肺性脑病,表现为头疼,记忆力减退[1].长期缺氧可以引起神经元损害以及神经胶质细胞活化等脑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认知功能障碍[2].记忆功能是认知功能的敏感指标[3],本研究旨在探讨缺氧状况对老年COPD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淑杏;张敏;陈长香;温丽雅;张新平;刘玉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ARDS病人仰卧位和俯卧位联合半直立位应用的短期效果

    目的 探讨采取联合性半直立位和俯卧位对急性肺损伤(AU)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患者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后,患者随机化分为俯卧位或联合俯卧位及半直立位,2h后转变体位,气体交换和肺、胸壁及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进行评估,每小时评估1次.结果 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PaO2/FiO2比显著改善,半直立位则使此比值进一步显著增加.14例病人(70%)对俯卧位反应良好,17例病人(85%)对俯卧位加半直立位反应良好.呼吸系统顺应性无显著差异.结论 联合应用俯卧位和半仰位对ALI或ARDS病人可使氧合进一步改善.

    作者:蔡辉;赵施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血流动力学改变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老年人的饮食改善为明显,但由于不少老年人合理饮食理念的欠缺加之自身机能的衰弱,使得老年人成了糖尿病(DM)的高发人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1,2].本次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索老年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规律及特点,旨在通过特异性的特征提前预警老年人群,并对老年DM患者预后起到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杜娟;韩立杰;魏冬冬;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及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及精神压力.该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但目前却无特效的治疗药物[1,2].多奈哌齐是一种胆碱酯酶(ChE)抑制剂,其可以可逆性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从而增加受体部位的乙酰胆碱水平,可以达到改善症状的作用[3].但AD发病机制及症状产生的机制较为复杂,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尚无单一药物可以取得满意效果.本文拟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AD患者的疗效及其机制.

    作者:邢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授权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以授权理论为基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取样本42例、43例.两组接受健康教育6个月,试验组应用授权教育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教育模式,在干预前、干预后第1、3、6个月进行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各指标的测量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3个时间点,试验组健康行为多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对照组同期水平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对照组同期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授权教育模式是提高COPD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高欢玲;王颖;薛晶晶;杨支兰;郭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合肥市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合肥市蜀山区、庐阳区随机抽取老年人,应用自编调查问卷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合肥市社区老年人在生存质量4个领域得分均显著大于中国普通老年人的常模(P<0.05);是否患病、生活是否自理、有无业余爱好、月收入和家庭类型对合肥社区老年人QOL的影响很大,这5种因素的改变能分别对社区老年人QOL自评和四个领域得分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子女居住距离、文化程度和职业对社区老年人QOL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 要重视老年人的患病情况、生活自理、业余爱好、月收入和家庭类型等;在提高老年人QOL时还要把握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子女居住距离、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影响规律.

    作者:肖洪玲;池建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职院校开设老年护理特色专业的探索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老年护理专业人员以成为行业急需、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依托相应专业的开拓和建设,我院是湖南省高等院校中早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学校,2012年以来以“十二五”省级重点项目“老年护理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开展该专业的目标指向、机制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建设的研究,探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设老年护理特色专业的经验.

    作者:陈四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别嘌醇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对UA、Cr、BUN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别嘌醇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CFCH)患者的疗效及对UA、Cr、BUN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70例CFCH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实施低盐以及低蛋白饮食,并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别嘌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血压以及UA、Cr、BUN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Hb、ALB、GHbAlc以及血脂和血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UA水平为(329.87±38.17) μmol/L,Cr水平为(303.18±139.68) μmol/L,BUN水平为(18.41±3.51) 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513.57±65.75) μmol/L,(401.01±182.70)μmol/L,(23.17±6.13) mmol/L.观察组治疗后UA水平亦显著低于治疗前的(511.49±60.32)μmol/L;Cr水平和BUN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217.73±83.61) μmol/L,(14.06±4.07) mmol/L(均P<0.05).结论 别嘌醇药物治疗CFCH病患,可通过降低UA水平,缓解Cr和BUN水平,使慢性肾衰竭进展得以控制,效果明显.

    作者:张宛哲;舒礼良;王建生;赵瑛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文版自我超越量表在老年人群中的信效度检验

    目的 检验中文版自我超越量表(CSTS)在中国老年人群中的信效度.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太原市2个社区150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考评CSTS的信效度.结果 主成分分析得出该量表存在3个潜在的因子,各因子所组成的分量表及总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17、0.806、0.745、0.892,各因子与其所包含条目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516 ~0.854,各因子总分与总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826 ~0.8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总体上看,CSTS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中国老年人自我超越水平的测量工具.

    作者:张晶;孙建萍;张璐;吴小娟;陈勇;田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腕部腱鞘结核性滑膜炎合并化脓性感染2例

    手腕部腱鞘结核滑膜炎较少见,它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肺外结核病[1],因缺乏特异的局部体征和全身性结核中毒症状而容易误诊.潘建华等[2]于1984年首次报道5例至今,误诊率高达50%以上.误诊为化脓性腱鞘炎、腱鞘巨细胞瘤、类风湿性滑膜炎、真菌性滑膜炎等,因延误治疗,可导致肌腱断裂、手指屈伸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本文就我院手足外科收治的手指屈指腱鞘结核性滑膜炎2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刘飞;刘素英;路来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和策略

    部分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病程长、症状重、受累节段多,常伴有骨质疏松及各种内科疾病,治疗面临诸多困难.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7例,男41例,女26例,年龄60~79(平均67.7)岁.患病时间2~11年,平均3年2个月.狭窄节段2处40例,3处21例,4处6例.患者主要症状有长期下腰部疼痛,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痛,有典型的神经性间歇性跛行,多数患者有相应的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肌萎缩及肌力减弱.5例患者合并马尾综合征,出现为肛门、膀胱括约肌受累,伴有尿无力或失禁.

    作者:王云清;闫长明;王斌;李华;王建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国汉族人群醛固酮合成酶基因编码区多态性

    目的 检测中国汉族人群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分布情况,寻找该基因的遗传标记.方法 采用分片段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31例血压正常人,32例原发高血压患者和24例原发醛固酮增多患者[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ARR)> 50]的CYP11 B2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和邻近内含子区,将测序结果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NCBI)及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中日本人、欧洲人和非洲人的序列比对.同时将测序结果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体型构建.结果 ①共发现18个多态性位点,有6个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在中国以外数据库中未见报道,占33%.有1个有意义突变G5821A,其余的为同义突变或者位于内含子区.②各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三组间无明显差异.③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体型构建显示,有9个位点相互之间存在完全或者强连锁不平衡;形成7种主要单体型,约占全部单体型的85.4%.其中1种单体型在三组间分布差异明显.结论 ①突变位点大多数位于内含子区,或者为同义突变,仅有少数有意义.②中国汉族人群CYP11 B2基因编码区多态性位点的分布与频率和其他国家人群相比存在着种族差异.③这些多态性位点和单体型为今后的蛋白质功能研究和大样本人群病例-对照关联研究候选SNPs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蔡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FADD蛋白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蛋白P53的关系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蛋白P53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61例肺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FADD和P53表达,然后进行比较.结果 61例肺癌组织中FADD蛋白阳性率为88.52%,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FADD蛋白阳性率96.6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1例肺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率为75.41%,明显高于30例癌旁组织(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61例肺癌组织中FADD蛋白与P53蛋白表达具有较好的相关性(x2=12.56,P<0.01).在NSCLC中FADD蛋白及P5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分型、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等指标无明显的关系(P>0.05),而与NSCLC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0.01).结论 FADD蛋白与153蛋白在NSCLC中表达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检测手术后肺癌组织的FADD和P53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NSCLC预后情况的手段之一.

    作者:段东奎;李伟;苏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