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孙建萍;张璐;吴小娟;陈勇;田蕊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颈部血管彩超结果,17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狭窄106例(轻度狭窄42例、中度狭窄36例、重度狭窄28例).将17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病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中的hs-CRP、Hcy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伴颈动脉狭窄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两比较发现,中度及重度颈动脉狭窄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 RP、Hcy水平均高于轻度狭窄患者,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均P<0.05).结论 颈动脉狭窄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原因,血清Hcy、hs-CRP水平与伴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颈动脉狭窄愈重,血清Hcy、hs-CRP水平越高.血清Hcy和hs-CRP水平可作为判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秀娟;胡东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跟骨是常见的骨折部位,多由高能创伤引起,高发于老年人,其中85%为关节内骨折[1].跟骨骨折后的复位难度较大,主要与其位置及解剖学关系复杂有关.此外,跟骨骨折后的软组织受损严重,覆盖质量差,也增加了重建难度[2].手术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主要方法,其中以钢板内固定为主,既可恢复骨折部位的形态,又能达到重建关节面的效果[3].由于目前用于临床的钢板类型较多,手术效果受其特性的影响,因此不同类型钢板的效果不同[4,5].以往的研究对老年跟骨内骨折钢板内固定疗效的研究较少,同时也大多关注各自效果,缺少对不同钢板疗效的分析比较,因此老年跟骨内骨折的手术治疗缺乏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作者:戴鹏;付纳新;黄晖;刘成;叶俊刚;刘鹏宇;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检验中文版自我超越量表(CSTS)在中国老年人群中的信效度.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太原市2个社区150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考评CSTS的信效度.结果 主成分分析得出该量表存在3个潜在的因子,各因子所组成的分量表及总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17、0.806、0.745、0.892,各因子与其所包含条目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516 ~0.854,各因子总分与总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826 ~0.8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总体上看,CSTS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中国老年人自我超越水平的测量工具.
作者:张晶;孙建萍;张璐;吴小娟;陈勇;田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房颤产生和维持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老年心血管科住院病人104例,包括房颤组(持续房颤31例,阵发房颤31例)及对照组(窦性心律组)42例,其年龄、性别、共患心血管疾病等临床特征比例接近.测定hs-CRP、IL-6和TNF-α水平.结果 持续房颤组hs-CRP、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阵发房颤组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而持续房颤组和阵发房颤组上述炎症标志物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持续房颤组左房较阵发房颤组、对照组显著增大(P<0.001).hs-CRP、TNF-α和左房直径(LAD)存在比较弱的正相关关系(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257、0.212,P<0.05).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TNF-α是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结论 房颤病人存在炎症状态和左房重塑,炎症可能参与左房重塑;hs-CRP、TNFm是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等药物可能通过其抗炎机制在房颤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前景.
作者:贾丽娜;钱进;潘磊;王亚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高龄患者的手术麻醉日趋增多.由于高龄患者对麻醉耐受差,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术后苏醒延迟,谵妄发生率高.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我院采用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镇痛作用,又能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改善手术期间的心血管稳定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R)激动药右美托咪定(Dex)静脉麻醉[1,2],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杨莉;徐凯智;靳彦涛;赵琦;胡斌;邢彦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局部脑组织区域的血液供应出现障碍,使得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严重时可造成患者死亡而影响预后,而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恢复堵塞血管的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减少脑梗死面积,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1,2].本文旨在探讨阿加曲班联合高压氧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孙茜;李欣;常淑美;吕宪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声门下吸痰术对非人工气道老年患者的吸痰效果.方法 120例因无力咳出黏稠痰液、意识不清或排痰困难需要机械吸痰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患者采取声门下吸痰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吸痰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吸痰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一次插管过声门成功率、平均每日吸痰次数、吸痰前后5 min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镜直视下声门下吸痰法在非人工气道重症老年患者吸痰中是一种操作简便、有效、并发症少的吸痰方法和技术.
作者:许雪华;黎爱金;吴怡卿;梁淑云;王飞红;李顺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合肥市蜀山区、庐阳区随机抽取老年人,应用自编调查问卷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合肥市社区老年人在生存质量4个领域得分均显著大于中国普通老年人的常模(P<0.05);是否患病、生活是否自理、有无业余爱好、月收入和家庭类型对合肥社区老年人QOL的影响很大,这5种因素的改变能分别对社区老年人QOL自评和四个领域得分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子女居住距离、文化程度和职业对社区老年人QOL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 要重视老年人的患病情况、生活自理、业余爱好、月收入和家庭类型等;在提高老年人QOL时还要把握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子女居住距离、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影响规律.
作者:肖洪玲;池建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别嘌醇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CFCH)患者的疗效及对UA、Cr、BUN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70例CFCH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实施低盐以及低蛋白饮食,并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别嘌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血压以及UA、Cr、BUN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Hb、ALB、GHbAlc以及血脂和血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UA水平为(329.87±38.17) μmol/L,Cr水平为(303.18±139.68) μmol/L,BUN水平为(18.41±3.51) 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513.57±65.75) μmol/L,(401.01±182.70)μmol/L,(23.17±6.13) mmol/L.观察组治疗后UA水平亦显著低于治疗前的(511.49±60.32)μmol/L;Cr水平和BUN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217.73±83.61) μmol/L,(14.06±4.07) mmol/L(均P<0.05).结论 别嘌醇药物治疗CFCH病患,可通过降低UA水平,缓解Cr和BUN水平,使慢性肾衰竭进展得以控制,效果明显.
作者:张宛哲;舒礼良;王建生;赵瑛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研究[1]显示慢性疾病和饮食习惯、营养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宜昌市4个社区中老年人的饮食习惯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11年7~8月居住在所调查的社区,知情同意并且能够配合调查的能自理的中老年人202人.剔除交流障碍、身体残疾不能完成调查的中老年人.其中男67人,女97人,49~ 60岁48人,60 ~ 80岁107人,≥80岁9人,回收有效问卷164份,回收率81.4%.
作者:丁洁;王南平;罗彩云;田华;秦文琼;李蓉;胡星月;许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120例60岁以上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操作方法进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85.8±27.3)ml]少于对照组[(120.2±32.4) ml](U=6.3,P<0.01);观察组术后镇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2±0.7)d、(47.2±13.2)h、(4.5±1.3)d和(9.7±3.4)d,均短于对照组的(4.0±1.1)d、(96.7±26.5)h、(7.0±2.9)d和(13.9±5.8)d(U=10.7、13.0、6.1、4.8,P<0.01).观察组标本长度、肿瘤距下切缘距离和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8.3±4.2)cm、(3.7±1.8)cm和(20.4±5.3)个,对照组分别为(19.8±5.2)cm、(3.4±1.6)cm和(21.7±6.2)个,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7、1.0、1.2,P>0.05).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减少疼痛等优势.
作者:谢莉;朱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BRCA1、TopoⅡα、Bcl-2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三阴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病理蜡块共计52例,其中三阴乳腺癌及非三阴乳腺癌各26例,全部患者均为女性,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及其他辅助治疗.全部蜡块均行4μm厚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BRCA1、Bcl-2、TopoⅡα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对每位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BRCA1、TopoⅡα、Bcl-2阳性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高于阴性患者(P<0.05).BRCA1三阴组的阳性率明显低于非三阴组(P=0.000),TopoⅡα及Bcl-2三阴与非三阴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BRCA1、TopoⅡα、Bcl-2的低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差具有相关性,其中BRCA1低表达与TNBC预后差有密切关系.
作者:马静;魏素菊;王俊艳;刘巍;刘风铃;姜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p53对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意义及与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于该院就诊的291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采用肿瘤原代细胞胶原凝胶体包埋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CD-DST法)进行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体外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中p53的表达,记录患者临床资料,追踪观察5年,分析p53表达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91例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45例,p53表达阳性率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P<0.05);p53表达阳性患者其对顺铂的敏感性低于阴性患者(P<0.05);p53表达阳性患者其5年无瘤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p53阳性表达降低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铂类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降低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作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的指标.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以授权理论为基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取样本42例、43例.两组接受健康教育6个月,试验组应用授权教育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教育模式,在干预前、干预后第1、3、6个月进行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各指标的测量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3个时间点,试验组健康行为多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对照组同期水平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对照组同期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授权教育模式是提高COPD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高欢玲;王颖;薛晶晶;杨支兰;郭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前,临床上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方法通常为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和袖式肺叶切除术等.对于心肺功能较好及年龄较小的NSCLC患者,采用全肺切除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而相对于一些心肺功能较差的老年NSCLC患者,则更适合采用袖式肺叶切除术治疗.有临床研究证实[1],与袖式肺叶切除术比较,全肺切除术的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远期生存率较低,但亦有文献报道结果相反[2].本研究旨在探讨袖式肺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段林灿;杨润祥;钱可宝;黄云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中国汉族人群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分布情况,寻找该基因的遗传标记.方法 采用分片段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31例血压正常人,32例原发高血压患者和24例原发醛固酮增多患者[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ARR)> 50]的CYP11 B2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和邻近内含子区,将测序结果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NCBI)及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中日本人、欧洲人和非洲人的序列比对.同时将测序结果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体型构建.结果 ①共发现18个多态性位点,有6个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在中国以外数据库中未见报道,占33%.有1个有意义突变G5821A,其余的为同义突变或者位于内含子区.②各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三组间无明显差异.③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体型构建显示,有9个位点相互之间存在完全或者强连锁不平衡;形成7种主要单体型,约占全部单体型的85.4%.其中1种单体型在三组间分布差异明显.结论 ①突变位点大多数位于内含子区,或者为同义突变,仅有少数有意义.②中国汉族人群CYP11 B2基因编码区多态性位点的分布与频率和其他国家人群相比存在着种族差异.③这些多态性位点和单体型为今后的蛋白质功能研究和大样本人群病例-对照关联研究候选SNPs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蔡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年人上消化道出血(UGH)病因构成、出血量估计、病因发病趋势及其与性别、相关伴随病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以呕血和(或)黑便为主诉,人院诊断为UGH、年龄30 ~60岁、入院后均行胃镜检查的138例中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中年人UGH首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其次依次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反流性因素、门脉高压性胃病、肿瘤性因素、杜氏病、食管异物等.按出血量排序依次为杜氏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肿瘤性因素、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糜烂出血性胃炎、反流性因素.(2)随着年代变化,2010年后消化性溃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发病呈上升趋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肿瘤性因素、杜氏病等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他发病因素变化不明显.(3)中年人UGH男性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4)本组资料约半数患者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同时不同比例的伴有肝病、胃病、高血压、糖尿病史、冠心病等疾病.结论 中年人UGH因较为复杂,首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杜氏病、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出血量大.UGH病因与年代变化、性别、不良嗜好、既往身体状况等因素相关.
作者:窦裁凤;刘元元;赵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入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入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这样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则称之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之为老龄化社会[1].如果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14%以上,或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20%,则为“超老年型”社会,又叫老龄社会.中国是全球老年人口多、增长速度快的国家.重庆市作为西部唯一一个直辖市,肩负着带动西南地区甚至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滞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2].
作者:曾猛;何礼;周雨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在60例NSCLC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P53在60例NSCLC中阳性表达率为58.3%(35/60),在正常肺组织中不表达(0/20),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x2 =20.741,P=0.000).伴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为70.6%,不伴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为42.3%,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x2=4.848,P=0.028);P53与凋亡指数(AI)呈负相关(r=-0.684,P=0.000).结论 P53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作者:史江;蒋军广;刘瑞芬;田蕊;安金路;楚玉洁;崔永亮;张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特点在糖尿病脑梗死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住入院经MRI诊断为脑梗死老年患者145例,按有无糖尿病和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组,对患者一般情况、各部位梗死灶数目、脑梗死灶的血管分布、梗死灶的单发或多发以及梗死灶的大小进行研究.结果 3组患者一般情况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的放射冠及侧脑室周围和基底节发生梗死概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P<0.05).3组患者发生脑梗死部位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多,其次为椎基底动脉供应区.对于单支血管病变,糖尿病组高,达到42.9%,明显高于高血压组(P=0.02)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P=0.006).而两组以上病变血管结果正好相反,以糖尿病组患者少(P<0.05).多发性小灶脑梗死以直径≤15 mm多,以糖尿病组发病率低,与高血压组(x2=3.95,P=0.047)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x2 =4.774,P=0.029)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相反,直径≥40 mm的梗死灶也以糖尿病组发病率高,达到31.4%,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P<0.01).结论 糖尿病在广泛的脑微小血管病理改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梗死部位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为主,放射冠和基底节容易受累,以小的、多发性的梗死灶多见.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MRI表现为多发病灶的脑梗死但是无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应确定患者有无糖尿病,以便早期治疗,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
作者:赵亮;曹星华;康玲伶;冯佩明;万立野;李允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