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伴颈动脉狭窄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意义

李秀娟;胡东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颈部血管彩超结果,17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狭窄106例(轻度狭窄42例、中度狭窄36例、重度狭窄28例).将17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病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中的hs-CRP、Hcy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伴颈动脉狭窄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两比较发现,中度及重度颈动脉狭窄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 RP、Hcy水平均高于轻度狭窄患者,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均P<0.05).结论 颈动脉狭窄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原因,血清Hcy、hs-CRP水平与伴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颈动脉狭窄愈重,血清Hcy、hs-CRP水平越高.血清Hcy和hs-CRP水平可作为判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ARDS病人仰卧位和俯卧位联合半直立位应用的短期效果

    目的 探讨采取联合性半直立位和俯卧位对急性肺损伤(AU)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患者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后,患者随机化分为俯卧位或联合俯卧位及半直立位,2h后转变体位,气体交换和肺、胸壁及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进行评估,每小时评估1次.结果 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PaO2/FiO2比显著改善,半直立位则使此比值进一步显著增加.14例病人(70%)对俯卧位反应良好,17例病人(85%)对俯卧位加半直立位反应良好.呼吸系统顺应性无显著差异.结论 联合应用俯卧位和半仰位对ALI或ARDS病人可使氧合进一步改善.

    作者:蔡辉;赵施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 研究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该院ICU和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伴发呼吸衰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及心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H值、氧分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H值、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用于治疗老年COPD伴发呼吸衰竭时,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血气情况,降低其呼吸频率及心率.

    作者:沈贵洪;张治;许灿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TBX2基因在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TBX2基因在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60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和4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采用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BX2基因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结肠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ELISA法检测TBX2蛋白在正常黏膜组和结肠癌组的含量分别为25.00%和8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BX2基因在正常黏膜组和结肠癌组的灰度值分别为135.29±3.17和95.62±2.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X2基因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TBX2基因表达上调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

    作者:陈佰清;叶锋;朱杰;宋笑玲;李意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沧州农村地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沧州农村地区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取整群抽样法,对沧州农村地区居住的30~70岁的常居人口进行集中调查和人户面访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体检,分析沧州农村地区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被调查的7 353例30岁以上的常居人口中高血压1 552例(21.11%);男性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4.53%,女性为18.38%.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26.83%、14.14%、5.31%.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钠饮食、吸烟、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与高血压的患病有关,其优势比(0R)和95%可信区间(95% CI)分别为1.45(1.33 ~1.57)、4.26(3.92 ~4.62)、1.92(1.77 ~2.08)、2.18(1.98 ~2.35)、3.92(3.60~4.31)、2.89(2.67 ~3.12)、3.66(3.31 ~4.00).结论 沧州农村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相当高的水平,应普及农村人口高血压知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

    作者:姜立清;梁燕敏;刘晓晨;刘东升;孟杰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及干预作用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九位[1].浅表性膀胱癌约占初发膀胱癌的75%~85%,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为其首选治疗方法[2].浅表性膀胱癌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易复发,TUR-Bt术后1年内复发率为10%~67%[3],术后定期行膀胱内灌注化疗及复查膀胱镜可以有效降低膀胱肿瘤复发率及早期发现复发的肿瘤.而手术方式、术后长期的膀胱内灌注化疗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带来影响.本文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探讨心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孙守田;石爱平;郑显平;许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在疾病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Toth等[1,2]首次在胎牛肺内皮细胞中发现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学者们开始关注RAGE在加剧糖尿病病理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者[1,3-6]发现RAGE除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关系密切外,还参与肿瘤生长、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炎性反应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将RAGE在各类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刘争杰;朱红霞;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腕部腱鞘结核性滑膜炎合并化脓性感染2例

    手腕部腱鞘结核滑膜炎较少见,它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肺外结核病[1],因缺乏特异的局部体征和全身性结核中毒症状而容易误诊.潘建华等[2]于1984年首次报道5例至今,误诊率高达50%以上.误诊为化脓性腱鞘炎、腱鞘巨细胞瘤、类风湿性滑膜炎、真菌性滑膜炎等,因延误治疗,可导致肌腱断裂、手指屈伸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本文就我院手足外科收治的手指屈指腱鞘结核性滑膜炎2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刘飞;刘素英;路来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及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及精神压力.该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但目前却无特效的治疗药物[1,2].多奈哌齐是一种胆碱酯酶(ChE)抑制剂,其可以可逆性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从而增加受体部位的乙酰胆碱水平,可以达到改善症状的作用[3].但AD发病机制及症状产生的机制较为复杂,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尚无单一药物可以取得满意效果.本文拟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AD患者的疗效及其机制.

    作者:邢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

    目前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与其他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伴发的NAFLD特别常见[1].目前,NAFL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得到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显示[2],NAFLD与代谢紊乱综合征(如脂肪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等)关系密切.二甲双胍可多种机制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缓解胰岛素抵抗,调节血糖水平.有研究显示[3],二甲双胍还可使NAFLD患者肝脏的脂肪含量减少,进而避免肝细胞受损.本研究通过拟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前后NAFLD患者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变化.

    作者:郭建平;徐向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和胆红素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特异性受体,可以中和、降解ox-LDL,进一步引发斑块内细胞凋亡、基质的降解和炎症反应等进而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生.血清胆红素(BIL)是一种有效的内源性抗氧化剂,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1].本研究探讨ACS患者血清可溶性LOX (sLOX)-l和BIL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瑞霞;张晓;朱记法;陈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

    目的 探讨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老年糖尿病(DM)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112名老年DM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采用Vitapex糊剂治疗,对照组采取Cortisomol糊剂治疗,且两组均采取降糖药口服治疗.评定术后1 w的对急症反应以及术后2年时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w内出现轻度反应及重度反应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时的治疗成功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89.02%)(P<0.05).结论 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老年DM患者窦道型根尖周炎疗效确切,并且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

    作者:郑遥;乔佳;赵晨;王思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排斥导向分子A表达及轴突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缺血后处理对大鼠中枢神经缺血损伤及修复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对各组大鼠术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测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缺血侧皮质及海马排斥导向分子A(RGMa)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质及海马RGMa及轴突神经丝蛋白(NF-200)表达.结果 缺血后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12、24 h、2d神经功能缺失改善(P<0.05).缺血后处理组梗死体积明显减少(P<0.01),其缺血侧皮质和海马RGMa mRNA及蛋白表达相比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5).缺血后处理组缺血皮质和海马NF-200光密度值比缺血/再灌注组升高(P<0.01).结论 缺血后处理能改善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使轴突的损伤减少,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减少排斥性轴突导向因子RGMa的表达相关.

    作者:孔渝菡;秦新月;冯金洲;陶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男性胡桃夹综合征伴右肾游走肾误诊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62岁,缘于3年前开始出现间断腰部不适,运动后加重,多次化验尿常规示红细胞及潜血阳性,蛋白质偶呈阳性,常规泌尿系彩超检查未见异常,于当地医院以“慢性肾小球肾炎”间断应用中药等治疗,病情无好转,后为求肾穿刺活检入我院.病程中无肉眼血尿,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尿量正常,近3年内体重减轻约7 kg.既往健康,否认泌尿系结石及反复尿路感染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15/80 mmHg,体型瘦长,腹凹陷,平卧位时右腹部可触及鹅卵大小包块,移动度良好,立位时包块位置下移,可推送至腹中线附近,右肾区叩痛可疑阳性,颜面及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刘笑菲;马福哲;孙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氟伐他汀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39例

    糖尿病肾病(DN)为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显著增高[1].DN发病机制复杂,包括氧化应激等[1,2].氟伐他汀是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也有用于临床DN辅助治疗的报道[3,4],且有动物实验发现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5],本研究观察氟伐他汀对DN患者疗效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刘海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胃肠疾病患者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普外科患者对胃肠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态度行为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40例患者进行胃肠疾病健康知识和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有52% ~50%的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知晓准确率较高,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和是否肿瘤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50%以上患者对疾病持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对疾病的态度和行为之间均有相关性(P<0.05).文化程度和接受健康教育频率越高,胃肠疾病患者健康总得分越高;患肿瘤和饮酒的胃肠疾病患者健康总得分越低.结论 普外科胃肠道疾病患者对疾病的知识掌握情况较差,文化程度、患肿瘤、饮酒和健康教育频率是患者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关淑芬;郑春丽;陈焕霞;张敏;张丽艳;方淑彩;吴子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丧失劳动力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能延缓、阻滞甚至逆转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1].DN在早期具有非常大的隐蔽性,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传统的肾功能检测也检测不到,尿蛋白定性也为阴性,这就给临床的早期诊断带来了困难.因此,发现DN的早期诊断相关指标,并及时进行监测对于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作者:范克新;房晓芳;杨立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动脉血氧分压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记忆障碍程度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可导致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引起呼吸、循环、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受损,严重者可引起肺性脑病,表现为头疼,记忆力减退[1].长期缺氧可以引起神经元损害以及神经胶质细胞活化等脑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认知功能障碍[2].记忆功能是认知功能的敏感指标[3],本研究旨在探讨缺氧状况对老年COPD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淑杏;张敏;陈长香;温丽雅;张新平;刘玉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对距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跟骨是常见的骨折部位,多由高能创伤引起,高发于老年人,其中85%为关节内骨折[1].跟骨骨折后的复位难度较大,主要与其位置及解剖学关系复杂有关.此外,跟骨骨折后的软组织受损严重,覆盖质量差,也增加了重建难度[2].手术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主要方法,其中以钢板内固定为主,既可恢复骨折部位的形态,又能达到重建关节面的效果[3].由于目前用于临床的钢板类型较多,手术效果受其特性的影响,因此不同类型钢板的效果不同[4,5].以往的研究对老年跟骨内骨折钢板内固定疗效的研究较少,同时也大多关注各自效果,缺少对不同钢板疗效的分析比较,因此老年跟骨内骨折的手术治疗缺乏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作者:戴鹏;付纳新;黄晖;刘成;叶俊刚;刘鹏宇;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女性继发肺动脉高压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右心室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女性继发肺动脉高压(PAH)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右心室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RA老年女性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其中,继发PAH 36例,无PAH 34例,测定两组患者的右室舒张末横径(RVDD)、右室游离壁舒张末厚度(RVDT)、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主肺动脉内径(MPA)、右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和右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并计算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测量三尖瓣舒张期血流峰值流速E/A比值;测量血流加速时间(AT)和肺动脉瓣收缩期血流大频移(MFS),计算肺动脉僵硬度(PAS);通过三尖瓣反流峰值估测肺动脉收缩压(SPAP);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DTI)测量舒张早期、晚期峰值速度(Em、Am),并计算Em/Am,测量三尖瓣前叶瓣环处组织运动收缩期峰值速度(Sm)和右室肌射血时间(ET)、等容收缩(ICT)、舒张时间(IRT),计算右室Tei指数.结果 PAH组与无PAH组相比,RVDD和RVDT明显增大,TAPSE下降,RVFAC降低;MPA及PAS明显增大;三尖瓣舒张期血流峰值流速E/A比值下降;右室肌运动速度Em/Am、Sm降低,右室肌ET缩短,ICT+IRT延长,Tei指数增加(P<0.01).结论 患有RA的老年女性PAH患者,右心室功能显著下降,超声心动图对其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洁;杨炳昂;钟文津;王超;唐海霞;莫泽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高龄患者的手术麻醉日趋增多.由于高龄患者对麻醉耐受差,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术后苏醒延迟,谵妄发生率高.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我院采用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镇痛作用,又能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改善手术期间的心血管稳定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R)激动药右美托咪定(Dex)静脉麻醉[1,2],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杨莉;徐凯智;靳彦涛;赵琦;胡斌;邢彦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