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静;魏素菊;王俊艳;刘巍;刘风铃;姜达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特异性受体,可以中和、降解ox-LDL,进一步引发斑块内细胞凋亡、基质的降解和炎症反应等进而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生.血清胆红素(BIL)是一种有效的内源性抗氧化剂,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1].本研究探讨ACS患者血清可溶性LOX (sLOX)-l和BIL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瑞霞;张晓;朱记法;陈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老年人的饮食改善为明显,但由于不少老年人合理饮食理念的欠缺加之自身机能的衰弱,使得老年人成了糖尿病(DM)的高发人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1,2].本次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索老年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规律及特点,旨在通过特异性的特征提前预警老年人群,并对老年DM患者预后起到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杜娟;韩立杰;魏冬冬;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揭示老年人体质健康衰退规律.方法 采用测量法等分析陕西省城市2 033名老年人体质健康.结果 陕西城市老年人体重指数(BMI)适中情况下腰围身高比(WHtR)超标,WHtR对高血压的预测更为敏感(r=0.067);平衡、柔韧、力量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女性老年人握力指数与心率呈负相关(r=-0.106),男性老年人65~69岁,女性老年人60~64岁柔韧素质变化异常.结论 WHtR对肥胖与高血压的预测能力强;65 ~ 69岁男性老年人,60~64岁女性老年人应注意增加提高身体柔韧性的体育锻炼活动;握力体重指数高的女性老年人寿命预期长.
作者:陈亮;徐景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研究[1]显示慢性疾病和饮食习惯、营养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宜昌市4个社区中老年人的饮食习惯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11年7~8月居住在所调查的社区,知情同意并且能够配合调查的能自理的中老年人202人.剔除交流障碍、身体残疾不能完成调查的中老年人.其中男67人,女97人,49~ 60岁48人,60 ~ 80岁107人,≥80岁9人,回收有效问卷164份,回收率81.4%.
作者:丁洁;王南平;罗彩云;田华;秦文琼;李蓉;胡星月;许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点时间尿蛋白/尿肌酐(Pro/Cr)与糖尿病(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154例DM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点时间Pro/Cr检查,根据其水平分为正常尿蛋白组(68例)与微量尿蛋白组(82例),4例被剔除;比较两组6个月、1年及2年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并分析DM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正常尿蛋白组6个月、1年及2年的脑卒中复发率分别为5.9%(4例)、14.7%(10例)及23.5%(16例);微量尿蛋白组分别是12.2%(10例)、39.0%(32例)及51.2%(42例);微量尿蛋白组的3个时点脑卒中复发率均比正常尿蛋白组明显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P=0.001)、糖化血红蛋白(P=0.035)及微量蛋白尿(P=0.004)是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患者与非复发患者Pro/Cr值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点时间Pro/Cr与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有关,随着其数值升高,患者脑卒中复发风险增大;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国华;王玉凯;曾桄伦;杜朴;章成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电视胸腔镜在食管癌切除中的广泛应用,全腔镜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技术更是日趋成熟,我院胸外科自2012年1 ~12月应用“蓝碟”手助胸腹腔镜联合技术完成36例食管癌切除,其中2例术中辅助小切口,术后近期观察效果良好.
作者:王啸林;齐宇;杨洋;张春敭;刘东雷;吴恺;徐磊;鲍培龙;赵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制剂芎龙胶囊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线栓法复制大鼠CIRI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复方丹参滴丸组、芎龙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脑组织水分含量,进行脑组织形态学检查,并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芎龙胶囊能够降低急性CIRI大鼠的神经功能学评分,减轻脑细胞的形态学损伤,减少脑组织水肿的发生以及脑组织中MDA含量,同时增加脑组织中SOD和NO含量.结论 芎龙胶囊对大鼠CIRI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清除脑组织中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以及增加脑组织血流量有关.
作者:刘秀梅;张丁华;杨庆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人溶菌酶(hLYZ) cDNA的克隆及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dhfr-)中的分泌性表达.方法 采用RT-PCR的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克隆hLYZ cDNA,构建hLYZ真核分泌性表达载体,科用脂质体共转染CHO/dhfr-细胞,筛选得到表达hLYZ的CHO抗性细胞株.结果 hLYZ基因成功连接到真核分泌性表达质粒pSecTag2/HygroB上,hLYZ融合蛋白在二氢叶酸还原酶/CHO-k1表达系统中得到成功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真核可溶性表达载体pSecTag 2/Hypro-hLYZ,为规模化、工程化生产hLYZ奠定基础.
作者:孙东业;张涛;朱贵明;田黎明;张英海;杜静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老龄是众多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老龄时心血管系统的形态及功能均会发生相应改变,具体表现为左心室壁肥厚,心脏窦房结功能减低,大动脉管腔增大,血管壁增厚,血管壁僵硬度增加,内皮功能紊乱[1,2].而且多种复杂的调控机制参与到了上述老化过程.miRNA是一类内源性、高度进化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对靶基因进行负向调控.新近的一些研究表明miRNAs参与了心血管系统老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控过程.本文就与心血管系统老化过程中参与调节作用的相关miRNAs及其功能做一总结.
作者:王国余;王晔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系统评价新辅助化疗在胃癌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2.6)、Cochrane library、EMAB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2.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2.6)、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2.6),语种不限.对符合纳入标准的RCT进行资料提取,按照Cochrane handbook5.0手册提供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采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共4 3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手术比,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三年生存率(OR=1.74,95% CI:1.31,2.29)、五年生存率(0R=1.52,95%CI:1.15,2.01)、RO手术切除率(OR=1.78,95% CI:1.32,2.41),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1.74,95% CI:0.94,3.22)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使患者生存受益且能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
作者:窠文博;姜雷;李育泉;魏茂强;陈燕;赵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2013年6月14日发布的ESH/ESC新版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1],首次提出了“推荐药物治疗无效可以考虑RDN”,推荐级别:Ⅱb,证据水平:C,这充分说明了经皮导管肾交感神经消融术(RDN)的重要性,这项技术充满了无限的挑战及前景,需要不断研究及探索.
作者:高泽燕;陈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甘草苷(LQ)抗衰老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D-半乳糖(D-gal)120 mg·kg-1·d-1颈背部皮下注射6w,构建大鼠衰老模型,次日以灌胃方式给予甘草苷40、80、160 mg·kg-1·d-1,连续6 w.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检测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结果 LQ可改善D-gal致衰老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强脑组织中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或P<0.01),改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状态.结论 LQ可以改善衰老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是通过改善体内抗氧化酶活力、抑制脂氧化代谢产物的产生而实现的.
作者:孙国庆;罗正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九位[1].浅表性膀胱癌约占初发膀胱癌的75%~85%,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为其首选治疗方法[2].浅表性膀胱癌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易复发,TUR-Bt术后1年内复发率为10%~67%[3],术后定期行膀胱内灌注化疗及复查膀胱镜可以有效降低膀胱肿瘤复发率及早期发现复发的肿瘤.而手术方式、术后长期的膀胱内灌注化疗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带来影响.本文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探讨心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孙守田;石爱平;郑显平;许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在60例NSCLC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P53在60例NSCLC中阳性表达率为58.3%(35/60),在正常肺组织中不表达(0/20),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x2 =20.741,P=0.000).伴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为70.6%,不伴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为42.3%,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x2=4.848,P=0.028);P53与凋亡指数(AI)呈负相关(r=-0.684,P=0.000).结论 P53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作者:史江;蒋军广;刘瑞芬;田蕊;安金路;楚玉洁;崔永亮;张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肿瘤患者错过佳治疗时机而发展至晚期则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1].恶性肠梗阻即为其中一种较为难以处理的并发症,是由肠道原发肿瘤或其他组织起源的转移性恶性肿瘤所致肠道梗阻[2].恶性肠梗阻具有多发、手术难以施行等特点,患者预后不佳.虽然肿瘤进展至发生恶性肠梗阻时已经失去了根治的机会,但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生命也是十分有意义的.生长抑素在国内外的多项研究中被证实具有抑制肿瘤生长、抗有丝分裂等治疗作用[3],理论上其可以延缓恶性肠梗阻的病程进展,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4,5].本研究探讨生长抑素对老年恶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
作者:方呈祥;孙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养寿丹对β-淀粉样蛋白l~40(Aβ1 ~40)和兴奋性氨基酸(鹅膏蕈氨酸)所致的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100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对照组、养寿丹组,采用脑基底核内立体定向联合注射Aβ1~40和兴奋性氨基酸注射诱导老年性AD动物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法检测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凋亡率,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养寿丹组Caspase-3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盐酸多奈哌齐组比较,养寿丹组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养寿丹能够抑制海马组织Caspase-3促凋亡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对AD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南;李雪岩;林春荣;董海影;谢志平;牛英才;兴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高龄老年人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与其出血性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了回顾性分析将溶栓患者分为年龄<80岁组(非高龄组)和年龄≥80岁组(高龄组),对两组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静脉血浆MMP-9浓度及临床预后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3个月时预后良好的比例在高龄组和非高龄组分别为50%(7/14)和43.5% (30/69) (P=0.203).两组患者症状性出血率无明显差异(高龄组vs非高龄组:7.1% vs 8.7%,P=0.4),死亡率无明显差异(高龄组vs非高龄组:7.1% vs 7.2%,P=0.42).溶栓前两组基线MMP-9水平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825).结论 MMP-9作为评价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生物标志物,在高龄患者中并无不同.
作者:孙威;马舒贝;李雪媛;王洪志;杨颖;张静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前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与其他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伴发的NAFLD特别常见[1].目前,NAFL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得到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显示[2],NAFLD与代谢紊乱综合征(如脂肪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等)关系密切.二甲双胍可多种机制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缓解胰岛素抵抗,调节血糖水平.有研究显示[3],二甲双胍还可使NAFLD患者肝脏的脂肪含量减少,进而避免肝细胞受损.本研究通过拟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前后NAFLD患者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变化.
作者:郭建平;徐向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58例老年NSCLC患者纳入研究,同期的50例中青年NSCLC患者以及52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比较化疗前后老年NSCLC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患者的CD3、CD4、CD4/CD8显著降低(t=4.89,4.88,2.69,P<0.05),白细胞介素(IL)-12显著升高(t=2.16,P<0.05);与健康老人相比,老年患者的CD3、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显著降低(t=6.63,5.33,3.72,5.67,P<0.05),干扰素(IFN-γ)、IL-12显著升高(t=6.26,4.70,P<0.05);化疗前后比较,化疗后CD3显著降低(t=5.81,P<0.05).结论 化疗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要及时对老年化疗患者的近期结果进行评价,选择合适的化疗时机.
作者:王兴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TBX2基因在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60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和4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采用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BX2基因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结肠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ELISA法检测TBX2蛋白在正常黏膜组和结肠癌组的含量分别为25.00%和8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BX2基因在正常黏膜组和结肠癌组的灰度值分别为135.29±3.17和95.62±2.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X2基因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TBX2基因表达上调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
作者:陈佰清;叶锋;朱杰;宋笑玲;李意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