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属硫蛋白3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鼠海马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马飞煜;林婉;黄林欢;林麒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3, 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鼠, 光镜, 电镜
摘要:目的:研究金属硫蛋白(MT)3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鼠(SAMP8)海马结构 CA1区神经元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给小鼠不同浓度MT3及盐水腹腔注射28 d,处死小鼠后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制备标本海马结构神经元的变化。结果快速老化小鼠对照小鼠(SAMR1)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较整齐、均匀,胞膜完整,染色质分布均匀,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清楚,细胞器清晰可见。 SAMP8组海马 CA1区可见锥体细胞稀疏、排列紊乱,大部分神经元肿胀、空化,出现凋亡细胞,很多胞核固缩深染,胶质细胞增多,有较多脂褐素沉积。低、中、高浓度MT3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较空白对照组结构较清晰,排列较整齐均匀。神经元核基质呈轻度空化改变,胞质内都可见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脂褐素,胶质细胞减少。高浓度MT3组的超微结构接近于SAMR1组,但仍处于老化状态。结论 SAMP8海马有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改变。 MT3对 SAMP8海马锥体细胞有保护的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依那西普、甲氨蝶呤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炎的超声评价

    膝关节类风湿性滑膜炎是一种以膝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滑膜绒毛充血、水肿及增厚,滑膜内小血管扩张,滑膜炎性细胞浸润产生大量关节腔积液〔1,2〕。超声作为诊断早期滑膜炎的一种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关节内是否出现液体。高频超声在检查软组织时具有很高的分辨力,特别是在检测含有液体的软组织细微结构时效果更佳〔3〕。但是目前多普勒超声评价药物治疗类风湿滑膜增生的疗效应用较少,而且评价药物对类风湿滑膜增生的疗效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4〕。本研究拟通过超声观察结果评价甲氨蝶呤、依那西普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王蓓;翟虹;赵献萍;姚兰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冠心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同型半胱氨酸与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免疫反应、炎症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 CHD )患者外周血 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和CD4+CD25highTreg细胞水平的变化,同时对照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情况,按入组标准选取CHD 患者入院后48 h内采集的肘静脉血,同时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和血脂、血清肌钙蛋白、CD4+CD25+Treg、CD4+CD25highTreg及 Hcy 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的 CD4+CD25+Treg、CD4+CD25highTreg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P<0.01)。 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的Hcy水平呈现逐渐减低的趋势(P<0.05)。结论 CHD患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存在 T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随着动脉硬化程度的升高血浆 Hcy水平升高。

    作者:鞠延玲;鲍百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骨桥蛋白与血管内皮因子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OPN及VEGF在62例鳞癌及5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PN和VEGF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在慢性宫颈炎中的表达(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组织中OPN和VEGF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低分化鳞癌中OPN和VEGF的阳性表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OPN和VEGF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 OPN和 VEGF在宫颈鳞癌中的过表达,说明两者有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因此可能为宫颈鳞癌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博;徐放;赵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星状伸展平衡测试测量老年女性动态平衡能力的效果

    目的:探讨星状下肢伸展试验(SEBT)测评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应用性。方法对32名老年女性(63.6±4.0岁)进行以下测试:①闭眼单脚站;②静态姿势图;③30 s椅子坐起次数;④视-跳反应时;⑤计时起立行走;⑥上肢功能前伸;⑦星状伸展平衡测试,分析 SEBT与各测试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SEBT的标准化综合值与计时起立行走时间中低度相关(右r=-0.449,左 r=-0.387),与30 s椅子坐起次数中低度相关(右r=0.441,左r=0.400),与全身反应时中度相关(右r=-0.502,左r=-0.638);与闭眼单足站时间和人体重心动摇轨迹长度、包络面积不相关。结论SEBT 用于测评中老年女性动态平衡能力显示出了有效性,与闭眼单足站、静态平衡仪和功能前伸测试具有不同意义,可用于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定量测评。

    作者:段子才;庄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生脉保元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生脉保元汤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大鼠模型心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分别给予多柔比星腹腔注射8 w建立DCM模型,治疗组给予生脉保元汤(40 g/kg),2次/d、0.2 ml/次灌胃,对照组按同法灌以同体积的蒸馏水,治疗4 w后观察、比较两组大鼠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舒张末期容积( LVE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DD)、左室内径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体重(BW)、心率(H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脑钠肽(BNP)和死亡率、心肌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LVEF、BW、HR、LVES、LVED、DD、SD、FS、AngⅡ、BNP及死亡率、组织病理学表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保元汤可明显改善DCM大鼠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有关。

    作者:张焕鑫;张宏考;高宇勤;肖俊会;黄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Cripto-1、Activin-A在人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 Cripto)-1和激活素( Activin)-A基因蛋白在人肺腺癌组织中的临床病理组织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7例肺腺癌组织、25例正常肺组织中Cripto-1蛋白和Activin-A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两种基因蛋白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组织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两种基因之间内在的相关性。结果 Cripto-1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而Activin-A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 Cripto-1的高表达和Activin-A的低表达均与肺腺癌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肺腺癌主要病理组织学分型密切相关(均P<0.05)。并且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ctivin-A蛋白及Cripto-1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Cripto-1的过表达及Activin-A的表达缺失可能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恶性程度相关。二者在肺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致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效应。

    作者:单杨杨;李晟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干预与预防冠心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干预在预防冠心病(CHD)中临床作用。方法通过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踝臂指数( ABI)、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等动脉血管早期病变检测指标的影响,为 CHD早期临床病变患者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结果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在干预后腰围、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明显下降(t=3.13、2.98、3.38、4.65、2.88、2.57,均P<0.05)。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在干预后 PWV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下降,而 ABI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升高(t=3.61、2.82,均P<0.05)。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在干预后3年,CHD 发生率(1.29%)较对照组(8.17%)明显下降(t=38.90,P<0.05)。结论对CHD早期临床病变的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控制患者腰围、血压、TC、LDL-C、PWV、ABI等指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程,有利于预防或延缓CHD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命时间。

    作者:常琦;金萍;张晓玲;丁琼;王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低辐射低对比剂剂量在冠脉CTA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剂量在冠脉CTA检查中的应用。方法运用128排 CT筛查成人疑似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3例,分别采用常规和低千伏低造影剂用量方式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两组图像在不同辐射剂量和注药速率、造影剂用量时有较大差异,均能满足临床诊断。结论实验组显著减少了患者受辐射的剂量和对比剂的用量,减少患者的潜在危害。

    作者:宋鹏;王文燕;王勇;宗会迁;王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股总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超声造影改变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剂(USCA)观察小腿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后股总静脉造影剂微泡灌注特征及时间-强度曲线(TIC)变化规律与股总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小腿急性DVT形成患者15例作为研究组,行经肘静脉超声造影,分析双侧股总静脉造影剂微泡灌注特征及TIC特点,并设立对照组12例。检测参数包括双侧股总静脉造影剂微泡出现时间、达峰值时间、峰值强度及达峰值后造影剂微泡与静脉管壁间低回声带宽度。结果研究组患侧造影剂出现时间及达峰时间为(56.76±11.24)s、(61.43±7.12)s,健侧造影剂出现时间及达峰时间为(42.46±7.28)s、(51.57±5.79)s,双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侧低回声带宽度为(0.31±0.08)cm,健侧为(0.09±0.03)c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双侧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肘静脉超声造影可显示双侧股总静脉微泡灌注情况,间接判断脑卒中后有无急性小腿 DVT形成,即造影后发现一侧股总静脉的微泡灌注出现时间及达峰值时间较对侧明显延长、低回声带较对侧明显增宽则高度提示该侧小腿DVT形成。

    作者:魏立亚;宁彬;庞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辛伐他汀对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脂及血栓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脂及血栓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患者222例(心功能Ⅲ~Ⅳ级),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112例),对照组(11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心衰常规治疗,治疗组加辛伐他汀20 mg/d,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及血栓事件的发生。结果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血脂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随访血栓事件发生率为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血栓事件发生率18.2%(P<0.05)。亚组分析结果;冠心病( CAD)心衰治疗组TC、LDL-C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栓事件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中重度CHF患者在拮抗神经-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安全有效,可以进一步改善血脂并降低血栓事件,降低冠心病CHF患者脑卒中发生率。

    作者:赵悦;张思宁;杨磊;马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宫颈癌210例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尽管在发达国家其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老年妇女。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预后较差〔1〕。本研究调查和分析了我科近5年来收治的宫颈癌老年患者与同期年轻患者的临床资料,拟探讨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的变化情况,提高老年人对宫颈癌的防癌意识。

    作者:李月红;张丽芬;周秀敏;刘桂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炎症及内皮功能障碍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 DN)患者的炎症、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55例,分为DN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 C肽、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血脂,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同时利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FM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NMD)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CIMT)。结果 DN组TNF-α、IL-6、hs-CRP、24 h尿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DN组eGFR、FMD低于对照组(P<0.05);DM患者TNF-α与24 h尿蛋白呈显著的正相关(r=0.421,P<0.05)。结论炎症可能是DN的发病因素之一,但未发现前炎症因子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敏感指标的相关性,可能是由于存在肾小球内皮功能障碍,而不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韦凌云;杨丕坚;李舒敏;吕以培;黄中莹;黄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DcR3在预防博莱霉素大鼠模型发生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DcR3在预防博莱霉素大鼠模型发生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博莱霉素复制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博莱霉素组、博莱霉素+DcR3组,给药时间2 w,各组分别于2、4、6、8 w处死大鼠6只,收集肺泡灌洗液的细胞和上清检测细胞因子含量。左肺组织冻存留作羟脯氨酸检测;右肺组织固定用作组织染色。结果博莱霉素+DcR3组肺泡炎的程度表现为逐渐减轻的过程,炎症程度均低于 BL组(P<0.05);BL+DcR3组肺纤维化程度无明显加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BL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DcR3的早期应用,可减轻博莱霉素大鼠模型肺的的局部炎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预防肺纤维化形成的目的。

    作者:杨洋;任锦;刘晶;马忠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脑出血大鼠的治疗机制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CSF)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星型胶质细胞活性(Ast)的影响。方法 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治疗组。治疗组造模1 h后腹腔注射重组C-CSF,三组大鼠分别于术后6 h、24 h、48 h、72 h、7 d、10 d处死,测定脑组织含水率、血肿周围MMP-9、胶质生蛋白( GFAP)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无明显脑水肿,脑出血组脑组织含水率明显增加,并于48~72 h达高峰,治疗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率和脑出血组相比明显减轻(P<0.05)。假手术组MMP-9仅有少量表达,脑出血组MMP-9表达明显增加,48~72 h达高峰,治疗组各时间点MMP-9表达与脑出血组相比明显减轻( P<0.05)。假手术组脑组织含水率与 MMP-9表达无相关性( r=0.429,P>0.05),脑出血组脑组织含水率与 MMP-9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922,P<0.05),治疗组脑组织含水率与 MMP-9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844,P<0.05)。假手术组未见GFAP阳性细胞表达;脑出血组6 h出现少量GFAP阳性细胞表达,48 h增多,72 h大量表达,7 d达高峰,10 d表达减弱;治疗组GFAP阳性细胞表达6 h与脑出血组相似,24 h、48 h、72 h、7 d、10 d较脑出血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C-CSF能明显减轻脑水肿、降低基质MMP-9表达和Ast过度活化引起的脑损伤,保护大脑神经功能。

    作者:何晓英;付华;袁平;谭华;李小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对老年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化疗对老年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化疗的67例首发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分为实验组31例,经PICC导管进行化疗;对照组36例,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和化疗4个周期后,测量并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和局部皮肤、血管等状况。结果两组化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臂围增粗、皮色改变、自觉不适症状、疼痛和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穿刺点感染和皮温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化疗对老年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没有影响,能够降低老年患者的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艳群;马丽丽;高竹林;王文丽;赵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功能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健康功能损失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疾病影响程度量表( SIP)和家庭支持量表( PSS-Fa)对2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患者的总体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心理、娱乐消遣功能损失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肌力患者总体健康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心理、娱乐消遣、睡眠休息、家务管理、饮食功能损失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支持与健康功能各个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其中与总体健康功能损失相关系数大(r=-0.502,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总体健康功能损失程度的影响因素为吸烟、锻炼身体、病灶部位、肌力及家庭支持( OR值分别为8.054、3.553、1.466、0.291、0.312)。结论不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维度健康功能损失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不同,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功能损失指导临床干预,促进患者健康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孟亚;周新明;王培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胸椎管狭窄症( TSS)是一种以下肢及躯干麻木、行走困难、括约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目前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2〕,其主要由黄韧带骨化( OLF)和后纵韧带骨化( OPLL)引起,OPLL多见于上胸椎而OLF多发于下胸椎〔3〕,这表明可能与机械应力有关〔1〕。目前手术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4〕, Sanghvi等〔5〕研究指示术前症状持续时间短的患者早期手术术后具有良好的预后,所以早期诊断以后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王博;吕振山;李乔;刘理迪;牛丰;赵松;闫明;刘威;张绍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8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 HMG) B1、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18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sVCAM)-1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19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96例,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9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HMGB1、TNF-α、IL-18和sVCAM-1的表达。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梗死灶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 HMGB1、TNF-α、IL-18和 sVCAM-1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理想,同时能降低血清中HMGB1、TNF-α、IL-18和sVCAM-1的表达,减少继发性损伤,优化内环境。

    作者:贾玉洁;佟宇;闵连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低钙血症与病理因素相关性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产生低钙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老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165例,均于术前1~5 d和术后1~2 d进行血清钙检测,血清钙<2.25 mmol/L为低钙血症。结果≥65岁年龄组术后出现低钙血症明显高于<65岁年龄组( P<0.05);切除甲状腺病理组织中含有甲状旁腺的患者发生低钙血症明显高于病理组织中未发现甲状旁腺的患者(P<0.05);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发生低钙血症明显高于淋巴结未清扫患者(P<0.05);甲状腺全切术后发生低钙血症明显高于腺叶加峡部切除术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组织中含有甲状旁腺、手术切除甲状腺组织越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术后低钙血症。结论老年甲状腺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血钙降低现象,低钙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术式及是否误切除甲状旁腺组织关系密切,因此手术前应选择对于甲状腺损害小的术式,尽量避免手术过程中损伤甲状旁腺组织。

    作者:陈玲;蔡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吲达帕胺片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协同效果

    原发性高血压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结构与功能的慢性损伤,终导致功能衰竭〔1〕。采用两种以上降压药联合治疗高血压,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能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劲松;郭春花;杨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