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显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开胸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400例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开胸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控制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预防并发症的探讨的影响.方法 39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两组一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95例,两组出院后,对照组未进行社区干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则进行持续的社区干预治疗与护理.结果 出院12-30个月后,治疗组的血压控制率为85%,对照组的血压控制率为58.9%,治疗组的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脑卒中,心功能不全或左心室增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社区干预能够提高血压控制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小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后的常见症状.由于吞咽功能障碍不仅造成患者水和其他营养成分摄入不足,还会因进食水时误吸、误咽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而危及生命,易导致不良预后;又由于患者发病突然或受文化水平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对疾病认知情况不足,其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低.因此,我们在为患者提供康复护理的同时,鼓励家属一同参与,把康复训练的目标人群扩大到其家庭成员,起到宣教和执行的双重作用,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作者:周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术前拟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阴性的女性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以进一步认识临床上女性误诊为冠心病的一些疾病.方法 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因胸痛、胸闷入院拟诊冠心痛32例女性结果阴性病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心血管神经症12例,高血压病7例,胃食管反流症3例,心肌桥、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各2例,肥厚型心肌病,颈椎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肺栓塞各1倒.结论 女性冠心病诊断应慎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仍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作者:陈元兵 刊期: 2011年第14期
IgA肾病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具有相同免疫病理学特征的慢性肾小球疾病,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特征,终导致终末期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以青壮年多发,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病理改变多样[1].
作者:张绍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外伤中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6例胰腺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14例,死亡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并发症发生率50%.治愈率87.5%,死亡率12.5%.结论 胰腺损伤的治疗应在关注患者全身情况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方式,必要时行分期手术.
作者:郑学洙;邓淑华;尤凤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失血性休克患者入院护理对策,提高抢救和护理的成功率.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2月我院共收治104例失血性体克患者,对其入院后及时快速的输血、输液、建立输液通道、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精心,周到的护理104例患者,其中99例抢救成功,未发生并发症,康复出院,5例无效死亡,救治率为95.19%.结论 正确评估出血量、准确判断休克程度,果断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昕华;夏轶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两重属性:既能治病也能产生有害的反应,即药品不良反应.它是一种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非常有意义.
作者:秦少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医院信访工作是沟通医患关系的关键性窗口.本文选取50例医院信访事件,对其成因进行了详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医院信访工作质量的策略.
作者:邓文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急性肺动脉栓塞是一项发病率高,易漏诊、误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其治疗方法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就关于肺栓塞的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介入治疗等现代治疗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作者:蔡清明;周天玖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儿童期是一个人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近几年各地妇幼保健机构对儿童眼保健工作愈加重视,纷纷探索儿童眼保健的工作模式.但至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健全的工作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儿童眼保健存在的问题,提出儿童眼保健的工作模式的一些思路,以期对儿童眼保健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2010年4月,为提高医院临床护理的水平,确保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国家卫生部召开全国护理工作会议,提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各大医院积极响应,纷纷采取措施改善临床护理方法,努力提高患者及社会满意度.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0例患者临床资料,就如何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赵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本院收治的第1例甲型H1N1流毒病人,在病情急剧恶化的情况下,经过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及时发现和治疗严重的并发症,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将患者转上一级医院.鉴于本院对疑难重症护理缺乏经验,通过这例对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护理,及时寻找不足、总结经验,以提高危重病护理质量.
作者:闫立杰;查海燕;袁君;陈宏伟;朱日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常见的皮肤疾病,多是由于激素水平生理性下降皮肤老化萎缩、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退化、皮肤缺水及皮质的滋润及环境因素等多种作用所致.表现为仅有皮肤瘙痒症状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老年性瘙痒症以寒冷季节多见,以躯干、下肢皮肤为主,且瘙痒剧烈,对患者睡眠形成严重影响,明显降低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宁旭;贾叙锋;卓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止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按照术中解剖胆囊三角方式的不同即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处理胆囊三角时应用电刀分离组织,治疗组患者在术前明确病变性质使用钝性分离,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胆管损伤情况.结果 本组资料中治疗组患者1例患者并发胆总管损伤,对照组患者胆总管损伤3例,胆总管继发狭窄2例,胆囊管胆漏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胆总管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损伤是胆囊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术前严格检查和规范手术程序,避免胆总管损伤的关键,一旦发生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
作者:杨华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合并屈光不正患者血糖水平与眼屈光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80饲Ⅱ型糖尿病合并屈光不正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测定其双眼屈光度、空腹血糖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80例患者360只眼均为近视屈光不正,其中近视性屈光度为-0.75D-3.0D;180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7.0~15.4mmol/L.患者血糖水平与屈光度改变呈正相关,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越高,屈光度改变越明显(r=0.61,P<0.05).结论 对年龄在50岁以上、突发屈光不正且无明显糖尿病症状患者,应进行常规空腹血糖测定,以提高Ⅱ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马瑞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医用几丁糖对阴式子宫切除后预防肠粘连及盆腔粘连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妇科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将几丁糖涂于手术创面表面及周围腹腔脏器的患者180例,观察术后盆腔粘连、肠粘连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无一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术后腰骶部疼痛、下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下降.结论 在妇科阴式子宫切除术试用几丁糖可以有效的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对术后排气及切口愈合无不良影响.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几丁糖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材料,值得推广应用[1].
作者:孟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术前、术中以及激素的应用和引流的方式等.方法 424例患者在药物治疗后单一用碘剂准备的患者有233例,碘剂加心得安准备的患者有191例,切除甲状腺85%左右,囊内结扎甲状腺下动脉,408例患-者在手术后的2d使用了10mg的地塞米松,有281例患者实行了负压球引流.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没有死亡病例,也没有甲状腺危象的发生,治愈率高达99%.结论 采用本方法进行手术,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者恢复快、术成功率高、发症少.
作者:杨斗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CT检查频率的增长,受照人群集体剂量负担呈持续增加状态,CT检查所导致的辐射危害也逐渐成为引起全球关注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在充分利用CT的同时,也必须尽量控制其带来的辐射危害,达到CT检查的合理应用.本文主要对CT检查带来的辐射危害控制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研究.
作者:汪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应对医院药学面临的挑战,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药学.方法 发挥自身优势,化解多方威胁,改变工作模式,调整工作任务,优化人才结构,建立核心价值观,强化核心竞争力.结果 全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注重人才培养和知识更新,从传统的药品供应型、经营型格局,向知识信息型、医药结合型转变.结论 医院药学的工作要由过去的单纯供应型向科技服务型转变.
作者:薛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