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不同厂家注射用头孢他啶进行快速无损地鉴别分析.在不打开包装瓶的条件下,对来源于7个不同厂家和不同批次的61个样品分别采集了3次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并以其中120条光谱组成校正集,用于建立判别分析模型,以其余63条光谱组成验证集,以检验判别模型的判别效果和准确性.结果 表明,所建立的判别模型对验证集中的样品能够作出准确无误的判别分类.该方法方便快速、准确有效.
作者:徐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真武汤合春泽加减辨证治疗肺心病并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5例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5例,2组均给予卧床休息、吸氧、限盐、口服利尿剂、强心武类药物,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合春泽加减煎剂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9,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治疗后心脏指数及心脏射血分数明显改善,且副反应低.
作者:王友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常见的皮肤疾病,多是由于激素水平生理性下降皮肤老化萎缩、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退化、皮肤缺水及皮质的滋润及环境因素等多种作用所致.表现为仅有皮肤瘙痒症状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老年性瘙痒症以寒冷季节多见,以躯干、下肢皮肤为主,且瘙痒剧烈,对患者睡眠形成严重影响,明显降低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宁旭;贾叙锋;卓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急性肺动脉栓塞是一项发病率高,易漏诊、误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其治疗方法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就关于肺栓塞的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介入治疗等现代治疗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作者:蔡清明;周天玖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消风散治疗皮肤病的疗效.方法 主要用中草药煎剂口服,部分病例配合中草药煎汤外洗.结果 该方治疗某些瘙痒性皮肤病疗效良好.结论 消风散加减在皮肤科有较广泛的用处.
作者:廖运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开胸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400例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开胸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糖尿病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多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治疗糖尿病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饮食,皮肤,足部,合理用药和低血糖的照顾与指导,以其达到控制及减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本文就糖尿病临床中易犯的错误进行扼要探讨.
作者:周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近年来,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抗精神病药品发展迅速,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由新药代替了经典的老药.尽管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于传统的药品要少得多,但由于近年来临床使用率高,由其所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抗精神病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必将成为医务人员特别关注的问题.
作者:孙凯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CT检查频率的增长,受照人群集体剂量负担呈持续增加状态,CT检查所导致的辐射危害也逐渐成为引起全球关注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在充分利用CT的同时,也必须尽量控制其带来的辐射危害,达到CT检查的合理应用.本文主要对CT检查带来的辐射危害控制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研究.
作者:汪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止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按照术中解剖胆囊三角方式的不同即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处理胆囊三角时应用电刀分离组织,治疗组患者在术前明确病变性质使用钝性分离,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胆管损伤情况.结果 本组资料中治疗组患者1例患者并发胆总管损伤,对照组患者胆总管损伤3例,胆总管继发狭窄2例,胆囊管胆漏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胆总管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损伤是胆囊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术前严格检查和规范手术程序,避免胆总管损伤的关键,一旦发生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
作者:杨华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LA和120例OA的手术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LA组的腹腔内其他病变探查率、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止痛剂使用以及术后并发症与O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A与OA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等优点.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可推荐患者行LA.
作者:杨华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相关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提高自我防护提供参考.方法 对10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对针刺伤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对接受相关知识培训的态度的问卷调查,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00名(83%)护士发生过针刺伤,共发生163例次,人均发生1.63次;容易发生针刺伤的前5项操作环节分别是回套针帽、收集度针头,吸取药液及配药,注射与拔针.结论 建议护理院校增设护士职业防护课程;对在职护士开展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弥补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欠缺;规范护理操作行为,以便切实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作者:余志群;姜林辉;黄炫杰;张朝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急症的临床特征及防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老年妇科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生殖器肿瘤78例(72.22%):子宫脱垂16例(14.81%),其他14例(12.97%);除3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外,其余105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本组中痊愈出院74例(68.52%),好转出院34倒(31.48%),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老年妇科急症患者其病因以生殖器肿瘤为主,高龄不是手术的绝时禁忌证,只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严密监护,选择适当的手术时与手术方式,老年妇科急症患者是可以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
作者:俞涓 刊期: 2011年第14期
2010年4月,为提高医院临床护理的水平,确保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国家卫生部召开全国护理工作会议,提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各大医院积极响应,纷纷采取措施改善临床护理方法,努力提高患者及社会满意度.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0例患者临床资料,就如何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赵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脑外科病房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脑外科病房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吸窒息为肺部感染的极高危因素;有吸烟史、年龄≥60岁、营养状态为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侵入性操作为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床空间面积不足造成交叉感染是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结局有关.结论 加强病房管理和感染监测,保持工作环境洁净;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强化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患者的呼吸道管理,避免不必要的雾化吸入,合理吸痰;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是降低肺部感染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陈晓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评估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难治性鼻出血35例,随访观察6个月,统计治疗效果.结果 1次治愈32例,2次治愈2例,3次治愈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是一种定位准确、手术视野清楚、损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覃冠锻;莫练;梁志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气管及支气管支架置入治疗气道狭窄逐渐突显出其优越性,特别是针对于不宜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中晚期气道及食道恶性肿瘤患者,在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放置支架能迅速缓解气道狭窄改善通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寿命,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机.
作者:贾坤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及疗效.方法 采用低剂量来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124例,12.5mg/d,连用6个月.结果 月经异常改善明显:用药后子宫和腺肌瘤体积有明显缩小;痛经程度用药后较用药前明显减低: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可使子宫与腺肌瘤的体积明显缩小,并改善和消除临床症状.
作者:杨昌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盐酸利托君在前置胎盘期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75例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1倒)和对照组(34饲),对照组孕妇应用硫酸镁,治疗组孕妇应用盐酸利托君,比较2组孕妇出血停止率、保胎成功率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抑制孕妇阴道出血、保胎成功率以及妊娠结局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利托君能有效抑制宫缩,控制出血好,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翠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临床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发病急速,病情严重的特点,但只要就医及时,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思维敏捷,及时诊治,精心护理,临床上成功的机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王淑贵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