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风散加减在皮肤科临床的运用

廖运龙

关键词:消风散, 囊疹, 面游风,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摘要:目的:探讨消风散治疗皮肤病的疗效.方法 主要用中草药煎剂口服,部分病例配合中草药煎汤外洗.结果 该方治疗某些瘙痒性皮肤病疗效良好.结论 消风散加减在皮肤科有较广泛的用处.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止血剂、保肝药物、补液、输血等.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2组的止血有效率和止血时间.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止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王立群;栾卫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全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实施及其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全麻手术患者圈手术期进行的舒适护理方法、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我院进行全麻手术患者共300例,随机平分为舒适护理组与普通护理组,每组150例,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舒适护理组生命体征优于普通护理组,在手术结束后苏醒期舒适护理组患者出现寒颤,躁动情况以及镇静剂使用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对全麻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能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降低苏醒期寒颤、躁动发生率、减少镇静剂的使用率.

    作者:王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立体化教学在心内科见习中应用初探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接触临床的开始,为今后从事医疗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学生在临床教师的指导下,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临床实际,进一步加深对理论授课内容的理解;同时,学生开始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方法,加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另外,学生在接触患者,接触社会,同情心、责任心的职业素质逐渐形成.

    作者:赵继先;张宏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变与眼屈光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合并屈光不正患者血糖水平与眼屈光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80饲Ⅱ型糖尿病合并屈光不正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测定其双眼屈光度、空腹血糖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80例患者360只眼均为近视屈光不正,其中近视性屈光度为-0.75D-3.0D;180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7.0~15.4mmol/L.患者血糖水平与屈光度改变呈正相关,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越高,屈光度改变越明显(r=0.61,P<0.05).结论 对年龄在50岁以上、突发屈光不正且无明显糖尿病症状患者,应进行常规空腹血糖测定,以提高Ⅱ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马瑞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激素类药品在临床的使用分析

    激素类药品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一些慢性和顽固性疾病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临床使用量每年都在增加,但对于激素奏药品很多人甚至有些医生也不太了解,以致目前出现了许多由于激素使用不当或滥用造成的医疗事故.因此,怎样在临床上合理、有效的使用激素类药物显得至关重要.笔者结合我院及兄弟医院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谈谈激素类药品在临床中的使用,以期对下一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激素类药品提供参考.

    作者:王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软胶囊崩解影响因素的探讨

    本文就软胶囊的发展及影响软胶囊的各个因素进行了探讨.

    作者:贾红军;周增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及疗效.方法 采用低剂量来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124例,12.5mg/d,连用6个月.结果 月经异常改善明显:用药后子宫和腺肌瘤体积有明显缩小;痛经程度用药后较用药前明显减低: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可使子宫与腺肌瘤的体积明显缩小,并改善和消除临床症状.

    作者:杨昌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议如何构建良好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在构建良好护患关系过程中,清楚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改变护理工作中的缺陷,把患者的状态更好的调整到积极接受治疗的状态.而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护德教育,加强护理人员沟通交流技巧,是从主管上改变护患关系的有效措施.

    作者:万本秀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麝香保心丸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麝香保心丸是根据祖国医学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的原则,选用:人参、麝香、苏合香脂、冰片、蟾蜍、肉桂、蟾蜍、牛黄提炼研制的中药.现代医学证实本药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减少脂质浸润、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临床主要应用于冠心病、胸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现从其作用机制、单独用药、联合用药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作者:郭玉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阿米三嗪-萝巴新治疗认知障碍的系统回顾

    目的:评价阿米三嗪-萝巴新治疗认知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2期),Medline(1966年至2009年),Embase(1974年至2009年)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年至2009年),收集所有阿米三嗪-萝巴新与安慰剂或其他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与评价质量,用RevMan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5个研究,49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阿米三嗪-萝巴新在总体疗效、HDS评分、MMSE评分、FAQ评分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与治疗前HDS评分、MMSE评分、FAQ评分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所有研究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阿米三嗪-萝巴新治疗治疗认知障碍有效且安全性较高.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作者:宋丽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氧驱动泵雾化吸入糜蛋白酶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氧驱动泵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等相关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分别高达75.00%和90.70%;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仅为4.55%,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陈瑞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2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8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对比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热消失、呼吸改善等均显著快于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症状,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晓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医源性胆道损伤诊治体会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不少外科医生在手术技巧上也得到了不断进步,操作也更为成熟,手术经验也在不断的增多,对于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认识也更为深入.但医源性胆道损伤仍时有发生.近年来随着LC的推广,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在0.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2.8%[1].国外文献统计开腹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概率为0.2%~0.3%[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概率为0.21%~2.35%[3].

    作者:张显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185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从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1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5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手术均成功,术中出血平均80mL,手术平均时间55min,平均住院天数5d,无中转开腹.术后无腹膜炎发生,5例发生皮下气肿,24h自然恢复,其中2例粘液性囊腺瘤术中破裂,术后随访1年,无腹膜假粘液瘤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卵巢囊肿临床效果甚好的微创术式.

    作者:刘威;陈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开胸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开胸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400例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开胸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近红外光谱法无损快速鉴别头孢类原料药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不同厂家注射用头孢他啶进行快速无损地鉴别分析.在不打开包装瓶的条件下,对来源于7个不同厂家和不同批次的61个样品分别采集了3次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并以其中120条光谱组成校正集,用于建立判别分析模型,以其余63条光谱组成验证集,以检验判别模型的判别效果和准确性.结果 表明,所建立的判别模型对验证集中的样品能够作出准确无误的判别分类.该方法方便快速、准确有效.

    作者:徐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妇科急症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急症的临床特征及防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老年妇科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生殖器肿瘤78例(72.22%):子宫脱垂16例(14.81%),其他14例(12.97%);除3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外,其余105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本组中痊愈出院74例(68.52%),好转出院34倒(31.48%),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老年妇科急症患者其病因以生殖器肿瘤为主,高龄不是手术的绝时禁忌证,只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严密监护,选择适当的手术时与手术方式,老年妇科急症患者是可以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

    作者:俞涓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新活素治疗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rhBNP治疗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0倒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新货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5d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LVEF、hs-CRP及NT-proBNP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rhBNP可以改善心脏病患者的心肌灌注,提高心脏泵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国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纽,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评定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结果 护理后,康复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的HAMA以及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近年来,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抗精神病药品发展迅速,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由新药代替了经典的老药.尽管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于传统的药品要少得多,但由于近年来临床使用率高,由其所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抗精神病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必将成为医务人员特别关注的问题.

    作者:孙凯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