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隽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使用黄葵胶囊;治疗纽64例,在对照纽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72%,对照组总有效率79.4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鲍洪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患者术前和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的自身情况,从而预防因手术和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和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自身保护意识.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对2600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试验(TRUST)检测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9.03%、抗-HCV阳性率0.95%、抗-HIV阳性率0.076%、TP阳性率为0.70%.结论 对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能有效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以及减少医疗纠纷.所以对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相关检测非常重要.
作者:胡洁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自拟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气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脾气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60倒,随机分为实验组、西药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停药1个月后总体疗效,2组间治疗前后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变化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1)短期和长期临床疗效上,实验组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2)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记分评定:2组均能明显降低患者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气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梁绍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2010年4月,为提高医院临床护理的水平,确保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国家卫生部召开全国护理工作会议,提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各大医院积极响应,纷纷采取措施改善临床护理方法,努力提高患者及社会满意度.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0例患者临床资料,就如何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赵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接触临床的开始,为今后从事医疗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学生在临床教师的指导下,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临床实际,进一步加深对理论授课内容的理解;同时,学生开始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方法,加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另外,学生在接触患者,接触社会,同情心、责任心的职业素质逐渐形成.
作者:赵继先;张宏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两重属性:既能治病也能产生有害的反应,即药品不良反应.它是一种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非常有意义.
作者:秦少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临床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发病急速,病情严重的特点,但只要就医及时,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思维敏捷,及时诊治,精心护理,临床上成功的机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王淑贵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糖尿病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多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治疗糖尿病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饮食,皮肤,足部,合理用药和低血糖的照顾与指导,以其达到控制及减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本文就糖尿病临床中易犯的错误进行扼要探讨.
作者:周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真武汤合春泽加减辨证治疗肺心病并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5例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5例,2组均给予卧床休息、吸氧、限盐、口服利尿剂、强心武类药物,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合春泽加减煎剂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9,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治疗后心脏指数及心脏射血分数明显改善,且副反应低.
作者:王友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近年来,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抗精神病药品发展迅速,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由新药代替了经典的老药.尽管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于传统的药品要少得多,但由于近年来临床使用率高,由其所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抗精神病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必将成为医务人员特别关注的问题.
作者:孙凯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合并屈光不正患者血糖水平与眼屈光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80饲Ⅱ型糖尿病合并屈光不正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测定其双眼屈光度、空腹血糖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80例患者360只眼均为近视屈光不正,其中近视性屈光度为-0.75D-3.0D;180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7.0~15.4mmol/L.患者血糖水平与屈光度改变呈正相关,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越高,屈光度改变越明显(r=0.61,P<0.05).结论 对年龄在50岁以上、突发屈光不正且无明显糖尿病症状患者,应进行常规空腹血糖测定,以提高Ⅱ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马瑞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急性肺动脉栓塞是一项发病率高,易漏诊、误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其治疗方法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就关于肺栓塞的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介入治疗等现代治疗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作者:蔡清明;周天玖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脑外科病房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脑外科病房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吸窒息为肺部感染的极高危因素;有吸烟史、年龄≥60岁、营养状态为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侵入性操作为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床空间面积不足造成交叉感染是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结局有关.结论 加强病房管理和感染监测,保持工作环境洁净;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强化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患者的呼吸道管理,避免不必要的雾化吸入,合理吸痰;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是降低肺部感染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陈晓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HIE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联合参麦注射液,连续治疗10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意识状态恢复时间和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纳洛酮联合参麦注射液能提高HIE患儿的治愈率,缩短意识状态和原始反射恢复时间,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伍雄英;陈学锋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医用几丁糖对阴式子宫切除后预防肠粘连及盆腔粘连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妇科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将几丁糖涂于手术创面表面及周围腹腔脏器的患者180例,观察术后盆腔粘连、肠粘连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无一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术后腰骶部疼痛、下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下降.结论 在妇科阴式子宫切除术试用几丁糖可以有效的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对术后排气及切口愈合无不良影响.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几丁糖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材料,值得推广应用[1].
作者:孟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寻找一种临床适用的微创无痛的去腐技术.方法 应用一种新型化学去腐剂-sorisolv伢典产品配合专用手工器械对临床70饲深龋患者进行去腐备洞试验,比较传统高速涡轮手机与伢典去腐2种技术的临床差异.结果 采用伢典微创去腐技术的患者,术中及术后1周内的疼痛反应和意外露髓情况较高速手机去腐的患者明显减少(P<0.01).只在去尽黑色硬化牙本质方面,高速手机具明显优势.结论 伢典微创去腐技术适宜在临床工作中选择性使用,尤其适用于对磨牙恐惧及儿童患者的龋病治疗.
作者:黄洪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2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8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对比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热消失、呼吸改善等均显著快于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症状,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晓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LA和120例OA的手术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LA组的腹腔内其他病变探查率、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止痛剂使用以及术后并发症与O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A与OA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等优点.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可推荐患者行LA.
作者:杨华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在烧伤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43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43例,后将2组患者的ASIA评分、治疗依从性、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率进行同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ASIA评分、治疗依从性.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佳者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效果,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王义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比较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6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33例和B组(普通常规雾化吸入组)33例,后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A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B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的效果要好于传统的雾化吸入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杜鸿武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