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现代治疗方法研究

蔡清明;周天玖

关键词:肺栓塞, 溶栓治疗, 肝素
摘要:急性肺动脉栓塞是一项发病率高,易漏诊、误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其治疗方法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就关于肺栓塞的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介入治疗等现代治疗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信访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医院信访工作是沟通医患关系的关键性窗口.本文选取50例医院信访事件,对其成因进行了详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医院信访工作质量的策略.

    作者:邓文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CT辐射危害控制研究

    随着CT检查频率的增长,受照人群集体剂量负担呈持续增加状态,CT检查所导致的辐射危害也逐渐成为引起全球关注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在充分利用CT的同时,也必须尽量控制其带来的辐射危害,达到CT检查的合理应用.本文主要对CT检查带来的辐射危害控制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研究.

    作者:汪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妇科急症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急症的临床特征及防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老年妇科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生殖器肿瘤78例(72.22%):子宫脱垂16例(14.81%),其他14例(12.97%);除3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外,其余105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本组中痊愈出院74例(68.52%),好转出院34倒(31.48%),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老年妇科急症患者其病因以生殖器肿瘤为主,高龄不是手术的绝时禁忌证,只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严密监护,选择适当的手术时与手术方式,老年妇科急症患者是可以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

    作者:俞涓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烧伤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在烧伤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43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43例,后将2组患者的ASIA评分、治疗依从性、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率进行同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ASIA评分、治疗依从性.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佳者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效果,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王义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议如何构建良好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在构建良好护患关系过程中,清楚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改变护理工作中的缺陷,把患者的状态更好的调整到积极接受治疗的状态.而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护德教育,加强护理人员沟通交流技巧,是从主管上改变护患关系的有效措施.

    作者:万本秀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钙蛋白酶与运动性骨骼肌损伤

    钙蛋白酶系统存在于大多数动物细胞中,主要成员为钙蛋白酶一、蛋白酶二和钙蛋白酶抑制蛋白;钙蛋白酶三为骨骼肌特异性蛋白,它们激活都需要一定浓度的钙离子存在.大量研究证明,钙蛋白酶参与骨骼肌纤维降解,与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和延迟性肌肉酸痛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毕秋芸;谢宜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新活素治疗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rhBNP治疗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0倒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新货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5d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LVEF、hs-CRP及NT-proBNP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rhBNP可以改善心脏病患者的心肌灌注,提高心脏泵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国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家属参与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后的常见症状.由于吞咽功能障碍不仅造成患者水和其他营养成分摄入不足,还会因进食水时误吸、误咽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而危及生命,易导致不良预后;又由于患者发病突然或受文化水平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对疾病认知情况不足,其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低.因此,我们在为患者提供康复护理的同时,鼓励家属一同参与,把康复训练的目标人群扩大到其家庭成员,起到宣教和执行的双重作用,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作者:周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开胸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开胸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400例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开胸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变与眼屈光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合并屈光不正患者血糖水平与眼屈光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80饲Ⅱ型糖尿病合并屈光不正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测定其双眼屈光度、空腹血糖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80例患者360只眼均为近视屈光不正,其中近视性屈光度为-0.75D-3.0D;180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7.0~15.4mmol/L.患者血糖水平与屈光度改变呈正相关,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越高,屈光度改变越明显(r=0.61,P<0.05).结论 对年龄在50岁以上、突发屈光不正且无明显糖尿病症状患者,应进行常规空腹血糖测定,以提高Ⅱ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马瑞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

    临床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发病急速,病情严重的特点,但只要就医及时,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思维敏捷,及时诊治,精心护理,临床上成功的机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王淑贵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提高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采用开窗手术治疗的68例腰间盘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评价2组患者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结果 根据Macnab疗效评价标准判断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03%,对照组患者9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607,P<0.05).结论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赖坤聪;李振平;卢渊铭;况光荣;孔禄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治疗

    目的:探讨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术前、术中以及激素的应用和引流的方式等.方法 424例患者在药物治疗后单一用碘剂准备的患者有233例,碘剂加心得安准备的患者有191例,切除甲状腺85%左右,囊内结扎甲状腺下动脉,408例患-者在手术后的2d使用了10mg的地塞米松,有281例患者实行了负压球引流.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没有死亡病例,也没有甲状腺危象的发生,治愈率高达99%.结论 采用本方法进行手术,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者恢复快、术成功率高、发症少.

    作者:杨斗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医用几丁糖在妇科阴式子宫切除术中应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医用几丁糖对阴式子宫切除后预防肠粘连及盆腔粘连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妇科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将几丁糖涂于手术创面表面及周围腹腔脏器的患者180例,观察术后盆腔粘连、肠粘连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无一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术后腰骶部疼痛、下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下降.结论 在妇科阴式子宫切除术试用几丁糖可以有效的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对术后排气及切口愈合无不良影响.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几丁糖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材料,值得推广应用[1].

    作者:孟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一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本院收治的第1例甲型H1N1流毒病人,在病情急剧恶化的情况下,经过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及时发现和治疗严重的并发症,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将患者转上一级医院.鉴于本院对疑难重症护理缺乏经验,通过这例对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护理,及时寻找不足、总结经验,以提高危重病护理质量.

    作者:闫立杰;查海燕;袁君;陈宏伟;朱日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100名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认知水平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相关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提高自我防护提供参考.方法 对10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对针刺伤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对接受相关知识培训的态度的问卷调查,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00名(83%)护士发生过针刺伤,共发生163例次,人均发生1.63次;容易发生针刺伤的前5项操作环节分别是回套针帽、收集度针头,吸取药液及配药,注射与拔针.结论 建议护理院校增设护士职业防护课程;对在职护士开展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弥补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欠缺;规范护理操作行为,以便切实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作者:余志群;姜林辉;黄炫杰;张朝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立体化教学在心内科见习中应用初探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接触临床的开始,为今后从事医疗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学生在临床教师的指导下,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临床实际,进一步加深对理论授课内容的理解;同时,学生开始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方法,加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另外,学生在接触患者,接触社会,同情心、责任心的职业素质逐渐形成.

    作者:赵继先;张宏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关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论述

    笔者结合临床实际经验,分析了达英-35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有效疗法,并筛选了符合临床、生化及B超三项诊断标准者进行跟踪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陈巧灵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咪唑斯汀联合健康教育防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常见的皮肤疾病,多是由于激素水平生理性下降皮肤老化萎缩、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退化、皮肤缺水及皮质的滋润及环境因素等多种作用所致.表现为仅有皮肤瘙痒症状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老年性瘙痒症以寒冷季节多见,以躯干、下肢皮肤为主,且瘙痒剧烈,对患者睡眠形成严重影响,明显降低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宁旭;贾叙锋;卓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带教临床检验实习生的几点体会

    临床检验实习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将以往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今后从事检验工作的必经阶段.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激发他们对检验工作的热爱,使之成为既精通专业,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检验技术人才是检验带教人员所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带教临床医学检验实习生进行一些探讨.

    作者:彭兰英;方海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