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论述

陈巧灵

关键词:PC0S, 达英-35, 性激素, 治疗
摘要:笔者结合临床实际经验,分析了达英-35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有效疗法,并筛选了符合临床、生化及B超三项诊断标准者进行跟踪治疗,疗效显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止血剂、保肝药物、补液、输血等.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2组的止血有效率和止血时间.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止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王立群;栾卫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脑外科病房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相应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脑外科病房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脑外科病房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吸窒息为肺部感染的极高危因素;有吸烟史、年龄≥60岁、营养状态为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侵入性操作为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床空间面积不足造成交叉感染是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结局有关.结论 加强病房管理和感染监测,保持工作环境洁净;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强化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患者的呼吸道管理,避免不必要的雾化吸入,合理吸痰;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是降低肺部感染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陈晓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氧驱动泵雾化吸入糜蛋白酶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氧驱动泵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等相关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分别高达75.00%和90.70%;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仅为4.55%,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陈瑞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软胶囊崩解影响因素的探讨

    本文就软胶囊的发展及影响软胶囊的各个因素进行了探讨.

    作者:贾红军;周增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如何做好农村优生优育优教工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深入贯彻落实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人口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随着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拉大,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在生育率,生育质量上存在了明显的差距.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并为我国统筹城乡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设置了障碍.

    作者:徐孟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阿米三嗪-萝巴新治疗认知障碍的系统回顾

    目的:评价阿米三嗪-萝巴新治疗认知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2期),Medline(1966年至2009年),Embase(1974年至2009年)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年至2009年),收集所有阿米三嗪-萝巴新与安慰剂或其他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与评价质量,用RevMan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5个研究,49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阿米三嗪-萝巴新在总体疗效、HDS评分、MMSE评分、FAQ评分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与治疗前HDS评分、MMSE评分、FAQ评分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所有研究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阿米三嗪-萝巴新治疗治疗认知障碍有效且安全性较高.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作者:宋丽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止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按照术中解剖胆囊三角方式的不同即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处理胆囊三角时应用电刀分离组织,治疗组患者在术前明确病变性质使用钝性分离,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胆管损伤情况.结果 本组资料中治疗组患者1例患者并发胆总管损伤,对照组患者胆总管损伤3例,胆总管继发狭窄2例,胆囊管胆漏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胆总管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损伤是胆囊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术前严格检查和规范手术程序,避免胆总管损伤的关键,一旦发生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

    作者:杨华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丹参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CRP、NO及PCT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CRP、NO及PC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17倒和观察组(加用丹参组)17倒,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RP、NO及PCT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CRP及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NO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丹参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CRPNO及PCT影响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道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自制的病员亲属心理状况调查表对128例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近半数的精神分裂症亲属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紧张、抑郁、焦虑情绪,SCL-90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结论 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的心理问题,积极地做好他们的心理干预.

    作者:梁启勇;陈妙扬;陆小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的评价分析

    目的:水泥企业属于有一定污染的建材企业,识别某水泥厂生产过程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风险水平,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措施建议.方法 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噪声存在的风险水平.结果 水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水泥尘、石灰石粉尘、生料粉尘、噪声.职业病危害在中等风险水平.结论 该水泥厂粉尘危害因素较为严重,噪声危害因素较轻,建议采取综合整改,确实保障职工健康权益.

    作者:赵冬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纳洛酮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HIE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联合参麦注射液,连续治疗10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意识状态恢复时间和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纳洛酮联合参麦注射液能提高HIE患儿的治愈率,缩短意识状态和原始反射恢复时间,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伍雄英;陈学锋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女性冠脉造影阴性32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术前拟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阴性的女性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以进一步认识临床上女性误诊为冠心病的一些疾病.方法 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因胸痛、胸闷入院拟诊冠心痛32例女性结果阴性病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心血管神经症12例,高血压病7例,胃食管反流症3例,心肌桥、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各2例,肥厚型心肌病,颈椎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肺栓塞各1倒.结论 女性冠心病诊断应慎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仍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作者:陈元兵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近年来,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抗精神病药品发展迅速,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由新药代替了经典的老药.尽管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于传统的药品要少得多,但由于近年来临床使用率高,由其所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抗精神病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必将成为医务人员特别关注的问题.

    作者:孙凯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100名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认知水平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相关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提高自我防护提供参考.方法 对10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对针刺伤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对接受相关知识培训的态度的问卷调查,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00名(83%)护士发生过针刺伤,共发生163例次,人均发生1.63次;容易发生针刺伤的前5项操作环节分别是回套针帽、收集度针头,吸取药液及配药,注射与拔针.结论 建议护理院校增设护士职业防护课程;对在职护士开展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弥补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欠缺;规范护理操作行为,以便切实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作者:余志群;姜林辉;黄炫杰;张朝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

    临床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发病急速,病情严重的特点,但只要就医及时,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思维敏捷,及时诊治,精心护理,临床上成功的机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王淑贵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嗣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方法 将63例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未非司酮12.5mg,每1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均行彩色超声监测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结果 6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痛经和下腹胀感消失,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致绝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确切,不良应少,复发率低,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美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2600例术前和输血前4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患者术前和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的自身情况,从而预防因手术和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和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自身保护意识.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对2600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试验(TRUST)检测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9.03%、抗-HCV阳性率0.95%、抗-HIV阳性率0.076%、TP阳性率为0.70%.结论 对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能有效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以及减少医疗纠纷.所以对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相关检测非常重要.

    作者:胡洁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2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8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对比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热消失、呼吸改善等均显著快于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症状,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晓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全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实施及其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全麻手术患者圈手术期进行的舒适护理方法、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我院进行全麻手术患者共300例,随机平分为舒适护理组与普通护理组,每组150例,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舒适护理组生命体征优于普通护理组,在手术结束后苏醒期舒适护理组患者出现寒颤,躁动情况以及镇静剂使用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对全麻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能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降低苏醒期寒颤、躁动发生率、减少镇静剂的使用率.

    作者:王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新活素治疗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rhBNP治疗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0倒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新货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5d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LVEF、hs-CRP及NT-proBNP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rhBNP可以改善心脏病患者的心肌灌注,提高心脏泵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国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