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脾气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梁绍钦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加味朴中益气汤, 常年性,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研究自拟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气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脾气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60倒,随机分为实验组、西药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停药1个月后总体疗效,2组间治疗前后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变化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1)短期和长期临床疗效上,实验组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2)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记分评定:2组均能明显降低患者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气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2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8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对比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热消失、呼吸改善等均显著快于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症状,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晓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小儿常见发热性疾病及其处理原则

    发热是儿科十分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身体与入侵的病原之间作战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它可使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白细胞内酶活力和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使机体各种调节功能受累,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严重时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甚至导致死亡[1].

    作者:罗泓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6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33例和B组(普通常规雾化吸入组)33例,后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A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B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的效果要好于传统的雾化吸入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杜鸿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新活素治疗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rhBNP治疗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0倒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新货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5d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LVEF、hs-CRP及NT-proBNP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rhBNP可以改善心脏病患者的心肌灌注,提高心脏泵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国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儿童眼保健工作管理模式探讨

    儿童期是一个人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近几年各地妇幼保健机构对儿童眼保健工作愈加重视,纷纷探索儿童眼保健的工作模式.但至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健全的工作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儿童眼保健存在的问题,提出儿童眼保健的工作模式的一些思路,以期对儿童眼保健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2600例术前和输血前4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患者术前和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的自身情况,从而预防因手术和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和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自身保护意识.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对2600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试验(TRUST)检测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9.03%、抗-HCV阳性率0.95%、抗-HIV阳性率0.076%、TP阳性率为0.70%.结论 对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能有效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以及减少医疗纠纷.所以对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相关检测非常重要.

    作者:胡洁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治疗

    目的:探讨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术前、术中以及激素的应用和引流的方式等.方法 424例患者在药物治疗后单一用碘剂准备的患者有233例,碘剂加心得安准备的患者有191例,切除甲状腺85%左右,囊内结扎甲状腺下动脉,408例患-者在手术后的2d使用了10mg的地塞米松,有281例患者实行了负压球引流.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没有死亡病例,也没有甲状腺危象的发生,治愈率高达99%.结论 采用本方法进行手术,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者恢复快、术成功率高、发症少.

    作者:杨斗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放置支架治疗恶性气管狭窄18例治疗体会

    气管及支气管支架置入治疗气道狭窄逐渐突显出其优越性,特别是针对于不宜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中晚期气道及食道恶性肿瘤患者,在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放置支架能迅速缓解气道狭窄改善通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寿命,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机.

    作者:贾坤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盐酸利托君治疗前置胎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利托君在前置胎盘期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75例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1倒)和对照组(34饲),对照组孕妇应用硫酸镁,治疗组孕妇应用盐酸利托君,比较2组孕妇出血停止率、保胎成功率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抑制孕妇阴道出血、保胎成功率以及妊娠结局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利托君能有效抑制宫缩,控制出血好,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翠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妇科急症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急症的临床特征及防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老年妇科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生殖器肿瘤78例(72.22%):子宫脱垂16例(14.81%),其他14例(12.97%);除3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外,其余105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本组中痊愈出院74例(68.52%),好转出院34倒(31.48%),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老年妇科急症患者其病因以生殖器肿瘤为主,高龄不是手术的绝时禁忌证,只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严密监护,选择适当的手术时与手术方式,老年妇科急症患者是可以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

    作者:俞涓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医院药学工作的发展探讨

    目的:应对医院药学面临的挑战,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药学.方法 发挥自身优势,化解多方威胁,改变工作模式,调整工作任务,优化人才结构,建立核心价值观,强化核心竞争力.结果 全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注重人才培养和知识更新,从传统的药品供应型、经营型格局,向知识信息型、医药结合型转变.结论 医院药学的工作要由过去的单纯供应型向科技服务型转变.

    作者:薛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关于联合用药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研究

    目的:寻求一种快速治疗非淋球菌性生殖道炎症(粘液脓性宫颈炎)和减少交叉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共320倒患者,第1组用阿奇霉素口服;第2组用阿齐霉素口服外加四环素外用;第3组阿奇霉素、加替沙星口服+四环素外用治疗.结果 第1组、第2组及第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1%、82%及94%.结论 阿奇霉素、加替沙星口服外加四环素外用治疗非淋菌性生殖道炎症,疗效很好、疗程也短.

    作者:邓弘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药品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两重属性:既能治病也能产生有害的反应,即药品不良反应.它是一种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非常有意义.

    作者:秦少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烧伤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在烧伤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43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43例,后将2组患者的ASIA评分、治疗依从性、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率进行同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ASIA评分、治疗依从性.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佳者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效果,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王义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特点、诊治及预防.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23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倒病例依据病史、临床表现、检查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吻合.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病史、典型临床表现与体征、B超检查等做出诊断,剖宫产是其发生的高危因素,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规范的剖宫产技术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作者:曾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制度、机制浅探

    由于现行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与运行机制建立不久,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服务基础构建、人事与财务机制、物流机制是建设并完善服务模式与运行机制不可缺乏的部分.为确保服务与机制能够有效按照设计运行,应该在政府的指导下,分清权责,完善和改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作者:余炼红;唐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麝香保心丸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麝香保心丸是根据祖国医学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的原则,选用:人参、麝香、苏合香脂、冰片、蟾蜍、肉桂、蟾蜍、牛黄提炼研制的中药.现代医学证实本药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减少脂质浸润、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临床主要应用于冠心病、胸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现从其作用机制、单独用药、联合用药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作者:郭玉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肝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共312例妊娠合并乙肝孕妇结局.结果 乙肝病毒携带者合并肝功能异常组妊高征、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妊娠组,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3个组的妊高征、妊娠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合并乙肝感染,易引起严重母婴合并症,故应加强对妊娠合并乙肝孕妇的孕期监测.

    作者:卫金线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纽,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评定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结果 护理后,康复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的HAMA以及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嗣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方法 将63例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未非司酮12.5mg,每1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均行彩色超声监测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结果 6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痛经和下腹胀感消失,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致绝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确切,不良应少,复发率低,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美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