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春香;王敏
目的 对采用DHS与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将我院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随机分组,其中3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设立为治疗组,另3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Gamma钉,设立为对照组,并对2组的手术效果进行随访.结果 2组患者术后随访8~32个月,平均20个月,治疗组术后髋关节活动时间早,下床时间早,骨痂生成及临床愈合时间早,2组上述指标分别比较,P<0.05.治疗组发生髋内翻4例,断钉1例,下肢短缩1例,对照组发生髋内翻1例,无骨不连及下肢短缩情况发生.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采用DHS与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各具优缺点,临床医生应根据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作者:帅维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咪唑斯汀对不明原因的慢性荨麻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方法 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摩拉生物物理检测治疗仪检测过敏原,全部阴性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咪唑斯汀和氯雷他定治疗4周,咪唑斯汀组总有效率95.6%.氯雷他定组总有效82.6%,2组比较,x2=5.9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咪唑斯汀组22.9%,氯雷他定为25.8%,2组比较x2=0.16,P>0.05.结果 咪唑斯汀治疗不明原因的慢性荨麻疹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好,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起效时间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不良反应2组均较轻,统计学上无差异.结论 味唑斯汀治疗不明原因的慢性荨麻疹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的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作者:曾建中;贾叙锋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3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3例),2组药物治疗及透析方案无差别,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形成,丰富了 “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内涵,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智齿冠周炎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其又主要发生在下颌,常规治疗均是在局部炎症消退后在做龈瓣切除或拔除那些智齿.本人在工作中,在炎症期间使用微波凝固法消除冠周盲袋治疗冠周炎,临床观察了112例,效果较满意,特报道如下.
作者:宋乐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该文就阿司匹林的药理特性、作用机制、应用剂量、服药时间及其安全性进行详细的介绍,旨在提倡更广泛更适宜地应用阿司匹林,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黄小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总结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治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自2006年至2010年的14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儿全部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随诊均满意.结论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由于目前检查手段不断更新,检出率明显增加,由于手术器械、技巧及辅助设备的升级,该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极大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赵延兵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孕妇产前凝血功能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下称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结论 产前凝血功能检测不仅对产妇和医务人员自身有益,而且避免了孕妇产前及产后意外的发生,确保了母子生命安全,有效地降底了孕产妇死亡率,其凝血指标对妊高征患者的病情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张凤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在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购置环节和管理环节都暴露出较大问题,严重影响医院今后的改革.缺少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是造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混乱的根本原因.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应建立统一管理机构,完善工作机制;适应体制改革实践,调整会计科目设置;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实现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刘长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病情与心电图异常二者的内在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l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ECG资料.结果 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l30例(72.2%)患者出现ECG的异常.ECG常见的异常有ST-T改变,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和心室肥厚.ECG异常与病情轻重及预后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ECG监察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由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门诊输液室400例静脉输液患者按就诊顺序单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输液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2组之间的各方面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结论 将护理干预运用到门诊静脉输液的患者中,不仅能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还能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深化整体护理的内涵.
作者:钱春香;王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与护理同仁共同探讨关于心绞痛病人有效的健康指导方法,以共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2月同收治的62例心绞痛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存在的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健康指导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全面有效的健康指导,均收到良好的康复效果,病人对护理满意率高达96%.结论 良好有效的健康护理指导措施是心绞痛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运红;邱久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吉他霉素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84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吉他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临床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积极开展对呼吸道,治疗滴注等方面进行护理后,吉他霉素治疗组和阿奇霉素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3.2%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和22.7%,P>0.05,无统计学差异.但对于3岁以下患儿,吉他霉素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阿奇霉素.结论 阿奇霉素和吉他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均有较好的疗效,后者可能更适合3岁以下患儿.
作者:黄艳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要点及在儿科病房收治手足口病患儿的隔离方法和措施.方法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疏导.结果 积极治疗手足口病患儿,无交叉感染发生,所有患儿均痊意出院.结论 尽快掌握手足口病护理要点;设立专门的隔离儿科病房收治手足口病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洪凤琴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医学认为人的发育成长和衰老是由肾气的盛衰所支配的,故老年人全身和大脑的构造形态和生理功能都会受到肾气衰退的影响,老年性失眠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表现而已.由于“肾藏精生髓,通于脑”,肾精不足则致脑髓失养,生理功能紊乱而致失眠,故补肾填精应是治疗老年失眠症的基本治法.从传统的中医药中寻求有效的方法和药物,并给予及时的早期干预,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春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食道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52例食道癌术后患者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提供细致认真的护理,针对消化道症状,返流、误吸,营养管的脱落和堵管,代谢性并发症等肠内营养护理并发症,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实施肠内营养及提供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严格护理的肠内营养,能有效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机体抵抗能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洪玉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涅热证是中医常见的病症,在许多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的发病过程中均可出现以中医病机辨证而诊断的湿热证候.本文取例湿热头痛案、湿热心汗案及湿阻舌麻案论述湿热证的辨治体会.
作者:曾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6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氟伏沙明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86.05%,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Y-BOCS评分和HAMD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30.23%,对照组为58.1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与盐酸帕罗西汀相当,但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雪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白山市控制麻疹各项措施实施效果,探讨消除麻疹策略.方法 综合分析白山市2001年至2010年常规免疫调查接种率、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疲接种率、法定传染病执行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疲情资料、白山市2010年人群麻疹风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白山市常规免疫调查接种率呈升高趋势;麻疹强化免疫后,全市麻疹确诊病例发病率下降;麻疹监测及实验室诊断能力得到提高.结论 白山市2001年至2010年对控制麻疹采取的综合措施效果显著.为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还应考虑麻疹初始强化免疫后3~4年开展后续免疲,并将控制风疹纳入消除麻疹的范畴.
作者:吴良杰;周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六味降抗合剂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苷进行含量测 定.结果 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可行.结论 该制剂质量标准,其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质量可控.
作者:于东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寻找CAP患者的典型病原体和非典型性病原体,以及他们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分布状况,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不同人群和不同季节肺炎患者的痰液、支气管刷物、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液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茵多重PCR检测.结果 88例患者中,多重感染10例,细茵合并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居多.典型病原体常见,以肺炎链球菌多.非典型病原体中,以支原体是多.结论 典型病原体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非典型病原体以支原体为主.时间上和年龄上都有差异,夏季比较少典型病原体,春季比较少非典型病原体,6~14岁人群较容易发生非典型病原体.
作者:郑慧敏;曹桂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