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治疗膀胱癌患者210例

程文;徐锋;张征宇;葛京平;马宏青;魏武;周文泉;位志峰;徐晓峰;高建平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摘要: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年生存率美国为84.0%,西欧仅有46.0%〔1〕。诊断水平与治疗措施是导致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膀胱癌患者的资料。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随机挑选病例和随访较完整的膀胱癌患者210例,男130例、女80例。年龄39~81(平均54)岁。病理分期中TaN0M070例、T1N0M074例、T2 N0 M042例、T3 N0 M017例、T3 N1 M17例。病理组织学分类尿路上皮癌199例(94.7%)、腺细胞癌6例、鳞状细胞癌5例。有尿路感染者29例(13.8%)、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者34例、其中伴肺心病8例、高血压49例。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赤坎区更年期妇女骨关节疼痛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湛江赤坎区更年期妇女骨关节疼痛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湛江赤坎区某三甲综合医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更年期妇女150例,搜集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年龄、职业等)、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评定骨关节疼痛的严重程度,采用MRS生活质量评分表评价生活质量以及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BMD)检测仪检测 BMD。结果有120例(80.0%)妇女存在骨关节疼痛症状;13例(8.7%)妇女发生骨质疏松;65例(43.3%)存在骨质减少;66.7%的妇女已绝经;不同婚姻状况、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BMD的更年期妇女骨关节疼痛严重程度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不同年龄段与不同体重指数(BMI)值的更年期妇女的骨关节疼痛严重程度差别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绝经妇女与未绝经妇女的骨关节疼痛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MRS≥16者的骨关节疼痛较MRS<16者的严重(P<0.05)。结论湛江赤坎区更年期妇女骨关节疼痛的发生率为80.0%,相关影响因素有年龄以及肥胖,骨关节疼痛可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娟;庞谷怀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不同液体治疗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 GDFT)与传统经典常规液体治疗方案在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老年胃肠道疾病手术治疗患者70例根据液体治疗的方案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GDFT)和对照组(经典液体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术中晶体、胶体用量、尿量、术中出血量及不同时刻血流学参数〔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代谢指标〔包括乳酸(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氧摄取率(ERO2)〕。结果观察组晶体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3.761,P<0.01),而胶体入量(t=6.574,P<0.01)、尿量(t=13.14,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室监测建立时(T1)、诱导后即刻(T2)、手术结束(T4)的 MAP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手术开始1 h(T3)时观察组M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797,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HR在T1、T2、T3、T4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T3时两组 Lac、ScvO2、ERO2均无统计学差异,T4时观察组Lac明显低于对照组(t=12.03,P<0.01),而ScvO2(t=6.684,P<0.01)、ERO2(t=5.435,P<0.0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GDFT能够更好地维持微循环灌注状态,改善供氧状态。

    作者:赵强;方开云;程俊;王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乳腺癌组织中Prdx1和Snail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1(Prdx1)和Snail蛋白在老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行手术切除的8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51例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 PV6000二步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Prdx1和Snail的表达情况,并根据染色结果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分析两者表达分布与不同临床病理参数(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ER、PR及HER-2表达)的关系。同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两种蛋白的表达相关性。结果老年乳腺癌组织中Prdx1和Snail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9.4%(59/85)和75.3%(64/85),均高于癌旁组织的31.4%(16/51)和43.1%(22/51)(P<0.05);乳腺癌组织中 Prdx1和 Snail高表达率均与HER-2表达有关,而Prdx1也与分期、淋巴结转移、ER和PR表达有关,Snail仅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 Prdx1中分期为“Ⅲ+Ⅳ”者的高表达率较“Ⅰ+Ⅱ”者高(83.9% vs.61.1%, P=0.028),有淋巴结转移者较无转移者高(78.7% vs.57.9%, P=0.012),ER(76.9% vs.55.6%, P=0.017)、HER-2(88.2% vs.41.2%, P=0.017)阳性者均高于阴性者,PR阴性者较阳性者高(84.2% vs.57.4%,P=0.008)。 Snail中组织学分级为“Ⅲ”者的高表达率高于“Ⅰ+Ⅱ”者(89.3% vs.68.4%, P=0.036),HER-2阳性者较阴性者的高(86.3% vs.58.8%, P=0.004)。 Prdx1和 Snail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r=0.571, P=0.016)。结论老年乳腺癌中Prdx1和Snail高表达,两者呈正相关,提示其在乳腺癌的恶性发展中发挥作用,可能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靶点。

    作者:熊伟;吴煌福;黄光越;陈华敏;吴晓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重组白细胞介素12抑制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的机制

    目的:观察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12(rmIL-12)对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的防治作用以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rmIL-12组20只、哮喘组20只和对照组5只,前两组又各自分为末次激发后1,2,4和8 d时间组,每组5只。以卵白蛋白( OVA)致敏和激发制哮喘模型,rmIL-12组在每次激发前30 min同时给予rmIL-12腹腔注射进行防治。随后处死小鼠, 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和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一氧化氮(NO)和IgE浓度。 BALF沉淀行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分类计数。 HE 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HE染色可见明显的气道炎症反应;rmIL-12组小鼠各个时间段的肺部炎症反应较哮喘组明显减轻。哮喘2 d组的细胞总数及EOS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rmIL-12组的上述指标较同时段的哮喘组降低,在1、2和4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2 d组TNF-α、NO、IgE水平较对照组升高,IL-10较对照组降低(P<0.05);rmIL-12组的上述指标较同时段的哮喘组相比,TNF-α、NO、IgE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其中TNF-α和NO水平在1、2、4和8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在1、4和8 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E在2 d和4 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2通过调整炎症相关因子,预防和控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

    作者:王红阳;王袁;王宏丽;郝小惠;刘和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患者临床路径管理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费用支付比例的年度对照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临床路径管理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费用支付比例的医保基金管理方式。方法选择2008、2013年在该院住院的长春市职工参保老年患者中分别随机抽取400例住院费用清单及其结算单,观察两组住院患者医保费用支付总体状况对比情况;分析医保基金对医疗服务分类支付的情况和医保住院患者实际自付比例费用情况。结果在人次均住院情况中,医保基金统筹支付总费用2008年度高于2013年度,次均应付总费用、医保实际支付差异显著( P<0.05);在总体医疗服务分类支付中,药品、材料费用支付在两个年度中支付比例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辅助检查人次均医保支付的费用2013年度较2008年度高( P<0.05),治疗费用及其他费用支付2008年度明显高于2013年度( P<0.01);在人次均自付分类费用中,药品自付比例基本一致( P>0.05),辅助检查费用自付比例基本相同,治疗费用自付比例2013年度高于2008年度( P<0.05),其他费用自付比例2008年度高于2013年度( P<0.05)。结论老年患者是医院就医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在医保基金支付中占有相当的费用比例〔3〕。临床路径管理是医疗保障体系得到落实的基础,医保费用支出管理是建立在临床医疗管理之上的基金使用监督管理,体现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

    作者:辛然;刘明旭;顾芯铭;张天夫;袁左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超声检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阻力指数值与术后组织畸胎癌衍生生长因子-1和SOX-2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检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术前阻力指数( RI)值与术后组织中畸胎癌衍生生长因子( Cripto)-1和干细胞相关基因( SOX)-2的表达及关系。方法确诊为乳腺浸润性癌的患者113例手术前的超声资料,观察RI值,应用免疫组化对术后组织中Cripto-1和SOX-2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RI与Cripto-1和SOX-2表达的关系及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意义。结果乳腺浸润性癌患者术前 RI值明显升高,RI值与Cripto-1和SOX-2的表达呈正相关。不同RI值患者术后组织中Cripto-1和 SOX-2的表达差别显著( P<0.05)。 RI值、Cripto-1和 SOX-2表达均与肿瘤大直径、脉管浸润和Ki67表达相关。结论术前应用超声检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RI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ripto-1和SOX-2的表达。 RI值可能对术前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帮助。

    作者:刘艳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18和-23的表达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老年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sTRAIL)、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sVCAM)-1、白细胞介素( IL)-18和IL-23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确诊为乙型肝炎的老年患者165例为观察组,体检证实为健康的老年人90例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sTRAIL、sVCAM-1和IL-18、-23表达。结果观察组sTRAIL、sVCAM-1和 IL-18、-2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TRAIL、sVCAM-1和IL-18、-23表达与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组sTRAIL和sVCAM1-、IL-18和-23表达均正相关。结论乙型肝炎老年患者血清sTRAIL、sVCAM-1、IL-18和-23高表达可促进疾病发生及进展,四者对判断病情有一定价值。

    作者:杜梅英;姚敏;魏小斌;巫翠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消化内科急诊绿色通道诊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消化内科急诊绿色通道诊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及经济效益。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7例,按照是否启用绿色通道将患者分为试验组(114例)和对照组(93例)。试验组患者启用院内急诊绿色通道;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救治。比较两组患者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2.1%,对照组为80.6%,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实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绿色通道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并可降低患者留观、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

    作者:林燕凤;黄媛;付朝丽;张北平;赵小青;奚旭杰;刘刚;刘嫦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78例

    骨髓增殖性肿瘤( MPN)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骨髓表现为一系或多系骨髓细胞增殖异常。2008年WHO分类标准将其分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PMF)等。本文将我院住院部收治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MPN诊断及治疗提供思路和依据。

    作者:祁啸;邸鑫;张传辉;王颖;金鑫;李小丰;贾姣源;李景贺;赵岩;金立方;王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综合治疗膀胱癌患者210例

    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年生存率美国为84.0%,西欧仅有46.0%〔1〕。诊断水平与治疗措施是导致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膀胱癌患者的资料。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随机挑选病例和随访较完整的膀胱癌患者210例,男130例、女80例。年龄39~81(平均54)岁。病理分期中TaN0M070例、T1N0M074例、T2 N0 M042例、T3 N0 M017例、T3 N1 M17例。病理组织学分类尿路上皮癌199例(94.7%)、腺细胞癌6例、鳞状细胞癌5例。有尿路感染者29例(13.8%)、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者34例、其中伴肺心病8例、高血压49例。

    作者:程文;徐锋;张征宇;葛京平;马宏青;魏武;周文泉;位志峰;徐晓峰;高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一体式取石碎石网篮在内镜下胆道取石患者中的应用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及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点,故已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其中大多数胆石症患者可行ERCP术治疗,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大、残石率和并发症高等缺点。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难取性结石,采取单纯胆道镜下取石网篮取石往往难以成功,多需先进行碎石治疗,本研究观察取石网篮直接破碎结石后用取石网篮分块取出的效果。

    作者:张剑青;刘鹏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药浓度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

    目的:分析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药浓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2例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中毒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中毒组54例和重度中毒组38例,选择9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探讨两组血药浓度与 CD4+、CD95+、CD3+、CD3+/CD23+、CD8+、CD8+/CD28+、 CD8+/CD28-的关系。结果血药浓度重度中毒组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P<0.01),CD4+、CD95+、CD3+、CD3+/CD23+、CD8+、CD8+/CD28-活性明显低于轻中度中毒组(P<0.01);CD8+/CD28+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P<0.01)。结论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药浓度越高、中毒程度愈重,细胞免疫受损越严重。

    作者:杨伟红;彭广军;田少静;王新平;崔岚;邵玉薇;张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多层螺旋CT四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头颈部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四期动态增强技术评价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前哨淋巴结的位置、数量、大小和性质。方法选择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四期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时间密度曲线从而评估淋巴结的性质。结果转移性肿大的淋巴结强化峰值出现的时间约为注入造影剂后3 min;炎性淋巴结肿大峰值出现的时间约为1 min;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无明确强化峰值出现。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四期动态增强技术能准确评价头颈部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的状态,此方法安全无创,为临床医生术前评估和放射野的确定提供依据。

    作者:张义;王建云;李冬梅;张延旭;盖雪;贾锦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35例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约占所有股骨干骨折的1%~9%〔1,2〕。青壮年多见,常见于车祸和高处坠落伤。近年来车祸数量逐年增加,车祸导致高能量损伤增多,该类型骨折增多。由于暴力大,受伤机制较为复杂,合并伤较重,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因该类型骨折手术方式多样,内固定选择多样,现在也无明确的治疗方法得到普遍认可〔3〕。本文拟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

    作者:马健超;陈皓;赵贺;戴琎;黄岚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康复治疗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1〕, COPD急性期的治疗以药物为主,缓解期主要通过肺康复治疗联合药物治疗以延缓病情、减轻症状,但药物治疗有其适应证与禁忌证,且不良反应、副作用常见,因而康复治疗在COPD稳定期的作用尤为重要〔2,3〕。临床上采用的治疗方法很多,现将近年来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手段作一综述。

    作者:杜舒婷;丁连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脊柱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

    多发性骨髓瘤( MM)为血液系统中浆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以老年人多见,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之一为骨质损害,发生率可达80%左右。当侵及脊柱时会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且大多数表现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1〕。由于MM尚无法根治,所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双磷酸盐化合物在这方面具有显著疗效〔2〕。本文运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脊柱MM,疗效显著。

    作者:李颖;肖海军;薛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α2巨球蛋白在老年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α2巨球蛋白(α2MG)在老年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60岁以上住院肺结核患者34例在抗结核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并收集18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血浆中α2MG和 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并检测血沉时间。结果老年结合患者外周血中α2MG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P<0.01),α2MG浓度为1.61 mg/L,可作为诊断老年肺结核的切点(cut-off)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3%和77.8%。经规律抗结核治疗后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血浆α2MG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其表达与血浆CRP水平和血沉呈负相关。结论患肺结核后老年人外周血中α2MG表达上调,并可作为诊断和检测结合治疗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吕若君;杨颖;白晓雪;宋晓杰;李丹;华树成;谷月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肝癌MHCC97 H细胞中CD133+和CD133-亚群分选及其生物学特性

    目的:分选肝癌MHCC97H细胞中的CD133+和CD133-细胞亚群,并初步探讨CD133+细胞亚群的干细胞特性。方法用磁珠分选技术分选MHCC97H细胞株中的CD133+和CD133-细胞亚群,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选前后CD133的表达,用MTT法检测其增殖能力,比较其体内成瘤能力,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干细胞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分选前后 MHCC97H 细胞中 CD133表达分别为(1.09±0.43)vs(86.65±6.49)%(P<0.01)。与CD133-亚群相比,CD133+亚群的体外增殖能力较强,成瘤能力高,高表达干细胞相关基因蛋白(P<0.05,P<0.01)。结论肝癌细胞株MHCC97H中的CD133+细胞亚群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性;CD133是人肝癌MHCC97H细胞株的肿瘤干细胞的表型之一。

    作者:易善永;南克俊;张丽娟;柯洋;姜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采用红细胞包蔽吗啡镇痛的疗效及药物动力学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采用红细胞包蔽吗啡技术( RBC-M)镇痛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动力学。方法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50例依据术后镇痛方式分为观察组:RBC-M 法;对照组:单纯吗啡,每组25例。结果观察组给药后4、8、12及24 h 4个时间点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镇痛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28.00% vs 20.00%;χ2=0.439,P=0.508)。观察组给药后2、5及15 min 3个时间点上血药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01);观察组给药后1、4、12及24 h 4个时间点上血药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药物分布半衰期显著高于对照组〔(0.092±0.012)h vs (0.066±0.022)h;t=5.188,P<0.001〕;观察组药物消除半衰期显著长于对照组〔(6.761±0.949)h vs(4.872±0.355)h;t=9.322,P<0.001〕。结论与单次吗啡注射相比,红细胞包蔽吗啡用于术后镇痛具有镇痛效果稳定、药物消除半衰期长等优势。

    作者:高科;何振洲;王化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眼轮匝肌皮瓣联合重睑术修复老年人上睑睑黄瘤的疗效

    黄色瘤是一种脂质代谢障碍异常引起的良性肿瘤,是由于脂质的组织聚集形成的皮肤黄色丘疹。睑黄瘤是一种较常见的黄色瘤,常对称地好发于两上睑的内眦处,多发或单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1〕,好发于老年人。较小的睑黄瘤治疗方法有激光法、冰冻法等。对较大的睑黄瘤,手术切除较为理想,直径超过10 mm的睑黄瘤手术切除后创面很难直接闭合,即使闭合亦会出现眼睑闭合不全或眼睑畸形,治疗起来非常棘手〔2〕。本文采用眼轮匝肌皮瓣修复老年人上睑较大睑黄瘤切除后的创面,并同时行上睑松弛重睑术,效果满意。

    作者:路程;彭维海;金洪娟;荣莉;张舵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