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李树里;门宏亮;张兆琦;张利恒
目的:研究临床常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种活血化淤中药注射液(冠心宁、葛根素和灯盏花素)对麻醉大鼠的心脏电活动的影响,进一步确认此类中药注射液在正常剂量和较大剂量时对心电图(CG)的影响。方法采用 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大鼠Ⅱ导联 ECG,观察并计算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心电图P波、R波、ST段和T波及心率的变化。结果正常剂量的冠心宁等中药注射液的确可引起大鼠的心脏电活动异常改变。3种中药注射液在使用正常剂量和10倍正常剂量时可使心率不同程度减慢、偶发P波倒置(见于葛根素注射液)、R波幅度升高、ST段改变和T波幅度升高的改变及偶发室性早搏等变化,提示冠心宁等中药注射液可致心电异常改变,若长时间使用也有至心肌损伤的潜在可能。引起ECG异常与中药制剂的种类、给药的剂量及给药后不同时相有关。结论3种所研究的活血淤中药注射液导致心电图变化的特点因所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及给药时程而不同。在应用中药制剂治疗过程中,应对心脏损害给予足够关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王桂华;施真;孙秀梅;王月华;孙辉;杜冠华;马春蕾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重楼属(Paridis L)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系统分类尚无定论,一般将其划归延龄草科,百合目〔1〕,在世界范围内共有26个种,我国20种〔2〕,主要分布于横断山脉南段的四川、云南两省〔3〕。重楼为该属植物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 ( Franch.) Hand.-Mazz.〕和七叶一枝花〔P.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 ( Franch.) Hara〕的干燥根茎〔4〕。其味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痈疮、癫疾、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凉风抽搐等症〔4,5〕。临床上常用作功能性子宫出血、神经性皮炎、外科炎症以及肿瘤等的治疗〔6〕。近年来,对于重楼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不断深入,现已从该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甾体皂苷、游离氨基酸、植物甾醇、植物蜕皮激素、黄酮等50多种化合物〔3〕。其中甾体皂苷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消炎、抑菌、止血等多种生理活性,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癌症的防治〔7〕。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重楼皂苷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作者:王飞;杨宇;范丽梅;张曦文;付潆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失能老人个人资本情况及其个人资本对其照料需求和利用的影响。方法2011年2~6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0岁及以上的失能老人。根据研究对象的六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对其失能情况进行分级。借鉴中国健康长寿纵向调查表(CLHLS2005)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失能老人个人资本信息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照料的情况。结果共获得合格调查对象1706人。①调查对象的个人人力资本状况:轻度失能355人(20.5%),中度失能653人(38.1%),重度失能698人(41.4%);调查对象中基本能够支持自身日常生活需要者1283人(75.2%),不能够满足者423人(24.8%)。②照料现状:调查对象中1496人主要为非正式照料,占87.7%,210人为正式照料,占11.2%。③个人资本和照料提供的相关分析:轻、中度失能老人在非正式支持方面所占的比重分别达89.1%和80.2%,比重度失能老人的65.8%高(χ2=33.569,P<0.05);④从收入情况上看,享有退休金的失能老人接受正式支持提供的照料比例(24.9%)高于不享有退休金的失能老人(8.6%)(χ2=20.649,P<0.05);拥有政府部门退休金的失能老人获取的正式支持(36.1%)高于拥有普通工人退休金的失能老人(24.4%)(χ2=10.245,P<0.05)。结论①失能老人失能程度影响其获得正式与非正式支持的比例;②失能老人获取正式照料与收入水平有关,也与收入性质有关。③建议政府应加快出台对老年人照料的有关政策。通过服务和政策的协调实现效率的提高,尽力扩大提供老年人照料服务的覆盖面。
作者:周玉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 AS)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 CRP)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S性脑梗死患者138例,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测量颈总动脉IMT。根据IMT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成2组:IMT≤1 mm,为IMT正常组;IMT>1 mm,为IMT增厚组;并测定患者血清CRP、肌酐(Cr)、葡萄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同型半胱氨酸( Hcy)浓度。结果颈动脉IMT增厚组与IMT正常组相比较,血清 CRP浓度明显增高( P=0.001)。血清 CRP 水平与颈动脉 IMT 相关( r=0.508,P=0.000)。结论颈动脉IMT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 CRP水平可作为AS性脑梗死患者动脉IMT增厚的标志。
作者:余求龙;徐丽君;闵珺;王卫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老年人中致死性疾病上升速度快的疾病之一,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COPD急性加重( AECOPD)是COPD患者病程中造成病情进展、肺功能恶化的非常重要的过程,是造成COPD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多种炎性细胞和肺部的结构细胞参与了 COPD 的发病,其中肺泡巨噬细胞( AM)因直接暴露于环境中的香烟烟雾、大气可吸入颗粒物( PM)及各种病原微生物等有毒有害物中,在COPD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AM吞噬功能低下可能是导致COPD患者病情反复恶化、出现AECOPD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王小虎;刘晓菊;包海荣;曾晓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间皮瘤相关抗体-1(HBME-1)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MMP-2EY HBME-1左50例甲状腺癌(35例乳头状癌,15例滤泡状癌),15例腺瘤,15例多发结节,25例相临组织中的表达,通过甲醛固定及石蜡包埋。敏感性、特异性及精确性可以通过公式计算。结果 MMP-2及HBME-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及正常组织(64%、98%)(P<0.05),特别是HBME-1。但是HBME-1在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中的阳性率都很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反,MMP-2在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中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乳头状癌中有高表达(82.9%)。 MMP-2在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因肿瘤大小、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而不同(P<0.05)。结论 MMP-2和 HBME-1可成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特别是HBME-1。联合检测 MMP-2和HBME-1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的鉴别诊断。 MMP-2可以作为乳头状癌发生和转移的预后因子。
作者:张笑男;曹万辉;张晓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用药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对患者临床资料、在院治疗期间和出院后的二级预防药物使用情况、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出院随访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率均明显低于住院时(P<0.05),其中他汀类药物和β受体阻断剂使用率偏低;影响患者出院后服用二级预防药物的主要原因为病人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型、是否独居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显著因素;服药依次性良好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依从性差者( 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药物使用与指南存在差距,原因以自行停用和医师未按指南开处方为主;主要影响因素为病人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型、是否独居。
作者:陶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 MH)辅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ASCA)患者外周血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一氧化氮( NO)和 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ASCA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MH辅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 d以及复温(第7天)检测病患NSE、NO以及CRP水平,并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第3天NS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温后NSE、NO、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46.00%(23/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00%(13/50)(P<0.01);观察组死亡率为10.00%(5/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0%(14/50)(P=0.000)。结论 MH辅助治疗ASCA能有效控制外周血中NSE、NO以及CRP水平,进而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马君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和佐匹克隆联用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效果。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失眠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佐匹克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分别以PSQI减分率、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42/45),高于对照组〔75.6%(34/45)〕(χ2=5.67,P<0.05)。两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及 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TESS评分(3.5±2.2),对照组(6.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P<0.05)。观察组口苦、头晕和嗜睡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相比单独使用佐匹克隆,参松养心胶囊和佐匹克隆联用治疗老年慢性失眠可显著提高疗效,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声萍;王声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浆抗抑素C( Cys-C)、C反应蛋白( 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2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Cys-C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CRP水平,应用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组血浆CRP水平(1.51±0.58)mg/dl、Cys-C水平(1.97±0.76)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血浆CRP、Cys-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作者:李明子;高宇;乔森;曹学民;王帅;李雅杰;王英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高迁移率蛋白( HMGB)-1及C-反应蛋白( CRP)含量的变化。方法80例健康对照者与101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收集入院时、入院后3、5、9 h血液标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MGB-1及CRP含量,比较不同病情(轻、中及重度)及不同时间段HMGB-1及CRP含量变化。运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标准评估神经缺损程度。结果不同程度脑出血组血清HMGB-1、CRP含量在入院后各时间点上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随脑出血程度加重,各时间点 HMGB-1、CRP 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同组比较,入院后5、9 h高于入院时,入院后5 h高于入院后3、9 h(P<0.05)。不同程度脑出血组NI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脑出血程度加重,各时间点NIHSS评分均升高(P<0.05)。同组比较,入院后5、9 h NIHSS高于入院时,入院后5 h高于入院后3、9 h(P<0.05)。结论HMGB-1及CRP在急性脑出血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揭示免疫因素与急性脑出血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作者:杨雪霞;邓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以及对细胞载体复合物诱导成软骨分化的潜能。方法从人脂肪组织分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hADSCs),噻唑盐(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hADSCs细胞表面分子标志,hADSCs成脂、成骨和成软骨的诱导及鉴定检测。 hAD-SCs与不同浓度胶原纤维蛋白溶液混合制成细胞载体复合物凝胶,14 d后进行细胞鉴定。结果体外分离、培养出高活性hADSCs,增值曲线呈S形。细胞CD29、CD90、CD105呈阳性表达,CD34、CD45呈阴性表达。 hADSCs成脂诱导后细胞呈类圆形,在细胞浆内有透亮的脂滴出现,油红 O染色脂滴呈鲜红色。成骨诱导后细胞呈为不规则形,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表达骨唾液酸蛋白、骨桥蛋白、骨连接蛋白。 hADSCs成软骨诱导后细胞形态变为铺路石样,甲苯胺蓝染色细胞基质呈蓝色,免疫组化检测Ⅱ型胶原蛋白染色呈阳性。阿利新蓝染色细胞载体复合物成蓝色,免疫组化检测Ⅱ型胶原蛋白结果显示,混合胶原蛋白组较单一胶原蛋白组更强阳性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培养出高度同源性 hADSCs,具有多分化潜能。复合胶原纤维蛋白载体诱导hADSCs成软骨细胞分化,可能作为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理想载体支架材料。
作者:杨震;李波;周焯家;简月奎;赵伟峰;田晓滨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心肌炎分类方法颇多,病毒性心肌炎( VMC )是常见类型。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聚合酶链反应( PCR)及原位杂交法等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诊断VMC特定病原体的能力。 VMC临床表现可从无临床症状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轻重不一,易于误诊。1发病机制VMC为病毒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展至扩张型心肌病〔1〕。在病毒感染的第一期,随着心肌细胞的溶解出现病毒血症,继而激活包括自然杀伤细胞、γ干扰素和一氧化氮等一系列固有免疫反应,随后抗原提呈细胞吞噬释放的病毒颗粒及心脏蛋白质,并将其移出到局部的淋巴结,大多数病人会在此阶段痊愈,仅有一小部分会进展到第二阶段-心肌损伤阶段,在此阶段,特异性T细胞和抗体指向病毒和肌球蛋白、β1受体(抗心肌抗体)等心脏表位物质,而导致一个强大的炎性反应〔2,3〕。对于其中大多数病人,病原体能够被清除及免疫反应下调,只有极少数患者病毒感染和炎症反应会持续存在,并进展到炎症性心肌病,它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一种类型。通过长期随访VMC患者,发现近21%的患者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4〕,并且通过PCR技术检测到病毒基因组的心肌炎患者中有67%出现自发性的左心室功能减退〔5〕,可见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感染后的晚期阶段。从急性心肌炎到扩张型心肌病,多种作用机制被提出,但自身免疫反应是公认导致心肌严重损伤的决定性因素。 Bowles等〔6〕通过对1988年到2000年间的624个感染心肌炎患者的活体组织切片分析,发现腺病毒成为常见病原体,尤其多见于儿童〔5〕。细小病毒B19是常见的病原体,通过损伤心肌内皮细胞常引起类心肌梗死样的心肌炎,表现为剧烈的胸痛,心电图ST-T段改变和血清肌钙蛋白I和T的明显升高。丙型肝炎病毒及甲型 H1 N1病毒引发的急性心肌炎也常有报道。
作者:戴娜;卜丽梅;付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缺氧对人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MMP)的影响及Ghrelin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人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和缺氧+Ghrelin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并测定标记的人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每秒钟 MMP值;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人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上液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1)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缺氧组 MM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单纯缺氧组相比,缺氧+Ghrelin组内皮细胞MMP水平显著升高(P<0.05),缺氧+Ghrelin组与对照组内皮细胞MMP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单纯缺氧组上清液N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缺氧+Ghrelin组上清液NO含量明显高于单纯缺氧组(P<0.05)。单纯缺氧组上清液ET-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缺氧+Ghrelin组上清液ET-1含量明显低于单纯缺氧组( P<0.05)。结论缺氧引起人肺血管内皮细胞MMP降低,Ghrelin可抑制缺氧损伤所致MMP降低;同时Ghrelin还可以促进人肺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抑制缺氧引起的ET-1高释放。
作者:孙相华;洪文娟;洪志鹏;周菊;祝艳翠;王亚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急危重症〔1〕。早期再灌注、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是ACS治疗的重要策略。近年来对ACS的干预和治疗有了很大进展,相关指南推陈出新,其治疗效果和预后有所改善,但是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我们需要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探讨。1冠心病早期干预2012欧洲心脏病学会(ESC)STEMI指南〔2〕和2013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学会(AHA)STEM指南〔3〕推荐从首次接诊到再灌注策略实施之间的时间( First Medical Contact-Device,FMC-Device)不超过90 min(ACCF/AHA)或60 min( ESC)。近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显示缩短FMC-De-vice时间(从2005-2006年的平均83 min到2008-2009年是平均67 min)并未减少住院死亡率〔4〕。这项研究提示FMC-Device时间只是心肌缺血总时间的一小部分,心肌缺血的总时间是从出现临床症状到完成再灌注这一整个过程。只单纯减少FMC-Device时间,而不缩短心肌缺血的总时间,对患者的预后也是没有意义的。 Puymirat等〔5〕的研究认为ACS死亡率的降低主要归因于,缩短从症状发生到首次接诊的时间、充分进行再灌注治疗和使用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并未包括FMC-Device时间。近的研究显示,在心肌坏死不可逆转前将STEMI患者直接送至具备实行PCI条件的较远医院(而不是送到不能行PCI的就近医院),虽然延长了FMC-Device时间,但显著缩短了再灌注时间〔6〕、降低了死亡率〔7〕。对ACS早期干预中,注意及时识别临床症状以缩短从症状发生到首次接诊时间,而不仅仅是减少FMC-Device时间,对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杨超君;杨俊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很高,而且多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1〕,降低血压至达标水平和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对降低老年人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熄风降压汤治疗了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结果取得较佳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校附属医院就诊的70例(男37例,女33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65~79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69.7±5.6)岁。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70.2±6.3)岁。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杰荣;李占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人孤独感、自我效能感及家庭支持功能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孤独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家庭关怀度量表对社区老人进行测评。结果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孤独感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不同性别老年人的孤独感及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人孤独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家庭功能呈显著负相关(P<0.01)。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家庭功能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和家庭支持度可减少孤独感的产生。
作者:周晓丽;宋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四君子汤和理中汤对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血清及小肠组织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NOS)、胃动态(MOT)表达差异的影响。方法受试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n=10)和模型组(n=60)。以番泻叶煎剂溶液(0.4 g/ml)按10 ml/kg剂量灌胃加粗制棉绳束缚大鼠两后肢的复合法建立D-IB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D-IBS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四君子汤组、理中汤组,每组10只,并分别经四君子汤和理中汤中药干预后,通过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小肠组织 NO/NOS、MOT表达差异比较四君子汤和理中汤对 D-IBS 的干预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D-IBS模型大鼠血清及小肠组织NO/NOS水平显著降低(P<0.01),MOT水平显著升高(P<0.01);经中药干预后,四君子汤和理中汤均能升高血清及小肠组织NO/NOS水平(P<0.05),降低MOT水平(P<0.05),且四君子汤和理中汤组比较,以理中汤作用显著(P<0.05)。结论四君子汤和理中汤调节D-IBS血清及小肠组织NO/NOS、MOT作用相似,且理中汤调节小肠NO/NOS、MOT表达水平的作用优于四君子汤。
作者:段永强;程卫东;李兰珍;成映霞;程容;杨晓轶;张晶;杜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舒张性心力衰竭( DHF)也称为左室射血分数( 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 HFPEF)或者收缩功能保留的心力衰竭,即患者有心力衰竭症状,但LVEF值正常。严格说来DHF的外延要小于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其核心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心肌的舒张异常。 Kessler〔1〕临床研究中将DHF定义为LVEF正常或接近正常同时无进展性左室扩大。
作者:李冰;杨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在体外联合培养体系中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hBMSCs)成骨分化及Bmi-1和Runx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单独进行hBMSCs的培养组和hUVECs联合培养组,分别在开始培养后的第4、6、8、10天对两组形态变化进行观察;用实时荧光定量法两组培养组在第4、6、8、10天时hBMSCs的Runx2和Bmi-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hUVECs联合培养组中检测的Bmi-1、Runx2基因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而在hBMSCs组中的Bmi-1基因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上升,但是 Runx2基因的表达则基本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在hBMSCs组和联合培养组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MSCs和hUVECs联合培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hUVECs对于体外联合培养体系当中的hBMSCs具有促进其增殖的作用。
作者:刘之川;简华刚;王丽华;梅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