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结合过伸复位方法的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随访行结合过伸复位法PKP治疗76例OVCF患者的98个椎体,行术前术后X线检查,记录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76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15(7~20)个月,VAS评分术前(9.2±0.21)分,术后1 w(3.12±0.16)分,术后6个月(2.02±0.19)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术前(42.00±1.01)分,术后1 w(20.00±1.16)分,术后6个月(12.02±1.19)分;骨折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的丢失:术前分别为(14.6±2.1)mm 和(9.5±1.2)mm,术后分别为(4.6±1.1)mm和(3.3±1.0) mm;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的(26.5±5.2)度矫正为(9.8±3.6)度,上述4个指标术后均与术前有显著差异( P<0.01);12个椎体发生无症状性的骨水泥渗漏,相邻椎体骨折3例,骨水泥反应2例,病椎再骨折1例,未发生有症状的肺栓塞病例。结论结合过伸复位方法的PKP对治疗OVCF效果良好,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满意;但在手术过程中骨水泥渗漏问题仍应尽量避免。
作者:段显亮;程维;牛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在体外联合培养体系中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hBMSCs)成骨分化及Bmi-1和Runx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单独进行hBMSCs的培养组和hUVECs联合培养组,分别在开始培养后的第4、6、8、10天对两组形态变化进行观察;用实时荧光定量法两组培养组在第4、6、8、10天时hBMSCs的Runx2和Bmi-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hUVECs联合培养组中检测的Bmi-1、Runx2基因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而在hBMSCs组中的Bmi-1基因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上升,但是 Runx2基因的表达则基本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在hBMSCs组和联合培养组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MSCs和hUVECs联合培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hUVECs对于体外联合培养体系当中的hBMSCs具有促进其增殖的作用。
作者:刘之川;简华刚;王丽华;梅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越桔原花青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生长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脑胶质瘤 SHG-44细胞,加入5%基础培养液和越桔原花青素(浓度分别为5、10、20、40μg/L)含药血清培养24、48、72 h,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 MT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SHG-44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越桔原花青素均可以抑制 SHG-44胶质瘤细胞的生长。10、20、40μg/L越桔原花青素浓度组在作用24、48、72 h时,细胞的生长均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而5μg/L浓度越桔原花青素浓度组在作用细胞72 h时,细胞的生长亦明显受到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越桔原花青素可以抑制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生长,为其开发为抗脑肿瘤新药提供初步理论依据。
作者:钟越;齐玲;杨宁江;任旷;杨淑艳;赵东海;刘晓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肩关节盂唇撕裂( SLAP )损伤是老年人常见的肩关节疾病〔1,2〕。随着关节镜技术的进展,对其病因、病理及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肩关节镜下盂唇缝合、铆钉固定术是国内外通行的手术方式。但是该术式术程长、术中风险高,术后恢复不理想,失败率高。我科采用肩关节镜下单纯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术治疗老年SLAP损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李亮;李树里;门宏亮;张兆琦;张利恒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红景天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红景天、顺铂对A549/DDP细胞的生长抑制并计算 IC50,采用 Annexin V-FITC 试剂盒、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凋亡率;采用 Western 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3、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多聚酶( PARP)表达水平。结果 A549/DDP对顺铂具有一定耐药性;在红景天、顺铂分别作用24 h 后,A549/DDP细胞凋亡率为(11.49+1.73)%、(19.87+3.65)%;显著低于联合用药组(34.88+5.62)%(P<0.05)。联合用药组 Caspase-3、PARP活化程度高于红景天组、顺铂组。结论联合红景天与顺铂具有协同作用,抑制肺腺癌耐药细胞生长,促进肺腺癌耐药细胞凋亡,提示红景天在化疗耐药的肺癌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黎萍;于文畅;郑百红;李君瑶;张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近年来,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的恶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一,且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统计的美国癌症监测、流行病学及终结局规划项目( SEER)数据库资料显示,女性60岁后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虽然乳腺疾病发病年龄年轻化,但总体来说,中老年女性仍是患乳腺疾病的主要人群,且乳腺疾病恶性化程度高于其他人群。目前,乳腺癌的诊疗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一系列研究表明〔2,3〕,在乳腺癌发生前进行预防治疗,可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因此,对乳腺癌前病变的明确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关于乳腺癌前病变的诊断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参考2012年版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乳腺癌前病变作了分析。
作者:陈瑞雪;廖锐;梁世杰;别凤杰;马凯敏;叶仲秋;马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2 w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根据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 GCS>8分)与预后不良组( GCS≤8分)。筛选出影响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预后良好组136例(85.0%),预后不良组24例(15.0%)。单因素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低血压、心律失常、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发生情况明显多于预后良好组,且不良组手术时间及入院空腹血糖(FBG)水平亦明显高于良好组(P<0.05);不良组入院GCS评分明显低于良好组(P<0.05)。多因素显示低血压、心律失常、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入院GCS评分及FBG是影响术后重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术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入院GCS评分及FBG高的患者及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情况的患者需要密切注意,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可能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许晖;赵冬;董江涛;刘祺;王洋;唐黎;王业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Castleman病( CD)属淋巴增殖性疾病,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属原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之一。临床较为少见,术前诊断困难,我科收治2例Castleman病,手术切除病灶效果满意。现报告其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分析归纳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供临床借鉴。
作者:王东昕;金洪永;姜新;刘选文;刘卓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指导液体复苏在老年脓毒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进行,观察组实施每搏量变异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及血压情况,治疗后心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及肺水指数和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30 d内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慢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心脏指数高于对照组,外周血管阻力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30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每搏量变异指导下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能更好地维持患者循环功能稳定,降低外周循环阻力,提高组织灌注,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广玉;刘晓枫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9240万人,其发病率高达9.7%,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多的国家〔1〕。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指因该病之慢性高血糖状态及其所致各种病理生理改变而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任何部分,这组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和复杂的并发症〔2〕。糖尿病患者有24.7%~81.6%可合并周围神经病变〔3〕。有调查显示:在西方国家糖尿病是导致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4〕。本文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史平平;傅松波;韦性丽;乔成栋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为4%~25%,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20~50岁,约50%的男性会遭遇前列腺炎的影响〔1〕。该病的发病原因、病理改变以及临床症状复杂,且会对男性的性功能以及生育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2〕。当前,慢性前列腺炎诊疗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是其临床效果却不理想,尤其是对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阴性以及尿常规检查正常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不理想。本研究主要采用前列腺注药配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观察临床效果。
作者:周晓皮;徐和平;杨应国;喻兰;熊国根;黄之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随着我国民族医药卫生事业的崛起,使得我们更加注重对民族医药疗效、优势及特色的研究与开发,以便更好的发挥民族医药的优势,使这种宝贵的文化及医疗体制继续传承发展下去,在维护人类健康事业的领域中发挥其无与伦比的优势,下面的文章,笔者将从中国传统医学里的回、蒙、藏、苗等民族医药对缺血性脑系疾病的认识、诊治、用药特色、用药规律及优势做以比较总结,以便今后在临床应用上更好的发挥民族医药独到的优势。
作者:李娟;刘敬霞;刘洋;刘会贤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心肌炎分类方法颇多,病毒性心肌炎( VMC )是常见类型。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聚合酶链反应( PCR)及原位杂交法等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诊断VMC特定病原体的能力。 VMC临床表现可从无临床症状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轻重不一,易于误诊。1发病机制VMC为病毒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展至扩张型心肌病〔1〕。在病毒感染的第一期,随着心肌细胞的溶解出现病毒血症,继而激活包括自然杀伤细胞、γ干扰素和一氧化氮等一系列固有免疫反应,随后抗原提呈细胞吞噬释放的病毒颗粒及心脏蛋白质,并将其移出到局部的淋巴结,大多数病人会在此阶段痊愈,仅有一小部分会进展到第二阶段-心肌损伤阶段,在此阶段,特异性T细胞和抗体指向病毒和肌球蛋白、β1受体(抗心肌抗体)等心脏表位物质,而导致一个强大的炎性反应〔2,3〕。对于其中大多数病人,病原体能够被清除及免疫反应下调,只有极少数患者病毒感染和炎症反应会持续存在,并进展到炎症性心肌病,它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一种类型。通过长期随访VMC患者,发现近21%的患者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4〕,并且通过PCR技术检测到病毒基因组的心肌炎患者中有67%出现自发性的左心室功能减退〔5〕,可见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感染后的晚期阶段。从急性心肌炎到扩张型心肌病,多种作用机制被提出,但自身免疫反应是公认导致心肌严重损伤的决定性因素。 Bowles等〔6〕通过对1988年到2000年间的624个感染心肌炎患者的活体组织切片分析,发现腺病毒成为常见病原体,尤其多见于儿童〔5〕。细小病毒B19是常见的病原体,通过损伤心肌内皮细胞常引起类心肌梗死样的心肌炎,表现为剧烈的胸痛,心电图ST-T段改变和血清肌钙蛋白I和T的明显升高。丙型肝炎病毒及甲型 H1 N1病毒引发的急性心肌炎也常有报道。
作者:戴娜;卜丽梅;付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慢性心力衰竭( CHF)在并发多脏器功能受损及年老体弱者中的死亡率非常高〔1,2〕。本研究旨在探讨复合辅酶(贝科能)治疗老年CHF患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我院住院老年CHF患者74例。入组标准:①年龄60~80岁;②心功能分级( HYHA)Ⅲ或Ⅳ级;③经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体检和病史等检查后确诊为CHF半年以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均>0.05)。见表1。
作者:庞小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β-catenin表达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食管鳞癌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状态,特异性淋巴管内皮标记物Podoplanin检测癌及正常黏膜组织的淋巴管密度( LVD),分析β-catenin异位表达和LVD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正常食管黏膜β-catenin均表达于细胞膜,而食管癌鳞组织中β-cate-nin主要呈细胞质/细胞核的异位表达,表达率为82.4%(56/68),且β-catenin 的异位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7.275,P=0.007)和外膜浸润(χ2=6.236,P=0.013)明显相关。②食管鳞癌组织中的LVD显著高于正常组织(t=2.946,P=0.002),淋巴结转移组的LVD也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7.521,P=0.001)。③β-catenin异位表达的食管鳞癌组织与β-catenin 仅表达于细胞膜的 LVD比较差异显著(t=2.926,P=0.008)。结论β-catenin异位表达可能是诱导食管癌淋巴管生成的重要原因。
作者:李秀娟;李明霞;刘军超;金春亭;范婕;李玉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搭桥组)和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贴敷组)。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术后复查测定脑血流改变,评价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改善情况,记录患者神经影像学结果,并根据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有效和无效的判定,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搭桥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显著升高,血流阻力降低;搭桥组术后1年造影与术后3个月造影比较,颞浅动脉随时间推移出现逐渐增粗的现象,且颅内显影血管亦明显增粗、增多;搭桥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贴敷组,无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贴敷组( P<0.05)。结论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脑部血流,不良并发症较少,安全性好。
作者:辛和平;陶胜忠;牛光明;刘展;张鹏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威麦宁胶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及对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威麦宁胶囊。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缓解率73.3%( 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GF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EGFR水平( P<0.01)。结论威麦宁胶囊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并可以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EGFR水平。
作者:赵尚清;许长青;陈晓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不同分期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 DN)患者外周血调节性和辅助性 T细胞的表达水平。方法选择老年 DN 患者38例(早期DN23例和中、晚期DN15例),另择同期老年糖耐量异常( IGT)患者19例,同期健康老年人21例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均接受了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 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和辅助性T细胞( CD+3、CD+4、CD+8、CD+4/CD+8)检测。结果不同分期的老年 DN患者外周血 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水平均明显低于IGT组和对照组,而前两者的外周血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中、晚期DN患者的外周血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水平均明显低于早期DN组,而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早期DN组(P<0.05,P<0.01)。结论老年DN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 T细胞异常表达,并随病情分期升级而进一步失衡。
作者:王丽;郭宏;王曦;韩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前,世界已进入一个老龄化的时代,联合国人口署预测,到2050年,8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将增高4倍〔1〕,65岁以上的世界人口将从7.6%上升到16.2%,即增加10亿老龄人口〔2〕。随着老龄化人口快速的增长,与之相适应的依赖性照护也在增长〔3〕。家庭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佳地方,当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逐渐出现功能性依赖,这就需要家庭成员给予相应的照护。因此居家照护作为传统的照护模式被许多国家失能老年人所采取〔4~6〕。目前居家失能老年人的照护者主要为配偶和子女,他们被看作是长期照护、以家庭为基础和以社区为基础照护系统的中流砥柱〔7〕。研究发现,居家照护者经常经历负面的生理、心理、情感、社会支持及经济的困扰〔8~9〕。这些负面困扰造成的结果主要包括与原有生活的隔离、责任感的急增、失业、抑郁、生体机能下降、经济紧张、沉重的负担与压力,如果任其发展,会降低照护者及被照护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增加家庭其他成员及社会的负担。因此关注居家照护者身心健康,给予及时技术和社会支持尤为必要。国外一项研究中发现:居家照护中85.6%的照护者为女性,平均年龄为56.5岁;90.3%为家庭成员照护,主要为配偶和子女,根据照护负担量表( Zarit ;Caregiver Burden Interview )得出她们的平均照护负担得分为27.8±17.5,表明大部分人存在轻度或中度负担〔10〕。一项关于失能老年人照护者调查研究显示:63%的照护人员出现严重的照护负担,47%的人出现精神障碍〔11〕。家庭照护需要照护者的功能性支持、心理性支持和经济支持。美国有研究表明:失能老年人生命后5年的平均消费为38688美元〔12〕,收入水平低或收入无保障的家庭,无法保障居家失能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满意度,经济负担过重会转移成生理、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形成疲乏、抑郁等症状。因此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者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经济水平比其他人普遍低。国外,许多国家在关注失能老年人照护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照护者的照护负担情况,并进行多方面的干预。
作者:吴复琛;王玉环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在没有病毒和感染证据的情况下,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也会升高,而且其升高程度跟心衰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1〕。心肌重构和细胞凋亡与集体生物学活性分子的过度表达有密切关系,通常以细胞因子紊乱为主〔2〕。目前研究发现由激活的CD4+T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L)-17,可诱导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这些细胞因子在造血、免疫、炎症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多种功能,尤其在支气管哮喘、器官移植、狼疮性肾炎和肿瘤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4〕。本研究观察慢性心力衰竭( CHF )患者体内 IL-17、CRP、血BNP及其他指标变化。
作者:李华波;卢义琼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