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清;许长青;陈晓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ISSN1005-9202,CN22-1241/R)为中国老年学学会会刊,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创刊较早,唯一囊括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老年心理学和老年社会学的老年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老年医药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流行病学、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等)方面的新成果,并兼顾老年社会学(人口老化、健康老龄化、老年教育、养老及社区服务、老年保健等)、老年心理学、衰老生物学及抗衰老研究等方面的文章。辟有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综述与述评、学术动态等栏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老年患者血管多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及退行性改变,是引起老年患者血管源性急腹症的主要原因,且老年患者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快,能否及时准确地诊断对患者预后乃至生命具有重大影响〔1〕。高频超声在全身血管性病变诊断中已广泛应用〔2~4〕。本文就其在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的诊断方面加以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31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65~80〔平均(69.2±4.1)〕岁,均经临床证实为急腹症,均以不同程度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5例伴有大腿根部包块。其中10例有高血压病史,3例有糖尿病病史,8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
作者:关莹;张建辉;栾兰;万映;刘光清;陈开良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浆抗抑素C( Cys-C)、C反应蛋白( 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2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Cys-C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CRP水平,应用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组血浆CRP水平(1.51±0.58)mg/dl、Cys-C水平(1.97±0.76)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血浆CRP、Cys-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作者:李明子;高宇;乔森;曹学民;王帅;李雅杰;王英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是人体两大中枢调控系统,二者相互协调,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甲状腺素分泌和释放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控,互为反馈,如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亢进)与促甲状腺释放激素( TSH )血清水平的升高(或降低)的关系。增龄性临床前甲状腺功能异常(又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病STD)包括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Hypo)、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 SHyper )与一些疾病的相关关系必须给予重视。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代表轻度甲状腺激素缺少或过多的情况,会导致某些临床上重要的不良后果。重视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将有利于超前预防保健及抗衰老,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是超前性预防医学的重要分支。本文结合笔者的观察结果及国内外有关新研究结果,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在抗衰老医学中的重要性,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疾病,特别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病率、自然病程、并发症与并存症及诊治标准等进行详细探讨。
作者:马永兴;陆佩芳;阮清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对一氧化碳( CO)中毒后心肌损害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CO中毒合并心肌损害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通过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CO中毒合并心肌损害患者肌酸磷酸激酶(CK)、肌钙蛋白(cTnI)、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大,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CO中毒合并心肌损害患者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中ST-T改变与心率异常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CO中毒后并发的心肌损害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于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恢复心功能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尤莉;刘志宁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药五积散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R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维生素B、消炎痛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五积散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RA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 w后各指标的变化,包括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痛觉、医生和患者对疾病活动的综合评价( VAS)、晨僵、血白细胞( WBC)、血红蛋白( Hb)、血小板( PLT)和C-反应蛋白( CRP)、血沉( ESR)、类风湿因子( RF)。根据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和ESR计算出DAS28评分,记录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 w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RA活动性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RA活动性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ESR、CRP、RA等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ESR、CRP等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ESR、CRP、RA等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治疗组中无不良反应病例发生,对照组1例出现头晕,未经特殊处理,停药后自愈。结论中药五积散治疗老年RA疗效显著,副作用相对少。
作者:何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消心痛,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麝香保心丸。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74.7%)(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TC、TG、LDL-C 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等水平降低,观察组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与丙二醛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二醛水平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上升,观察组患者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较好地改善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以及调节血脂,显著缓解症状、促进预后。
作者:关素珍;李玲玲;周友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越桔原花青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生长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脑胶质瘤 SHG-44细胞,加入5%基础培养液和越桔原花青素(浓度分别为5、10、20、40μg/L)含药血清培养24、48、72 h,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 MT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SHG-44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越桔原花青素均可以抑制 SHG-44胶质瘤细胞的生长。10、20、40μg/L越桔原花青素浓度组在作用24、48、72 h时,细胞的生长均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而5μg/L浓度越桔原花青素浓度组在作用细胞72 h时,细胞的生长亦明显受到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越桔原花青素可以抑制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生长,为其开发为抗脑肿瘤新药提供初步理论依据。
作者:钟越;齐玲;杨宁江;任旷;杨淑艳;赵东海;刘晓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式养老未来的发展模式,即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1〕。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出现“四二一”结构。家庭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照料的能力越来越脆弱,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养老模式势必发生重大变化〔2〕。因此,构筑一套既能增强老人“自护”和“互护”能力,又能提高社会支持功能和节省人力资源的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模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奥瑞姆的自护理论”为指导,观察城镇社区老年居民采用自助、互助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的干预效果。
作者:邓暑芳;李小英;贺棋;陈川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锦州市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患者60例,随机将收治到康复一科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康复二科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进行运动想想疗法。结果实验组 Berg平衡评分及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 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对于脑卒中康复方面有促进作用。
作者:刘丽;黄菲;尹姣;张瑶;黄金涛;张会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在没有病毒和感染证据的情况下,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也会升高,而且其升高程度跟心衰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1〕。心肌重构和细胞凋亡与集体生物学活性分子的过度表达有密切关系,通常以细胞因子紊乱为主〔2〕。目前研究发现由激活的CD4+T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L)-17,可诱导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这些细胞因子在造血、免疫、炎症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多种功能,尤其在支气管哮喘、器官移植、狼疮性肾炎和肿瘤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4〕。本研究观察慢性心力衰竭( CHF )患者体内 IL-17、CRP、血BNP及其他指标变化。
作者:李华波;卢义琼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 IMN)合并新月体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思路及肾病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5例IMN合并新月体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经肾病理确诊,分析实验室指标和肾病理特点。结果5例患者4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平均年龄65岁,均伴肾外症状,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阳性,呈重度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肾病理示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新月体形成和坏死病变;电镜显示1例为Ⅰ~Ⅱ期膜性肾病,3例为Ⅱ~Ⅲ期膜性肾病,1例为Ⅲ期膜性肾病。经免疫抑制治疗1例病情好转,其余4例无缓解。结论肾病理对于确诊具有重要意义,预后可能与新月体形成的程度和IMN的电镜分期相关,免疫抑制治疗仅对轻症患者有效。
作者:金玲;周广宇;张文龙;张博;庄振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研究表明党参能清除体内活性氧,减少膜脂质过氧化,减少丙二醛(MDA)的产生,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力,可防止兴奋性氨基酸( EAA)的升高,增强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缓解其谷氨酸 N-思甲基-D-天冬氨酸( NMDA)受体功能减退状态〔1,2〕。这也与新一代抗精神病药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SDAs )治疗作用机制相似〔3~5〕。本研究观察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合并党参口服液的疗效。
作者:谭斌;向恩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不同分期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 DN)患者外周血调节性和辅助性 T细胞的表达水平。方法选择老年 DN 患者38例(早期DN23例和中、晚期DN15例),另择同期老年糖耐量异常( IGT)患者19例,同期健康老年人21例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均接受了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 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和辅助性T细胞( CD+3、CD+4、CD+8、CD+4/CD+8)检测。结果不同分期的老年 DN患者外周血 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水平均明显低于IGT组和对照组,而前两者的外周血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中、晚期DN患者的外周血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水平均明显低于早期DN组,而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早期DN组(P<0.05,P<0.01)。结论老年DN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 T细胞异常表达,并随病情分期升级而进一步失衡。
作者:王丽;郭宏;王曦;韩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搭桥组)和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贴敷组)。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术后复查测定脑血流改变,评价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改善情况,记录患者神经影像学结果,并根据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有效和无效的判定,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搭桥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显著升高,血流阻力降低;搭桥组术后1年造影与术后3个月造影比较,颞浅动脉随时间推移出现逐渐增粗的现象,且颅内显影血管亦明显增粗、增多;搭桥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贴敷组,无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贴敷组( P<0.05)。结论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脑部血流,不良并发症较少,安全性好。
作者:辛和平;陶胜忠;牛光明;刘展;张鹏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与心肌钙蛋白T( cTnT)联合检测在扩张型心肌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5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对象的cTnT及 NT-proBNP水平。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cTnT水平为(0.71±0.57)ng/ml,高于对照组〔(0.06±0.08)ng/ml〕,观察组患者血清内 NT-proBNP 水平(561.61±143.98)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6.10±116.12)pg/ml(均P<0.05)。选用NT-proBNP及cTnT联合检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92%与98%,显著优于单项检测( P<0.05)。结论为提高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效率,应选用cTnT与NT-proBNP联合检测方案。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 OP )常见的并发症。 OP性椎体压缩骨折( OVCF)可导致椎体后凸畸形,慢性后背痛,继而引起呼吸功能下降,消化不良,甚至丧失自理能力,精神性格改变等,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已成为患者、家属及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严重问题。现就OVCF临床治疗新进展做一综述。1保守治疗如果患者脊柱稳定性良好,系单个椎体或多个椎体单纯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不超过1/3,未伴发神经系统损伤,可采用仰卧位卧平板床,骨折处可垫枕(10~15 cm )使脊柱后伸展。静卧5~8 d,疼痛症状减轻后开始腰背肌锻炼,2~3个月后在腰围保护下下床活动。在骨折治疗的同时,需重视OP的治疗。目前,抗OP药物主要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矿化物、骨形成促进剂三大类。
作者:张玉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 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叶酸、维生素B12、丙二醛( MDA)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病程进展及认知和情绪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PD患者的Hcy、叶酸、维生素B12、丙二醛浓度,并应用简明智力量表( MMSE)测查PD患者的认知功能、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查PD患者的情绪,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帕金森患者中Hcy升高占57%。 Hcy升高组与 Hcy正常组比较,叶酸和维生素B12低,MDA增高,H-Y分期评分高,MMSE低,HAMD增高。结论 Hcy增高的PD患者病情较严重,更易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和抑郁情绪,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是Hcy增高的营养代谢因素,Hcy增高可能诱导氧化应激而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害。补充叶酸和维生素 B12降低PD患者血浆Hcy水平,可能延缓PD疾病进展,改善预后。
作者:陈文利;梅茸;李珊;武绍远;马莎;白洁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检测在支气管哮喘( AS)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非特异症状的哮喘患者131例,80例为患者,其中首次诊断的57例AS为Ⅰ组,而规律性应用糖皮质激素达4 w以上的AS 23例为Ⅱ组,其余非哮喘患者51例为对照组。使用NO测定仪测定 Fe-NO水平,以临床症状和支气管舒张试验为哮喘诊断的金标准。结果Ⅰ组为(73.11±49.90)ppb;Ⅱ组为(36.01±27.49)ppb;对照组为(17.68±9.80)ppb。 FeNO值Ⅰ组大于Ⅱ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FeNO对AS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辕;耿志辉;耿玮峥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方法按照中国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中的内容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成都市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有效样本量为772人,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2.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城乡、居住小区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睡眠时间等变量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城乡、居住小区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睡眠时间、步行时间、在闲暇时间是否参加重家务劳动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城乡、居住小区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以居住小区没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为对照,OR=1.768)、在闲暇时间是否参加重家务劳动(以在闲暇时间没有参加重家务劳动为对照,OR=0.364)。结论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加快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居住地体育锻炼设施、场所的建设,尤其是乡村地区的体育锻炼设施、场所的建设,利用大众传媒的方式,不断宣传经常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重点要增强男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需要保证老年人适宜运动负荷强度。
作者:宫川;龚海英;沈丽琴;韩海军;陈希宁;杜喜望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