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nT和NT-proBNP联合检测在扩张型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

王冬梅

关键词:脑钠肽, 心肌钙蛋白, 联合检测, 扩张型心肌病, 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与心肌钙蛋白T( cTnT)联合检测在扩张型心肌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5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对象的cTnT及 NT-proBNP水平。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cTnT水平为(0.71±0.57)ng/ml,高于对照组〔(0.06±0.08)ng/ml〕,观察组患者血清内 NT-proBNP 水平(561.61±143.98)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6.10±116.12)pg/ml(均P<0.05)。选用NT-proBNP及cTnT联合检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92%与98%,显著优于单项检测( P<0.05)。结论为提高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效率,应选用cTnT与NT-proBNP联合检测方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氧氯普胺的用药时机对联合用药预防老年患者铂类化疗药物恶心呕吐的效果

    顺铂是临床常用的抗肿瘤细胞毒药物,也是导致恶心呕吐作用强的药物。每次用药量超过30 mg/m2,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00%〔1〕。近年来,随着格拉司琼等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的大量应用,使患者的恶心、呕吐反应有所控制。甲氧氯普胺是常用的止吐药物,格拉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用于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优于单用格拉司琼〔2〕。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院普通外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为直肠癌术后的第1、2次化疗患者72例,年龄62~79岁。选择标准:Karnofsky评分≥70,预计生存期≥4个月。无心、肝、肾、血液学检查异常,并排除颅内压增高、精神疾病、肠梗阻或其他顽固性呕吐疾病。观察组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68岁;其中高分化腺癌9例,中分化腺癌24例,低分化腺癌3例;Dukes分期B期14例,C期22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67.3岁;其中高分化腺癌11例,中分化腺癌20例,低分化腺癌5例;Dukes分期B期17例,C期19例。全部患者均为择期手术患者,行Dixon 手术,术后第3周开始化疗,选用5 d 疗法〔3〕,5d为1个疗程,休息3w后再次行第2次化疗。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作者:聂忠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医院干部病区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

    目的:分析中医院干部病区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方法对该院干部病区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4.86%,主要发生在呼吸道、泌尿道及血液感染,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住院天数有关,配合中医治疗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在住院过程中除中西医结合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外,应规范无菌操作,尽量避免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天数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新梅;陈鹿鸣;肖莹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老年体位性血压改变对缺血性脑卒中影响的研究进展

    体位性血压改变包括体位性低血压( OH)和体位性高血压( OHT),两者是由不同因素导致的老年人血压调节异常的两种表现,严重地影响日常生活质量,长期血压随体位变化升高或降低,不但会损害压力感受器的敏感度,还会影响心、脑血管所供应组织器官缺血的危险性,增加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1〕。1体位性血压变化的定义与诊断标准1.1 OHT的定义目前尚无OHT确切的统一定义〔2〕。现在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是由Kario等〔3〕提出的,站立后收缩压升高至少20 mmHg,但这只用于研究领域。 Yoshinari等〔4〕将体位性高血压定义为,卧位血压<140/90 mmHg,且站立1 min 后血压≥140/90 mmHg;Streeten 等〔5〕将其定义为,卧位舒张压<90 mmHg,而站立10 min 后舒张压≥90 mmHg。虽然在研究OHT的不同实验中使用的方法稍有差异,但都重视其与临床终点事件的联系。因为Kario等〔3〕的诊断标准参照了OH的定义(站立后收缩压至少下降20 mmHg ),所以他对OHT的定义被普遍接受。

    作者:胡金娜;薛慎伍;张兆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成都市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方法按照中国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中的内容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成都市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有效样本量为772人,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2.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城乡、居住小区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睡眠时间等变量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城乡、居住小区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睡眠时间、步行时间、在闲暇时间是否参加重家务劳动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城乡、居住小区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以居住小区没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为对照,OR=1.768)、在闲暇时间是否参加重家务劳动(以在闲暇时间没有参加重家务劳动为对照,OR=0.364)。结论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加快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居住地体育锻炼设施、场所的建设,尤其是乡村地区的体育锻炼设施、场所的建设,利用大众传媒的方式,不断宣传经常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重点要增强男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需要保证老年人适宜运动负荷强度。

    作者:宫川;龚海英;沈丽琴;韩海军;陈希宁;杜喜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依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分子肝素组、依那普利组和联合组,各8只。低分子肝素和依那普利组从造模前24 h开始分别以低分子肝素钙410 U/kg皮下注射每日2次、依那普利10 mg· kg-1· d-1灌胃,联合组给予上述2种治疗联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和灌胃。于造模后第14天处死大鼠,取梗阻侧肾组织,行 HE染色和 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肾组织CTGF mRNA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标志CTGF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间质损伤指数评分逐渐增加,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逐渐增大,CTGF mRNA、Ⅰ型胶原mRNA和 CTGF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经低分子肝素、依那普利和二者联合治疗后,肾间质损伤指数和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下降,CTGF mRNA、Ⅰ型胶原mRNA和CTGF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联合组优于两药单独治疗组比较(P<0.05),单独用药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可减轻梗阻侧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这一作用可能与抑制梗阻侧肾组织CTGF和I型胶原表达有关,低分子肝素和依那普利的单独用药效果不如联合治疗。

    作者:王琳娜;李强翔;杨山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关节镜下单纯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术治疗老年肩关节盂唇撕裂损伤

    肩关节盂唇撕裂( SLAP )损伤是老年人常见的肩关节疾病〔1,2〕。随着关节镜技术的进展,对其病因、病理及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肩关节镜下盂唇缝合、铆钉固定术是国内外通行的手术方式。但是该术式术程长、术中风险高,术后恢复不理想,失败率高。我科采用肩关节镜下单纯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术治疗老年SLAP损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李亮;李树里;门宏亮;张兆琦;张利恒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手术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2 w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根据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 GCS>8分)与预后不良组( GCS≤8分)。筛选出影响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预后良好组136例(85.0%),预后不良组24例(15.0%)。单因素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低血压、心律失常、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发生情况明显多于预后良好组,且不良组手术时间及入院空腹血糖(FBG)水平亦明显高于良好组(P<0.05);不良组入院GCS评分明显低于良好组(P<0.05)。多因素显示低血压、心律失常、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入院GCS评分及FBG是影响术后重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术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入院GCS评分及FBG高的患者及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情况的患者需要密切注意,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可能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许晖;赵冬;董江涛;刘祺;王洋;唐黎;王业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锦州市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患者60例,随机将收治到康复一科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康复二科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进行运动想想疗法。结果实验组 Berg平衡评分及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 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对于脑卒中康复方面有促进作用。

    作者:刘丽;黄菲;尹姣;张瑶;黄金涛;张会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高频超声评价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

    老年患者血管多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及退行性改变,是引起老年患者血管源性急腹症的主要原因,且老年患者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快,能否及时准确地诊断对患者预后乃至生命具有重大影响〔1〕。高频超声在全身血管性病变诊断中已广泛应用〔2~4〕。本文就其在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的诊断方面加以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31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65~80〔平均(69.2±4.1)〕岁,均经临床证实为急腹症,均以不同程度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5例伴有大腿根部包块。其中10例有高血压病史,3例有糖尿病病史,8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

    作者:关莹;张建辉;栾兰;万映;刘光清;陈开良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Castleman病2例

    Castleman病( CD)属淋巴增殖性疾病,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属原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之一。临床较为少见,术前诊断困难,我科收治2例Castleman病,手术切除病灶效果满意。现报告其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分析归纳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供临床借鉴。

    作者:王东昕;金洪永;姜新;刘选文;刘卓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每搏量变异指导液体复苏在老年脓毒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指导液体复苏在老年脓毒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进行,观察组实施每搏量变异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及血压情况,治疗后心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及肺水指数和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30 d内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慢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心脏指数高于对照组,外周血管阻力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30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每搏量变异指导下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能更好地维持患者循环功能稳定,降低外周循环阻力,提高组织灌注,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广玉;刘晓枫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 AS)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 CRP)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S性脑梗死患者138例,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测量颈总动脉IMT。根据IMT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成2组:IMT≤1 mm,为IMT正常组;IMT>1 mm,为IMT增厚组;并测定患者血清CRP、肌酐(Cr)、葡萄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同型半胱氨酸( Hcy)浓度。结果颈动脉IMT增厚组与IMT正常组相比较,血清 CRP浓度明显增高( P=0.001)。血清 CRP 水平与颈动脉 IMT 相关( r=0.508,P=0.000)。结论颈动脉IMT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 CRP水平可作为AS性脑梗死患者动脉IMT增厚的标志。

    作者:余求龙;徐丽君;闵珺;王卫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电针联合高压氧对脑梗死后痴呆患者认知能力和Hcy水平的影响

    脑梗死为中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发病快,病程较长,致残率较高〔1〕。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如运动、语言、感觉、步态、平衡等会有不同程度损失,而且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和行为异常等症状,容易发生梗死性痴呆〔2〕。对于脑梗死后痴呆患者临床上主要以康复治疗为主。近年来,已有研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 )是独立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发生脑梗死后痴呆的可能致病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患者认知能力和血浆Hcy水平的变化来探讨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后痴呆患者的疗效。

    作者:张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乳腺癌前病变临床分型标准化研究进展

    近年来,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的恶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一,且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统计的美国癌症监测、流行病学及终结局规划项目( SEER)数据库资料显示,女性60岁后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虽然乳腺疾病发病年龄年轻化,但总体来说,中老年女性仍是患乳腺疾病的主要人群,且乳腺疾病恶性化程度高于其他人群。目前,乳腺癌的诊疗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一系列研究表明〔2,3〕,在乳腺癌发生前进行预防治疗,可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因此,对乳腺癌前病变的明确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关于乳腺癌前病变的诊断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参考2012年版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乳腺癌前病变作了分析。

    作者:陈瑞雪;廖锐;梁世杰;别凤杰;马凯敏;叶仲秋;马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老年痴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A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定住院老年AD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患者进行评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2 w的心理干预后,评价患者生活能力、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的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在干预后明显好转,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

    作者:王敏红;莫丽亚;缪琪蕾;葛正中;吴永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消心痛,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麝香保心丸。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74.7%)(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TC、TG、LDL-C 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等水平降低,观察组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与丙二醛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二醛水平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上升,观察组患者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较好地改善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以及调节血脂,显著缓解症状、促进预后。

    作者:关素珍;李玲玲;周友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老年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转归

    肝脏是参与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当其功能受损时,会一定程度影响糖代谢,严重者甚至引发糖尿病〔1〕。尤其是老年肝硬化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均有所下降,加大了糖代谢异常的可能,给治疗带来较大的难度。本研究拟分析老年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转归。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内科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老年肝硬化患者50例,诊断均符合临床金标准〔2〕,肝硬化病程2~10年,平均(6±2.739)年,根据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分为肝硬化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病程0.5~5年,平均(2.583±1.744)年。两组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P>0.05)。见表1。

    作者:祝小林;区健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短期内降脂疗效

    迅速、持续的降脂治疗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多项研究资料表明,依折麦布作为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与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更显著地降低血脂水平,提高降脂达标率。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 VYTORIN10/20)为依折麦布与辛伐他汀的合剂,含依折麦布10 mg及辛伐他汀20 mg,在降低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龙飞飞;王杨;姜明珠;李畅;王娜;崔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干预作用

    老年人心肌梗死( MI )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继发性出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导致心肌细胞持续性的缺血缺氧,变性坏死,严重者甚至引起患者死亡〔1〕。目前治疗MI主要依靠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药物联合吸氧溶栓治疗的综合疗法。本研究对老年MI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红花黄色素,对治疗前后老年MI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观察,探讨红花黄色素在治疗老年MI患者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宋鲁萍;秦延讯;周立宇;李诗贤;刘勇;司福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复合辅酶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 CHF)在并发多脏器功能受损及年老体弱者中的死亡率非常高〔1,2〕。本研究旨在探讨复合辅酶(贝科能)治疗老年CHF患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我院住院老年CHF患者74例。入组标准:①年龄60~80岁;②心功能分级( HYHA)Ⅲ或Ⅳ级;③经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体检和病史等检查后确诊为CHF半年以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均>0.05)。见表1。

    作者:庞小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