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梅;陈鹿鸣;肖莹莹
目的:研究临床常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种活血化淤中药注射液(冠心宁、葛根素和灯盏花素)对麻醉大鼠的心脏电活动的影响,进一步确认此类中药注射液在正常剂量和较大剂量时对心电图(CG)的影响。方法采用 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大鼠Ⅱ导联 ECG,观察并计算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心电图P波、R波、ST段和T波及心率的变化。结果正常剂量的冠心宁等中药注射液的确可引起大鼠的心脏电活动异常改变。3种中药注射液在使用正常剂量和10倍正常剂量时可使心率不同程度减慢、偶发P波倒置(见于葛根素注射液)、R波幅度升高、ST段改变和T波幅度升高的改变及偶发室性早搏等变化,提示冠心宁等中药注射液可致心电异常改变,若长时间使用也有至心肌损伤的潜在可能。引起ECG异常与中药制剂的种类、给药的剂量及给药后不同时相有关。结论3种所研究的活血淤中药注射液导致心电图变化的特点因所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及给药时程而不同。在应用中药制剂治疗过程中,应对心脏损害给予足够关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王桂华;施真;孙秀梅;王月华;孙辉;杜冠华;马春蕾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 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叶酸、维生素B12、丙二醛( MDA)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病程进展及认知和情绪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PD患者的Hcy、叶酸、维生素B12、丙二醛浓度,并应用简明智力量表( MMSE)测查PD患者的认知功能、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查PD患者的情绪,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帕金森患者中Hcy升高占57%。 Hcy升高组与 Hcy正常组比较,叶酸和维生素B12低,MDA增高,H-Y分期评分高,MMSE低,HAMD增高。结论 Hcy增高的PD患者病情较严重,更易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和抑郁情绪,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是Hcy增高的营养代谢因素,Hcy增高可能诱导氧化应激而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害。补充叶酸和维生素 B12降低PD患者血浆Hcy水平,可能延缓PD疾病进展,改善预后。
作者:陈文利;梅茸;李珊;武绍远;马莎;白洁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临床常根据胆脂瘤发病位置分为颅内胆脂瘤、胆脂瘤型中耳炎及外耳道胆脂瘤等几类,系异位胚胎残余的外胚层组织的良性肿瘤〔1〕。虽然胆脂瘤是良性病变,但其具有恶性肿瘤生物行为,对中耳、颞骨等存在广泛损伤,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和骨保护素( OPG)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本文旨在探究胆脂瘤骨质破坏与RANKL、RANK和OPG之间的联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耳鼻喉科2010年4月至2013年8月中耳胆脂瘤患者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60~67岁,平均年龄(60.5±5.6)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1.2±5.4)个月。纳入标准:①胆脂瘤患者均经过术前高分辨率CT检查及术后病理学确诊;②均为第一次接受治疗。排除标准:胆脂瘤伴有耳道其他病变、手术前接受过相关药物治疗的患者。正常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61~68岁,平均年龄(61.7±5.8)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作者:杨琴;万明;蒋正举;王正龙;赵晓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锦州市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患者60例,随机将收治到康复一科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康复二科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进行运动想想疗法。结果实验组 Berg平衡评分及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 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对于脑卒中康复方面有促进作用。
作者:刘丽;黄菲;尹姣;张瑶;黄金涛;张会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围麻醉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控制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该院进行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5例。其中右美托咪啶组采用0.4μg/kg 静脉泵注(10 min 注完);咪唑仑组采用静脉滴注咪达唑仑2 mg;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静注。观察记录三组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血压和心率,并比较三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收缩压下降,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基本不变;咪达唑仑组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收缩压和心率基本不变;对照组收缩压和心率升高(均 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不相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麻醉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控制血压,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有助于患者更加平稳地度过围麻醉期,值得推广。
作者:杨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医痰瘀清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 PTS)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300例,均在入院时确定从未使用或者近1个月内未使用过任何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例,A组采用自拟中医痰瘀清方治疗,B组在A组中医痰瘀清方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苯磺酸氨氯地平,C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血压、中医证候及血浆PTS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8 w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 B 组患者治疗8 w后收缩压、舒张压与C组治疗8 w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治疗8 w后收缩压、舒张压与A组治疗8 w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3组患者治疗8 w后中医证候变化情况均有所改善(P<0.05);A组和 B组患者治疗8 w 后中医证候改善程度与 C 组治疗8 w 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治疗8 w后中医证候改善程度与A组治疗8 w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3组患者治疗8 w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等血浆PTS分子标志物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A组和B组患者治疗8 w后 vWF、DD、FIB等血浆 PTS分子标志物水平与C组治疗8 w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B组患者治疗8 w 后 vWF、DD、FIB 等血浆 PTS 分子标志物水平与 A 组治疗8 w 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中医痰瘀清方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显著,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PTS。
作者:李秋生;周立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天南星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灌胃给予 S180荷瘤小鼠模型、高、中、低剂量(2 g· kg-1· d-1、1 g· kg-1· d-1和0.5 g· kg-1· d-1)的天南星多糖,考察其对小鼠移植瘤的抑制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天南星多糖对荷瘤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2)含量的影响。结果各给药组均可抑制小鼠S180移植瘤的生长,其中高剂量组抑瘤率为33.3%;同时,天南星多糖可提高荷瘤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2水平。结论天南星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关。
作者:姜爽;李建睿;苑广信;李洪宇;杜培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统计整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又被4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A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定住院老年AD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患者进行评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2 w的心理干预后,评价患者生活能力、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的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在干预后明显好转,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
作者:王敏红;莫丽亚;缪琪蕾;葛正中;吴永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帕金森病痴呆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多巴丝肼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美金刚片口服,对照组加用盐酸多奈哌齐片口服。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第4、8、16周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评估结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第16周的Bar-thel指数评估结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第4、8、16周的 MoCA 量表评分和 MMSE 量表评分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第16周的完全完成率为53.66%,基本完成率为29.27%,临床满意率为82.93%,对照组分别为36.59%,14.63%,51.22%。观察组的临床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花;林晓静;杨建波;孙薇;邹全;张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律失常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院的4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律失常和左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40例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35例显示有效,其中15例(37.5%)有2级以上心功能改善,19例(47.5%)1级以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可达85%。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显示,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舒张末期内径减小,且B型钠肽明显下降。血清内钠钾水平正常,减轻了心室负荷,心律失常症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基础药物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律失常,降低B型脑钠肽。
作者:陈永衡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很高,而且多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1〕,降低血压至达标水平和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对降低老年人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熄风降压汤治疗了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结果取得较佳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校附属医院就诊的70例(男37例,女33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65~79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69.7±5.6)岁。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70.2±6.3)岁。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杰荣;李占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红景天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红景天、顺铂对A549/DDP细胞的生长抑制并计算 IC50,采用 Annexin V-FITC 试剂盒、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凋亡率;采用 Western 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3、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多聚酶( PARP)表达水平。结果 A549/DDP对顺铂具有一定耐药性;在红景天、顺铂分别作用24 h 后,A549/DDP细胞凋亡率为(11.49+1.73)%、(19.87+3.65)%;显著低于联合用药组(34.88+5.62)%(P<0.05)。联合用药组 Caspase-3、PARP活化程度高于红景天组、顺铂组。结论联合红景天与顺铂具有协同作用,抑制肺腺癌耐药细胞生长,促进肺腺癌耐药细胞凋亡,提示红景天在化疗耐药的肺癌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黎萍;于文畅;郑百红;李君瑶;张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评价表柔比星、紫杉醇、奥沙利铂、羟基喜树碱对乳腺癌MDA-MB-435细胞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MTT比色法初步测定四种抗癌药物对MDA-MB-435细胞体外抑制活性;利用形态学观察考察四种药物对靶标细胞的形态学影响;利用甲瓒结晶生成分析四种药物对细胞的毒杀作用;利用乳酸脱氢酶活力测定评价四种药物对靶标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四种抗癌药物在1μmol/L和10μmol/L对乳腺癌MDA-MB-435细胞都显示出很好的体外抑制活性,其中表柔比星在10μmol/L或者紫杉醇、羟基喜树碱在1μmol/L和10μmol/L对乳腺癌 MDA-MB-435抑制率>94%,表柔比星在1μmol/L或者奥沙利铂在1μmol/L和10μmol/L抑制活性相对较低;形态学观察、甲瓒结晶生成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表明表柔比星在1μmol/L或奥沙利铂在1μmol/L 和10μmol/L毒性较小,而表柔比星在10μmol/L或者紫杉醇、羟基喜树碱在1μmol/L 和10μmol/L都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紫杉醇、羟基喜树碱或高浓度表柔比星主要通过细胞毒性发挥抗肿瘤作用;奥沙利铂或低浓度表柔比星则是通过生理途径发挥体外抗癌活性。
作者:黄银久;胡小梅;唐洁;刘浩;丁一博;何鮦鮦;刘培培;王雪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高迁移率蛋白( HMGB)-1及C-反应蛋白( CRP)含量的变化。方法80例健康对照者与101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收集入院时、入院后3、5、9 h血液标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MGB-1及CRP含量,比较不同病情(轻、中及重度)及不同时间段HMGB-1及CRP含量变化。运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标准评估神经缺损程度。结果不同程度脑出血组血清HMGB-1、CRP含量在入院后各时间点上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随脑出血程度加重,各时间点 HMGB-1、CRP 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同组比较,入院后5、9 h高于入院时,入院后5 h高于入院后3、9 h(P<0.05)。不同程度脑出血组NI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脑出血程度加重,各时间点NIHSS评分均升高(P<0.05)。同组比较,入院后5、9 h NIHSS高于入院时,入院后5 h高于入院后3、9 h(P<0.05)。结论HMGB-1及CRP在急性脑出血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揭示免疫因素与急性脑出血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作者:杨雪霞;邓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越桔原花青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生长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脑胶质瘤 SHG-44细胞,加入5%基础培养液和越桔原花青素(浓度分别为5、10、20、40μg/L)含药血清培养24、48、72 h,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 MT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SHG-44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越桔原花青素均可以抑制 SHG-44胶质瘤细胞的生长。10、20、40μg/L越桔原花青素浓度组在作用24、48、72 h时,细胞的生长均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而5μg/L浓度越桔原花青素浓度组在作用细胞72 h时,细胞的生长亦明显受到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越桔原花青素可以抑制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生长,为其开发为抗脑肿瘤新药提供初步理论依据。
作者:钟越;齐玲;杨宁江;任旷;杨淑艳;赵东海;刘晓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 MH)辅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ASCA)患者外周血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一氧化氮( NO)和 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ASCA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MH辅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 d以及复温(第7天)检测病患NSE、NO以及CRP水平,并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第3天NS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温后NSE、NO、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46.00%(23/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00%(13/50)(P<0.01);观察组死亡率为10.00%(5/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0%(14/50)(P=0.000)。结论 MH辅助治疗ASCA能有效控制外周血中NSE、NO以及CRP水平,进而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马君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老年人心肌梗死( MI )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继发性出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导致心肌细胞持续性的缺血缺氧,变性坏死,严重者甚至引起患者死亡〔1〕。目前治疗MI主要依靠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药物联合吸氧溶栓治疗的综合疗法。本研究对老年MI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红花黄色素,对治疗前后老年MI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观察,探讨红花黄色素在治疗老年MI患者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宋鲁萍;秦延讯;周立宇;李诗贤;刘勇;司福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为4%~25%,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20~50岁,约50%的男性会遭遇前列腺炎的影响〔1〕。该病的发病原因、病理改变以及临床症状复杂,且会对男性的性功能以及生育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2〕。当前,慢性前列腺炎诊疗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是其临床效果却不理想,尤其是对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阴性以及尿常规检查正常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不理想。本研究主要采用前列腺注药配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观察临床效果。
作者:周晓皮;徐和平;杨应国;喻兰;熊国根;黄之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药五积散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R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维生素B、消炎痛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五积散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RA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 w后各指标的变化,包括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痛觉、医生和患者对疾病活动的综合评价( VAS)、晨僵、血白细胞( WBC)、血红蛋白( Hb)、血小板( PLT)和C-反应蛋白( CRP)、血沉( ESR)、类风湿因子( RF)。根据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和ESR计算出DAS28评分,记录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 w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RA活动性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RA活动性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ESR、CRP、RA等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ESR、CRP等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ESR、CRP、RA等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治疗组中无不良反应病例发生,对照组1例出现头晕,未经特殊处理,停药后自愈。结论中药五积散治疗老年RA疗效显著,副作用相对少。
作者:何钱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