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凤;唐娜娜;陈诺琦;吴金枝;郑舒静
目的:了解老年脑卒中康复患者配偶照顾者焦虑、抑郁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amilton 焦虑及抑郁量表对138例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配偶照顾者焦虑水平得分为16.27±5.68,确定有焦虑症状的照顾者占63.7%。抑郁水平得分为20.13±8.39,确定存在抑郁症状的照顾者占46.4%。自觉健康状态及每日对患者照顾时间对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均有影响。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焦虑、抑郁情绪较严重,急需相应的教育、支持措施对其进行指导,以促进其身心健康,预防相关疾病。
作者:张军;姚瑶瑶;韩今华;高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缺氧对人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MMP)的影响及Ghrelin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人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和缺氧+Ghrelin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并测定标记的人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每秒钟 MMP值;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人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上液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1)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缺氧组 MM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单纯缺氧组相比,缺氧+Ghrelin组内皮细胞MMP水平显著升高(P<0.05),缺氧+Ghrelin组与对照组内皮细胞MMP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单纯缺氧组上清液N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缺氧+Ghrelin组上清液NO含量明显高于单纯缺氧组(P<0.05)。单纯缺氧组上清液ET-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缺氧+Ghrelin组上清液ET-1含量明显低于单纯缺氧组( P<0.05)。结论缺氧引起人肺血管内皮细胞MMP降低,Ghrelin可抑制缺氧损伤所致MMP降低;同时Ghrelin还可以促进人肺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抑制缺氧引起的ET-1高释放。
作者:孙相华;洪文娟;洪志鹏;周菊;祝艳翠;王亚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人孤独感、自我效能感及家庭支持功能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孤独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家庭关怀度量表对社区老人进行测评。结果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孤独感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不同性别老年人的孤独感及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人孤独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家庭功能呈显著负相关(P<0.01)。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家庭功能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和家庭支持度可减少孤独感的产生。
作者:周晓丽;宋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近来,国际上相继报道了一些小分子物质可以延长模型生物寿命,也能改善老年相关性疾病,如白藜芦醇( RES)、雷帕霉素( Rapamycin )等,一些治疗药物,如他汀类,在抗衰老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单味中药在延缓衰老方面也有着其独特的疗效。本文将论述这些药物抗衰老的可能机制以及研究新进展。1白藜芦醇( RES)RES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植物抗毒素,主要来源于虎杖、葡萄、花生等植物中,是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具有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炎、抗氧化、抗自由基、保肝、保护神经系统、调节雌激素及骨代谢等多种药理学作用。1.1 RES激活SIRT抑制衰老 SIRT1去乙酰化酶属于sir-tuins家族的成员。 RES是SIRT1去乙酰化酶强的激活剂,可以模拟CR 的抗衰老效应,参与有机生物平均生命期的调控〔1〕。 CR是SIRT1的强诱导剂,检测热量限制法饲养的小鼠,其肝、肾、脑、心、肠、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SIRT1含量明显升高,能明显地提高小鼠的活动能力,但SIRT1基因被敲除的小鼠,其活动能力没有变化。
作者:张伟;孙涛;夏世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近年来,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的恶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一,且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统计的美国癌症监测、流行病学及终结局规划项目( SEER)数据库资料显示,女性60岁后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虽然乳腺疾病发病年龄年轻化,但总体来说,中老年女性仍是患乳腺疾病的主要人群,且乳腺疾病恶性化程度高于其他人群。目前,乳腺癌的诊疗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一系列研究表明〔2,3〕,在乳腺癌发生前进行预防治疗,可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因此,对乳腺癌前病变的明确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关于乳腺癌前病变的诊断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参考2012年版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乳腺癌前病变作了分析。
作者:陈瑞雪;廖锐;梁世杰;别凤杰;马凯敏;叶仲秋;马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医痰瘀清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 PTS)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300例,均在入院时确定从未使用或者近1个月内未使用过任何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例,A组采用自拟中医痰瘀清方治疗,B组在A组中医痰瘀清方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苯磺酸氨氯地平,C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血压、中医证候及血浆PTS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8 w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 B 组患者治疗8 w后收缩压、舒张压与C组治疗8 w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治疗8 w后收缩压、舒张压与A组治疗8 w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3组患者治疗8 w后中医证候变化情况均有所改善(P<0.05);A组和 B组患者治疗8 w 后中医证候改善程度与 C 组治疗8 w 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治疗8 w后中医证候改善程度与A组治疗8 w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3组患者治疗8 w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等血浆PTS分子标志物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A组和B组患者治疗8 w后 vWF、DD、FIB等血浆 PTS分子标志物水平与C组治疗8 w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B组患者治疗8 w 后 vWF、DD、FIB 等血浆 PTS 分子标志物水平与 A 组治疗8 w 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中医痰瘀清方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显著,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PTS。
作者:李秋生;周立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老年患者血管多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及退行性改变,是引起老年患者血管源性急腹症的主要原因,且老年患者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快,能否及时准确地诊断对患者预后乃至生命具有重大影响〔1〕。高频超声在全身血管性病变诊断中已广泛应用〔2~4〕。本文就其在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的诊断方面加以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31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65~80〔平均(69.2±4.1)〕岁,均经临床证实为急腹症,均以不同程度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5例伴有大腿根部包块。其中10例有高血压病史,3例有糖尿病病史,8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
作者:关莹;张建辉;栾兰;万映;刘光清;陈开良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CD40、CD86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O)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 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人作为对照,采集空腹静脉血,对CD40、CD86变化实施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对 GSTO1含量采用 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相比于非COPD(吸烟无COPD、健康无吸烟者)人群,COPD患者外周血中 CD40、CD86增高明显,GSTO1降低明显( P<0.05);COPD患者 CD40、CD86与肺功能呈负相关( P<0.05),而GSTO1与COPD患者肺功能呈正相关( P<0.05),GSTO1与 CD40、CD86呈负相关( P<0.05)。结论树突细胞在COPD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COPD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并与病情密切相关;树突细胞成熟可能被氧化应激反应激发。
作者:程友静;欧阳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疗效及对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CFC患者9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9)。研究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5 mg,3次/d,乳果糖10 ml,3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5 mg,3次/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49.0%)(P=0.000)。治疗前两组肛门直肠动力及直肠感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直肠低敏感量、大耐受量、直肠顺应性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直肠静息压、肛门括约肌大收缩压、肛门括约肌静减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研究组轻度腹胀腹泻3例,对照组轻度腹胀1例,均未影响治疗。结论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CFC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肛门直肠感觉,促进肛门直肠协调收缩,对老年CFC疗效确切。
作者:王宏;田文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中医院干部病区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方法对该院干部病区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4.86%,主要发生在呼吸道、泌尿道及血液感染,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住院天数有关,配合中医治疗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在住院过程中除中西医结合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外,应规范无菌操作,尽量避免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天数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新梅;陈鹿鸣;肖莹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脑梗死为中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发病快,病程较长,致残率较高〔1〕。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如运动、语言、感觉、步态、平衡等会有不同程度损失,而且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和行为异常等症状,容易发生梗死性痴呆〔2〕。对于脑梗死后痴呆患者临床上主要以康复治疗为主。近年来,已有研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 )是独立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发生脑梗死后痴呆的可能致病因素之一〔3〕。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患者认知能力和血浆Hcy水平的变化来探讨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后痴呆患者的疗效。
作者:张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是人体两大中枢调控系统,二者相互协调,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甲状腺素分泌和释放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控,互为反馈,如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亢进)与促甲状腺释放激素( TSH )血清水平的升高(或降低)的关系。增龄性临床前甲状腺功能异常(又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病STD)包括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Hypo)、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 SHyper )与一些疾病的相关关系必须给予重视。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代表轻度甲状腺激素缺少或过多的情况,会导致某些临床上重要的不良后果。重视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将有利于超前预防保健及抗衰老,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是超前性预防医学的重要分支。本文结合笔者的观察结果及国内外有关新研究结果,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在抗衰老医学中的重要性,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疾病,特别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病率、自然病程、并发症与并存症及诊治标准等进行详细探讨。
作者:马永兴;陆佩芳;阮清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消心痛,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麝香保心丸。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74.7%)(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TC、TG、LDL-C 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等水平降低,观察组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与丙二醛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二醛水平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上升,观察组患者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较好地改善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以及调节血脂,显著缓解症状、促进预后。
作者:关素珍;李玲玲;周友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选择新诊断T2DM组136例,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BMI)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NC 组)60例。用 ELISA法测定空腹血清 IL-18、脂联素、hs-CRP,超声测定CIMT。根据CIMT将T2DM组分为增厚组(CIMT≥0.9 cm)和正常组(CIMT<0.9 cm)。结果(1)与NC组比较,T2DM组血清IL-18、hs-CRP水平升高(P<0.05),脂联素水平下降(P<0.05),CIMT增厚(P<0.05);(2)T2DM患者CIMT增厚组血清 IL-18、hs-CRP水平高于CIMT正常组(P<0.05),脂联素水平下降(P<0.05);(3)T2DM患者血清IL-18、 hs-CRP与 CIMT呈正相关,脂联素水平与 CIMT呈负相关;(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L-18升高和脂联素下降是T2DM患者CIMT增厚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AS与慢性炎症反应有关,高 hs-CRP、IL-18水平和低脂联素水平是反映T2DM患者AS程度的指标。
作者:陈锦凤;唐娜娜;陈诺琦;吴金枝;郑舒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红景天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红景天、顺铂对A549/DDP细胞的生长抑制并计算 IC50,采用 Annexin V-FITC 试剂盒、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凋亡率;采用 Western 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3、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多聚酶( PARP)表达水平。结果 A549/DDP对顺铂具有一定耐药性;在红景天、顺铂分别作用24 h 后,A549/DDP细胞凋亡率为(11.49+1.73)%、(19.87+3.65)%;显著低于联合用药组(34.88+5.62)%(P<0.05)。联合用药组 Caspase-3、PARP活化程度高于红景天组、顺铂组。结论联合红景天与顺铂具有协同作用,抑制肺腺癌耐药细胞生长,促进肺腺癌耐药细胞凋亡,提示红景天在化疗耐药的肺癌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黎萍;于文畅;郑百红;李君瑶;张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式养老未来的发展模式,即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1〕。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出现“四二一”结构。家庭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照料的能力越来越脆弱,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养老模式势必发生重大变化〔2〕。因此,构筑一套既能增强老人“自护”和“互护”能力,又能提高社会支持功能和节省人力资源的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模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奥瑞姆的自护理论”为指导,观察城镇社区老年居民采用自助、互助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的干预效果。
作者:邓暑芳;李小英;贺棋;陈川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为4%~25%,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20~50岁,约50%的男性会遭遇前列腺炎的影响〔1〕。该病的发病原因、病理改变以及临床症状复杂,且会对男性的性功能以及生育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2〕。当前,慢性前列腺炎诊疗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是其临床效果却不理想,尤其是对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阴性以及尿常规检查正常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不理想。本研究主要采用前列腺注药配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观察临床效果。
作者:周晓皮;徐和平;杨应国;喻兰;熊国根;黄之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分子肝素组、依那普利组和联合组,各8只。低分子肝素和依那普利组从造模前24 h开始分别以低分子肝素钙410 U/kg皮下注射每日2次、依那普利10 mg· kg-1· d-1灌胃,联合组给予上述2种治疗联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和灌胃。于造模后第14天处死大鼠,取梗阻侧肾组织,行 HE染色和 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肾组织CTGF mRNA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标志CTGF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间质损伤指数评分逐渐增加,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逐渐增大,CTGF mRNA、Ⅰ型胶原mRNA和 CTGF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经低分子肝素、依那普利和二者联合治疗后,肾间质损伤指数和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下降,CTGF mRNA、Ⅰ型胶原mRNA和CTGF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联合组优于两药单独治疗组比较(P<0.05),单独用药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可减轻梗阻侧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这一作用可能与抑制梗阻侧肾组织CTGF和I型胶原表达有关,低分子肝素和依那普利的单独用药效果不如联合治疗。
作者:王琳娜;李强翔;杨山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耐药蛋白(ABCG2)、P-糖蛋白(MDR1)基因表达水平与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 CD44+SGC-7901/5-Fu多药耐药关系。方法采用反复短期暴露并逐步递增药物浓度法建立5-Fu耐药胃癌细胞株SGC7901/5-Fu,鼠抗人CD44抗体,流式细胞术( FACS)检测分选CD44+SGC-7901/5-Fu。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测定SGC-7901/5-Fu、CD44+SGC-7901/5-Fu 、CD44-SGC-7901/5-Fu细胞5-Fu耐药指数及交叉耐药性。 RT-PCR方法分别检测对数期生长的 SGC-7901、SGC-7901/5-Fu、CD44+SGC-7901/5-Fu 、CD44-SGC-7901/5-Fu细胞 ABCG2、MDR1 mRNA表达。结果 CD44+SGC-7901/5-Fu相对于SGC-7901细胞的耐药指数为12.5(P<0.05),但CD44-SGC-7901/5-Fu相对于SGC-7901细胞的耐药指数为1.2(P>0.05)。 CD44+SGC-7901/5-Fu对ADM、MMC和DDP也有交叉耐药性,CD44-SGC-7901/5-Fu对ADM、MMC和DDP无交叉耐药性。与对照组(正常SGC-790)细胞比较,ABCG2、MDR1在5-Fu耐药的 SGC-7901细胞株中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5-Fu 耐药的 SGC-7901细胞株比较, CD44+SGC-7901/5-Fu细胞株ABCG2、MDR1表达继续增加(P<0.05);。与5-Fu耐药的 SGC-7901细胞株比较,CD44-SGC-7901/5-Fu细胞 ABCG2、MDR1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D44+SGC-7901/5-Fu 细胞株对5-Fu 耐药性明显增强,其多药耐药机制可能与 ABCG2、MDR1mRNA表达增加相关。
作者:李跃军;卓德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研究表明党参能清除体内活性氧,减少膜脂质过氧化,减少丙二醛(MDA)的产生,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力,可防止兴奋性氨基酸( EAA)的升高,增强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缓解其谷氨酸 N-思甲基-D-天冬氨酸( NMDA)受体功能减退状态〔1,2〕。这也与新一代抗精神病药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SDAs )治疗作用机制相似〔3~5〕。本研究观察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合并党参口服液的疗效。
作者:谭斌;向恩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