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哮喘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5例并文献复习

赵伟业;刘学东;葛云洁

关键词:哮喘,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诊断
摘要:目的 提高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5例支气管哮喘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5例患者确诊2例,临床诊断3例.痰培养4例查见曲霉菌,2例支气管镜检查病理形态学及特殊染色结果符合曲霉菌感染.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5例患者均接受伏立康唑治疗,其中2例死亡.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和尽早抗曲霉菌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围术期护理配合.方法 总结对37例肺泡蛋白沉积症93次全肺灌洗治疗的护理配合经验.结果 术中并发低氧32例次,术毕25例次更换气管导管机械通气支持4 h~24 h,术后呼吸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围术期护理配合对治疗成败至关重要.

    作者:孙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EA、CYFRA21-1、NSE、LDH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乳酸脱氢酶(LDH)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55例肺癌患者和53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EA、CYFRA21-1、NSE、LDH检测水平,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建立合理的临床判断临界值及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恶性患者胸水CYFRA21-1、NSE、CEA、LDH的水平高于良性患者(P<0.05).胸水CEA、CYFRA21-1、NSE、LD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9、63.6、72.7、36.4%和98.1、83、67.9、88.7%.血清CEA、CYFRA21-1、NSE、LD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1、87.3 、32.1、25.5%和92.5、79.2、90.6、92.5%.结论 胸水中CYFRA21-1、NSE、CEA、LDH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巩强进;吕志;吴丹;胡先纬;胡杰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保护性肺通气对肺功能正常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保护性肺通气对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研究组采用保护性肺通气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力学参数的改变.结果 研究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呼吸系统总顺应性(Cr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系统总阻力(Rr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机械通气模式对比,采用保护性肺通气,患者的Ppeak、Pmean,PETCO2、Crs显著提高,Rrs显著降低.

    作者:金修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结核病院住院肺结核病人菌株分布及耐药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结核病院住院肺结核病人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住院肺结核病人498份痰标本做各种病原菌培养.结果 共培养出644份菌株.结核分枝杆菌190株,4种一线抗结核药的耐药率是链霉素26.5%、异烟肼24.9%、利福平22.7%、乙胺丁醇10.3%.革兰阴性杆菌318株,耐药率高的依次是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革兰阳性球菌34株,耐药率高的依次是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真菌98株,耐药率高的依次是益康唑和氟康唑.结论 住院肺结核病人检出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多,真菌检出率也较高,结核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对多种药物有很高的耐药率.

    作者:陶波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8例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观察组)和34例全肺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分析两种术后生存率和肺功能改变情况,并比较其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术后肺活量、第1秒肺活量和大通气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3及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气管肺叶袖式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

    作者:罗强;钟醒能;黄绍华;蓝碧洋;张晓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高温气体致豚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高温气体吸入致豚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 选择4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损伤组(I),UTI 10万u/kg干预组(A),UTI 100万u/kg干预组(B).通过高温气体给I、A、B组豚鼠吸入,制作完成豚鼠ALI动物模型;然后,再把不同剂量UTI分别注射A、B组豚鼠腹腔内作干预治疗;4 h后,用ELLSA法测定豚鼠血清TNF-α、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含量,并测肺湿/干重比(W/D)和动脉血气;选取右肺组织做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A、B组血清TNF-α和弹性蛋白酶含量、肺W/D、病理变化均比I组有显著性差异;A、B组之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UTI可降低ALI炎性介质水平,改善肺通气和病理变化情况;随着乌司他丁剂量增加,保护肺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强.

    作者:常月进;吴升;郝建;刘娟;李树雯;钱钧;王丽君;江庆;尤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对肺腺癌GPC5表达的调控作用及意义

    目的 研究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对肺腺癌细胞GPC5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在线预测GPC5启动子区域CpG岛的分布,合成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引物,甲基化酶特异性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嘧啶核苷(5-AZA)处理肺腺癌细胞系A549、SPC-A1及永生化支气管上皮细胞HBE,检测处理前后GPC5表达的变化.同时用MSP方法检测肺腺癌组织标本中GPC5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情况,以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结果 GPC5在正常的支气管上皮中不表达,而在肺腺癌细胞系中均有明显表达.5-AZA处理后,GPC5在A549及SPC-A1中的表达均上调,提示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参与了GPC5基因表达的调节.但肺腺癌组织标本中GPC5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呈现低甲基化状态,提示这种低甲基化状态参与了肺腺癌细胞中GPC5表达的上调.结论 GPC5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参与了其表达的调控,可能是导致肺腺癌中GPC5上调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李燕;苗立云;肖永龙;蔡后荣;张德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纵隔成熟性畸胎瘤临床病理分析

    病例报告一、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2岁,因左侧胸背部胀感7~8年,胸痛10月余于2005年10月4日入院.患者7-8年前无明显诱因感左侧胸背胀感,无疼痛,未予重视,当时未做特殊处理,本次予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感左侧胸痛,呈持续性胀痛,左侧卧位时明显,与呼吸无关,当时发热2天,遂来我院,查CT示:左上纵隔囊肿.

    作者:高福平;魏谨;朱有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疗效观察

    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异常和永久性扩张的一种慢性化脓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咯脓痰和反复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临床较常见,本院联合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史俊平;刘艳芹;刘鹏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96例老年性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的临床.方法 对我院的9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从临床症状、体征、合并症、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临床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患者以肺部症状和全身症状为主;合并症多,以肺部疾患、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胸部X片肺部病灶广泛、类型多样,以浸润型为主,易误诊.结论 提高对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特点的认识,要考虑综合诊断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余佳平;黎志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9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近10年我院收治的29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 29例病人男女比例为14:15,100%有淋巴结肿大,72.4%有发热,44.8%患者有咽痛、咳嗽等,超声发现脾肿大者占46.7%(7/15),肝功能异常者34.6%(9/26),白细胞降低者占39.3%(11/28),血沉增快者占59.1%(13/19),C反应蛋白升高者占66.7%(10/15),ANA阳性率9.1%(1/11),抗-EBV IgM阳性率3.3%(3/9),16例患者接受了皮质激素治疗,10例患者自行缓解,另有1例出院后复发而服用皮质激素、1例半年后诊断为成人斯提尔病、1例不除外合并结缔组织病.结论 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依赖淋巴结活检,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部分病人可自愈.

    作者:张利群;陈杭薇;王四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BODE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不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5大疾病负担和第3大死亡原因[1].

    作者:陈萌;郭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或福莫特罗/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福莫特罗/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中度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250 μg/次,2次/d,另一组吸入福莫特罗/布地奈德,(4.5/160),160 μg/次,2次/d.评价3个月、6个月内的急性发作次数、夜间发作次数、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和哮喘控制调查表评分.结果 治疗3月的沙美特罗组急性发作次数、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和哮喘控制调查表评分多于布地奈德组,夜间发作次数少于布地奈德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月时沙美特罗组急性发作次数、夜间发作次数、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和哮喘控制调查表评分均少于布地奈德组,但差异仍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度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患者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或福莫特罗/布地奈德干粉剂均能取得同样的哮喘控制.

    作者:杨阳;邹俊;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BiPAP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机械通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PaO2、SpO2及HR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pH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治疗不良反应.结论 BiPAP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作者:李佳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舒利迭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舒利迭前后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 选择5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组,30例使用舒利迭,29例使用万托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及血中hs-CRP 数值的变化.结果 舒利迭组(试验组)与万托林组(对照组)比较,在治疗前后,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及血中hs-CRP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舒利迭较万托林可显著降低气道炎症及复发,可显著降低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及血中hs-CRP浓度.

    作者:曹刚;郑玉龙;周黎阳;何远强;徐传芹;尹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舒利迭吸入治疗AECOPD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舒利迭粉吸入剂(丙酸氟替卡松500 μg/沙美特罗50 μg)治疗AE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4例住院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利迭吸入,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血气、糖化血红蛋白(HbA1c)、8 AM空腹血糖(8AMFB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的变化.结果 两组FEV1/FVC、FEV1%预计值、PaO2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FEV1%预计值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aCO2较对照组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bA1c、8AMFBG及2 h PG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粉吸入是治疗AECOPD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罗光伟;毛先明;万军;黄小龙;杨硕;毛莉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方法的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选择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两个不同专科监测中心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的治疗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分别为19.82%(67/338)、11.79%(23/195),手术27.51%(93/338)、41.53%(81/195),两个专科之间手术治疗病例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作任何治疗的分别为34.02%(115/338)、37.94(74/195).结论 采用何种治疗方法,与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经济状况、医生的专业知识密切相关.

    作者:李成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3例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3例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2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肺部分切除术19例,肺全部切除术4例;其中联合整块胸壁切除术15例,肋骨部分切除术4例,胸膜重建术3例,上腔静脉部分切除术1例,心包部分切除术1例.本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91.3%(21/23),3年生存率为65.2%(15/23),5年生存率为30.4%(7/23).结论 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效果较佳,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姚立中;朱秉智;庄敏;吴月敏;董建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症状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结脑)临床症状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分析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例死亡,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4例,好转25例.结论 细致周到的临床症状观察和护理,及时反馈患儿病情变化、尽早采取相关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谈春芳;彭胜利;罗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石家庄市2007年~2010年肺结核病人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初诊肺结核病患者4783例和随访肺结核病患者5709例痰标本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萋尼式染色法,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进行.结果 对2007~2010年初诊的4783例肺结核病人进行的痰抗酸杆菌的检测,共检测涂阳806例,4年中平均痰涂片阳性检出率为16.85%,随访病人查痰总人数为5709,检出痰涂片阳性人数99,4年中平均涂片阳性检出率为1.83%.结论 肺结核病人痰结核杆菌涂片阳性检出率对结核病的监测和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桦;马立新;张青剑;苏志敏;孙家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