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杰;朱纯儒
目的 研究PTEN、NF-κBp6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及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15例正常肺组织中PTEN、NF-κBp65的表达.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TEN平均吸光度(A)值低于正常肺组织(P<0.05),NF-κBp65平均吸光度(A)值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随着肿瘤的发展、转移、分化程度的降低,PTEN平均吸光度(A)值降低,而NF-κBp65平均吸光度(A)值增加(P<0.05);NF-κBp65与PTEN呈负相关(r=-0.841,P<0.05).结论 PTEN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NF-κB的活化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作者:张建;郝兴亮;崔丽华;冯涛;王世寿;蔺景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与雾化吸入麻醉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0年3月间行纤支镜检查的本院住院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行静脉麻醉无痛纤支镜检查,对照组性雾化吸入纤支镜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情况和术中生命体征监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静脉麻醉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是一项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的术前麻醉方式.
作者:田雨;李杨;喻益勇;唐雅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为了提高涂阴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将本院自2010年6月~2011年4月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55例涂阴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镜灌洗液及痰培养结果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男,40人,年龄16~82岁,中位数54岁;女15人,年龄23~79岁,中位数49岁;男女比例3.79:1.
作者:温建水;张卫东;穆丽萍;徐洪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分析涂片与培养的结果,结核杆菌培养对诊断结核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萋尼氏抗酸染色镜检和改良罗氏(L-J)培养.结果 痰涂片阳性率为26.78%,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为30.35%.结论 结核杆菌培养敏感性优于涂片法.
作者:李艳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不同方式给氧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氧合及营养素摄入的影响.方法 对55例COPD患者随机分组,不干预、进餐时连续鼻导管给氧或餐前面罩给氧半小时,连续监测三组就餐前后SpO2以及营养素摄入情况.结果 不干预组餐后SpO2低于餐前,进餐时间相对延长,营养物质摄入减少.进餐时连续鼻导管给氧及餐前半小时面罩给氧均能提高COPD患者的SpO2和营养素摄入,但连续鼻导管给氧后SpO2幅度变化明显优于餐前面罩给氧(P<0.05),但两者营养素摄入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 重度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可能与患者进餐后发生的缺氧、低氧血症有关,进餐时连续鼻导管给氧及餐前面罩给氧均可以提高COPD患者进餐时的氧合,提高营养素摄入.
作者:沈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方法 检测124例结核性胸膜炎(治疗前组)患者、30例治疗后吸收好转期(治疗后组)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FIB和D-D水平,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前组)患者血浆FIB和D-D水平升高,与治疗后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后组血浆FIB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浆D-D仍较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浆FIB和D-D水平变化与病情相关,可作为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监测疗效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孙卫红;陈友轩;林镜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8例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观察组)和34例全肺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分析两种术后生存率和肺功能改变情况,并比较其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术后肺活量、第1秒肺活量和大通气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3及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气管肺叶袖式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
作者:罗强;钟醒能;黄绍华;蓝碧洋;张晓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3例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2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肺部分切除术19例,肺全部切除术4例;其中联合整块胸壁切除术15例,肋骨部分切除术4例,胸膜重建术3例,上腔静脉部分切除术1例,心包部分切除术1例.本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91.3%(21/23),3年生存率为65.2%(15/23),5年生存率为30.4%(7/23).结论 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侵犯胸壁效果较佳,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姚立中;朱秉智;庄敏;吴月敏;董建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高温气体吸入致豚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 选择4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损伤组(I),UTI 10万u/kg干预组(A),UTI 100万u/kg干预组(B).通过高温气体给I、A、B组豚鼠吸入,制作完成豚鼠ALI动物模型;然后,再把不同剂量UTI分别注射A、B组豚鼠腹腔内作干预治疗;4 h后,用ELLSA法测定豚鼠血清TNF-α、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含量,并测肺湿/干重比(W/D)和动脉血气;选取右肺组织做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A、B组血清TNF-α和弹性蛋白酶含量、肺W/D、病理变化均比I组有显著性差异;A、B组之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UTI可降低ALI炎性介质水平,改善肺通气和病理变化情况;随着乌司他丁剂量增加,保护肺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强.
作者:常月进;吴升;郝建;刘娟;李树雯;钱钧;王丽君;江庆;尤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收获CD133+肺腺癌细胞并评估其肿瘤干细胞特性.方法 从13例新鲜肺腺癌组织中收获CD133+和CD133-肺腺癌细胞,并进行Transwell侵袭实验、裸鼠成瘤实验等对比研究,观察CD133+和CD133-肺腺癌细胞的差异.结果 13例中有10例发现CD133表达,其阳性表达率高为13.12%,CD133+和CD133-细胞在侵袭性、致瘤能力上有明显区别.结论 CD133在人肺腺癌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CD133+较CD133-人肺腺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和致瘤能力.
作者:王树岗;曾志勇;杨胜生;林建生;袁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肺原发综合症占肺结核的10%左右,以儿童为多见[1].近年来由于儿童结核预防措施的普及、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人群,使原发型肺结核在成人显得易感性增加,更为常见.随着CT检查的普及,成人肺部原发病灶与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同时存在的状况经常可见,其影像表现与肺癌极其相似,很容易误诊.本文收集我院近10年来临床误诊为肺癌的成人肺原发综合症11例,重点分析临床资料,以期进一步提高成人肺原发综合症的认识.
作者:王国庆;章从金;王辉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肺结核(PTB)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钙(Ca)、镁(Mg)的含量,探讨相关因素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7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107例初治PTB合并T2DM患者为DM组,87例初治PTB患者为非DM组,比较各组的血清Ca、Mg异常率和平均水平,并分别与部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DM组的低血Ca发生率(67.3%)和平均水平(2.11±0.14 mmol/L)与NDM组(58.6%,2.10±0.15 mmol/L)无明显差别,P值均>0.05;DM组的低Mg发生率(13.08%)和平均水平(0.79±0.13 mmol/L)与NDM组(0%,0.84±0.08 mmol/L)有明显差别,P值分别<0.01、<0.05.血Ca与TP、ALB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475,0.533),血Mg与年龄、TP、ALB、HbAlc、Ins微弱相关(r值分别为0.111~0.178).结论 PTB合并T2DM患者伴有血清Ca、Mg代谢紊乱,血Ca与血浆蛋白明显相关,血Mg与血浆蛋白及血糖控制微弱相关.检测其血清中Ca、Mg的变化对TB的转归及DM并发症预防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春丽;梁国添;曾晶;刘秋玲;简奕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保护性肺通气对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研究组采用保护性肺通气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力学参数的改变.结果 研究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呼吸系统总顺应性(Cr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系统总阻力(Rr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机械通气模式对比,采用保护性肺通气,患者的Ppeak、Pmean,PETCO2、Crs显著提高,Rrs显著降低.
作者:金修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乳酸脱氢酶(LDH)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55例肺癌患者和53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EA、CYFRA21-1、NSE、LDH检测水平,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建立合理的临床判断临界值及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恶性患者胸水CYFRA21-1、NSE、CEA、LDH的水平高于良性患者(P<0.05).胸水CEA、CYFRA21-1、NSE、LD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9、63.6、72.7、36.4%和98.1、83、67.9、88.7%.血清CEA、CYFRA21-1、NSE、LD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1、87.3 、32.1、25.5%和92.5、79.2、90.6、92.5%.结论 胸水中CYFRA21-1、NSE、CEA、LDH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巩强进;吕志;吴丹;胡先纬;胡杰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免疫球蛋白E(IgE)在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哮喘发作期患者5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测定血清IL-18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gE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发作组血清IL-18和IgE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期患者血IL-18与IgE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865,P<0.05).结论 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IL-l8和IgE表达水平增高,两者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作者:宋斌;许云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尿激酶胸腔内注射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科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胸腔闭式引流注药组64例,常规穿刺组62例,对两组患者胸水引流量、胸膜肥厚及穿刺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引流注药组胸水引流量多,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短,胸膜肥厚及穿刺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常规穿刺组.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尿激酶胸腔内注射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胸穿组.
作者:许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01月至2011年0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多巴酚丁胺和酚妥拉明),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以及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以及FEV1与FVC的比值(FEV1/FVC)的变化情况,两组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93.3%),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肺型P波和肢导QRS低电压例数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肺型P波和肢导QRS低电压例数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例数也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VC(64.1±2.8)、FEV1(63.0±4.2),以及 FEV1/FVC(66.3±4.8)等肺功能指标,都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罗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特耐)超前镇痛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行肺大疱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用药与麻醉维持用药均相同,观察组术前15 min静注特耐40 mg,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2 ml.术后15 min、1 h、2 h、4 h、8 h、12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同时观察患者术后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2例(6.6%)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10.0%)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应用于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多,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杨永斌;李莉艳;高景;刘晓光;鲍云波;耿恩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近10年我院收治的29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 29例病人男女比例为14:15,100%有淋巴结肿大,72.4%有发热,44.8%患者有咽痛、咳嗽等,超声发现脾肿大者占46.7%(7/15),肝功能异常者34.6%(9/26),白细胞降低者占39.3%(11/28),血沉增快者占59.1%(13/19),C反应蛋白升高者占66.7%(10/15),ANA阳性率9.1%(1/11),抗-EBV IgM阳性率3.3%(3/9),16例患者接受了皮质激素治疗,10例患者自行缓解,另有1例出院后复发而服用皮质激素、1例半年后诊断为成人斯提尔病、1例不除外合并结缔组织病.结论 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依赖淋巴结活检,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部分病人可自愈.
作者:张利群;陈杭薇;王四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血生化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孝感市某2所小学学生的睡眠情况,共收集疑似OSAHS的学生207人,均行血生化和PSG检测.根据PSG检测结果,分为A组(有OSAHS)78例,B组(无OSAHS)129例,对两组血生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CK-MB、cTnl、ALT、FPG、TC、TG的阳性率及检测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UN的阳性率及检测值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儿童心脏功能、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存在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与OSAHS可能互为因果关系;对OSAHS儿童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左满凤;舒琼璋;刘贺临;罗望梅;董晶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