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向干预睡眠障碍与疼痛对妇科手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

郑晓彬;胡碎钗;张海群

关键词:双向干预, 睡眠障碍, 疼痛, 妇科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双向干预睡眠障碍与疼痛对妇科手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妇科手术后患者4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疼痛干预组(对照组)和双向干预组(干预组),两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硬膜外持续镇痛,干预组术后采取硬膜外持续镇痛联合镇静催眠药。主要评估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睡眠状况、免疫和营养状况等指标。结果干预组第1、3天手术患者疼痛评分分别为1.82±0.09和1.74±0.12,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平均睡眠时间为(6.09±0.12)h,多于对照组(4.35±0.17)h (P<0.05);干预组术后第7天PSQI为7.05±0.13,低于对照组8.96±0.11(P<0.05);干预组术后3 d和术后7 d免疫球蛋白(Ig)M分别为(509.71±10.64)mg/L和(342.41±8.49)mg/L,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3 d和术后7 d CD4+/CD8+分别为1.33±0.03和1.48±0.02,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3 d和术后7 d白蛋白分别为(47.16±0.11)g/L和(51.04±0.07)g/L,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手术后患者进行双向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减轻疼痛,提高机体状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点穴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

    血管性痴呆( VD)属老年常见病,经早期积极防治,病情具有可逆性,是现今唯一可以预防的痴呆类型。中医药对本病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国内外医学界日趋重视〔1〕。本文就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点穴治疗VD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马春;杨丽华;李淑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鲑鱼降钙素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围术期的镇痛效果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120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各40例,Ⅰ组给予鲑鱼降钙素,Ⅱ组给予帕瑞昔布钠,Ⅲ组给予鲑鱼降钙素联合帕瑞昔布钠,比较三组术后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RVAS)、主动运动状态VAS(AVAS)、持续被动运动VAS(PVAS)、患者能主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的时间、主动屈髋90°的时间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3 dⅢ组的RVAS评分、AVAS评分以及PVAS评分均显著低于Ⅰ组、Ⅱ组(P<0.05);术后Ⅲ组主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的时间、主动屈髋90°的时间均显著早于Ⅰ组和Ⅱ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围术期的镇痛效果较好,能显著减少患者的痛苦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马慧勇;曹江龙;李旭晨;韩纯杰;秦秀龙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中正五聚蛋白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及其与气道炎性细胞和气道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4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 A组),45例COPD稳定期患者( B组),45例健康体检者( C组),采用酶连免疫吸附分析( ELISA)法检测诱导痰中PTX3水平,并计算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和百分比,测定三组人群的肺功能。结果诱导痰中PTX3水平(A组>B组>C组)(P<0.05);A组诱导痰中PTX3水平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67,P<0.05),与肺功能(FEV1%pre)呈负相关(r=-0.78,P<0.05);B组诱导痰中PTX3水平与肺功能(FEV1%pre)呈负相关(r=-0.57,P<0.05)。结论 PTX3作为固有免疫反应的体液因子参与 COPD 气道炎性过程,其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气道炎性标记物。

    作者:刘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周脂素基因表达调控及运动对其的影响

    肥胖、血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 IR)均可能与脂肪分解失调有关。近年来关于脂肪分解的研究逐渐集中于包被于脂肪细胞中性脂滴表面的蛋白上。脂滴外周包被的单层磷脂分子层表面嵌着多种膜蛋白,包括周脂素或脂滴包被蛋白( Perili-pin)、脂肪细胞分化相关蛋白( ADRP)、47 kD的尾连蛋白( TIP-47)、S3-12和P200,窖蛋白( caveolins)、波形蛋白( vimentin)以及氧化型PAT蛋白(OXPAT)或脂滴蛋白(LSDP)5或心肌脂滴蛋白( MLDP)〔1~3〕。其中,Perilipin、ADRP和TIP-47这3种蛋白的氨基端高度保守,大约有100个氨基酸的区域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所以取Perilipin、ADRP和TIP47的第一个字母来命名,称为“PAT”家族。目前研究认为Perilipin在调控脂肪储存、分解反应及相关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2型糖尿病、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代谢性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有

    作者:邱烈峰;肖爽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厚朴酚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

    目的:观察厚朴酚对急性肺损伤( ALI)大鼠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1β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ALI组(10只)、厚朴酚低剂量组(4μg/kg,10只)和厚朴酚高剂量组(8μg/kg,10只)。腹腔注射脂多糖( LPS)10 mg/kg 2 ml建立ALI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组于制模前30 min 腹腔注射厚朴酚;每组于6、12、24 h 3个时间点取血,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于制模后24 h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行HE染色并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I组TNF-α、IL-1β含量6、12、24 h明显升高(P<0.01);与ALI组比较,厚朴酚组TNF-α、IL-1β含量6、12、24 h即明显下降(P<0.01),两治疗组间炎症介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HE染色提示,厚朴酚干预组的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好转。结论厚朴酚可下调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对脓毒症ALI大鼠的肺组织有抗炎作用。

    作者:王雪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麻与七氟烷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在老年患者骨关节置换术中麻醉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麻与七氟烷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在老年患者骨关节置换术中效果。方法择期行骨关节置换术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Ⅱ~Ⅲ级的老年患者(65~85岁)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组(A组)与七氟烷芬太尼静吸复合组(B组),A组应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持续泵注来进行麻醉维持,B组应用七氟烷吸入加芬太尼静脉注射来实现麻醉维持,两组均同时应用Narcotrend 监测仪监测麻醉深度。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 A组收缩压( SBP)、心率( HR)变化均大于B组(P<0.05)。 A组吞咽反射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出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均比 B组延长(P<0.05)。结论七氟烷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组麻醉维持更平稳,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更少,术后患者苏醒更迅速,该全麻方式可以更好地应用于行骨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

    作者:吕晓红;段宗生;张剑;台永祥;王虎山;麻海春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白细胞介素-6在老年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 IL-6)在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87例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入院患者,年龄61~92岁,67例门诊骨密度(BMD)正常的健康人,年龄50~60岁,分别空腹抽取静脉血10 ml,取血清检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 sIL-6)、骨钙素( BGP)、碱性磷酸酶(AKP)、钙(Ca)、磷(P)等指标,同时测定腰椎及股骨颈BMD。结果研究对象BMD随年龄增加逐年下降。 IL-6在 BMD正常人群中变化差异不明显,但均有随年龄增加和BMD值降低而上升的趋势,和BMD呈明显负相关。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BGP和AKP含量明显高于BMD正常的健康人,血钙、血磷水平各组变化不大。结论随着年龄增加,BMD逐年下降,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血清L-6R明显升高,并促进骨吸收增加,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

    作者:方秀统;李洋;于方;陈国强;俞猛;王立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不同疗程及时间窗的高压氧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及时间窗的高压氧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 ACI)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老年ACI患者154例。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Ⅰ组~Ⅶ组,每组22例。Ⅰ组 t<12 h,疗程20 d;Ⅱ组 t<12 h,疗程40 d;Ⅲ组12 h≤t<7 d,疗程20 d;Ⅳ组12 h≤t<7 d,疗程40 d;Ⅴ组t≥7 d,疗程20 d;Ⅵ组t≥7 d,疗程40 d;Ⅶ组设为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的常用药物加以治疗,其余各组根据分组条件予以高压氧治疗。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及脑电图评定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Ⅰ组~Ⅵ组患者ADL、NIHSS评分及脑电图评定程度均好于Ⅶ组;疗程同为20 d时,Ⅰ组患者的ADL、NIHSS评分及脑电图评定程度好于Ⅲ组和Ⅴ组,而Ⅲ组亦好于Ⅴ组;疗程同为40 d时,Ⅱ组患者的ADL、NIHSS评分及脑电图评定程度好于Ⅳ组和Ⅵ组,而Ⅳ组亦好于Ⅵ组;相同时间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组别中,Ⅱ组的ADL、NIHSS评分及脑电图评定程度好于Ⅰ组,Ⅳ组好于Ⅲ组,Ⅵ组好于Ⅴ组(均P<0.0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各组患者并未产生中耳、鼻旁窦部及肺等气压伤和减压病,以及氧中毒等有关不良反应。结论老年 ACI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时应及早进行,并适当延长疗程,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许国春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围术期替罗非班不同给药方法比较

    目的:比较下游导管室内经冠状动脉和上游静脉内注射负荷剂量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血管造影结果和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10例急性STEMI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STEMI患者,分为上游静脉组(105例,患者在急诊室经静脉注射负荷剂量的替罗非班10μg/kg);下游冠状动脉组(105例,患者在导管室完成诊断性造影之后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μg/kg),两组患者均后续0.15μg· kg-1· min-1静脉泵入36 h。观察手术前、后 TIMI 血流分级、校正 TIMI 计帧数(cTFC)、心肌灌注分级( MBG)指标。术后1个月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上游静脉组在各个初始造影指标均明显优于下游冠状动脉组,TIMI 3级血流(24% vs 10%;P=0.01),cTFC(78±30 vs 92±21;P=0.001),和 MBG 2或3级(15% vs 6%;P=0.02)。而在术后心肌水平灌注指标下游冠状动脉组均明显优于上游静脉组,ST段回落>70%的比率(50% vs 35%;P=0.03);MBG 2 or 3级(79% vs 58%;P=0.001)左室功能恢复的指标显示下游冠状动脉组明显优于上游静脉组(P<0.05)。结论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在导管室经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可改善介入术后的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和术后1个月左室功能恢复。这可能得益于冠状动脉内局部注射病变局部及病变远端的血管床有较高的药物浓度。

    作者:赵玉君;王东颖;董秋立;王忠明;胡靖;马潇潇;刘少云;孔立茶;张海涛;支立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老年病区220株白色念珠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白色念珠菌大多发生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菌群失调时,如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及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等过程中易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且病死率较高〔1〕。老年患者的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减退,且多伴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抗感染能力下降,造成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机会增多。同时,随着临床上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和长期应用,白色念珠菌耐药现象也愈来愈严重〔2〕。本研究分析近期临床所分离的220株白色念珠菌的耐药性。

    作者:厉荣玉;欧成举;陈裕秀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益肾化湿颗粒和舒洛地特软胶囊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益肾化湿颗粒和舒洛地特软胶囊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 D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DN患者60例并进行益肾化湿颗粒和舒洛地特软胶囊联合治疗。另选取60例同期接受常规降糖、降血脂和舒洛地特软胶囊治疗的老年 DN患者作为对照。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肾化湿颗粒(10 g/次,3次/d)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并分析用药前后两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肾功能指标、血脂、凝血功能、C 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IL)-8等炎性因子水平、空腹血糖( FPG)、平均动脉压( MAP)和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为显著的患者比例和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5.00%和98.33%)均高于对照组的23.33%和91.67%(P<0.05)。治疗前两组TC、TG、HDL-C和LDL-C等血脂指标、APTT、PT、FDP、D-D和FIB等凝血功能指标、FPG、MAP、Scr、血BUN、血脂、凝血功能、UAER、CRP以及IL-8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TC、TG、HDL-C和LDL-C等血脂指标、APTT、PT、FDP、D-D和FIB等凝血功能指标、FPG、MAP、Scr、BUN、UAER、CRP、IL-8等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且联合治疗组TC、TG、HDL-C和LDL-C等血脂指标、APTT、PT、FDP、D-D和FIB等凝血功能指标、MAP、Scr、BUN、UAER、CRP、IL-8等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 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5%( t=4.26,P<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和舒洛地特软胶囊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水平,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并降低患者的血脂、凝血功能和炎性指标水平,且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国胜;侯小静;朱广领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生化、骨密度水平及治疗后变化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骨生化指标变化及抗甲亢药物治疗后对骨生化、骨密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比老年甲亢患者110例(观察组)及年龄相似的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的骨生化指标及股骨颈骨密度、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比例。结果观察组游离甲状腺素(FT)3、FT4、碱性磷酸酶(ALP)、降钙素(CT)、尿钙(UC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促甲状腺素(TSH)(P<0.0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FT3、FT4、ALP、UC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TSH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男(t=3.192,P<0.01)、女患者(t=3.430,P<0.01)股骨颈骨密度(BMD)水平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而骨量减少(χ2=6.494,P=0.011)、骨质疏松(OP)(χ2=6.452, P=0.011)比例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结论老年甲亢患者会出现高骨转化状态,导致骨量减少、OP,及时抗甲亢治疗可显著改善骨质量。

    作者:朱丽;邹秀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白细胞介素18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大量研究表明,左心室肥厚( LVH)与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和控制欠佳相关。另外,神经内分泌激素同样明显影响LVH的发生、发展〔1〕。脂联素( APN)是一种具有类似胶原结构的糖蛋白,在高血压、冠心病及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水平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 IL)-18作为一种多效能促炎症因子,能诱导干扰素( IFN )-γ的合成与释放,导致炎症反应性疾病的发生等。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患者APN、IL-18水平的检测,旨在探讨APN、IL-18与LVH的相关性。

    作者:李建民;殷屹岗;王叶宝;王立春;朱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704 C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704C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AGT基因T704C基因型检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携带野生TT基因型的ACI患病率为7.92%,突变纯合子CC基因型的ACI患病率为32.95%,其患病风险增加了5.15倍(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患病率不同(P<0.0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按性别分层后,男性人群中,与携带野生TT基因型的人群相比,携带突变CC基因型的ACI患病风险增高了3.46倍;而女性人群中,患病风险增高了15.94倍;按年龄分层后,在<65岁的人群中,与携带野生 TT基因型的人群相比,携带突变 CC基因型人群 ACI患病风险增高了3.34倍;而在≥65岁人群中其风险增加6.49倍。结论 AGT基因T704C多态性可能与ACI的发病风险有关,AGT基因多态性对ACI发病的影响随年龄、性别的不同而不同。

    作者:李宏芬;沈志霞;王颖杰;顔秉政;刘子洪;安洁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喉癌组织中肿瘤出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肿瘤出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C表达及与喉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观察60例苏木素-伊红( HE)染色喉癌组织中肿瘤出芽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相应喉癌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喉癌组织中肿瘤出芽检出率58.33%,肿瘤出芽预测喉癌淋巴结转移灵敏度90.91%,VEGF-C在喉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68.33%,肿瘤出芽与喉鳞癌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肿瘤出芽及VEGF-C表达符合率73.33%。肿瘤出芽及 VEGF-C与喉癌组织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型、有无吸烟史、肿瘤大小、性别及年龄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出芽及VEGF-C在喉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该检测及蛋白表达量水平可作为喉癌淋巴结转移的预判指标。

    作者:高立生;高珊;霍峰;宋有鑫;齐志伟;毕静;徐勤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 NTX)的表达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35例骨转移乳腺癌患者,33例非骨转移晚期乳腺癌患者,30例健康人,分别应用ELISA法测定尿液中 NTX含量,骨转移患者治疗后再次收集尿液标本测定NTX含量。结果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尿NTX含量明显升高,通过有效治疗后下降治疗前尿NTX含量与骨转移负荷、疼痛程度相关,治疗有效的患者骨相关不良事件( SREs)的发生率为20.7%,而治疗无效的患者SREs的发生率高达66.7%,治疗前尿NTX高水平是骨相关不良事件及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结论采用尿NTX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疗效监测,骨相关不良事件及生存的预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晶;柳影;吴春娇;程颖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胃腺癌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147和Furin的表达对血管生成的作用

    目的:观察胃腺癌术后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和弗林蛋白酶(Furin)的表达,探讨二者对 CD31阳性的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95例胃腺癌术后组织蜡块及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62例不典型增生的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62例距肿物边缘>5 cm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组中 CD147、Furin 的表达和 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探讨其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中 CD147、Fur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和MV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研究组中CD147、Furin和MVD的表达均与肿瘤大径、浸润深度、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相关。相关分析显示 CD147和 MVD、Furin 和 MVD 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胃腺癌术后组织中 CD147和 Furin 高表达,且具有促进CD31阳性的血管生成的作用。 CD147和Furin均参与肿瘤的进展。

    作者:才保加;祁玉娟;周为;王晓龙;马玉斌;马晓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血清HE4联合CA125检测在卵巢癌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目前,血清癌抗原125( CA125)是应用多、广的卵巢恶性肿瘤的标志物,但是对于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敏感性不高,而在一些良性疾病如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人附睾蛋白(HE)4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标记物,在卵巢恶性肿瘤中含量很高,但是在卵巢良性组织中含量很低,在绝经和未绝经女性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卵巢癌的早期也有很高的敏感性〔1〕。本研究旨在研究HE4、CA125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以及术前、术后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杨丽萍;李会影;任淑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及腹膜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HDF)、腹膜透析(PD)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来该院就诊的老年尿毒症皮肤瘙痒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HD组(33例)、联合组(33例)、PD组(34例),在初次透析前后、透析后1、2个月记录患者皮肤瘙痒评分,并检测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PTH)、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透析2个月后比较三组对皮肤瘙痒症的疗效。结果联合组和PD组透析2个月后β2-MG水平、iPTH水平、瘙痒症评分明显低于HD组(P<0.05)。 PD组透析2个月后β2-MG水平低于联合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D组透析2月后iPTH水平明显低于联合组(P<0.05)。 PD组透析2个月后评分明显低于联合组(P<0.05)。 PD组、联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HD组(P<0.05);PD组有效率高于联合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与腹膜透析均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全段PTH、β2-MG水平,缓解患者瘙痒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燕林;安海文;刘琳娜;黄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三伏天外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

    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是导致老年人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1〕,不仅损害了患者身体健康,还带来了诸多精神、心理及社会领域的不利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有效治疗老年CVA已成为了内科临床热门话题〔2〕。本文就于三伏天外用中药穴位贴敷干预老年CVA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李淑玲;杨丽华;马春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