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玲;由玮;左玲莲;宋明君;刘桂霞;石磊;陈永清;孙德万
目的 研究复元胶囊对气虚血瘀证大鼠的血液高凝状态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1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复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芪参胶囊组、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疲劳、饥饿、高脂饮食及寒湿等方法建立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分别灌胃给药4 w后测定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P-选择素(P-sel)及D-二聚体(D-D)含量.结果 模型组Fg、P-sel和D-D的含量较空白对照组为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元胶囊低、中、高三组Fg、P-sel和D-D的含量均显著偏低(P<0.05),且偏低程度高于芪参胶囊组(P<0.05).复元胶囊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虚血瘀证大鼠存在凝血与纤溶系统异常,复元胶囊有调节气虚血瘀证凝血与纤溶功能紊乱的作用.
作者:李学荣;李荣亨;徐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吴茱萸碱对小鼠肉瘤S180细胞肿瘤模型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外周血常规的影响.方法 小鼠左后肢皮下接种S180.接种后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剂量10 ml/kg)、阳性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剂量50 mg/kg)、吴茱萸碱组(给予吴茱萸碱,剂量50 mg/kg).每组小鼠10只.给药结束后,观察抑瘤率,检测血常规.结果 吴茱萸碱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50 mg/kg吴茱萸碱可使抑瘤率达到43.6%左右.吴茱萸碱(剂量50 mg/kg)能升高S180荷瘤小鼠外周血的白细胞(P<0 05),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不大.结论 吴茱萸碱对小鼠在体肿瘤S180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吴茱萸碱作为抗肿瘤药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吴茱萸碱能升高S180荷瘤小鼠外周血的白细胞数量,可能是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立宏;蒋丽娜;石永威;张晓丽;孙黎;罗强;贾天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GSK3B抑制剂(CI)、糖尿病模型组(DM组)和糖尿病GSK3β抑制剂治疗组(DI).糖尿病大鼠GSK3β抑制剂治疗组干预治疗后,处死大鼠,检测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Scr);肾脏组织切片行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IHC)方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脏中的表达,测量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含量.结果 GSK3B抑制剂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功能改变.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CTGF蛋白表达增强(均P<0.01);血清中ICAM-1水平升高(均P<0.01).与DM组相比,DI组大鼠CTGF蛋白表达下降(均P<0.01);血清中ICAM-1水平下降(均P<0.01).结论 GSK3β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降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改变.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清中ICAM-1含量,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韩艳秋;王嘉欣;崔文鹏;贾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分为耳穴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充分透析、睡眠卫生教育,耳穴干预组进行耳穴贴压治疗.选取耳部神门、心、交感、内分泌、皮质下五个穴位,治疗1个月后统计疗效,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作为评定睡眠的量化指标.结果 耳穴干预组患者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成分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均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无差异(P>0.05);耳穴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疗效比较,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成分差异显著(P<0.05).耳穴干预组干预前后催眠药物的评分虽无显著差异,但22例服用催眠药的患者在耳穴干预后服药剂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耳穴贴压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较好,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
作者:吴秀清;钟志聪;周敏;邹川;童小珍;林启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颈动脉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干预组,每组10只,造糖尿病大鼠模型.于造模成功后4、8、12 w时各组分别取8只大鼠称重、麻醉、固定,逐层分离右侧颈动脉结扎两端,迅速打开胸腔心内采血,分别置于含有枸橼酸钠抗凝剂的试管和普通试管中各3ml,分离血清并测定空腹胰岛素、血脂、P-选择素、MMP-2的含量.结果 糖尿病组、糖尿病干预组大鼠空腹血糖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糖尿病干预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糖尿病干预组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糖尿病干预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糖尿病干预组血清TC、TG、LDL-C水平升高(P<0.05),且糖尿病干预组高于糖尿病组(P<0.05).HDL-C逐渐降低,3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组、糖尿病干预组IMT增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糖尿病组增加较糖尿病干预组显著(P<0.05).糖尿病组、糖尿病干预组P-选择素、MMP-2升高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糖尿病组增加较糖尿病干预组显著(P<0.05).结论 辛伐他汀具有保护糖尿病大鼠颈动脉的作用.
作者:禹晓宁;焦建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妇女生殖激素水平与情绪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围绝经期妇女就诊患者84例,通过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情绪障碍的评估,根据患者评定结果分为正常组40例,抑郁组21例,焦虑组15例,抑郁+焦虑组8例.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结果 抑郁、抑郁+焦虑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焦虑组(P<0.05);焦虑、抑郁+焦虑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正常、抑郁组(P<0.05);正常、抑郁+焦虑组E2水平明显高于抑郁组,而低于焦虑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汉密尔顿抑郁、焦虑评分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生殖激素T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存在正相关(R=5.736,P <0.05);E2与汉密尔顿抑郁存在负相关(R=-0.156,P<0.05);E2与汉密尔顿焦虑存在正相关(R=0.103,P <0.05).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和焦虑情绪障碍与生殖激素存在相关性.
作者:王善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发生于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约占髋部骨折的45%,可引起老年人死亡和功能障碍[1].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且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治疗较为困难[2].给予患者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使患者较早实施患肢功能训练,减少因长期卧床造成的各种临床并发症.本文比较髓内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和髓外动力髋螺钉(DHS)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虎峰;王亚军;赵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CT)对兔膝骨性关节炎(KOA)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CT治疗组(C组),B、C两组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KOA模型,A组除切开皮肤和关节腔外,不做其他处理,从术后第6周开始C组每天皮下注射CT 5 U/kg,A、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连续注射20 d后处死动物.观察关节软骨病理形态、软骨基质Ⅱ型胶原及MMP-1的变化.结果 与A组相比较,B组JP和Mankin评分明显升高,关节软骨损伤明显加重,Ⅱ型胶原表达减少而MMP-1表达增高(P<0.05);与B组比较,C组JP评分和Mankin评分明显降低,软骨损伤明显减轻,Ⅱ型胶原表达明显增多,而MMP-1表达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 CT可通过下调MMP-1表达,抑制Ⅱ型胶原降解,减少软骨基质破坏,从而减轻KOA软骨的损伤.
作者:尤笑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胸科手术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开胸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试验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对照组).术后24、48 h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尺评价患者静息和咳嗽时疼痛评分,记录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在术前1d和术后第3、7天由同一实验者对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神经精神功能评定.结果 试验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术后第3、7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术后第7天较术后第3天POCD的发生明显减少,试验组两时间点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胸科非心脏手术可明显降低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
作者:吴利东;邓福谋;朱晓红;陈霞;孙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腮腺癌是较多见的恶性肿瘤,其患病率逐渐增加,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细胞周期的运行受多种因素所调控,肿瘤的发生与细胞周期失控有关,p27活性的改变直接影响细胞周期进程,进而影响细胞的增殖,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李铄希;刘文书;张丛笑;明智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脊髓及脊神经节细胞神经肽Y(NPY)蛋白表达的变化及丝胶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和丝胶治疗组(n=12).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坐骨神经对应的脊髓节段(L4-6)和脊神经节神经细胞NPY蛋白的表达.结果 NPY蛋白免疫阳性产物为棕褐色,呈颗粒状,主要分布于脊髓前角细胞和脊神经节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以胞浆为主.模型组大鼠脊髓前角细胞和脊神经节细胞NPY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丝胶治疗组大鼠脊髓前角细胞和脊神经节细胞NPY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糖尿病模型大鼠脊髓前角细胞和脊神经节细胞NPY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丝胶可通过下调NPY蛋白的表达,保护糖尿病坐骨神经相关神经元胞体.
作者:李强;李山山;张艳;钟美蓉;陈志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IL)-1β和IL-1受体拮抗剂(IL-1Ra)的影响,.方法 选取3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丹参酮ⅡA组和对照组,检测和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1β、IL-1 Ra并计算IL-1 β/IL-1 Ra比值.结果 两组患者IL-1β水平在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IL-1Ra水平在丹参酮ⅡA组明显升高(P<0.05),在对照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1β/IL-1 Ra比值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丹参酮ⅡA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丹参酮ⅡA治疗COPD患者的抗炎症效应不是通过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IL-1β直接起作用的,而是通过升高抗炎症细胞因子IL-1 Ra的含量间接发挥作用.
作者:刘霞;田景伦;何书经;康定理;郑权;漆自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40例,年龄40~ 65岁,体重50~ 80 kg,ASA Ⅰ~Ⅱ,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各20例.右美组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0.5 μg,/kg 10 min静脉泵注,随后0.4μg/(kg/h)维持至关胸;对照组输入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泵注.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均使用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1 mg/kg、异丙酚2 mg/kg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AAI< 40,间断追加芬太尼及肌松药.记录术中基本生命体征、手术前后血糖及CPR值.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结束(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抽取静脉血,测定血CD3、CD4、CD8、NK含量,计算CD4/CD8比值及血浆IL-2、IL-10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血糖及CPR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右美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CD3、CD4、CD4/CD8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右美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对照组在T2、T3时刻CD3、CD4、CD4/CD8仍较术前降低明显,与右美组同时点比较降低明显(P<0.05).两组NK浓度在手术结束时均升高,右美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右美组各时点IL-2、IL-10浓度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在T1、T2时点IL-2浓度降低,在T2、T3时点IL-10浓度升高,与右美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全麻下行食管癌手术时,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减轻术后免疫功能抑制.
作者:袁静;卢航青;郑康;景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术前调强适形放疗(IMRT)计划与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在直肠癌患者照射剂量上的潜在优势.方法 采用RTOG指南对本院1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治疗制定照射区,比较IMRT计划、3FBB计划、3DCRT计划的优缺点.患者均诊断为T3直肠癌,1例患者淋巴结阴性,9例患者淋巴结阳性.所有患者计划照射总剂量为45 Gy.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对IMRT和3DCRT计划的优缺点进行配对比较.结果 IMRT计划在计划靶区体积、剂量均一性和适形方面较3DCRT计划有优势.与3DCRT计划比较,IMRT可以减少小肠(小肠平均剂量:IMRT 18.6Gy,3DCRT25.2Gy,P=0.005)、膀胱(IMRT V40 Gy:58.6%,3DCRT 75.4%,P=0.005)、骨盆(IMRT V40 Gy:47.0%,3DCRT 56.9%;P =0.005)和股骨头(IMRT V40 Gy:3.4%,3DCRT 9.1%,P =0.005)的照射剂量,可以改善急性毒性照射剂量(小肠IMRT V15 Gy:138-CC,3DCRT 157-CC,P=0.005)照射小肠的体积.IMRT治疗照射区显著大于3FBB区,但不会给邻近危及器官带来不可治愈的副作用.结论 在治疗直肠癌时,IMRT计划比3DCRT计划在靶区覆盖范围、均质性和适形性中有优势,同时IMRT可以降低对邻近危及器官的毒性.不管治疗区多大,采用IMRT和腹板固定术治疗都可以改善临床疗效毒性比.
作者:张利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替米沙坦属于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ARB),在AngⅡ1型受体(AT1R)水平同时阻断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非经典途径产生的AngⅡ的作用,降压效果更好,对其他激素无影响,清除半衰期为24 h,降压疗效较持久[1].另外,替米沙坦分子结构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相似,能部分激动PPARγ,是少有的可同时激动PPARγ又阻断AT1 R的药物,在降压的同时还可预防糖尿病、改善糖代谢紊乱,因而替米沙坦是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抗高血压药物.
作者:黄鹤宇;付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假性延髓麻痹(PBP)又称假性球麻痹,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或伴有强笑强哭等的一系列病症[1].脑卒中后部分患者可能因PBP发生吞咽困难,进而影响营养摄入,有的甚至出现吸入性肺炎、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对愈后造成很大的影响[2].PBP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我科采用四步针刺法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PBP,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吴远华;朱广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社会养老保障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选择北京市城市和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300人,根据有无社会养老保障分为观察组(无社会养老保障)和对照组(有社会养老保障).其中观察组153人,对照组147人.两组老年人例数、城市农村比、性别、年龄、身体状况、自我认可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密切观察两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心理不健康状况等.结果 观察组老年人在人格健全、认知和智力良好、人际关系好、适应能力强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年人在人格不健全、认知和智力差、人际关系差、适应能力弱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社会养老保障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有社会养老保障老年人.
作者:王璇;罗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及LP(a)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119例,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36例(A组),糖尿病肾病(DN)患者83例(B组);正常对照组30例(NC组).检测各组患者LP(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化指标,进行单一因素方差分析.119例糖尿病患者组以LP(a)为因变量,与各检测指标作简单线性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并获得B组的适临界点(cutoff 值).结果 LP(a)水平在A组、B组升高明显(P<0.01).尿微量白蛋白(UMA)、GGT与LP(a)关系密切.LP(a) 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在适cutoff值为200 mg/L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7.4%、76.8%.结论 Lp(a)与T2DN密切相关;可以被视为该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有可能成为T2DN的一个早期预防和监测指标.
作者:李友梅;曲志萍;孙咏梅;朱传金;黄仙萍;逄曙光;李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担载丝裂霉素C纳米纤维-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LA/CL 80∶20)的体内降解机制.方法 96枚PLCL试样随机分成5个时间组,分别植入大鼠脊柱肌肉中,在2、4、6、8、12w取出材料及外周组织.测量试件电镜下微观形态、质量及生物降解率变化.结果 (1)载药剂型电镜下微观形态表现为材料孔隙增多,结构疏松化,出现断层,已完全失去材料连续性.(2)载药剂型分子量随聚合物酯键断裂,数值迅速下降,表现为生物降解率增高,随后趋缓.(3)载药剂型经过12w的降解,有失重情况,明显失重发生在6~12w之间.结论 通过共聚的方法,可调控新药物剂型的降解周期及生物降解规律,载药剂型经过12w的降解,电镜下微观形态降解破坏明显.
作者:岳磊;岳鑫;郭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99mTc-HL91乏氧显像检测肿瘤乏氧并探讨肿瘤乏氧程度及指导调强放疗.方法 33例肺癌患者在放射治疗40 Gy后,进行胸部99mTc-HL91 SPECT/CT显像;并分别测定肿瘤病灶的浓聚、非浓聚区与对侧正常组织的放射性计数值(T/N)进行半定量分析.随后病人随机分成调强组、适形组,放疗剂量分别至75 Gy、65 Gy;3个月后按WHO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 采用目测定性分析33例肺癌患者中有29例患者肺癌肿瘤区乏氧检查阳性,阳性率约为87.8% (29/33);29例阳性患者中肿瘤放射性浓聚区与对侧正常组织(T/N)值为1.57±0.18,肿瘤放射性非浓聚区与对侧正常组织(T/N)值为1.04+0.06,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放疗结束后按WHO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标,调强组:(CR+PR)12例、(NC +PD)3例,有效率80%;适形组(CR+ PR)5例、(NC+ PD)9例,有效率35.7%;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8).经确切概率法分析血液型毒性P=0.245,肺畸形损伤P=0.39,两组毒性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调强放疗后近期疗效显著,肿瘤局部控制率较高,毒副作用及急性放射损伤并发症较少.结论 99mTc-HL91乏氧显像可检测病灶的乏氧状态,指导调强放疗,提高疗效且未见明显副反应.
作者:王振宇;李根;刘珊珊;崔亚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