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步针刺法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

吴远华;朱广旗

关键词:假性延髓麻痹, 脑卒中, 吞咽障碍治疗仪, 针灸治疗
摘要:假性延髓麻痹(PBP)又称假性球麻痹,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或伴有强笑强哭等的一系列病症[1].脑卒中后部分患者可能因PBP发生吞咽困难,进而影响营养摄入,有的甚至出现吸入性肺炎、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对愈后造成很大的影响[2].PBP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我科采用四步针刺法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PBP,取得了较好效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自制碎石清石鞘Ⅰ期微通道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并积脓的效果

    肾积脓常阻止经皮肾镜术的实施[1].微通道经皮肾镜术(MPCNL)是泌尿外科治疗尿路结石的泌尿外科常用手段,在MPCNL的基础上联合碎石术可避免开放取石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的问题.Peel-away鞘行MPCNL可有效治疗尿路结石,有创伤小、手术通道小、碎石效果好及出血少等优点,但其主要在高压灌注下进行清石操作,可导致肾盂高压状态,导致细菌和内毒素被吸收引起发热[2].此外,当患者合并严重的肾积水或积脓时,可影响Peel-away鞘行MPCNL的治疗效果;同时Peel-away鞘手术时间过长是其大不足[3].近的研究提示手术时间长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4].我院自2008年8月至今,应用自行研制的微通道可吸引经皮肾碎石清石鞘(简称自制清石鞘)联合MPCNL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并肾积脓,在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以及结石清除率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彭作锋;姚磊;杜传策;胡敏;刘泰荣;钟久庆;宋乐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的表达、胰岛素抵抗水平及吡格列酮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表达水平、胰岛素抵抗(IR)的情况及吡格列酮的干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无任何治疗)30例,100例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空腹糖调节受损(IFG)组、糖耐量异常(IGT)组、IFG/IGT组3组,测定3组及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0L、空腹血糖(FBG),血胰岛素水平及口服75 g葡萄粉2h后血糖(PBG2 h),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比较4组的差异.另外将100例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吡格列酮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30 mg/d,连服8w),测定100例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0L、FBG,血胰岛素水平,口服75 g葡萄粉PBG2 h、血胰岛素,计算ISI,并观察吡格列酮的临床疗效.结果 IFG组、IGT组、IFG/IGT组ISI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FG/IGT组ISI水平明显低于IFG组、IGT组,IFG组与IGT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IFG组、IGT组、IFG/IGT组SCD40L表达水平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CD40L表达水平与ISI呈负相关(r=0.716,P<0.01).盐酸比格列酮治疗8w后,治疗组治疗后FBG 、PBG2h、空腹胰岛素、sCD40L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ISI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BG、PBG2h、空腹胰岛素、sCD40L、ISI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IR与血清sCD40L的表达增高并存,血清sCD40L表达水平与ISI呈负相关,盐酸吡格列酮干预治疗可使冠心病合并糖调节异常者血清sCD40L明显降低,ISI明显增高,盐酸吡格列酮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及抗炎作用,对预防冠心病的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茂红;刘太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β2微球蛋白含量与膀胱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

    膀胱癌具有恶性程度高、浸润发展、复发率高等特点,在泌尿系肿瘤中无论是发病率或病死率均占首位[1];虽然诊断水平有所提高,但对于微小病变检测仍缺乏手段.本研究分析血、尿β2-微球蛋白(MG)含量与膀胱癌浸润转移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旨在为膀胱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孟勇;回学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老年职业应激性高血压发病现状及特点

    高血压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肾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子,有研究资料显示高血压在我国患病率达18.8%[1],高血压的诱发因素较多,应激是指外界环境因素超越了个体的能力所及并对个体的生存构成威胁时,个体对此外界环境因素的一种特殊反应,我们对临床医务工作者、教师、司机的应激性高血压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

    作者:赵博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四步针刺法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

    假性延髓麻痹(PBP)又称假性球麻痹,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或伴有强笑强哭等的一系列病症[1].脑卒中后部分患者可能因PBP发生吞咽困难,进而影响营养摄入,有的甚至出现吸入性肺炎、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对愈后造成很大的影响[2].PBP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我科采用四步针刺法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PBP,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吴远华;朱广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免疫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 3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给予CIK细胞免疫治疗.4个疗程后随访观察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36例患者中,客观缓解率为44.4%.KPS评分增加≥10分为24例(66.7%),10例评分无变化,但食欲及睡眠均有改善.2例评分下降10分.治疗后全部病例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所提高(P<0.05).治疗期间5例出现发热(体温37.5~ 38.5℃),1例出现皮疹,经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 CIK细胞免疫治疗是中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改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汪治宇;刘荣凤;曹春晓;王丽斌;王聪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76例

    女性生理性绝经超过1年以上,发生阴道出血,即为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较常发作的疾病之一[1,2].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是恶性肿瘤一个较明显的症状之一,要予以高度警惕.为了探讨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研究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对我院收治的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周爱武;张秋香;乔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

    长寿是健康良好的象征,人口的老龄化显示了全球卫生的改善.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其中在年龄构成方面,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1].人类期望寿命更长,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但同时社会的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年群体的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越来越大,给公共卫生带来巨大挑战.

    作者:于勇;陶立坚;杨土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黄芩苷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脂联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黄芩苷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的血脂、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探讨黄芩苷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保护机制.方法 野生型C57B L/6J雄性小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ApoE-/-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芩苷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两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w后,黄芩苷治疗组给予黄芩苷溶液30 mg·kg-1.d-1,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第20周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ELISA方法检测hs-CRP、TNF-α及脂联素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TC、TG、LDL-C、hs-CRP、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p<0.05),HDL-C、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治疗组TC、TG、LDL-C、hs-CRP、TNF-α明显降低(P<0.01或P<0.05),HDL-C、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黄芩苷可以下调hs-CRP、TNF-α水平,进而升高脂联素表达水平,可能通过抗炎抑制hs-CRP、TNF-α的表达及促进脂联素表达起到抗AS的作用.

    作者:王敏;刘向群;陈焕琴;于昕;顾琼琼;王全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40例,年龄40~ 65岁,体重50~ 80 kg,ASA Ⅰ~Ⅱ,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各20例.右美组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0.5 μg,/kg 10 min静脉泵注,随后0.4μg/(kg/h)维持至关胸;对照组输入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泵注.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均使用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1 mg/kg、异丙酚2 mg/kg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AAI< 40,间断追加芬太尼及肌松药.记录术中基本生命体征、手术前后血糖及CPR值.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结束(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抽取静脉血,测定血CD3、CD4、CD8、NK含量,计算CD4/CD8比值及血浆IL-2、IL-10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血糖及CPR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右美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CD3、CD4、CD4/CD8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右美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对照组在T2、T3时刻CD3、CD4、CD4/CD8仍较术前降低明显,与右美组同时点比较降低明显(P<0.05).两组NK浓度在手术结束时均升高,右美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右美组各时点IL-2、IL-10浓度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在T1、T2时点IL-2浓度降低,在T2、T3时点IL-10浓度升高,与右美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全麻下行食管癌手术时,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减轻术后免疫功能抑制.

    作者:袁静;卢航青;郑康;景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老年患者常因伴有心功能不全等多种合并症状使得一些常用药物在某些情况下不能使用,且老年人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风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远远高于青壮年[1].目前常用于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案多为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国外文献报道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心律失常效果非常好,且不良反应很小,对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风暴疗效较好[2].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联合应用胺碘酮和艾司洛尔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52例

    我科自2010年以来,收治52例60岁以上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该组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移位,实施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效果满意,骨折畸形愈合率低,功能恢复好.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其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60~85岁,左侧18例、右侧34例、伸直型48例、屈曲型4例、均为闭合性移位骨折.伤后1d就诊36例、2d1O例、3d4例、4d以上2例.

    作者:郑振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介入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12例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指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以下肢为常见.本病多见于老年男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发病率逐年上升.以往,传统的外科转流术是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症的主要治疗方法[1],疗效确切,远期通畅率较高,外科手术创伤大,并发症较多,对于患者一般状态要求较高.近20年来,动脉支架及球囊扩张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因其微创、可重复性、对患者一般状态要求低,逐渐成为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首选方法.本文拟评价动脉支架及球囊扩张治疗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王宝明;杨海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替米沙坦、瑞舒伐他汀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小窝蛋白1、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的影响

    目的 测定不同饮食喂养大鼠和替米沙坦、瑞舒伐他汀干预后大鼠产生胰岛素抵抗(IR)的情况,观察大鼠骨骼肌中小窝蛋白(Caveolin)1、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表达的变化.方法 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48只,以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建立IR模型,以高糖高脂给药(替米沙坦、瑞舒伐他汀)诱导建立实验组,通过RT-PCR方法检测IR大鼠骨骼肌组织中Caveolin 1 、GLUT4的表达水平.结果 高糖高脂喂养组产生IR,给予替米沙坦、瑞舒伐他汀干预后IR明显改善,高糖高脂组Caveolinl mRNA在骨骼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糖高脂组GLUT4mRNA在骨骼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替米沙坦、瑞舒伐他汀可降低Caveolinl mRNA在IR大鼠骨骼肌中的表达,升高GLUT4 mRNA在IR大鼠骨骼肌中的表达.结论 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 w可诱导大鼠IR.②IR大鼠骨骼肌组织Caveolin 1表达增加,GLUT4表达减少.③通过替米沙坦类、他汀类药物干预,可改善IR,降低Caveolin1表达水平,升高GLUT4表达水平.

    作者:王艳军;杜强;褚双艳;赵飒;肖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关于退休人员晚年护理某些需求的探索

    汹涌的白发浪潮对国家、政府、社会、社区、家庭、医疗护理人员、卫生保健人员及社会工作者与其他相关专业部门的工作都构成巨大压力.老年群体本身十分关注维护自己的健康,对健康、长寿(及预防痴呆、包括其他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尤为关注.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尚未达到中等或发达国家的水平,仍处于发展中阶段,人均占有量仍较低,这就对国家、政府、老龄部门、社会、家庭、医疗预防系统及社区管理及护理、老年福利院、养老院、家庭病床和居家养老等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作者:吕香玲;俞卓伟;马永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外膜脂肪与冠心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脂肪组织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能量储库,而且还是体内大的内分泌器官.脂肪组织可分泌脂联素、瘦素、抵抗素、TNF-α、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等众多的脂肪细胞因子及蛋白,其中许多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内脏脂肪组织增加已被公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而心外膜脂肪(EAT)作为沉积在心脏周围特别是围绕在冠状动脉周围的内脏脂肪近年来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与冠心病相关.

    作者:秦秀娇;闫百灵;赵慧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链脲佐菌素诱导C57BL/6小鼠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目的 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小鼠的眼底变化.方法 给6周龄的C57 BL/6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模型建立后5w和10w,分别行眼内压测量和视网膜电图(ERG)检测以及免疫荧光血管染色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较,糖尿病小鼠的眼压升高(P<0.01),ERG的a、b波振幅下降,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糖尿病小鼠视网膜血管异常.结论 糖尿病会导致小鼠眼底发生异常改变.这些病理改变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何峰;雷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耳穴贴压法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分为耳穴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充分透析、睡眠卫生教育,耳穴干预组进行耳穴贴压治疗.选取耳部神门、心、交感、内分泌、皮质下五个穴位,治疗1个月后统计疗效,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作为评定睡眠的量化指标.结果 耳穴干预组患者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成分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均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无差异(P>0.05);耳穴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疗效比较,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成分差异显著(P<0.05).耳穴干预组干预前后催眠药物的评分虽无显著差异,但22例服用催眠药的患者在耳穴干预后服药剂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耳穴贴压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较好,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

    作者:吴秀清;钟志聪;周敏;邹川;童小珍;林启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核心生物标记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Aβ42淀粉样蛋白、总tau蛋白及磷酸化tau的含量变化与认知功能关系.方法 通过检测78例AD患者脑脊液生物标记物含量变化,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AD患者脑脊液中β42淀粉样蛋白含量下降,总tau蛋白及磷酸化tau的含量升高;p-tau及p-tau/β42与患者认知功能呈负相关,其含量越高,认知功能越差.结论 脑脊液中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能导致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并且p-tau越高,认知功能越差.

    作者:鲍琳琳;赵红;张仁泽;周明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解痉拈痛针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以肘关节外侧疼痛为主,当用力握拳及前臂作旋前伸肘动作(如绞毛巾、炒菜、扫地等)时加重,在肘外侧存在明显压痛点,但外观却无异常改变.肱骨外上髁炎属中医筋痹、伤筋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由肘部外伤或长期劳损、或外感风寒湿邪致使局部气血凝滞、络脉瘀阻而发病.笔者运用针灸治疗该病多年,创立了解痉拈痛针法,针对网球肘、膝关节炎、肩周炎等疼痛性疾病有着立竿见影、针到病除的良好效果.

    作者:陈新华;刘飞;李茂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