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步针刺法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

吴远华;朱广旗

关键词:假性延髓麻痹, 脑卒中, 吞咽障碍治疗仪, 针灸治疗
摘要:假性延髓麻痹(PBP)又称假性球麻痹,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或伴有强笑强哭等的一系列病症[1].脑卒中后部分患者可能因PBP发生吞咽困难,进而影响营养摄入,有的甚至出现吸入性肺炎、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对愈后造成很大的影响[2].PBP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我科采用四步针刺法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PBP,取得了较好效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87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人们开始注意到帕金森病(PD)患者并发的一些非运动障碍的症状,如抑郁、焦虑、便秘、尿频、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流涎、体位性低血压、嗅觉丧失和幻觉等症状,国外文献将其称为非运动症状(NMS)或非运动并发症(NMC)[1],它们同样甚至更严重地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PD NMS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期望能够对临床治疗PD有所帮助.

    作者:易娟;徐仁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膜性肾病尿蛋白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膜性肾病尿蛋白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存在剂量依赖关系.方法 提取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进行蛋白成分分析、细菌内毒素试验、蛋白溶液的肌酐水平等质量鉴定后,试验组分别按1.0、2.0、4.0、8.0 mg/ml蛋白浓度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48 h,空白组无蛋白,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膜性肾病尿蛋白由56.4%白蛋白、34.6%转铁蛋白、6.9% IgG组成.肌酐水平、内毒素均低于人体正常范围的下限.Hoechst33258染色法分析发现试验组与空白组之间,较大浓度尿蛋白组与较小浓度尿蛋白组之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程度与膜性肾病尿蛋白存在浓度依赖关系.

    作者:冯胜军;吴丽丹;刘华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折患者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全身麻醉是通过麻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神志消失、全身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症状的过程,但这种抑制是完全可逆的,当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越来越低时,患者的神志不清等症状逐渐消失[1].七氟烷吸入麻醉也是一种全身麻醉的方法,老年人吸入麻醉苏醒期,常常由于疼痛出现躁动,如肢体的无意识动作、语无伦次、挣扎、哭喊或呻吟、无理性言语、妄想思维等行为[2].如何控制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成为目前临床麻醉关注的热点.为此笔者观察了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吸入麻醉老年骨折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作者:安礼俊;胡伟;刘海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免疫化疗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免疫化疗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免疫组(26例)、腹腔组(25例)和静脉组(25例),分别给予腹腔免疫化疗、单纯腹腔化疗和静脉化疗.比较3组KPS评分、生存质量和毒副反应.结果 腹腔免疫组化疗后2wKPS评分好转率均显著高于腹腔组和静脉组(P<0.05),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腹腔组和静脉组(P<0.05);腹腔免疫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脱发和神经毒性均显著少于静脉组(P<0.05),其中胃肠道反应也显著少于腹腔组(P<0.05).结论 相比静脉化疗和单纯腹腔化疗,腹腔免疫化疗能有效减少毒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更适用于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

    作者:杨静;范惠珍;郭宜萍;朱清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滋肾活血法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滋肾活血中药活血降糖胶囊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活血降糖胶囊组、活血降糖胶囊加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控制饮食、锻炼、降糖等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活血降糖胶囊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降糖胶囊,联合治疗组在活血降糖胶囊组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厄贝沙坦,治疗12 w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 c)、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 活血降糖胶囊组、联合治疗组在降低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降低血脂、稳定血糖及肾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方面均好于治疗前(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改善情况不明显,而联合治疗组则明显优于单用活血降糖胶囊组(P<0.05).结论 滋肾活血法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及临床症状,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稳定肾功能,发挥肾保护作用,且与厄贝沙坦合用有协同作用.

    作者:邓顺有;范萍;张征;陈小燕;谭愈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在心脏外科技术逐渐发展下,高龄已不再是手术禁忌证之一.但老年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常因患者基础脏器功能差,手术风险居高不下[1].现选择我院130例临床资料,探讨在卵巢癌晚期患者中行先期化疗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截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共13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实验组(年龄≥70岁)及观察组(年龄<70岁)各65例.两组患者除年龄外其余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邹本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FN与DHS治疗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发生于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约占髋部骨折的45%,可引起老年人死亡和功能障碍[1].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且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治疗较为困难[2].给予患者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使患者较早实施患肢功能训练,减少因长期卧床造成的各种临床并发症.本文比较髓内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和髓外动力髋螺钉(DHS)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虎峰;王亚军;赵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TLR-4信号通路在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信号转导通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TLR-4突变小鼠及野生型小鼠为实验对象,分为C3H/Hej及C57BL/6组,各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IR组,比较观察两种小鼠IR后心肌梗死面积,检测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浓度,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缺血心肌中TLR-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LR-4突变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较,能显著降低再灌注心肌损伤及梗死面积,提高心肌中SOD活性,降低心肌中MDA、MPO水平,血清中TNF-α、IL-1,IL-6、MCP-1的表达也明显降低,Western印迹所显示的TLR-4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心肌缺血后上升(P<0.05).结论 TLR-4信号通路在心肌IR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TLR-4突变后能减弱其后信号转导从而减轻心肌IR损伤及炎症反应.

    作者:刘倩;李春梅;马晓静;王涛;张兴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40例,年龄40~ 65岁,体重50~ 80 kg,ASA Ⅰ~Ⅱ,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各20例.右美组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0.5 μg,/kg 10 min静脉泵注,随后0.4μg/(kg/h)维持至关胸;对照组输入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泵注.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均使用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1 mg/kg、异丙酚2 mg/kg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AAI< 40,间断追加芬太尼及肌松药.记录术中基本生命体征、手术前后血糖及CPR值.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结束(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抽取静脉血,测定血CD3、CD4、CD8、NK含量,计算CD4/CD8比值及血浆IL-2、IL-10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血糖及CPR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右美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CD3、CD4、CD4/CD8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右美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对照组在T2、T3时刻CD3、CD4、CD4/CD8仍较术前降低明显,与右美组同时点比较降低明显(P<0.05).两组NK浓度在手术结束时均升高,右美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右美组各时点IL-2、IL-10浓度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在T1、T2时点IL-2浓度降低,在T2、T3时点IL-10浓度升高,与右美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全麻下行食管癌手术时,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减轻术后免疫功能抑制.

    作者:袁静;卢航青;郑康;景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进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加重,骨质疏松以及压缩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60.72%,女性更是高达90.84%[1].压缩骨折以胸腰椎的发病率高[2].由此产生的持续疼痛以及畸形会对老年人的心肺功能以及晚年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成为中老年人群中致残以及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晓宇;毕郑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评价护理干预对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数据库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按照事先定义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中评分方面的差异,以加权均数差(MD)为效应量进行合并分析.结果 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MSE和ADL的合并效应量及95% CI分别为2.93(2.41,3.45),-1.50(-2.16,-0.84).结论 护理干预可增强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冰;马颖;陈任;秦侠;王晶晶;胡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山东省汉族冠心病患者乙醇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山东省汉族冠心病患者中乙醇脱氢酶2(ADH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227例冠心病患者按照ADH2基因型分为2组:野生型组(n=102)和突变型组(n=125).比较两组患者的饮酒量,T2DM的危险因素及患病率,分析ADH2基因型与T2DM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DH2基因野生型组T2DM患病率明显高于突变型组(P<0.01),其饮酒量高于突变型组(P<0.01).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平衡年龄、高血压、甘油三酯(TG)、吸烟、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因素后,发现ADH2基因野生型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OR =6.13,P =0.004),再引入饮酒量因素后,野生型基因仍与T2DM患病率显著相关(OR =5.52,P=0.009).结论 野生型ADH2基因是山东省汉族冠心病患者并发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田洪波;陈玉国;徐峰;张鹤;张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52例

    我科自2010年以来,收治52例60岁以上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该组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移位,实施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效果满意,骨折畸形愈合率低,功能恢复好.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其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60~85岁,左侧18例、右侧34例、伸直型48例、屈曲型4例、均为闭合性移位骨折.伤后1d就诊36例、2d1O例、3d4例、4d以上2例.

    作者:郑振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76例

    女性生理性绝经超过1年以上,发生阴道出血,即为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较常发作的疾病之一[1,2].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是恶性肿瘤一个较明显的症状之一,要予以高度警惕.为了探讨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研究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对我院收治的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周爱武;张秋香;乔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人群血清清蛋白参考范围及其分布

    目的 研究连云港地区正常老年人群血清清蛋白的参考范围及其分布.方法 对连云港地区60岁以上无严重疾病的老年人进行体检,4 242名符合条件者被纳入研究,通过溴甲酚紫法检测血清清蛋白值,并按年龄、性别分组分析比较.采用95% CI确定参考范围.结果 4 242名60岁以上老年人男女总体清蛋白值呈偏态分布(Z =3.312,P=0.000),中位数为37.7 g/L,采用偏态分布双侧95% CI确定参考范围为:31.5~45.8g/L.60~、65~、70~、75~、80~、85~、90岁以上组双侧95% CI参考范围分别为:男性为34.5~46.9 g/L、33.4 ~45.9 g/L、33.2~46.2g/L、33.0 ~44.6 g/L、30.9 ~45.4 g/L、31.1 ~42.9 g/L、25.6~42.9 g/L;女性为35.7~47.1 g/L、34.8~45.7 g/L、34.4 ~45.8 g/L、33.7 ~ 45.4 g/L、30.9~44.2 g/L、29.7 ~41.9 g/L、25.7 ~42.3 g/L.60 ~ 79岁的老年人,女性清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均有P<0.05).85 ~89岁组男性清蛋白水平高于女性(P<0.05),80~ 84岁组及90岁以上组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清蛋白在男性组、女性组及总体组分析中,均与年龄呈负相关,回归系数有显著意义(均P<0.05).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年龄每增加1岁,清蛋白值减少0.183 g/L.清蛋白随增龄下降程度女性(0.218g/L)高于男性(0.155 g/L).结论 正常老年人血清清蛋白参考范围是31.5~45.8g/L,血清清蛋白性别之间存在差异且与年龄呈负相关.在临床应用时应按不同年龄段及性别选用合适的参考范围.

    作者:田昌荣;申潇竹;温江涛;刘青;聂毛晓;徐保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无社会养老保障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 探讨无社会养老保障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选择北京市城市和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300人,根据有无社会养老保障分为观察组(无社会养老保障)和对照组(有社会养老保障).其中观察组153人,对照组147人.两组老年人例数、城市农村比、性别、年龄、身体状况、自我认可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密切观察两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心理不健康状况等.结果 观察组老年人在人格健全、认知和智力良好、人际关系好、适应能力强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年人在人格不健全、认知和智力差、人际关系差、适应能力弱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社会养老保障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有社会养老保障老年人.

    作者:王璇;罗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围绝经期妇女生殖激素水平与情绪障碍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妇女生殖激素水平与情绪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围绝经期妇女就诊患者84例,通过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情绪障碍的评估,根据患者评定结果分为正常组40例,抑郁组21例,焦虑组15例,抑郁+焦虑组8例.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结果 抑郁、抑郁+焦虑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焦虑组(P<0.05);焦虑、抑郁+焦虑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正常、抑郁组(P<0.05);正常、抑郁+焦虑组E2水平明显高于抑郁组,而低于焦虑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汉密尔顿抑郁、焦虑评分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生殖激素T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存在正相关(R=5.736,P <0.05);E2与汉密尔顿抑郁存在负相关(R=-0.156,P<0.05);E2与汉密尔顿焦虑存在正相关(R=0.103,P <0.05).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和焦虑情绪障碍与生殖激素存在相关性.

    作者:王善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诺维本加铂类二线化疗治疗老年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

    临床治疗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预后多不理想,通过合理手段进行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时间.蒽环类抗肿瘤药品为目前治疗乳腺癌佳选择,但相对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导致一线治疗失败.目前铂类联合二线抗肿瘤药紫杉醇和诺维本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本文观察一线化疗失败的老年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进行二线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周毅;周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颈动脉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颈动脉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干预组,每组10只,造糖尿病大鼠模型.于造模成功后4、8、12 w时各组分别取8只大鼠称重、麻醉、固定,逐层分离右侧颈动脉结扎两端,迅速打开胸腔心内采血,分别置于含有枸橼酸钠抗凝剂的试管和普通试管中各3ml,分离血清并测定空腹胰岛素、血脂、P-选择素、MMP-2的含量.结果 糖尿病组、糖尿病干预组大鼠空腹血糖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糖尿病干预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糖尿病干预组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糖尿病干预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糖尿病干预组血清TC、TG、LDL-C水平升高(P<0.05),且糖尿病干预组高于糖尿病组(P<0.05).HDL-C逐渐降低,3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组、糖尿病干预组IMT增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糖尿病组增加较糖尿病干预组显著(P<0.05).糖尿病组、糖尿病干预组P-选择素、MMP-2升高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糖尿病组增加较糖尿病干预组显著(P<0.05).结论 辛伐他汀具有保护糖尿病大鼠颈动脉的作用.

    作者:禹晓宁;焦建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国外老年COPD慢病管理的现状及启示

    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使慢性病患者的数量迅猛增长,预计到2020年,慢性病将成为人类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受限不可逆性为重要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我国,COPD造成的疾病负担远远大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主要与COPD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及我国卫生经济负担分布不均、COPD防控措施不到位有关.COPD的慢病管理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尚处于探索阶段,而国外在该领域已积累许多经验,现将其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供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借鉴.

    作者:王瑶;潘旭东;王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