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的表达、胰岛素抵抗水平及吡格列酮的干预作用

吴茂红;刘太彬

关键词:糖调节异常,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 胰岛素抵抗, 盐酸吡格列酮
摘要:目的 观察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表达水平、胰岛素抵抗(IR)的情况及吡格列酮的干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无任何治疗)30例,100例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空腹糖调节受损(IFG)组、糖耐量异常(IGT)组、IFG/IGT组3组,测定3组及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0L、空腹血糖(FBG),血胰岛素水平及口服75 g葡萄粉2h后血糖(PBG2 h),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比较4组的差异.另外将100例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吡格列酮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30 mg/d,连服8w),测定100例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0L、FBG,血胰岛素水平,口服75 g葡萄粉PBG2 h、血胰岛素,计算ISI,并观察吡格列酮的临床疗效.结果 IFG组、IGT组、IFG/IGT组ISI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FG/IGT组ISI水平明显低于IFG组、IGT组,IFG组与IGT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IFG组、IGT组、IFG/IGT组SCD40L表达水平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CD40L表达水平与ISI呈负相关(r=0.716,P<0.01).盐酸比格列酮治疗8w后,治疗组治疗后FBG 、PBG2h、空腹胰岛素、sCD40L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ISI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BG、PBG2h、空腹胰岛素、sCD40L、ISI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IR与血清sCD40L的表达增高并存,血清sCD40L表达水平与ISI呈负相关,盐酸吡格列酮干预治疗可使冠心病合并糖调节异常者血清sCD40L明显降低,ISI明显增高,盐酸吡格列酮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及抗炎作用,对预防冠心病的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高血压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脂联素(ADP)是1995年由Scherer等[1]在小鼠脂肪细胞中首次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分泌的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或蛋白质.本研究检测高血压肥胖人群及正常对照组的ADP水平,旨在探讨血清ADP水平与高血压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我院门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例102例,其中男52例,女50例,平均年龄(47.64±10.10)岁,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脑血管意外、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以及炎症感染性疾病.

    作者:王小凤;王毅;杨建国;张巍;赵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40例,年龄40~ 65岁,体重50~ 80 kg,ASA Ⅰ~Ⅱ,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各20例.右美组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0.5 μg,/kg 10 min静脉泵注,随后0.4μg/(kg/h)维持至关胸;对照组输入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泵注.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均使用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1 mg/kg、异丙酚2 mg/kg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AAI< 40,间断追加芬太尼及肌松药.记录术中基本生命体征、手术前后血糖及CPR值.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结束(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抽取静脉血,测定血CD3、CD4、CD8、NK含量,计算CD4/CD8比值及血浆IL-2、IL-10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血糖及CPR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右美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CD3、CD4、CD4/CD8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右美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对照组在T2、T3时刻CD3、CD4、CD4/CD8仍较术前降低明显,与右美组同时点比较降低明显(P<0.05).两组NK浓度在手术结束时均升高,右美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右美组各时点IL-2、IL-10浓度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在T1、T2时点IL-2浓度降低,在T2、T3时点IL-10浓度升高,与右美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全麻下行食管癌手术时,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减轻术后免疫功能抑制.

    作者:袁静;卢航青;郑康;景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免疫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 3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给予CIK细胞免疫治疗.4个疗程后随访观察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36例患者中,客观缓解率为44.4%.KPS评分增加≥10分为24例(66.7%),10例评分无变化,但食欲及睡眠均有改善.2例评分下降10分.治疗后全部病例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所提高(P<0.05).治疗期间5例出现发热(体温37.5~ 38.5℃),1例出现皮疹,经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 CIK细胞免疫治疗是中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改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汪治宇;刘荣凤;曹春晓;王丽斌;王聪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滋肾活血法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滋肾活血中药活血降糖胶囊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活血降糖胶囊组、活血降糖胶囊加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控制饮食、锻炼、降糖等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活血降糖胶囊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降糖胶囊,联合治疗组在活血降糖胶囊组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厄贝沙坦,治疗12 w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 c)、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 活血降糖胶囊组、联合治疗组在降低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降低血脂、稳定血糖及肾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方面均好于治疗前(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改善情况不明显,而联合治疗组则明显优于单用活血降糖胶囊组(P<0.05).结论 滋肾活血法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及临床症状,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稳定肾功能,发挥肾保护作用,且与厄贝沙坦合用有协同作用.

    作者:邓顺有;范萍;张征;陈小燕;谭愈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黄芩苷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脂联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黄芩苷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的血脂、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探讨黄芩苷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保护机制.方法 野生型C57B L/6J雄性小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ApoE-/-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芩苷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两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w后,黄芩苷治疗组给予黄芩苷溶液30 mg·kg-1.d-1,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第20周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ELISA方法检测hs-CRP、TNF-α及脂联素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TC、TG、LDL-C、hs-CRP、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p<0.05),HDL-C、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治疗组TC、TG、LDL-C、hs-CRP、TNF-α明显降低(P<0.01或P<0.05),HDL-C、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黄芩苷可以下调hs-CRP、TNF-α水平,进而升高脂联素表达水平,可能通过抗炎抑制hs-CRP、TNF-α的表达及促进脂联素表达起到抗AS的作用.

    作者:王敏;刘向群;陈焕琴;于昕;顾琼琼;王全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慢性铝过负荷大鼠外周组织金属离子的含量变化

    目的 观察慢性铝过负荷大鼠外周组织的金属离子含量变化.方法 SD大鼠灌胃给予葡萄糖酸铝(A13+ 200 mg/kg),连续20 w,每周连续5d,1次/d,建立大鼠慢性铝过负荷模型.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检测心、肝、脾、肺、肾组织与血浆中,铝、锰、铁、锌、铜金属离子含量.结果 慢性铝过负荷致铝离子在大鼠心、肝、脾、肺、肾中含量明显增加,而在血浆中无明显变化;锰离子在大鼠肝、脾组织中含量明显增加,而在肺、肾组织与血浆中明显下降;铁离子在大鼠心、肝、脾、肾组织中含量明显增加,而在肺与血浆中含量明显下降;锌离子在大鼠心、脾、肾组织中含量明显增加,而在肝、肺组织与血清中明显下降;铜离子在大鼠肝、脾组织中含量明显增加,而在肺、肾组织与血清中明显下降.结论 慢性铝过负荷可致大鼠外周组织锰、铁、锌、铜等金属离子异常变化,但是其相应组织毒性及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郭远新;何琴;余丽娟;雷文娟;王健峰;胡馨月;杨俊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坏疽性脓皮病合并肺部多发结节1例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由Brunsting等于1930年首先报告,是一种以皮肤破坏性溃疡为特征的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成人,其皮损形态有一定的特征[1],临床少见,但病情较严重,多与一些系统性疾患有关.因常合并其他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类风湿关节炎、骨髓瘤、白血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及疱疹样皮炎等[2],而这些病大多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故认为PG可能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本文报道我院PG合并肺部多发结节病例1例.

    作者:郭健杏;刘畅;吕晓红;丁会;盛辉;华树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FN与DHS治疗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发生于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约占髋部骨折的45%,可引起老年人死亡和功能障碍[1].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且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治疗较为困难[2].给予患者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使患者较早实施患肢功能训练,减少因长期卧床造成的各种临床并发症.本文比较髓内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和髓外动力髋螺钉(DHS)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虎峰;王亚军;赵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TLR-4信号通路在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信号转导通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TLR-4突变小鼠及野生型小鼠为实验对象,分为C3H/Hej及C57BL/6组,各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IR组,比较观察两种小鼠IR后心肌梗死面积,检测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浓度,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缺血心肌中TLR-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LR-4突变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较,能显著降低再灌注心肌损伤及梗死面积,提高心肌中SOD活性,降低心肌中MDA、MPO水平,血清中TNF-α、IL-1,IL-6、MCP-1的表达也明显降低,Western印迹所显示的TLR-4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心肌缺血后上升(P<0.05).结论 TLR-4信号通路在心肌IR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TLR-4突变后能减弱其后信号转导从而减轻心肌IR损伤及炎症反应.

    作者:刘倩;李春梅;马晓静;王涛;张兴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脂蛋白(a)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及LP(a)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119例,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36例(A组),糖尿病肾病(DN)患者83例(B组);正常对照组30例(NC组).检测各组患者LP(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化指标,进行单一因素方差分析.119例糖尿病患者组以LP(a)为因变量,与各检测指标作简单线性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并获得B组的适临界点(cutoff 值).结果 LP(a)水平在A组、B组升高明显(P<0.01).尿微量白蛋白(UMA)、GGT与LP(a)关系密切.LP(a) 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在适cutoff值为200 mg/L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7.4%、76.8%.结论 Lp(a)与T2DN密切相关;可以被视为该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有可能成为T2DN的一个早期预防和监测指标.

    作者:李友梅;曲志萍;孙咏梅;朱传金;黄仙萍;逄曙光;李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术前调强适形放疗计划在直肠癌患者照射剂量上的优势

    目的 研究术前调强适形放疗(IMRT)计划与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在直肠癌患者照射剂量上的潜在优势.方法 采用RTOG指南对本院1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治疗制定照射区,比较IMRT计划、3FBB计划、3DCRT计划的优缺点.患者均诊断为T3直肠癌,1例患者淋巴结阴性,9例患者淋巴结阳性.所有患者计划照射总剂量为45 Gy.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对IMRT和3DCRT计划的优缺点进行配对比较.结果 IMRT计划在计划靶区体积、剂量均一性和适形方面较3DCRT计划有优势.与3DCRT计划比较,IMRT可以减少小肠(小肠平均剂量:IMRT 18.6Gy,3DCRT25.2Gy,P=0.005)、膀胱(IMRT V40 Gy:58.6%,3DCRT 75.4%,P=0.005)、骨盆(IMRT V40 Gy:47.0%,3DCRT 56.9%;P =0.005)和股骨头(IMRT V40 Gy:3.4%,3DCRT 9.1%,P =0.005)的照射剂量,可以改善急性毒性照射剂量(小肠IMRT V15 Gy:138-CC,3DCRT 157-CC,P=0.005)照射小肠的体积.IMRT治疗照射区显著大于3FBB区,但不会给邻近危及器官带来不可治愈的副作用.结论 在治疗直肠癌时,IMRT计划比3DCRT计划在靶区覆盖范围、均质性和适形性中有优势,同时IMRT可以降低对邻近危及器官的毒性.不管治疗区多大,采用IMRT和腹板固定术治疗都可以改善临床疗效毒性比.

    作者:张利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外膜脂肪与冠心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脂肪组织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能量储库,而且还是体内大的内分泌器官.脂肪组织可分泌脂联素、瘦素、抵抗素、TNF-α、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等众多的脂肪细胞因子及蛋白,其中许多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内脏脂肪组织增加已被公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而心外膜脂肪(EAT)作为沉积在心脏周围特别是围绕在冠状动脉周围的内脏脂肪近年来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与冠心病相关.

    作者:秦秀娇;闫百灵;赵慧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进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加重,骨质疏松以及压缩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60.72%,女性更是高达90.84%[1].压缩骨折以胸腰椎的发病率高[2].由此产生的持续疼痛以及畸形会对老年人的心肺功能以及晚年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成为中老年人群中致残以及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晓宇;毕郑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Derlin-1的研究进展

    Derlin-1也称为内质网相关降解蛋白1.编码Derlin-1蛋白及其DNA分子序列结构在各种生物种间高度保守,从传统模式生物(线虫,酵母)到哺乳动物(小鼠,大鼠,狗)及人类,都存在与Derlin-1同源的一些基因.在人类中,Derlin-1有2个同系物,Derlin-2和Derlin-3.Derlin-1分子主要分布于细胞内质网中,由4个跨膜区域组成,它的氨基端与羧基端均存在于胞液中,而且与多种蛋白分子发生相互作用[1,2].

    作者:彭艳;胡瑞成;戴爱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吴茱萸碱对S180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血常规的影响

    目的 研究吴茱萸碱对小鼠肉瘤S180细胞肿瘤模型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外周血常规的影响.方法 小鼠左后肢皮下接种S180.接种后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剂量10 ml/kg)、阳性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剂量50 mg/kg)、吴茱萸碱组(给予吴茱萸碱,剂量50 mg/kg).每组小鼠10只.给药结束后,观察抑瘤率,检测血常规.结果 吴茱萸碱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50 mg/kg吴茱萸碱可使抑瘤率达到43.6%左右.吴茱萸碱(剂量50 mg/kg)能升高S180荷瘤小鼠外周血的白细胞(P<0 05),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不大.结论 吴茱萸碱对小鼠在体肿瘤S180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吴茱萸碱作为抗肿瘤药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吴茱萸碱能升高S180荷瘤小鼠外周血的白细胞数量,可能是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立宏;蒋丽娜;石永威;张晓丽;孙黎;罗强;贾天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替米沙坦降压疗效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替米沙坦属于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ARB),在AngⅡ1型受体(AT1R)水平同时阻断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非经典途径产生的AngⅡ的作用,降压效果更好,对其他激素无影响,清除半衰期为24 h,降压疗效较持久[1].另外,替米沙坦分子结构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相似,能部分激动PPARγ,是少有的可同时激动PPARγ又阻断AT1 R的药物,在降压的同时还可预防糖尿病、改善糖代谢紊乱,因而替米沙坦是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抗高血压药物.

    作者:黄鹤宇;付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GSK3β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CTGF和ICAM-1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GSK3B抑制剂(CI)、糖尿病模型组(DM组)和糖尿病GSK3β抑制剂治疗组(DI).糖尿病大鼠GSK3β抑制剂治疗组干预治疗后,处死大鼠,检测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Scr);肾脏组织切片行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IHC)方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脏中的表达,测量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含量.结果 GSK3B抑制剂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功能改变.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CTGF蛋白表达增强(均P<0.01);血清中ICAM-1水平升高(均P<0.01).与DM组相比,DI组大鼠CTGF蛋白表达下降(均P<0.01);血清中ICAM-1水平下降(均P<0.01).结论 GSK3β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降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改变.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清中ICAM-1含量,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韩艳秋;王嘉欣;崔文鹏;贾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人群血清清蛋白参考范围及其分布

    目的 研究连云港地区正常老年人群血清清蛋白的参考范围及其分布.方法 对连云港地区60岁以上无严重疾病的老年人进行体检,4 242名符合条件者被纳入研究,通过溴甲酚紫法检测血清清蛋白值,并按年龄、性别分组分析比较.采用95% CI确定参考范围.结果 4 242名60岁以上老年人男女总体清蛋白值呈偏态分布(Z =3.312,P=0.000),中位数为37.7 g/L,采用偏态分布双侧95% CI确定参考范围为:31.5~45.8g/L.60~、65~、70~、75~、80~、85~、90岁以上组双侧95% CI参考范围分别为:男性为34.5~46.9 g/L、33.4 ~45.9 g/L、33.2~46.2g/L、33.0 ~44.6 g/L、30.9 ~45.4 g/L、31.1 ~42.9 g/L、25.6~42.9 g/L;女性为35.7~47.1 g/L、34.8~45.7 g/L、34.4 ~45.8 g/L、33.7 ~ 45.4 g/L、30.9~44.2 g/L、29.7 ~41.9 g/L、25.7 ~42.3 g/L.60 ~ 79岁的老年人,女性清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均有P<0.05).85 ~89岁组男性清蛋白水平高于女性(P<0.05),80~ 84岁组及90岁以上组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清蛋白在男性组、女性组及总体组分析中,均与年龄呈负相关,回归系数有显著意义(均P<0.05).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年龄每增加1岁,清蛋白值减少0.183 g/L.清蛋白随增龄下降程度女性(0.218g/L)高于男性(0.155 g/L).结论 正常老年人血清清蛋白参考范围是31.5~45.8g/L,血清清蛋白性别之间存在差异且与年龄呈负相关.在临床应用时应按不同年龄段及性别选用合适的参考范围.

    作者:田昌荣;申潇竹;温江涛;刘青;聂毛晓;徐保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丹参酮Ⅱ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β和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IL)-1β和IL-1受体拮抗剂(IL-1Ra)的影响,.方法 选取3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丹参酮ⅡA组和对照组,检测和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1β、IL-1 Ra并计算IL-1 β/IL-1 Ra比值.结果 两组患者IL-1β水平在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IL-1Ra水平在丹参酮ⅡA组明显升高(P<0.05),在对照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1β/IL-1 Ra比值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丹参酮ⅡA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丹参酮ⅡA治疗COPD患者的抗炎症效应不是通过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IL-1β直接起作用的,而是通过升高抗炎症细胞因子IL-1 Ra的含量间接发挥作用.

    作者:刘霞;田景伦;何书经;康定理;郑权;漆自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核心生物标记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Aβ42淀粉样蛋白、总tau蛋白及磷酸化tau的含量变化与认知功能关系.方法 通过检测78例AD患者脑脊液生物标记物含量变化,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AD患者脑脊液中β42淀粉样蛋白含量下降,总tau蛋白及磷酸化tau的含量升高;p-tau及p-tau/β42与患者认知功能呈负相关,其含量越高,认知功能越差.结论 脑脊液中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能导致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并且p-tau越高,认知功能越差.

    作者:鲍琳琳;赵红;张仁泽;周明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