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曲雅勤;王旋;蒋鑫萍;罗景华
目的 观察芦荟对便秘小鼠的结肠肌电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用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建立便秘模型,后用芦荟全汁对小鼠进行灌胃,从而探讨芦荟全汁对便秘小鼠结肠肌电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 三组小鼠的结肠慢波表现为近似于正弦波样曲线.对照组频率(43.52±0.71次/min),便秘组频率(47.80±2.66次/min),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小鼠的结肠慢波频率增快,两组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芦荟组频率(44.45±1.31次/min),与便秘组相比,芦荟组小鼠的结肠慢波频率减慢(P<0.01);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小鼠的结肠慢波频率变异系数增大(P<0.01);与便秘组相比,芦荟组小鼠的结肠慢波频率变异系数减慢(P<0.01);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小鼠的结肠慢波振幅减少(P<0.01);与便秘组相比,芦荟组小鼠的结肠慢波振幅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小鼠的结肠慢波振幅变异系数增大(P<0.01);与便秘组相比,芦荟组小鼠的结肠慢波振幅变异系数减小(P<0.01).结论 芦荟全汁能有效地改善便秘小鼠结肠运动功能.
作者:卢智敏;姜洪波;杜爱林;洪梅;刘晓丽;路承彪;宋亭亭;谭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氧、缺血所致,病情凶险,相比稳定型心绞痛,在急性期更易发展为心肌梗死和猝死[1],必须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证实马来酸桂哌齐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肯定,但应用于老年患者目前国内尚少见报道.本文评价分析我院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荫浩;吴翔;陆齐;张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揭示白藜芦醇抑制脑缺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功能上调的分子机制及其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联系.方法 建立大鼠四动脉前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印迹技术观察缺血后再灌海马脑区MMP-9蛋白水平和NF-κB核易位的变化;给予自由基清除剂白藜芦醇或NF-κB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DTC),识别NF-κB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白藜芦醇对脑缺血MMP-9蛋白表达的调控.结果 脑缺血/再灌诱导海马脑区MMP-9蛋白水平和NF-κB核易位增加(P<0.05).PDTC能一定程度的抑制缺血后MMP-9基因表达(P<0.05).白藜芦醇能显著抑制脑缺血NF-κB核易位和MMP-9表达上调(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诱导MMP-9依赖NF-κB通路的蛋白水平增加,白藜芦醇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下调MMP-9的功能,继而阻断MMP-9激活介导的胞外基质降解及海马脑区损伤.
作者:朱佳蕾;邓夏珩;高丽;顾昊;沈伟;郭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高血压是导致老年入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衰竭、主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因此社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至关重要.治疗的目的是控制血压,使血压达标,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目前,非药物干预在全科医学领域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成为了社区老年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现就社区老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以及非药物干预等方面的新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刘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因髓母细胞瘤(MB)术后1年,放疗后7个月余,右侧臀部疼痛2个月入院.该患2011年8月因头晕、恶心及呕吐1个月就诊于我院,入院时意识清楚,查体配合,颈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指鼻试验左侧欠稳准,小脑性步态,左上肢不自主抖动.核磁提示小脑上蚓部见2.92 cm×3.46 cm×4.31 cm团块样高信号,轻中度强化,中心可见斑点状无强化区.遂于2011年8月11日行腰大池引流术+幕下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小脑蚓都,约3.0cm ×3.5 crn ×3.5 cm,质软,血运丰富,边界欠清,将肿瘤完整切除.
作者:王瑜;曲雅勤;王旋;蒋鑫萍;罗景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养老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职业承诺、工作倦怠三者之间的内部关系,为减低养老机构一线工作人员倦怠程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中文版、职业承诺问卷、M氏职业倦怠量表对对321名养老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与养老护理员工作倦怠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P<0.01,P<0.05),职业承诺与共情能力总分呈正相关,与倦怠总分呈负相关(P<0.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共情可以通过职业承诺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工作倦怠程度.结论 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倦怠水平中等,养老机构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共情能力、增强职业承诺感来改善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倦怠程度.
作者:赵思宇;张会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前全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约9 300万,其中增殖性DR(PDR)患者1 700万,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2 100万,威胁视力的DR患者2 800万[1].DR属于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是一种涉及多种细胞、分子的非常复杂的视网膜疾病.目前已经证实,糖尿病可以损害所有主要的视网膜细胞,如上皮细胞,Muller细胞,神经节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这一过程是由多种因子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目前其机制未完全阐明,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中.进一步阐明DR的发病机制以期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眼科医生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对目前DR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祝伟;苏冠方;王晨光;刘鑫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脑梗死防治除了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之外,多项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除了降脂作用外,还有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抗炎[1,2]、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级及二级预防.本文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动态评价他汀类药物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我院经TCD检查颞窗透声良好的首发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115例.根据实际服用阿托伐他汀的情况分为服药组61例和非服药组54例.
作者:杨小霞;李国前;蔡俊颖;洪诸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人群中约有10%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1].本文回顾老年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06例均行胃镜及病理检测证实,其中老年患者104例,中青年患者102例.老年组男64例,女40例,年龄60~82岁,中位数年龄72.6岁.中青年组男60例,女42例,年龄20~59岁,中位数年龄41.8岁.
作者:付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我国每年有150万~ 200万新发脑卒中的病例,校正年龄后的脑卒中年发病率为(116 ~ 219)/10万人口,年死亡率为(58 ~142)/10万人口,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约有70%为缺血性脑卒中[1].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显示[2,3],炎症反应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病理发展的始终,是导致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抗炎治疗能使脑梗死的治疗时间窗延长,为进一步康复治疗赢得宝贵时机.胆碱能抗炎通路(CAP)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神经免疫调节机制[4],该通路由迷走神经介导,能快速、持续地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或调节炎症反应,CAP的发现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炎治疗带来了新的理论指导.本文从缺血性脑卒中与炎症的关系、CAP对炎症反应的调节及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作者:刘晓洁;梅志刚;王明智;曾永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突发性耳聋,指的是突然发生,可在极短时间内出现不明原因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在至少2个相邻频率出现听力下降≥20 dB[1].患者在听力损失的同时可能伴耳鸣、眩晕及耳胀满感等不适症状.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存在病毒感染、微循环障碍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假说[2].关于治疗,本病同样无公认的有效方案,较为常用的基础治疗方法主要是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治疗,另外也有改善耳蜗微循环、抗凝、降低血液黏稠度、营养神经、抗病毒等多种治疗方法,但疗效并不尽如人意[3].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
作者:曹雪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发神经系统损害,临床上以周围神经和肌肉病变为常见,但甲亢合并脑梗死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多发于年轻女性患者中,两者的治疗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本文就我院收治的甲亢合并脑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于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6例甲亢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13例,男3例;年龄20 ~50[平均(38.1±11.9)]岁,其中20~30岁6例,30~40岁7例,40 ~50岁3例,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肾病史.所有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标准,甲亢的诊断依据《内科学》的诊断标准.
作者:朴莉玲;刘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超声探头技术为临床诊断提供直观的影像学图像,使得超声在手部肌腱和血管损伤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越来越多[1],与其他影响技术相比,无创和没有X线的侵入性检查,易被病人接受并可重复应用[2,3].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对照组选取正常成人30只左手,男女各15例,年龄22~53(平均35.8)岁.外伤组为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门诊就诊及住院手外伤患者47例,男31例,女16例,年龄19~63(平均37.6)岁.
作者:黄雪兰;包晓媛;邹晓娉;李晓涛;解云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肥胖等因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关系,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自编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相关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均纳入107例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民族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非条件Logistic逐步进入法,以α=0.10为进入水平,α=0.15为退出水平,进入方程的因素有:户籍(OR=3.75)、住院天数(OR=1.18)、病程(OR =1.07)、空腹血糖(OR=1.12)、肥胖(0R=3.06).结论 2型糖尿病的医院感染受多因素的影响,对患者应采取个体化的防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危险.
作者:马万瑞;张金玲;王志忠;何兰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消瘤饮治疗胃癌术后由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该院外科及门诊确诊的胃癌术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消瘤饮加化疗组(试验组)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试验组应用消瘤饮随证加减配合西医化疗35例,对照组为西医常规化疗35例,对比观察疗效.结果 在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数量和程度方面,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瘤饮在治疗胃癌术后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保护机体的重要脏器功能及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董春旻;金吉;苑军伟;侯坤;赵宇航;董宇翔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在培养液中加入或不加SHH信号通路特异抑制剂Cyclopamine体外培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然后用四唑蓝(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别计算增殖指数(PI)和凋亡指数(AI).结果MTT结果显示,Cyclopamine对血管平滑肌的抑制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Cyclopamine使血管平滑肌增殖指数降低,凋亡指数升高.结论 SHH信号通路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孙爱萍;程晓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动眼神经麻痹病因较复杂,依是否存在瞳孔改变可分为完全动眼神经麻痹及不完全动眼神经麻痹.后交通动脉瘤是动眼神经麻痹的常见原因,其引起的常为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1 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因左侧头面部疼痛、双下肢无力4d,左眼睑下垂2d于2011年4月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d劳动中突发左侧头面部疼痛,以眼眶部疼痛为重,数秒钟后出现意识不清,被家属背人家中,10 min后清醒.家属诉期间有抽搐发作,具体形式不详.患者清醒后自觉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
作者:夏天亮;董铭;张丽萍;马涤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调查围绝经期女性综合征及抑郁的状况,了解患慢性疾病对围绝经综合征及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2省、直辖市按照城乡分层,每个地区100例,城乡各50例,共2 200例45 ~ 55岁的妇女.问卷由基本资料部分、Kupperman评分表和抑郁自评量表(CES-D)组成.结果 被调查者中患有慢性疾病者占42.5%;患慢性疾病与否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的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慢性疾病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的发生,防治慢性疾病可以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水平.
作者:马素慧;李丹;邱忠君;窦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萎缩性阴道炎是绝经期妇女常见的一种炎症性疾病.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机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终阴道的pH值升高,阴道自身防御能力也逐渐下降.当细菌入侵时,由于阴道的防御功能下降,极容易导致细菌感染,终引起阴道及其周围器官发生炎症反应[1,2].由于萎缩性阴道炎彻底治愈率低,较易反复发作,这对老年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甲硝唑是治疗阴道炎的常用药物,但临床经验证实,单纯应用甲硝唑治疗阴道炎复发率较高[3].本研究拟探讨甲硝唑联合雌激素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韩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原因仍不清楚,目前认为病毒性肝炎、黄曲霉毒素感染和肝硬化等是诱发肝癌发生的原因[1].而我国流行病学统计发现,肝癌的死亡率已经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2].临床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此外还包括化疗、放疗、射频消融等方法.如何有效地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拟研究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年龄>60岁,肝癌直径<5 cm,或者数目在3个以内,大肿瘤在3 cm以下,经活检病理证实,知情同意.排除有弥漫性病灶、病灶界限不清,肝衰竭,靠近胆囊等空腔脏器的肿瘤患者.
作者:于波洋;于雷;周洁宏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