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亢合并脑梗死16例

朴莉玲;刘青

关键词:脑梗死, 甲状腺功能亢进
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发神经系统损害,临床上以周围神经和肌肉病变为常见,但甲亢合并脑梗死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多发于年轻女性患者中,两者的治疗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本文就我院收治的甲亢合并脑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于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6例甲亢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13例,男3例;年龄20 ~50[平均(38.1±11.9)]岁,其中20~30岁6例,30~40岁7例,40 ~50岁3例,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肾病史.所有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标准,甲亢的诊断依据《内科学》的诊断标准.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镁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目的 讨论血镁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已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60名,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并以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20名作为对照组.采集一般治疗(包括身高、体重、病程、性别、年龄等),检测空腹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镁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低镁倾向,其下降程度随着24h尿微量白蛋白量的增加而加重;同时,2型糖尿病血镁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均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可导致血镁下降,并一定程度反映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

    作者:王丽晖;孙立娟;李艳华;宛迎春;吴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男性前列腺体积变化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前列腺体积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老年男性受试者107例,血清学检查包括测定生化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前列腺特异抗原,完成前列腺超声及动态血压监测,平均随访4年后再次复查相同检查.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结果 随访4年后,受试者平均前列腺体积为(39.7±19.1)ml,明显高于基线(32.7±15.1)ml,增加率为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前列腺体积差为因变量,舒张压(P =0.026)、体重指数(P=0.041)与前列腺体积差独立相关.结论 在老年男性人群中,舒张压、体重指数是前列腺体积增大的危险因素.

    作者:魏雅楠;陈陵霞;苗懿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 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方式,提高此类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该院76例患有心血管疾病且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的麻醉资料,回顾麻醉方法、药物应用、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处理方式.结果 76例老年患者术中出现血压超过基础值25%者16例,血压偏低7例,心率减慢4例,房颤或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室性早搏3例,经积极处理后均顺利完成手术.诱导麻醉后(T2),老年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诱导前(T1)降低(P<0.05);气腹后(T3)HR、MAP迅速升高,甚至高于诱导前(T1)(P<0.05),麻醉诱导后(T2)与气腹后(T3)血浆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持续上升,与麻醉诱导前(T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术前手术风险评估,加强术中监测,维持术中循环系统稳定是提高老年心血管患者腹腔镜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计薇;薛莲;朱海霞;林春霞;辛丽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白藜芦醇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脑缺血基质金属蛋白酶功能上调

    目的 揭示白藜芦醇抑制脑缺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功能上调的分子机制及其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联系.方法 建立大鼠四动脉前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印迹技术观察缺血后再灌海马脑区MMP-9蛋白水平和NF-κB核易位的变化;给予自由基清除剂白藜芦醇或NF-κB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DTC),识别NF-κB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白藜芦醇对脑缺血MMP-9蛋白表达的调控.结果 脑缺血/再灌诱导海马脑区MMP-9蛋白水平和NF-κB核易位增加(P<0.05).PDTC能一定程度的抑制缺血后MMP-9基因表达(P<0.05).白藜芦醇能显著抑制脑缺血NF-κB核易位和MMP-9表达上调(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诱导MMP-9依赖NF-κB通路的蛋白水平增加,白藜芦醇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下调MMP-9的功能,继而阻断MMP-9激活介导的胞外基质降解及海马脑区损伤.

    作者:朱佳蕾;邓夏珩;高丽;顾昊;沈伟;郭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肥胖等因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关系,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自编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相关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均纳入107例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民族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非条件Logistic逐步进入法,以α=0.10为进入水平,α=0.15为退出水平,进入方程的因素有:户籍(OR=3.75)、住院天数(OR=1.18)、病程(OR =1.07)、空腹血糖(OR=1.12)、肥胖(0R=3.06).结论 2型糖尿病的医院感染受多因素的影响,对患者应采取个体化的防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危险.

    作者:马万瑞;张金玲;王志忠;何兰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ERCC1与RRM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胰腺癌、癌旁组织、正常胰腺组织中DNA损伤修复蛋白ERCC1,RRM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手术切除胰腺癌及癌旁组织34例,正常胰腺组织20例,标本经常规石蜡包埋,采用SABC法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在胰腺癌组织中ERCC1高表达14例(4l.2%),RRM1高表达10例(29.4%),癌旁组高表达率分别为67.6%、52.9%,正常胰腺组织分别为70.0%、80.0%.两种基因的高表达率均低于癌旁组及正常胰腺组(P<0.05).在有无淋巴结、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因素中分析ERCC1及RRM1的高低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RCC1及RRM1基因的表达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其表达与否对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等无显著影响.

    作者:柴文刚;王广义;谢淑丽;王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山东省部分地区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所选地区结防机构规定时段内登记的肺结核患者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24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75.4%,平均就诊延迟71.0d;老年患者男女性别之比为3.96,高于非老年患者组的1.91(P<0.01);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较非老年患者严重(P =0.001,OR =2.212);就诊延迟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痰检阳性率高于就诊未延迟组(P=0.004,OR=2.353);户籍人口、有咳嗽咳痰无咯血症状、患者来源是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现象严重,尤其是有咳嗽咳痰无咯血症状、户籍人口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导致痰涂片阳性患者增多,对社会危害更大,采取措施降低老年患者就诊延迟对做好结核病控制工作十分必要.

    作者:李永文;王志萍;耿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综合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中老年重症脑卒中的疗效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将110例老年重症脑卒中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行综合疗法,研究组55例在综合疗法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生存质量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神经功能缺损及生存质量改变中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老年重症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建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长期预后及影响因素

    目的 随访分析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接受胃镜及24 h食管pH监测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在初诊时及1年后分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患者在初诊前3个月内和随访前3个月内的反流症状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并调查维持治疗情况.结果 ①老年组严重食管炎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6.5% Vs0.9%,P<0.05).②24h食管pH监测显示:老年组中pH<4大于5 min的次数明显多于非老年组(P<0.05),症状指数明显高于后者(P<0.05).③随访期间,老年组持续用药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02);以PPI为主要治疗的患者多于后者(P=0.04);其症状积分与24h食管pH监测的多项指标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患者更易出现严重食管黏膜损伤,其食管酸反流严重程度重,症状与病理性酸反流的相关性高;更需要长期维持药物治疗,且更需要较强的抑酸治疗.

    作者:齐颖;夏志伟;徐志洁;王琨;段丽萍;葛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SHH信号通路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在培养液中加入或不加SHH信号通路特异抑制剂Cyclopamine体外培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然后用四唑蓝(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别计算增殖指数(PI)和凋亡指数(AI).结果MTT结果显示,Cyclopamine对血管平滑肌的抑制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Cyclopamine使血管平滑肌增殖指数降低,凋亡指数升高.结论 SHH信号通路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孙爱萍;程晓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糖尿病肾病与氧化应激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患者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DM发病率逐年上升,DN已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DM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1].DN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生和细胞外基质(ECM)重构,功能上主要表现为高滤过、高灌注以及肾小球滤过屏障改变,与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环境和遗传易感性等多方面因素以及由此引起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异常相关.持续血糖升高是DN发生的始动因素,但高血糖导致DN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的研究提示氧化应激在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

    作者:杨楠楠;刚晓坤;刘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

    萎缩性阴道炎是绝经期妇女常见的一种炎症性疾病.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机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终阴道的pH值升高,阴道自身防御能力也逐渐下降.当细菌入侵时,由于阴道的防御功能下降,极容易导致细菌感染,终引起阴道及其周围器官发生炎症反应[1,2].由于萎缩性阴道炎彻底治愈率低,较易反复发作,这对老年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甲硝唑是治疗阴道炎的常用药物,但临床经验证实,单纯应用甲硝唑治疗阴道炎复发率较高[3].本研究拟探讨甲硝唑联合雌激素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韩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辽宁省养老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职业承诺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养老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职业承诺、工作倦怠三者之间的内部关系,为减低养老机构一线工作人员倦怠程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中文版、职业承诺问卷、M氏职业倦怠量表对对321名养老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与养老护理员工作倦怠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P<0.01,P<0.05),职业承诺与共情能力总分呈正相关,与倦怠总分呈负相关(P<0.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共情可以通过职业承诺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工作倦怠程度.结论 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倦怠水平中等,养老机构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共情能力、增强职业承诺感来改善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倦怠程度.

    作者:赵思宇;张会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成人髓母细胞瘤多发骨转移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因髓母细胞瘤(MB)术后1年,放疗后7个月余,右侧臀部疼痛2个月入院.该患2011年8月因头晕、恶心及呕吐1个月就诊于我院,入院时意识清楚,查体配合,颈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指鼻试验左侧欠稳准,小脑性步态,左上肢不自主抖动.核磁提示小脑上蚓部见2.92 cm×3.46 cm×4.31 cm团块样高信号,轻中度强化,中心可见斑点状无强化区.遂于2011年8月11日行腰大池引流术+幕下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小脑蚓都,约3.0cm ×3.5 crn ×3.5 cm,质软,血运丰富,边界欠清,将肿瘤完整切除.

    作者:王瑜;曲雅勤;王旋;蒋鑫萍;罗景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96例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老年肺结核患者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96例中青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溃疡发生部位、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药物使用情况、患者精神状况、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老年组患者的溃疡发生部位多为胃溃疡54.2%,且多发于胃窦和胃角部位,两组患者于十二指肠、胃窦、胃角部位的溃疡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典型腹痛发生率为14.6%,临床多为不典型症状.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5.2%和53.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服用史患者分别为19例(19.8%)和3例(3.1%),抑郁症患者分别为23例(24.0%)和4例(4.2%)(P<0.05).老年组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47例,出血发生率49.0%,显著高于中青年组患者22例(22.9%),出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相比,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并发症多.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中应根据其临床特点重视治疗,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鹤鸣;李菊兰;袁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对比

    为了探讨合适的临床治疗措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分别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种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63~ 80[平均(75.22±4.58)]岁;受伤至就诊时间3 ~20 d;其中过伸性损伤26例,受伤机制不详8例,颈椎屈曲性损伤8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0例,跌倒致伤14例,推拿按摩致伤2例,重物砸伤6例.患者在入选时均有四肢及躯干不同程度的疼痛、麻木、感觉障碍、四肢肌力减退、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按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标准均为不全损伤,B级18例,C级24例.

    作者:陈春;李江龙;刘继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农村留守老人自我和谐的状况及其与感恩、情绪智力的相关性

    目的 考察农村留守老人自我和谐的状况及其与感恩、情绪智力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53名子女打工在外的农村老人.结果 (1)农村留守老人的自我和谐程度略微偏低;(2)农村留守老人的自我和谐存在明显的文化程度和健康状况差异,文化程度高、健康状况较好老人的自我和谐程度显著地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文化程度与婚姻、子女联系状况与健康状况、婚姻与健康状况的交互作用显著;(3)自我和谐与农村留守老人的感恩、情绪智力呈显著负相关;(4)情绪智力在感恩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引入情绪智力能够更具体、更精细地解释农村留守老人的感恩状况对其自我和谐的影响,情绪智力的作用在于感恩部分地通过情绪智力对自我和谐产生影响.

    作者:何安明;惠秋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CRP、IL-6、sICAM-1水平变化及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近来研究发现炎症贯穿于AS的全过程,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1].目前研究认为,血管外的感染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受损、氧化应激反应等均可引起炎症反应,从而诱导细胞因子、急性时相反应物、炎症效应分子等的释放与表达,从而促进AS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炎症标志物的变化与缺血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联[2].因此,检测炎症标志物有助于冠心病病情及预后的判定.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被认为是炎症反应的主要指标之一.

    作者:崔耀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阿卡波糖片和非诺贝特对糖耐量异常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目的 比较阿卡波糖片(拜糖苹)和非诺贝特(力平之)对糖耐量异常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 99例入选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3例,分别为拜糖苹组、力平之组和对照组,为期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并分析其对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拜糖苹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降低不明显,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降低、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和血糖增重比(△I30/△G30)明显改善(P=0.001;P=0.002;P =0.005);力平之组治疗后,TG、TC降低较拜糖苹组明显(P=0.002);拜糖苹组HOMA-IR、HOMA-β改善效果较力平之组更明显(P=0.020).对照组各项指标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拜糖苹治疗后老年组胰岛素抵抗(IR)改善情况优于中青年组(P=0.045).IGT患者治疗前后胰岛功能均有所改善(t=2.453,P=0.003).结论 拜糖苹和力平之均能改善糖耐量降低(IGT)合并高TG血症患者的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并能有效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轻IR.但拜糖苹的治疗效果优于力平之,可能与其减轻糖毒性的作用有关.

    作者:李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后交通动脉瘤致不伴瞳孔改变的不完全动眼神经麻痹1例

    动眼神经麻痹病因较复杂,依是否存在瞳孔改变可分为完全动眼神经麻痹及不完全动眼神经麻痹.后交通动脉瘤是动眼神经麻痹的常见原因,其引起的常为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1 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因左侧头面部疼痛、双下肢无力4d,左眼睑下垂2d于2011年4月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d劳动中突发左侧头面部疼痛,以眼眶部疼痛为重,数秒钟后出现意识不清,被家属背人家中,10 min后清醒.家属诉期间有抽搐发作,具体形式不详.患者清醒后自觉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

    作者:夏天亮;董铭;张丽萍;马涤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