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趋化因子CXCL12/CXCR4轴与lgr5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孙艳;荣容;张伟杰;曲荣锋;金仙梅;夏大文;李玉林;迟宝荣

关键词:结直肠癌, 干细胞, 趋化因子CXCL12/CXCR4轴, LGR5
摘要:目的 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趋化因子CXCL12/CXCR4轴、干细胞标志物lgr5基因的表达变化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27例结直肠癌组织、27例匹配的远端切缘正常组织中CXCL12、CXCR4及lgr5 mRNA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CXCR4、lgr5 mRNA表达明显高于匹配正常组织(P<0.01),CXCL12 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织(P<0.01).结直肠癌组织CXCL12、CX-CR4及lgr5mRNA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大小、组织学类型组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有淋巴结转移组CXCR4及lgr5 mRNA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且有淋巴结转移组CXCL12 mRNA表达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CXCL12基因表达下调、CXCR4、lgr5基因表达上调参与了结直肠癌组织生长及转移,CXCL12/CXCR4生物轴、lgr5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造影在评价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和危险因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易损性无疑是引发缺血性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脑卒中是导致老年人永久性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甚至致死首要因素之一.有研究发现≥65岁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阳性率达78.7%,颈总动脉动脉内-内膜厚度(IMT)异常者达50.5%,说明老年人群中颈动脉IMT增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很高,增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1].而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与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所以应用超声造影技术无创性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微血管的存在和发展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价是有重大意义的.

    作者:乔锋利;袁建军;陈雪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肝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的新进展

    肝癌具有发病率高、病情隐匿、预后凶险等临床特征.经大量研究证实,某些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或抑制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等有着紧密的联系.现对近年来有关肝癌信号转导通路的文献进行回顾,就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具有病情隐匿、预后凶险等临床特征.肝癌的发病率逐年递增,肝癌的发病年龄也在不断提前,未经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10个月.肝癌的发生、发展是肝癌细胞无限制增殖与凋亡减少的结果,其中,肝癌的信号转导通路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些年来,虽然肝癌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肝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目前还尚不完全清楚.随着对肝癌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肝癌细胞内部的某些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或抑制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作者:徐同磊;谢淑丽;王广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丹参酮-ⅡA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26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丹参酮-ⅡA、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予甲钴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感觉传导速度、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腱反射、麻木、趾(指)端疼痛、感觉减退情况、病变边界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39% (P <0.05).治疗15 d后,观察组中、晚期患者感觉疼痛减退范围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9d后,观察组所有患者疼痛范围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29 d后的疼痛范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P<0.01).经治疗后,观察组传导速度、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丹参酮-ⅡA+甲钴胺配以良好的护理对策治疗DPN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华;吴让兵;高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101例老年患者血培养阳性主要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菌血症是由病原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具有病情重、预后差的特点.临床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是治疗菌血症的关键.而血培养阳性结合药物敏感试验,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产生,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老年患者血培养阳性主要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可为临床治疗菌血症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现对我院综合病区101例老年患者血培养阳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检出的病原菌种类和主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

    作者:吴晓新;邓庆平;段艳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应对过程理论在我国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干预中的应用

    新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显示,全球患有老年期痴呆的患者人数已经高达2.4千万,更严重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3],据专家预测到2040年,这个人数将以每个二十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增长,每7秒钟就会产生1例新发病例[4],对于90岁以上的已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来讲,其每年的发病率高达30%[5].我国也有多项调查证实老年期痴呆发病率高,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和脑卒中的第四位导致患者死亡的疾病.加之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躯体合并疾病多,同时伴有精神和行为障碍,需要长期监护,这无疑给全球医疗、经济、社会尤其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带来巨大的负担[6,7].

    作者:王庆妍;蒋芬;陈三妹;唐四元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原发性胃淋巴瘤和原发性大肠淋巴瘤的临床差异点分析

    据相关资料显示,原发性胃肠淋巴瘤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势头,但是,医学界对该病的临床特征研究甚少.基于此,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针对所选患该病病患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抽取自2003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病患共40例.其中,23例被确诊为原发胃淋巴瘤,17例被确诊为原发大肠淋巴瘤.

    作者:胡敏;苏群豪;周海燕;陶石;周东升;陈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变化

    胱抑素C(Cys-C)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分泌性蛋白质,与肾小球滤过率密切相关,是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个理想指标[1].近些年来对其研究发现,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组织蛋白酶等相互作用,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及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2].本文旨在观察中老年人Cys-C和Hcy与急性心肌梗死病变的相关性.

    作者:王金行;刘青鹏;刘柏新;周立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124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62例)和呋塞米组(62例).联合治疗组予静脉持续泵人小剂量多巴胺(0.5~1 μg·kg-1.min-1)联合呋塞米(20~40 mg/d)静脉注射.呋塞米组仅静脉注射呋塞米(20~40 mg/d).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心功能改善情况、利尿剂抵抗、肾功能恶化、死亡以及血钾、血钠、血压、心率、体重下降、EF值和BNP水平.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住院天数平均为(5.75±1.3)d,显著短于呋塞米组[(8.12±1.1)d](P=0.025).联合治疗组出现利尿剂抵抗和肾功能恶化的患者均显著低于呋塞米组,体重下降、BNP均较对照下降明显(P<0.05),LVEF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无死亡患者,呋塞米组死亡1例(P>0.05).结论 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对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独用呋塞米.

    作者:都斌;姚雪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腹腔镜联合内镜序贯性治疗老年胆石病232例

    目前我国结石病的发病率大约在7%~10%,并且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2].有报道称,年龄较大、女性、有结石病家族史的人是本病的高发人群[3].现代人高热量、低纤维饮食居多,也是本病发生的后天性因素[4,5].手术治疗是根治本病的唯一办法,目前临床手术中,以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应用较多[们.本研究探讨LC联合EST序贯性治疗胆石病疗效.

    作者:李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趋势性分析

    目的 分析兰州市老年女性四种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变化趋势,为降低女性老年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两所综合医院11年间老年女性四种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病历,获取住院费用信息并分析其构成和变化情况.结果 11年间兰州市常见老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和日均住院费用分别以6.50%和8.76%的速度逐年增加,而平均住院日以3.34%的速度逐年减少.其中,乳腺癌的总体增长速度较快.单项费用构成中,药费所占比例高,达到56.68%.结论 老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必须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减轻老年肿瘤患者的疾病负担.

    作者:祝意;白亚娜;胡晓斌;赵迟;毛宝宏;徐生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康复依从性高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较好,生活质量较好[1].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时有医护人员的监督,锻炼和服药的依从性总体来说较为满意,但康复训练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出院后由于缺乏康复知识和技能,许多患者回到家中后康复依从性较差,大多错过佳的康复时机,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采取必要的手段提高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十分重要.

    作者:张春慧;陈静;张振香;刘腊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和治疗的依从性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和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SCL-90评价本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7例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不同SCL-90总分(<100分、100~ 150分和>150分)的社会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和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情况,并与同期的9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对比.结果 (1)除偏执和精神病症状外,老年脑卒中组的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健康老年组,SCL-90总均分和总分均高于健康老年组,社会支持各项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健康老年组,以上具有统计学差异;(2)87例脑卒中患者SCL-90总分为<100分组18例,100 ~ 150分组36例和>150分组33例;(3) >150分组的完全依从率和社会支持各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其余两组,部分依从率低于100~150分组,不依从率低于<100分组;100~150分组的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和社会支持各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 100分组,不依从率低于<100分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健康老年对照,且与治疗依从性及社会支持具有相关性,尤其应加强对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者治疗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的关注.

    作者:王巍;牛素英;董慈;郭丰秀;仁柯南;余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NADPH氧化酶在肿瘤坏死因子-α致乳鼠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NADPH氧化酶来源的活性氧(ROS)在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乳鼠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TNF-α组(80ng/ml),APO(100 μmol/L)组和TNF-α+APO组.BCA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合成总量.荧光染料(DCFH-DA)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心肌细胞活性氧水平.RT-PCR检测p22phox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p22phox的表达.结果 TNF-α可显著增加心肌细胞ROS生成,APO显著抑制TNF-α刺激后ROS的产生.TNF-α促进心肌细胞p22phox mRNA和蛋白的表达,APO可抑制TNF-α的作用.结论 TNF-α可能通过上调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的表达,促进心肌产生ROS增加,导致了心肌细胞肥大的发生.

    作者:苏兴利;张鸿;王爽;霍健;郭玉芳;王湘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老年人,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氧、缺血所致,病情凶险,在急性期极易发展为心肌梗死和猝死….本文就我院采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

    作者:卢宁;李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是世界上第二大非传染性疾病,每年引起270多万人死亡,其病因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药物仍是目前治疗COPD的主要手段(主要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物改善气流受限、缓解气促等对症治疗).笔者应用肺功能仪分析探讨噻托溴铵对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力玄;周佳莹;吴艳峰;辛秀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促炎基因ALOX5AP多态性与脑卒中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了多种重要环境和遗传危险因子如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均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联[1].炎症作用是一个关键性的致病机制.国内关于脑卒中综合危险度评估及干预方案的研究中发现5-脂氧酶激活蛋白基因变异对脑卒中伴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现将针对促炎基因ALOX5AP多态性同脑卒中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功能恢复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50例

    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国内外文献报道约占全身骨折的4%~5%[1].其骨折类型复杂,一直以来是创伤骨科治疗中的难点问题.自2009年10月以来,我科应用锁定钢板(LPHP)内固定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分析其临床疗效.

    作者:胡东山;罗逸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颅内胆脂瘤临床特点及神经内镜辅以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疗效

    表皮样囊肿又称胆脂瘤[1],发病率为全脑肿瘤的0.5%~1.8%,小脑桥小脑区和颅底、鞍区是其好发部位,也有报道发生于大脑半球硬膜下、硬膜外、透明膈、海绵窦区,但额叶胆脂瘤罕见.早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只有当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且对周边脑组织结构造成压迫、出现明显神经功能障碍才能就诊而获诊断.近3年来,我院对30例老年颅内胆脂瘤(ICC)患者采用神经内镜辅以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赵忠赢;白杨;王世强;洪新雨;许海洋;李蕴潜;赵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病灶组织HPV、PCNA和nm23检测在宫颈癌分型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病灶组织人乳头瘤病毒(HPV)、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nm23检测用于宫颈癌分型的应用研究.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正常宫颈组织、宫颈鳞癌组织、宫颈腺癌组织和其他宫颈癌分别检测HPV、PCNA和nm23阳性表达率.结果 HPV在宫颈癌患者阳性表达率达90%以上;PCN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达80%以上,明显与正常宫颈组织、腺癌和其他宫颈癌有明显差异(P<0.05);nm2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比正常宫颈组织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检测数据可用于确诊患者是否患有宫颈癌,而PC-NA检测数据可用于确诊是否患有宫颈癌常见的类型鳞状细胞癌,nm23检测数据则可作为宫颈组织恶变的信号.

    作者:周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非典型性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

    部分冠心病患者发病时并不出现典型的心前区疼痛,而且有的患者其心电图也没有异常表现,因此,非典型冠心病常常会被误诊或漏诊[1].本文对我院58例非典型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对其诊断价值给予初步评价.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58例非典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21例,女37例,年龄39~72岁,平均57.5岁.临床表现:非典型心绞痛19例,胃肠型11例,中枢神经型9例,休克型7例,心衰型6例,心律失常型4例,放射型2例.

    作者:吴霞英;吴建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