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对过程理论在我国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干预中的应用

王庆妍;蒋芬;陈三妹;唐四元

关键词:应对过程理论, 老年期痴呆, 照顾者
摘要:新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显示,全球患有老年期痴呆的患者人数已经高达2.4千万,更严重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3],据专家预测到2040年,这个人数将以每个二十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增长,每7秒钟就会产生1例新发病例[4],对于90岁以上的已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来讲,其每年的发病率高达30%[5].我国也有多项调查证实老年期痴呆发病率高,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和脑卒中的第四位导致患者死亡的疾病.加之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躯体合并疾病多,同时伴有精神和行为障碍,需要长期监护,这无疑给全球医疗、经济、社会尤其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带来巨大的负担[6,7].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运动平板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疑诊7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运动平板试验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间隔时间为7~21 d.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对运动平板试验与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流行病学真实性、预测值和ROC曲线下面积的评价.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出阳性53例(70.67%),阴性22例(29.33%).运动平板试验灵敏度94.34%,特异度59.09%,约登指数0.543,阳性预测值84.75%,阴性预测值81.25%,ROC曲线下面积0.767,均明显高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论 运动平板试验诊断老年冠心病的真实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均优于动态心电图,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进一步选择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提供合理筛选.

    作者:侯艳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修复老年深度烧伤患者创面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修复老年深度烧伤患者创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34例老年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包扎治疗,治疗组采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及皮片成活效果.结果 治疗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t =5.76、4.65、6.50,均P<0.05);治疗组的皮片成活疗效优10例,良7例,差1例,总有效率为94.4%,而相对应对照组为7例、3例、6例,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x2=5.28,P=0.021).结论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修复老年深度烧伤患者创面中的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痛苦程度,加快创面愈合,提高安全可靠性,值得临床更广泛地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辉霞;申美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对大鼠海马神经元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二苯乙烯苷对大鼠海马神经元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 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海马神经元钙通道电流.结果 ①细胞外给予2.0和6.0μnol/L二苯乙烯苷对正常的高电压激活钙通道电流的抑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细胞外给予1 μnol/L的Aβ后再分别给予2.0和6.0μmol/L二苯乙烯苷,显示L型钙电流/电压(Ⅰ-V)曲线逐渐上移,但对钙离子的抑制作用与A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苯乙烯苷对大鼠海马神经元L型钙离子通道可能不具有影响.

    作者:朱秋双;任春清;包利泽;赵锦程;刘蕾;白雪;杨玉;刘明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NADPH氧化酶在肿瘤坏死因子-α致乳鼠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NADPH氧化酶来源的活性氧(ROS)在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乳鼠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TNF-α组(80ng/ml),APO(100 μmol/L)组和TNF-α+APO组.BCA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合成总量.荧光染料(DCFH-DA)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心肌细胞活性氧水平.RT-PCR检测p22phox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p22phox的表达.结果 TNF-α可显著增加心肌细胞ROS生成,APO显著抑制TNF-α刺激后ROS的产生.TNF-α促进心肌细胞p22phox mRNA和蛋白的表达,APO可抑制TNF-α的作用.结论 TNF-α可能通过上调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的表达,促进心肌产生ROS增加,导致了心肌细胞肥大的发生.

    作者:苏兴利;张鸿;王爽;霍健;郭玉芳;王湘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非典型性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

    部分冠心病患者发病时并不出现典型的心前区疼痛,而且有的患者其心电图也没有异常表现,因此,非典型冠心病常常会被误诊或漏诊[1].本文对我院58例非典型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对其诊断价值给予初步评价.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58例非典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21例,女37例,年龄39~72岁,平均57.5岁.临床表现:非典型心绞痛19例,胃肠型11例,中枢神经型9例,休克型7例,心衰型6例,心律失常型4例,放射型2例.

    作者:吴霞英;吴建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窦性心律震荡和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冠心病的发病逐年递增,且有年轻化趋势,室扑、室颤和心源性猝死是其主要、严重的并发症,为了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近年来有一些新的检测方法用于临床,如心率变异(HRV)分析、窦性心律震荡(HRT)检测、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心率减速力检测等,但对冠心病的HRT、MTWA的指标同时研究还未见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究冠心病患者HRT、MTWA的心电图学特点,预测冠心病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作者:陈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低钠血症的诊治研究进展

    血清钠是维持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的重要因素,低钠血症(Hyponatremia,HN)定义为血清钠低于135 mmol/L[1],此时机体内总钠量可以增多、正常或减低.HN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病率较高,占住院患者15%~30%[2].国外学者在一项历时2年多对300 000例住院患者的血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血钠< 136 mmol/L者占34%[3].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轻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严重HN可使病程复杂化,影响疗效并显著增加死亡率[4-6].因此,正确认识HN并给予及时干预在临床上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就HN的病因学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潘信;王桂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50例

    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国内外文献报道约占全身骨折的4%~5%[1].其骨折类型复杂,一直以来是创伤骨科治疗中的难点问题.自2009年10月以来,我科应用锁定钢板(LPHP)内固定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分析其临床疗效.

    作者:胡东山;罗逸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的疗效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重症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且并发症多,预后差.由于溶栓时间窗和其他溶栓禁忌证的限制,临床可行溶栓治疗的患者较少.而纳洛酮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竞争性阿片受体拮抗剂,早在1981年就被报道静脉注射后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1].近几年研究报道,早期应用纳洛酮对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代谢、促进意识恢复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其应用剂量国内外尚有争议[2,3].本研究就采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樊清波;张慧峰;李玮;李敏;秦秉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Gadd45a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关系

    目的 探讨Gadd45a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正常人脑组织和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的Gadd45a 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结果 正常人脑组织Gadd45a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U251细胞(P<0.05).U251细胞在S期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脑神经细胞,G2-M期比率明显降低(P<0.05).U251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正常人脑细胞(P<0.05),增殖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脑神经细胞(P<0.05).结论 Gadd45a基因低表达导致细胞多处于S期,降低细胞凋亡率从而促进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

    作者:冀秀英;王艳梅;白洋;梁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病死率、残疾率很高,随着近年治疗水平的提高,病死率已大幅下降,残疾率却日益升高,约有90%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肢体偏瘫是常见的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75%[1,2].本研究拟探讨早期综合康复在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中的作用.

    作者:何逸康;夏扬;张新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康复依从性高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较好,生活质量较好[1].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时有医护人员的监督,锻炼和服药的依从性总体来说较为满意,但康复训练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出院后由于缺乏康复知识和技能,许多患者回到家中后康复依从性较差,大多错过佳的康复时机,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采取必要的手段提高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十分重要.

    作者:张春慧;陈静;张振香;刘腊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9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并营养不良患者不同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

    近年来,老年疾患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合并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体质差,各种应激能力及免疫功能均减低,存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单纯的抗感染治疗容易产生抗生素耐药及二重感染,影响治疗效果、延误治疗时间.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期间住院的90例呼吸道感染合并有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通过对照应用肠外营养的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昆;金志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炎性因子和血脂的影响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临床表现为瘫痪、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在导致脑梗死的诸多因素中,其中高血脂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脑梗死的重要因素[1].多项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并非单纯是一个脂类沉积的过程,系统性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开始和发展各个阶段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本文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

    作者:李英姿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左下肺不张的影响

    目的 探讨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左下肺不张的影响.方法 选取307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其中管状胃组173例行管状胃替代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对照组134例采用传统胃代食管行弓上吻合.分别于术前5d,术后第3、10、28天行胸部CT检查,了解左下肺膨胀情况.结果 术后第3天管状胃组左下肺体积占术前百分比≤80%的患者比例为20.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1% (P <0.05).两组手术后10、28 d左下肺不张都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管状胃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管状胃替代食管与传统胃代食管相比,可降低术后左下肺不张的发生率.

    作者:温丰标;赵松;杨洋;刘东雷;吴恺;赵佳;齐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

    急性肺动脉栓塞为临床常见心肺血管急症,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极易误诊、漏诊,致残率、致死率极高[1,2].我院采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2~71[平均(52.3±4.2)]岁.

    作者:海翔;姚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趋势性分析

    目的 分析兰州市老年女性四种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变化趋势,为降低女性老年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两所综合医院11年间老年女性四种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病历,获取住院费用信息并分析其构成和变化情况.结果 11年间兰州市常见老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和日均住院费用分别以6.50%和8.76%的速度逐年增加,而平均住院日以3.34%的速度逐年减少.其中,乳腺癌的总体增长速度较快.单项费用构成中,药费所占比例高,达到56.68%.结论 老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必须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减轻老年肿瘤患者的疾病负担.

    作者:祝意;白亚娜;胡晓斌;赵迟;毛宝宏;徐生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应对过程理论在我国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干预中的应用

    新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显示,全球患有老年期痴呆的患者人数已经高达2.4千万,更严重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3],据专家预测到2040年,这个人数将以每个二十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增长,每7秒钟就会产生1例新发病例[4],对于90岁以上的已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来讲,其每年的发病率高达30%[5].我国也有多项调查证实老年期痴呆发病率高,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和脑卒中的第四位导致患者死亡的疾病.加之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躯体合并疾病多,同时伴有精神和行为障碍,需要长期监护,这无疑给全球医疗、经济、社会尤其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带来巨大的负担[6,7].

    作者:王庆妍;蒋芬;陈三妹;唐四元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障碍及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后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 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治疗组术后给予EP01 000 U/kg腹腔内注射5d.术后第8周时3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后断头取脑做免疫组化检测观察CA1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结果 缺血组水迷宫表现同假手术组和EPO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EPO干预能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0.01).缺血组海马CA1区GFAP表达较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多,而EPO组海马CA1区GFAP表达同缺血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数与学习记忆能力呈负相关.结论 EPO能显著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障碍,机制可能与减少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有关.

    作者:陈涛;周少华;刘南暖;叶飞;章军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分别采用中等剂量和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4、8、12 w后关节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基线;研究组患者在治疗8、12 w后关节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12 w后,两组患者对自身的关节炎评分均较基线明显改善;医生对两组患者的关节炎评分均较基线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自身评估及医生评估结果在相同时期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自身评估疗效及医生评估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 w后,对照组中有6例(10.91%)患者出现碱性磷酸酶水平异常;而研究组未出现此类情况(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佳,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武艳梅;沈健;张雨;张雨涵;戚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