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影响

陈旭

关键词:牙周炎, 冠心病, 牙周基础治疗,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牙周炎基础治疗对伴慢性牙周炎冠心病患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64例伴有慢性牙周炎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及对照组(n=30),比较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的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床附着丧失)与血清IL-6、CRP和TNF-α水平.结果 经牙周基础治疗后,所有患者牙周炎临床指标均有好转,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明显低(P<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不仅能改善牙周状况,还能降低血清IL-6、CRP和TNF-α水平,有利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障碍及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后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 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治疗组术后给予EP01 000 U/kg腹腔内注射5d.术后第8周时3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后断头取脑做免疫组化检测观察CA1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结果 缺血组水迷宫表现同假手术组和EPO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EPO干预能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0.01).缺血组海马CA1区GFAP表达较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多,而EPO组海马CA1区GFAP表达同缺血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数与学习记忆能力呈负相关.结论 EPO能显著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障碍,机制可能与减少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有关.

    作者:陈涛;周少华;刘南暖;叶飞;章军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病死率、残疾率很高,随着近年治疗水平的提高,病死率已大幅下降,残疾率却日益升高,约有90%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肢体偏瘫是常见的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75%[1,2].本研究拟探讨早期综合康复在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中的作用.

    作者:何逸康;夏扬;张新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在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与肾功能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300例60岁以上患者,行baPWV测定,并调查患者的年龄、吸烟、血压,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er)、尿微球蛋白(β2-MGT)、尿白蛋白.结果 (1)300例患者中动脉硬化224例(74%),其中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动脉硬化216例(86%).(2) baPWV升高组与正常组年龄、吸烟、高血压史、空腹血糖、血尿酸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他指标没有明显差异.(3) baPWV升高组与baPWV正常组相比,高血压、糖尿病、COPD发病率高(P<0.05);两组间冠心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4)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baPWV与肾BUN、Scr、β2-MGT、低蛋白血症呈正相关性,而与Ccr呈负相关.(5)肾功能损伤越严重,baPWV值越高.结论 baPWV可以早期评价老年肾病患者肾功能情况.

    作者:李英莲;高继东;常琼;韩吉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辅酶Q10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心力衰竭大鼠的氧化作用及心肌重构的影响

    目的 研究辅酶Q10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心衰大鼠氧化作用、心肌重构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被结扎并饲养6w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辅酶Q10+阿托伐他汀组,每组6只,灌胃给药5 w后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全心及左室肥厚指数(HW/BW,LVHW/BW)、非梗死区心肌解偶联蛋白2(UCP2)的水平.结果 联合应用辅酶Q10及阿托伐他汀能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血清MDA的含量及心肌肥厚指数、下调UCP2的水平(P <0.05 ~0.001).结论 辅酶Q10联合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下调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内UCP2的水平,降低心肌肥厚指数,改善心肌重构.

    作者:赵东明;杨萍;杨杰;魏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康复依从性高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较好,生活质量较好[1].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时有医护人员的监督,锻炼和服药的依从性总体来说较为满意,但康复训练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出院后由于缺乏康复知识和技能,许多患者回到家中后康复依从性较差,大多错过佳的康复时机,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采取必要的手段提高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十分重要.

    作者:张春慧;陈静;张振香;刘腊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荷叶饮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98例

    肥胖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目前国内外对肥胖症的防治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减肥疗法,如药物减肥、手术减肥、节制饮食减肥、体育运动减肥等.但这些减肥疗法有的副作用大,有的效果不理想.本文采用针刺和中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分析其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8例均为我院针灸门诊病人,经临床检查可以排除患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肿瘤和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病等继发性肥胖,年龄16 ~55[平均(36.2±17.9)]岁,近3个月未接受针灸减肥治疗.

    作者:谢长才;袁映梅;朋源凤;孙健;符文彬;许能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获得性肺炎患者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和细菌耐药分析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危害患者的生命[1].获得性肺炎又分为医院获得性肺炎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细菌获得性肺炎是获得性肺炎中的一种,尤其是不动杆菌,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易引起机体感染,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机会致病菌之一[2].该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伤口及皮肤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如何及时诊断及治疗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3].本研究主要探讨老年获得性肺炎患者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和细菌耐药分析.

    作者:李永伟;王春霞;毕勇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动脉硬化无创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68例患者分为CHD组与非CHD组.测定两组患者的右侧踝臂PWV(R-baPWV)、左侧踝臂PWV(L-baPWV)、右侧ABI(R-ABI)和左侧ABI(L-ABI).比较分析两组的基本资料,对比两组ABI及baPWV异常程度.结果 CHD组的年龄、性别构成、吸烟、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与非CH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CHD组相比,CHD组ABI明显降低,且与冠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baPWV及ABI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应积极开展高危人群baPWV及ABI检测,对于早干预、延缓或阻止冠心病的进一步发展、预防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作者:戴青原;汤亚明;胡家丽;赵昭;郭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原发性胃淋巴瘤和原发性大肠淋巴瘤的临床差异点分析

    据相关资料显示,原发性胃肠淋巴瘤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势头,但是,医学界对该病的临床特征研究甚少.基于此,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针对所选患该病病患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抽取自2003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病患共40例.其中,23例被确诊为原发胃淋巴瘤,17例被确诊为原发大肠淋巴瘤.

    作者:胡敏;苏群豪;周海燕;陶石;周东升;陈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哮喘患者焦虑情绪对其症状表现和哮喘控制的作用

    目的 探讨老年哮喘患者焦虑情绪对其症状表现和哮喘控制的作用.方法 对老年哮喘患者65例进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评分测定,根据HAMA评分结果分为无焦虑组和可能有焦虑组,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焦虑情绪与哮喘症状及控制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焦虑评分<7分23例,为无焦虑组,>7分42例为可能有焦虑组.可能有焦虑组ACT评分显著低于无焦虑组(t=10.026;P =0.000).可能有焦虑组家庭收入≤2 000元以及并发症的人数显著多于无焦虑(家庭收入:X2=4.862,P=0.027;并发症:x2=5.205,P=0.023).通过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未控制(P=0.011)、1种及以上哮喘治疗药物(P=0.015)、2种以上哮喘症状(P =0.027)与焦虑情绪的发生相关.结论 经济收入低、并发症较多的哮喘患者焦虑发生率明显升高,而焦虑情绪增加了患者哮喘症状表现并降低了哮喘控制水平.同时哮喘未控制、使用较多的哮喘治疗药物和较多的哮喘症状显著增加焦虑发生的可能性.

    作者:梁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康复对策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由于化疗的长期性、疾病的严重性,容易使患者产生心理上的抑郁情绪,不配合治疗,导致疾病恶化,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2].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等,它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心理状态与躯体疾病的病程和预后有明显关系,研究患者的心理,创造条件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处于佳的生理、心理状态,对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3].本研究旨在了解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找出预防和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的有效措施,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鄢薇;卢宏达;王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微创食管切除术和开放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对照

    目的 探讨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105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其中,微创食管切除术55例,开放食管切除术50例.比较两组手术中、手术后的—系列临床指标和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后住院时间和胸管留置时间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中出血量,微创食管切除术较开放食管切除术各亚组有明显减少.两组淋巴结清扫情况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近期生存率之间的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食管切除术具有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安全可靠.

    作者:黄国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病理性瘢痕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病理性瘢痕是皮肤科及整形外科学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病理性瘢痕好发于前胸、后背部、耳部、肩三角部及下腹部等.其中瘢痕疙瘩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如瘙痒、疼痛或敏感,甚至影响功能活动,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病理性瘢痕组织学上的特点为大量的纤维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糖蛋白、蛋白多糖等过量沉积,特别是胶原的大量产生并且胶原排列紊乱.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治疗困难,并且极易复发,因此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但经过医疗工作者常年的研究和努力,在临床治疗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刘杜鹃;张可佳;丁玉红;赵自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疗效

    目的 探讨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老年妇女膀胱颈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52例老年妇女膀胱颈梗阻患者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52例老年妇女患者中,在术后2个月时,总有效率为96.15%,有50例患者为一次性手术成功,有2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进行2次手术成功;治疗后患者排尿时间更短,大尿流率更大,残余尿量更少,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对老年妇女膀胱颈梗阻治疗,此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并能快速恢复,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促炎基因ALOX5AP多态性与脑卒中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了多种重要环境和遗传危险因子如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均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联[1].炎症作用是一个关键性的致病机制.国内关于脑卒中综合危险度评估及干预方案的研究中发现5-脂氧酶激活蛋白基因变异对脑卒中伴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现将针对促炎基因ALOX5AP多态性同脑卒中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功能恢复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超声造影在评价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和危险因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易损性无疑是引发缺血性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脑卒中是导致老年人永久性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甚至致死首要因素之一.有研究发现≥65岁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阳性率达78.7%,颈总动脉动脉内-内膜厚度(IMT)异常者达50.5%,说明老年人群中颈动脉IMT增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很高,增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1].而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与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所以应用超声造影技术无创性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微血管的存在和发展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价是有重大意义的.

    作者:乔锋利;袁建军;陈雪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Gadd45a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关系

    目的 探讨Gadd45a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正常人脑组织和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的Gadd45a 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结果 正常人脑组织Gadd45a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U251细胞(P<0.05).U251细胞在S期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脑神经细胞,G2-M期比率明显降低(P<0.05).U251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正常人脑细胞(P<0.05),增殖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脑神经细胞(P<0.05).结论 Gadd45a基因低表达导致细胞多处于S期,降低细胞凋亡率从而促进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

    作者:冀秀英;王艳梅;白洋;梁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修复老年深度烧伤患者创面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修复老年深度烧伤患者创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34例老年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包扎治疗,治疗组采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及皮片成活效果.结果 治疗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t =5.76、4.65、6.50,均P<0.05);治疗组的皮片成活疗效优10例,良7例,差1例,总有效率为94.4%,而相对应对照组为7例、3例、6例,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x2=5.28,P=0.021).结论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修复老年深度烧伤患者创面中的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痛苦程度,加快创面愈合,提高安全可靠性,值得临床更广泛地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辉霞;申美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病灶组织HPV、PCNA和nm23检测在宫颈癌分型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病灶组织人乳头瘤病毒(HPV)、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nm23检测用于宫颈癌分型的应用研究.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正常宫颈组织、宫颈鳞癌组织、宫颈腺癌组织和其他宫颈癌分别检测HPV、PCNA和nm23阳性表达率.结果 HPV在宫颈癌患者阳性表达率达90%以上;PCN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达80%以上,明显与正常宫颈组织、腺癌和其他宫颈癌有明显差异(P<0.05);nm2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比正常宫颈组织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检测数据可用于确诊患者是否患有宫颈癌,而PC-NA检测数据可用于确诊是否患有宫颈癌常见的类型鳞状细胞癌,nm23检测数据则可作为宫颈组织恶变的信号.

    作者:周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褪黑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样细胞总tau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建立冈田酸(OA)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研究褪黑素对此AD样细胞总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OA处理NG108-15细胞建立AD样细胞模型,褪黑素进行干预,以免疫细胞化学及细胞免疫印迹技术观察细胞总tau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褪黑素可引起AD样细胞总tau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褪黑素可升高AD样细胞总tau蛋白水平,起到拮抗AD的作用.

    作者:吴敏霞;谢捷明;周琳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