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大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的变化及其与心肌缺血预处理“失效”的关系

俞莹;刘新伟;王萍

关键词:心肌缺血预处理,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成年和老年大鼠内源性及心肌缺血预处理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差异,在与寿命相关的SIRT1蛋白水平揭示缺血预处理在老年大鼠中效果较成年大鼠差的可能原因.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成年和老年各30只,其中成年大鼠200~ 250 g,老年大鼠450~ 600 g(18月龄).两个年龄组分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通过结扎及松开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在体大鼠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前及再灌注120 min监测血流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SIRT1活性;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SIRT1蛋白mRNA;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SIRT1蛋白含量.结果 老年大鼠SIRT1蛋白基础水平较成年大鼠降低,SIRT1基础活性亦较成年大鼠下降(P<0.05).缺血预处理时老年大鼠SIRT1含量较成年大鼠显著降低,SIRT1活性显著降低(P<0.05).老年大鼠缺血预处理与老年大鼠缺血再灌注相比,SIRT1含量与活性均无显著改变(P<0.05).成年大鼠缺血预处理与成年大鼠缺血再灌注相比,SIRT1含量与活性均显著升高.结论 SIRT1含量及活性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是缺血预处理在老年大鼠中丧失保护作用的原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后呼吸动力学的变化

    目的 探讨小切口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后呼吸动力学变化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心病患者30例,根据是否应用单肺通气分成两组:小切口组(n=15)和传统二尖瓣置换术组(n=15).在围术期用BICORE CP100呼吸功能监测仪监测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呼吸功等呼吸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的胸肺顺应性术后均出现降低,小切口组于术后2h、4h较诱导后明显降低(P<0.05),术后6h基本恢复至诱导后水平;而传统组术后2h较诱导后明显下降(P<0.05),术后6h基本恢复.两组的气道阻力术后均出现增加,小切口组于术后4h高于诱导后水平(P<0.05),然后逐渐下降;传统组于术后2h高于诱导后水平(P<0.05),术后6h基本恢复.两组的呼吸功均于术后2h明显增加(P<0.05),至术后6h后基本恢复.两组间呼吸动力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支持时间相同.结论 小切口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对术后呼吸动力学的改变相似,因此术后早期拔管也应谨慎.

    作者:蔡俊赢;徐国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软组织肉瘤患者手术并发症风险预测及危险因素

    目的 验证POSSUM评分系统预测老年软组织肉瘤患者手术并发症的临床价值,寻找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建立该组群手术风险评估系统做初步研究.方法 回顾162例老年软组织肉瘤手术病例,其中140例应用POSSUM评分系统预测手术并发症概率,绘制ROC曲线评价其预测能力;对19个因素进行单因素筛选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用22例进行验证.结果 POSSUM预测手术并发症概率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7,小于研究中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清蛋白、肿瘤大小、肿瘤深浅、术前放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OSSUM预测老年软组织肉瘤患者手术并发症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准确性偏低,在临床应用中需进一步验证或改良.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低蛋白血症、直径较大的肿瘤、深部肿瘤、术前放疗是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良锁;锡林宝勒日;何祖胜;江仁兵;周洋;白靖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阿托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NF-κBp65、COX-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NF-κBp65、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老年大鼠30只,18月龄,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阿托伐他汀组(AT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溢出量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细胞中NF-κBp65及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心肌组织中CK-MB、AST及LDH含量明显增高,NF-κBp65的活性增高,COX-2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AT组中CK-MB、AST及LDH含量、NF-κBp65及COX-2略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K-MB、AST、LDH的含量及NF-kBp65和COX-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均有高水平表达,提示炎症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机制可能是NF-κBp65通过对COX-2的转录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阿托伐他汀可抑制NF-κBp65活性,降低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减轻I/R心肌炎症反应,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东辉;石博;黄可欣;杨春艳;何丰;于景龙;朱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舒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强麻醉性镇痛药物,是阿片受体激动剂,由于起效快、镇痛作用强,常作为麻醉诱导、麻醉镇痛及麻醉维持、手术镇痛的药物使用[1,2].腹腔镜手术为微创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的特点,在近年来在妇科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3].靶控输注(TCI)技术是将药物按一定浓度进行输注,使血流动力学维持在稳定水平,因此也常作为临床麻醉用药方式使用[4].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给予TCI舒芬太尼,观察其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刘晓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

    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1],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脑动脉狭窄的重要病理基础.所以,本文拟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且存在脑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

    作者:金亭延;李佳;张平;王守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创伤后急性肾衰竭62例临床多因素分析

    急性肾衰竭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它可以使体内产生代谢产物积聚及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突出的表现为尿量减少,然而尿量并不是判断有无急性肾衰竭的唯一指标,尤其在创伤后患者常常出现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为了更好地诊断、治疗创伤后的肾衰竭,本文总结分析住院治疗创伤患者临床特征.

    作者:白彝华;杨敏;蒋红樱;廖云娟;曾怡;何振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首发症状变异的老年带状疱疹5例

    典型的带状疱疹不难诊断,但出疹前无特异表现,尤其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先有神经痛而后发皮疹者可高达70.5%[1],更易被误诊,诊治不及时或不当可造成多种危害,因此进一步了解老年人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对提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并发症及后遗症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我科收治的5例及文献报道的39例首发症状变异的老年带状疱疹报道进行分析.

    作者:蔺苏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哈蟆油对雌性衰老大鼠子宫组织p16和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哈蟆油(OR)对D-半乳糖所致雌性衰老大鼠子宫组织细胞增殖负性调控因子p16和正性调控因子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OR延缓雌性大鼠生殖器官衰老机制.方法 SPF级SD雌性青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D-gal组)、维生素E(VE组)、哈蟆油高剂量组(OR-H组)、中剂量组(OR-M)、低剂量组(OR-L组),每组8只,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注射42 d,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另取雌性青年大鼠8只,同样部位每日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组.第15天开始灌胃给药,给药时间28 d.给药结束后,免疫组化法检测衰老大鼠子宫组织p16和免疫印迹法检测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雌性衰老大鼠子宫组织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子宫组织p16阳性染色多为胞浆着色,见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胞浆、子宫间质腺体腺上皮细胞胞浆,外膜上皮也有表达,弥漫性、灶性分布均有.D-gal组p16阳性细胞积分与空白组比较升高(P<0.01).OR各剂量组与D-gal组相比,p16阳性细胞积分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免疫印迹法结果表明D-gal组子宫组织cyclinD1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OR-H、M、L组cyclin D1蛋白表达与D-gal组比较,表达均升高(P值均<0.01),OR-H组尤为明显.结论 应用OR可以减缓衰老子宫组织结构的损伤,改善衰老子宫萎缩和衰老程度,OR可降低雌性衰老大鼠子宫组织细胞增殖负性调控因子p16蛋白的高表达,同时显著提高细胞增殖正性调控因子cyclinD1蛋白的表达,促进衰老雌性大鼠子宫细胞增殖.哈蟆油延缓雌性生殖器官衰老作用可能通过调控子宫p16-cyclinD1信号通路来促进有关增殖调控蛋白表达发挥延缓衰老作用.

    作者:姚晖;康秀兰;彭荣芳;黄志恩;谢伟贤;梁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尿病病因的行为生物学分析

    我国临床病例资料显示,糖尿病病发率递增速度已达到0.1%[1].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主要与遗传、自身免疫、环境因素等有关,积极的防治工作也主要针对上述病因展开.临床研究表明,个体行为与疾病有特定联系[2].笔者分析个体行为特征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旨在给予高危人群一定的心理干预指导,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行为生物学依据.

    作者:张建辉;李洋;肖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胶质瘤中Rho GDI2和PTEN的表达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

    胶质瘤在病变进展中侵袭性强,生长迅速,胶质瘤在进展过程中多种蛋白异常表达.Rho GTP酶解离抑制因子(Rho GDI)是鸟嘌呤核苷酸解离抑制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Rho GDI2在肿瘤恶变过程中参与细胞的迁移、转录、细胞周期的调节等[1,2].PTEN是由多功能磷酸酶编码的肿瘤抑制基因,不仅具有磷脂酶的活性,还具有多种肿瘤生物学的作用特征[3].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胶质瘤中Rho GDI2和PTEN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临床价值.

    作者:侯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三焦针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焦针法与常规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9例,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焦组55例和常规组54例.三焦针法组取膻中、中脘、气海和双侧血海、足三里、外关为主,行三焦针法调治;常规组根据压痛点,循痛点及经脉取患侧穴,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后两组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综合临床疗效评定以及治愈病例3个月后的随访观察.结果 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生活质量评分、综合疗效评价(均P <0.05),随访结果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三焦针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组,是一种标本兼治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军雄;张建平;于建春;韩景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综合康复治疗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物理治疗的目的是止痛、消肿,减少增生骨质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渗出,改善关节功能活动,减轻疼痛,减缓疾病进一步发展.本文分析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膝关节OA患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3月至2011年7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膝关节OA 150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OA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80例:男31例,女49例,年龄60 ~ 86岁,平均67.9岁.病程2个月至18年,平均18.5个月;对照组70例:男26例,女44例,年龄60~84岁,平均66.3岁,病程平均17.9个月.两组临床表现均有:膝关节疼痛、膝软、跛行,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X线片均显示不同程度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及关节软骨下骨质硬化.

    作者:吴克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1、IL-8、IL-12和IL-18水平的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目前西药在药物治疗上有局限性[1,2].有研究显示生脉注射液可以有效地扩张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能有效地增加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的供血量,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加,改善心功能.同时生脉注射液可以改善机体抗氧化及抗损伤的能力[3].本实验关注生脉注射液佐治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IL-8、IL-12和IL-18的影响.

    作者:宋莹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46例老年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比较

    肾结核多在成年人发生,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数据表明,约75%的病例发生在20 ~ 40岁之间,但儿童和老年亦可发生,且老年患者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本研究以海口市某老年病医院收治的肾结核患者诊疗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李光杰;金水晶;吴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Urantide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Urantide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VD3损伤动脉内膜的方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氟伐他汀组、Urantide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壁内IL-6的表达水平,以Introduction to Image-Proplus 6.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尾加压素Ⅱ组、氟伐他汀组、Urantide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IL-6的浓度.结果 在胸主动脉内膜及中膜斑块内,模型组IL-6阳性颗粒较对照组微量表达,Urantide各实验组及氟伐他汀均可增加IL-6的表达;Urantide各浓度组对VSMC培养上清中IL-6的表达均有下调趋势.结论 IL-6在体内和体外的实验结果并不相一致,体内实验表现为抗炎症性,Urantide对其表达无下调作用;而体外实验其表现为致炎性,Urantide对IL-6表达有下调作用.

    作者:赵娟;谢利德;王红伟;于全鑫;苗光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运动对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的全身性疾病.据报道,50岁以上人群中,50%的女性、20%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当中都至少会出现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1].又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致残、致死,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巨大耗资常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989年,国际卫生组织提出了防治骨质疏松的三大措施:补钙,运动,调节饮食.有研究表明,在数多因素中,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极大,其对骨强度的影响比重(40%)远远超过了与骨代谢相关激素、钙和维生素D对骨强度的影响(3% ~ 10%)[2],是影响骨量的积极因素.

    作者:张震宇;侯勇;王冠;杨寿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相关炎症标记物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其炎症反应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在气道炎症反应及全身炎症反应两个方面,近年来围绕着AECOPD的炎症生物标记开展了大量研究并有关在探讨病因、辅助诊断、病情程度评估等方面的意义进行了探讨,本文就其进行综述.

    作者:王海峰;李建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Artemin和MMP-9在大肠癌中表达的关系

    目的 检测大肠癌ARTEM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意义.方法 86例大肠癌新鲜标本作为观察组,70例正常新鲜大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中ARTEMIN和MMP-9表达的关系,观察二者表达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差别.结果 大肠癌中ARTEMIN和MMP-9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ARTEMIN和MMP-9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Dukes分期、PCNA表达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ARTEMIN和MMP-9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大肠癌中ARTEMIN和MMP-9高表达,二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垂体腺瘤的微侵袭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垂体腺瘤患者行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行经蝶手术治疗的老年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71.4%的头痛患者及70%视力改变的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1例患者围术期死亡.在随访的18例患者中,有14例行MRI检查未见肿瘤复发,1例术后泌乳素增高,口服溴隐亭治疗.术后均无严重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论 在充分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手术操作及良好的围术期管理情况下,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安全有效,可作为老年垂体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陈浩;赵丛海;柴子佳;孙利波;高宇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

    老年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对自我保护的意识较为缺乏,使得其生活质量严重受到影响[1].为了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2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有效的综合干预,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成都市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的2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0例,女90例;年龄61~87岁,平均(70.02 ±6.17)岁;病史1~ 34年,平均(13.1±8.5)年.入选者均符和WHO/ISH(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均为社区常住人口或暂住成都市3年以上人口;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智力障碍、精神疾病及严重并发症者.

    作者:杨翔宇;高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