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涛;李寿柏;牟正华
目的 通过比较老年及非老年患者建立鼻烟窝自体动静脉内瘘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来探讨老年患者建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患者就诊及随访情况,记录患者的基本病情,建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的时间,血管的情况,内瘘成熟所需时间,内瘘第一次穿刺时间,透析时的初始血流量,内瘘用于透析的时间,内瘘的畅通情况,发生的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病情,建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的平均吻合口内径,内瘘成熟时间,透析时的初始血流量,内瘘用于透析的时间以及分别在1个月、1年、2年及3年的畅通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老年患者建立鼻烟窝自体动静脉内瘘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安全有效.
作者:赵金文;陈敏;王桂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海洋胶原肽对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结构和心脏功能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和适量运动指导以及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食海洋胶原肽或安慰剂(玉米淀粉)作为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5、3个月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总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情况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以及主动脉(A0)内径、左心房(LA)收缩期内径、室间隔厚度(IVST)等心脏结构指标和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的比值(E/A)、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和射血分数(EF)等指标.结果 总体水平比较,除了干预组的心脏收缩功能指标中干预后1.5、3个月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和射血分数(EF)与干预前比较测值增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干预后3个月EF、FS分别与干预后1.5个月比较测值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外,其他各组各时相干预前后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心脏结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海洋胶原肽短期内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结构无明显改善作用,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脏收缩功能.
作者:朱翠凤;张帆;周见昕;陈芸;刘俐;孙艳荣;袁金群;李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老年心肌缺血病人缺血总负荷(total ischemia burden,TIB)达标者常伴发室性早搏.根据室性早搏在心室起源的解剖部位不同将室性早搏分为不同部位.根据宽大畸形QRS波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的形态可对室性早搏起源部位准确定位.关于老年心肌缺血患者TIB达标者、健康老年体检者室性早搏发生部位的差异,目前鲜见文献报道.本文就老年TIB达标者室性早搏发生部位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张振香;吕聪敏;李莉;徐燕茹;林蓓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症状,其中约5%~10%的患者会出现难治性腹水,正规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往往需要反复大量地排放腹水并输注大剂量白蛋白扩容,但白蛋白价格昂贵,许多患者难以承受而放弃治疗.因此,探寻经济有效的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治疗方法是临床实践中的难点.本文观察甘露醇联合呋塞米(速尿)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素英;唐绍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YAP在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在51例食管癌患者中,应用免疫组化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YAP在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YAP在食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1.4% (16/51),在正常食管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 (4/51)和11.8(6/51).食管癌组织中YAP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而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YAP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食管癌YAP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而与食管癌低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YAP在食管癌中的高表达状态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杨安帮;杨洋;刘东雷;刘飞飞;温丰标;赵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与其他难治性肿瘤相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化疗药物不敏感,极易产生耐药,化疗后的并发症较多,缓解率较低,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极易导致死亡[1].有效控制慢性期病情进展是延长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措施.氟达拉滨是一种嘌呤类似物,已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且可获得更高的缓解率,目前已用作治疗该病的一线药物[2],当其与环磷酰胺联用时可提高疗效[3].本文采用该联合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陆翔;揭旭日;王小超;陈诗强;熊明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是紧急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包括急诊介入治疗及溶栓疗法.虽然近年来经皮介入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溶栓在心肌梗死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有所减少,但是溶栓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易操作的特点,仍然是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方法.我院自2010年4月起采用瑞替普酶(r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曹茂荣;庄秋红;孙大炜;董鹏飞;孙志宏;赵凌怡;张春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胃大部切除治疗胃溃疡,术后常发生一些并发症.本文就对需手术治疗的老年胃溃疡患者,在腹腔镜下采取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胃段切除治疗.评价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89例有慢性胃病史患者,男59例,女30例,年龄59 ~91[平均(68.4±7.9)]岁.均行术前胃镜检查及取材病理检查,溃疡大小为0.8 cm×0.9cm~3.5 cm×3.5cm;溃疡位于小弯侧胃窦部55例,胃体部大弯侧25例,胃底部9例.根据病灶行上消化道钡透、拍片,确定疾病的性质和解剖的位置,以决定术式.术前、术后均行基础胃酸、大胃酸(增量组织胺试验)、胃泌素水平测定.
作者:陈松涛;李寿柏;牟正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CD69、IL-2及IL-6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妇女及45例中老年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IL-2及IL-6的水平.结果 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L-2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L-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乳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高于术前水平,血清IL-2水平高于术前,血清IL-6水平低于术前(P<0.05).结论 中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前免疫功能较低,术后免疫功能明显提高,表明手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对预后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晓勇;李建;樊华;张筱东;刘宇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食管癌、贲门癌多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男性发病率一般高于女性[1].在我国发病年龄以50~70岁多见,死亡率极高[2].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非常关键.目前,手术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有效手段,而对手术治疗存在禁忌或者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采用放射治疗、抗癌药物化疗等方法.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老年病人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就手术治疗方法进行评价.
作者:程宏忠;王平;彭浩;彭俊;熊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与放射疗法(RT)治疗老年Bowen病(BD)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4例平均年龄为69.5岁的老年BD患者,在患处涂布20% ALA霜剂避光3~4h后选用630 nm的ALA-PDT治疗仪照射约30 min,剂量为50 J/cm2,30 min后,用激光仪发射3 Gy的电子束辐射.每2~3d重复治疗1次,通过临床常规检查和组织学检验评价治疗结果.结果 4例老年BD患者皮损获得完全缓解,平均21个月的随访期内无复发发生.结论 对老年BD采用ALA-PDT和RT联合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副作用小,无瘢痕形成,复发率低.
作者:佘文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肾结核多在成年人发生,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数据表明,约75%的病例发生在20 ~ 40岁之间,但儿童和老年亦可发生,且老年患者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本研究以海口市某老年病医院收治的肾结核患者诊疗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李光杰;金水晶;吴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乙醛脱氢酶2(ALDH2)是线粒体内一种重要的蛋白酶,ALDH2是乙醇代谢的关键酶,可以代谢4一羟基壬烯醛,具有抗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催化硝酸甘油产生外源性一氧化氮(N0)的作用,参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作者:潘强强;高琴;王洪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3.15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8%,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1].但是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长期慢性的病理改变过程,筛查是早期发现和防治宫颈癌的重要途径[2].自2009年起北京市政府免费为京籍适龄妇女做包括宫颈癌和乳腺癌在内的两癌筛查.根据北京市卫生局规定,北京老年医院对海淀区部分地区的妇女免费进行了两癌筛查,其中宫颈癌筛查部分采用液基薄层宫颈细胞学筛查(TCT)配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检.本文总结2012年5~8月的4 489例筛查结果,分析该部分人群宫颈癌发病情况.
作者:李春光;李晓燕;蒋丽君;史崑;高茂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在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是引起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1],严重者引起心肌梗死,并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性猝死[2].有典型心绞痛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依靠发作时心电图(ECG)ST-T的改变诊断并不困难[3],但是因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不能及时记录到ECG的变化,常规ECG容易漏诊.12导联动态心电仪是一种可以长时间无间断记录和收集资料分析患者心脏电生理活动的检测仪器,已成为临床心血管疾患无创性检查的重要电子仪器[4].本文通过收集常规ECG与动态ECG在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资料,对比分析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史松;王艳红;易金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进而出现心肌缺血,导致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1].有关研究表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B型钠尿肽(BNP)在心肌缺血中有重要的作用[2,3].本文探讨hsCRP、Nt-proBNP在老年ACS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邱雅慧;薛凌;李华伟;高夏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从凝血机制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角度研究老年心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的特点.方法 行心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术中全血活化凝固时间以及维持正常全血活化凝固时间所需的肝素总用量;术后出血量及输血量;患者静脉血液中的6-酮-前列腺素F1α、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脱落的内皮细胞计数以及内皮细胞死亡率,在术前、体外循环30 min和1 h及术后32 h的变化.结果 两组手术过程中全血活化凝固时间均维持在肝素化的正常范围内,观察组所使用的肝素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以及输血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6-酮-前列腺素F1α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体外循环30 min和1h以及术后32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内皮细胞计数在术后32 h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 老年心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对体外循环的耐受性较差,在心脏直视手术实施体外循环时,需要做好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
作者:秦龙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典型的带状疱疹不难诊断,但出疹前无特异表现,尤其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先有神经痛而后发皮疹者可高达70.5%[1],更易被误诊,诊治不及时或不当可造成多种危害,因此进一步了解老年人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对提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并发症及后遗症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我科收治的5例及文献报道的39例首发症状变异的老年带状疱疹报道进行分析.
作者:蔺苏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供血供氧不足所造成的,病情严重者随时有生命危险[1].近年来冠心病患者呈逐步增加趋势,并伴有年轻化倾向[2].临床上有很多治疗该病的药物及方案.笔者通过将复方丹参滴丸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周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针刺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1 w后观察疗效.结果 针刺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处理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能够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崔延超;吴琼;周灿;胡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