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露醇联合速尿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疗效

吴素英;唐绍军

关键词:甘露醇, 速尿, 肝硬化, 腹水
摘要: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症状,其中约5%~10%的患者会出现难治性腹水,正规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往往需要反复大量地排放腹水并输注大剂量白蛋白扩容,但白蛋白价格昂贵,许多患者难以承受而放弃治疗.因此,探寻经济有效的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治疗方法是临床实践中的难点.本文观察甘露醇联合呋塞米(速尿)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Smad4与原发性食管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食管鳞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其形成是多因素作用、多基因变化和多阶段发展的过程.食管上皮的癌变是细胞分化异常、增殖过度与凋亡受阻的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对细胞的生成分化和生理病理过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TGF-β-Smad4信号通路是肿瘤发生机制的重要通路,Smad4在TGF-β-Smad4信号通路处于中心枢纽地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开始研究Smad4与食管鳞癌的关系.本文就此予以综述.

    作者:韩聚强;李杰茹;杨江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关系.方法 对125例CAS的EH患者(CAS组)与99例NCAS的EH患者(NCAS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并计算AASI值,同时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学指标.结果 随年龄增加,老年EH患者CAS患病率增加(P<0.05),而不同性别之间CAS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CAS患病率与空服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相关(P <0.05);CAS与24 h平均收缩压(SBP)、AASI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ASI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87,P<0.05).结论 老年EH患者CAS的发生与AASI具有相关性,加强动态血压监测及AASI评价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燕侠;梁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哈蟆油对雌性衰老大鼠子宫组织p16和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哈蟆油(OR)对D-半乳糖所致雌性衰老大鼠子宫组织细胞增殖负性调控因子p16和正性调控因子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OR延缓雌性大鼠生殖器官衰老机制.方法 SPF级SD雌性青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D-gal组)、维生素E(VE组)、哈蟆油高剂量组(OR-H组)、中剂量组(OR-M)、低剂量组(OR-L组),每组8只,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注射42 d,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另取雌性青年大鼠8只,同样部位每日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组.第15天开始灌胃给药,给药时间28 d.给药结束后,免疫组化法检测衰老大鼠子宫组织p16和免疫印迹法检测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雌性衰老大鼠子宫组织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子宫组织p16阳性染色多为胞浆着色,见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胞浆、子宫间质腺体腺上皮细胞胞浆,外膜上皮也有表达,弥漫性、灶性分布均有.D-gal组p16阳性细胞积分与空白组比较升高(P<0.01).OR各剂量组与D-gal组相比,p16阳性细胞积分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免疫印迹法结果表明D-gal组子宫组织cyclinD1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OR-H、M、L组cyclin D1蛋白表达与D-gal组比较,表达均升高(P值均<0.01),OR-H组尤为明显.结论 应用OR可以减缓衰老子宫组织结构的损伤,改善衰老子宫萎缩和衰老程度,OR可降低雌性衰老大鼠子宫组织细胞增殖负性调控因子p16蛋白的高表达,同时显著提高细胞增殖正性调控因子cyclinD1蛋白的表达,促进衰老雌性大鼠子宫细胞增殖.哈蟆油延缓雌性生殖器官衰老作用可能通过调控子宫p16-cyclinD1信号通路来促进有关增殖调控蛋白表达发挥延缓衰老作用.

    作者:姚晖;康秀兰;彭荣芳;黄志恩;谢伟贤;梁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大鼠模型建立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其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模型的建立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其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8周龄Wistar雄性大鼠20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模型组(n=10)和对照组(n=10).应用华法林和维生素K诱导动脉中层钙化,8 w后右侧颈动脉插管进行有创血压和心室内压力的检测.以及取材主动脉,Von Kossa染色分析动脉钙化程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管组织中钙含量.采用弹性纤维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组织中弹性纤维形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检测主动脉组织中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而各组间平均心室内压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血压变化的同时伴有动脉形态结构的改变,主动脉和颈动脉中层钙化明显,模型组动脉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弹力纤维断裂变直,失去波浪形状.Western印迹分析模型组MMP-9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利用法华林和维生素K诱导的ISH大鼠是可重复好,便捷,以及与人体衰老相似较为理想的模型.MMP-9酶表达明显增多可促使大动脉中层弹力蛋白降解和钙在弹力纤维薄层的沉积,从而在ISH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吴雅利;朱光照;邬甦;陈慰云;雷梦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发现,引起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Hp)和一种危险的心律失常-心室纤维颤动(室颤)有关,而90%以上的室颤患者也存在如胃食管反流等消化系统的疾病.在各项检查中发现,Hp阳性的患者发生室颤的概率是普通人的20倍.所以,Hp可能是诱发室颤的重要因素,根除Hp可以治疗室颤,至少可以让这种心律不齐得到控制.为了进一步证实Hp感染与老年人心脑疾病的相关性,本组比较分析脑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抗Hp抗体阳性率.

    作者:樊丽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阿托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NF-κBp65、COX-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NF-κBp65、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老年大鼠30只,18月龄,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阿托伐他汀组(AT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溢出量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细胞中NF-κBp65及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心肌组织中CK-MB、AST及LDH含量明显增高,NF-κBp65的活性增高,COX-2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AT组中CK-MB、AST及LDH含量、NF-κBp65及COX-2略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K-MB、AST、LDH的含量及NF-kBp65和COX-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均有高水平表达,提示炎症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机制可能是NF-κBp65通过对COX-2的转录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阿托伐他汀可抑制NF-κBp65活性,降低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减轻I/R心肌炎症反应,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东辉;石博;黄可欣;杨春艳;何丰;于景龙;朱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综合康复治疗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物理治疗的目的是止痛、消肿,减少增生骨质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渗出,改善关节功能活动,减轻疼痛,减缓疾病进一步发展.本文分析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膝关节OA患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3月至2011年7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膝关节OA 150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OA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80例:男31例,女49例,年龄60 ~ 86岁,平均67.9岁.病程2个月至18年,平均18.5个月;对照组70例:男26例,女44例,年龄60~84岁,平均66.3岁,病程平均17.9个月.两组临床表现均有:膝关节疼痛、膝软、跛行,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X线片均显示不同程度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及关节软骨下骨质硬化.

    作者:吴克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黄斑变性的患病情况

    老年黄斑变性又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视网膜黄斑区的退行性病变.AMD分为湿性AMD与干性AMD,患者如存在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和盘状纤维化即为湿性AMD,如为软性玻璃膜疣、色素异常和地图样萎缩为干性AMD[1,2].AMD是导致发达地区及国家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3],在我国各地报道的发病率各不相同[4~8].本文对我院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AMD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旨在探讨本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AMD患病情况,以期能为本地开展防盲治盲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曹翠萍;王菡;任广运;刘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切口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后呼吸动力学的变化

    目的 探讨小切口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后呼吸动力学变化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心病患者30例,根据是否应用单肺通气分成两组:小切口组(n=15)和传统二尖瓣置换术组(n=15).在围术期用BICORE CP100呼吸功能监测仪监测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呼吸功等呼吸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的胸肺顺应性术后均出现降低,小切口组于术后2h、4h较诱导后明显降低(P<0.05),术后6h基本恢复至诱导后水平;而传统组术后2h较诱导后明显下降(P<0.05),术后6h基本恢复.两组的气道阻力术后均出现增加,小切口组于术后4h高于诱导后水平(P<0.05),然后逐渐下降;传统组于术后2h高于诱导后水平(P<0.05),术后6h基本恢复.两组的呼吸功均于术后2h明显增加(P<0.05),至术后6h后基本恢复.两组间呼吸动力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支持时间相同.结论 小切口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对术后呼吸动力学的改变相似,因此术后早期拔管也应谨慎.

    作者:蔡俊赢;徐国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灸量隔姜灸对高脂血症大鼠施灸局部Cx4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隔姜灸不同灸量(艾炷大,小7 ×9 mm,重50 mg,以3壮、6壮、9壮施灸于“神阙”穴,连续治疗3日)对局部效应与整体效应影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建立急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隔姜灸3壮、6壮、9壮3种灸量刺激对大鼠施灸局部神阙穴皮肤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及与施灸温度、局部蛋白变性、血脂调节的相关性.结果 隔姜灸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施灸局部Cx4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隔姜灸各治疗组对神阙穴局部Cx43表达的影响存在隔姜灸9壮>6壮>3壮的趋势.结论 不同灸量隔姜灸穴位局部Cx43的表达与血脂调节、穴位局部温度变化、穴位局部蛋白质变性具有较为一致的相关性.

    作者:王建珠;王耀帅;王玲玲;徐斌;顾一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相关炎症标记物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其炎症反应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在气道炎症反应及全身炎症反应两个方面,近年来围绕着AECOPD的炎症生物标记开展了大量研究并有关在探讨病因、辅助诊断、病情程度评估等方面的意义进行了探讨,本文就其进行综述.

    作者:王海峰;李建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大黄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黄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组和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组.大黄组和PHGF组于造模前3d分别每天灌服大黄水煎液和皮下注射PHGF 1 ml/100 mg,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灌服0.9%氯化钠注射液1 ml/100 mg.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内毒素脂多糖(LPS)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造模8h后开腹取大鼠肝组织作病理检查,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组织中Fas、FasL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D-GαlN和LPS可引起严重的急性肝坏死并有广泛的肝细胞凋亡,伴Fas、FasL和caspaSe-3在肝细胞中强烈表达,大黄能减轻肝组织损伤,并可降低肝细胞凋亡及Fas、FasL和caspase-3表达(P均<0.05).结论 大黄可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肝细胞Fas、FasL和caspase-3表达有关.

    作者:陈向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大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的变化及其与心肌缺血预处理“失效”的关系

    目的 通过观察成年和老年大鼠内源性及心肌缺血预处理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差异,在与寿命相关的SIRT1蛋白水平揭示缺血预处理在老年大鼠中效果较成年大鼠差的可能原因.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成年和老年各30只,其中成年大鼠200~ 250 g,老年大鼠450~ 600 g(18月龄).两个年龄组分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通过结扎及松开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在体大鼠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前及再灌注120 min监测血流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SIRT1活性;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SIRT1蛋白mRNA;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SIRT1蛋白含量.结果 老年大鼠SIRT1蛋白基础水平较成年大鼠降低,SIRT1基础活性亦较成年大鼠下降(P<0.05).缺血预处理时老年大鼠SIRT1含量较成年大鼠显著降低,SIRT1活性显著降低(P<0.05).老年大鼠缺血预处理与老年大鼠缺血再灌注相比,SIRT1含量与活性均无显著改变(P<0.05).成年大鼠缺血预处理与成年大鼠缺血再灌注相比,SIRT1含量与活性均显著升高.结论 SIRT1含量及活性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是缺血预处理在老年大鼠中丧失保护作用的原因.

    作者:俞莹;刘新伟;王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的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导致的微血管病变是引起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和使糖尿病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其特点是病程时间长、难治愈、易发生并发症等,常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涛;万峰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及IL-6、IL-8、IL-17、IL-23的变化

    目的 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患者血浆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细胞因子IL-6、IL-8、IL-17、IL-23的变化,探讨糖尿病可能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将12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定义为A组,体检的123例健康老年人定义为B组,对比两组血浆中MBL、IL-6、IL-8、IL-17、IL-23的含量变化.结果 两组MBL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IL-6、IL-23含量显著高于B组(P<0.05);A组IL-8含量略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IL-17的含量明显高于B组(P<0.01);A组IL-23的含量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IL-6、IL-17、IL-23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明显升高,而IL-8的升高不明显,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MBL含量低下可能会加重糖尿病的严重程度.

    作者:王春霞;刘阁玲;王秋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后出现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于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对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采用介入方法治疗,对于其中发生围术期并发症的患者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接受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的LEASO患者112例,其中男76例,女36例;年龄58 ~78[平均(65.98±8.67)]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3.49±2.45)年;其中单侧病变96例,双侧病变16例.所有患者均有一侧或双侧下肢发冷,麻木;其中合并冠心病58例,糖尿病38例,同时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36例.临床表现按Fontaine分级:Ⅱ级28例,Ⅲ级20例,Ⅳ级64例.

    作者:孟晓明;汪建中;贾宝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时期老年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不典型病原感染血清学临床评价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作为常见的社区感染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尤其对老年人更造成致命性打击.本研究对老年CAP住院患者的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及病毒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 对象359例老年CAP住院患者来源于我院呼吸内科病房,符合CAP诊断标准[1],且排除近2 w内曾住院治疗本次住院不能排除院内获得性感染者及病历资料不完整者.其中2001年10月至2004年6月201例,男114例,女87例,年龄60 ~90[平均(71.37±15.12)]岁.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158例,男89例,女69例,年龄60 ~ 92[平均(72.36±16.11)]岁.

    作者:李琳;刘晨;王红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供血供氧不足所造成的,病情严重者随时有生命危险[1].近年来冠心病患者呈逐步增加趋势,并伴有年轻化倾向[2].临床上有很多治疗该病的药物及方案.笔者通过将复方丹参滴丸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周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关节核磁共振在鉴别诊断老年冻结肩与肩袖损伤中的意义

    冻结肩又称为肩周炎,是一种肩关节软组织粘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并且伴有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1~3].肩袖损伤是一种慢性的肩关节软组织退行性病变,肩袖组织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病变位置常见于冈上肌腱的止点[4~8].目前对于冻结肩的诊断主要依据体格检查,但是这两种疾病临床表现相似,诊断较困难.一旦误诊,错误的治疗方案往往会加重疾病.我院小关节核磁科从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利用小关节核磁共振(0.2T)有效鉴别诊断26例肩袖损伤误诊为冻结肩的患者.本文主要通过回顾以上病例,阐述小关节核磁在鉴别诊断冻结肩和肩袖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魏来;张晓东;禹铭杨;谷贵山;秦大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综合干预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是指由于慢性气道阻塞引起通气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是老年常见疾病,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多[1].本研究对127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了综合护理干预的分组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

    作者:张素文;马露娜;黄静;孙博华;董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