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关节核磁共振在鉴别诊断老年冻结肩与肩袖损伤中的意义

魏来;张晓东;禹铭杨;谷贵山;秦大明

关键词:肩袖损伤, 冻结肩, 关节核磁
摘要:冻结肩又称为肩周炎,是一种肩关节软组织粘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并且伴有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1~3].肩袖损伤是一种慢性的肩关节软组织退行性病变,肩袖组织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病变位置常见于冈上肌腱的止点[4~8].目前对于冻结肩的诊断主要依据体格检查,但是这两种疾病临床表现相似,诊断较困难.一旦误诊,错误的治疗方案往往会加重疾病.我院小关节核磁科从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利用小关节核磁共振(0.2T)有效鉴别诊断26例肩袖损伤误诊为冻结肩的患者.本文主要通过回顾以上病例,阐述小关节核磁在鉴别诊断冻结肩和肩袖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Artemin和MMP-9在大肠癌中表达的关系

    目的 检测大肠癌ARTEM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意义.方法 86例大肠癌新鲜标本作为观察组,70例正常新鲜大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中ARTEMIN和MMP-9表达的关系,观察二者表达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差别.结果 大肠癌中ARTEMIN和MMP-9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ARTEMIN和MMP-9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Dukes分期、PCNA表达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ARTEMIN和MMP-9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大肠癌中ARTEMIN和MMP-9高表达,二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年龄组结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随访及分析

    目的 探讨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术后1年内生存质量变化.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011年4 ~10月在湘雅医院、湘雅三医院普外科行结肠造口的患者72例,根据年龄分组标准将两组患者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使用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的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C30 V3.0)和直肠癌专用问卷(QLQ-CR38)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术前1 w、术后1、3、6、9、12个月6个时间点的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63例患者完成了1年的随访调查,两组患者术前1 w至术后1个月总体生存质量得分均较低,术后1~6个月逐渐好转,6个月左右以后趋于稳定;在术后3、6个月时间点,老年组肠造口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得分低于中青年组患者;在术后1年时间点,老年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低于中青年患者;而身体意象、对未来的看法得分高于中青年组患者;老年患者的排尿问题、化疗副作用较中青年患者严重;而中青年患者的性问题、造口问题较老年患者严重.结论 不同年龄组、不同时间点结肠造口病人的生存质量是不同的的,应根据变化规律给予相应措施以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六一;王建才;张静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Ezrin和Moes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Ezrin和Moes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良性病变肺组织、60例肺癌组织标本中Ezrin和Moesin的表达.结果 正常肺组织中Ezrin、Moesin均无阳性表达.肺癌组织中Ezrin阳性表达率68.3%;Moesin阳性表达率为71.7%.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zrin和Moes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Ezrin和Moesin阳性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Ezrin和Moesin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Ezrin和Moesin在非小细胞肺癌表达与肺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表达具有正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作者:曹琳;肖其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瘦素作用于人乳腺癌SK-BR-3细胞的可能机制

    目的 观察瘦素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及对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瘦素与人乳腺癌SK-BR-3细胞共同培养后,CCK-8法检测其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一定范围内,瘦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促进SK-BR-3细胞的生长(P<0.05);细胞受不同浓度瘦素作用后VEGF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并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在体外瘦素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有明显增殖作用,通过促进VEGF的表达,在促进血管的生成及肿瘤转移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曾繁余;刘菁;黄颖;骆耐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ERCP的麻醉效果

    目的 观察芬太尼单次静注+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输注在老年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年龄75~ 84岁的择期行ERCP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异丙酚组(P组)及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20例.观察和记录麻醉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5、10、15、30 min及术毕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用药后各时间点的观察指标波动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ERCP安全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刘喜成;张中军;李亚丽;张秋丽;吴文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运动对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的全身性疾病.据报道,50岁以上人群中,50%的女性、20%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当中都至少会出现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1].又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致残、致死,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巨大耗资常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989年,国际卫生组织提出了防治骨质疏松的三大措施:补钙,运动,调节饮食.有研究表明,在数多因素中,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极大,其对骨强度的影响比重(40%)远远超过了与骨代谢相关激素、钙和维生素D对骨强度的影响(3% ~ 10%)[2],是影响骨量的积极因素.

    作者:张震宇;侯勇;王冠;杨寿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首发症状变异的老年带状疱疹5例

    典型的带状疱疹不难诊断,但出疹前无特异表现,尤其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先有神经痛而后发皮疹者可高达70.5%[1],更易被误诊,诊治不及时或不当可造成多种危害,因此进一步了解老年人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对提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并发症及后遗症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我科收治的5例及文献报道的39例首发症状变异的老年带状疱疹报道进行分析.

    作者:蔺苏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大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的变化及其与心肌缺血预处理“失效”的关系

    目的 通过观察成年和老年大鼠内源性及心肌缺血预处理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差异,在与寿命相关的SIRT1蛋白水平揭示缺血预处理在老年大鼠中效果较成年大鼠差的可能原因.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成年和老年各30只,其中成年大鼠200~ 250 g,老年大鼠450~ 600 g(18月龄).两个年龄组分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通过结扎及松开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在体大鼠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前及再灌注120 min监测血流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SIRT1活性;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SIRT1蛋白mRNA;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SIRT1蛋白含量.结果 老年大鼠SIRT1蛋白基础水平较成年大鼠降低,SIRT1基础活性亦较成年大鼠下降(P<0.05).缺血预处理时老年大鼠SIRT1含量较成年大鼠显著降低,SIRT1活性显著降低(P<0.05).老年大鼠缺血预处理与老年大鼠缺血再灌注相比,SIRT1含量与活性均无显著改变(P<0.05).成年大鼠缺血预处理与成年大鼠缺血再灌注相比,SIRT1含量与活性均显著升高.结论 SIRT1含量及活性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是缺血预处理在老年大鼠中丧失保护作用的原因.

    作者:俞莹;刘新伟;王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乙酰胆碱受体亚基在老年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乙酰胆碱受体(AChR)亚基在老年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24例老年胸腺切除患者的胸腺组织及肌肉组织AChR的5个亚基,并测量其灰度值,探讨AChR亚单位的表达.结果 胸腺瘤及胸腺中可以检测到AChR的5个各亚单位,且胸腺瘤与正常胸腺中AChR各亚单位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胸腺瘤中AChR各亚单位灰度值/内参灰度值均低于肌肉组织(P<0.05);MG肌肉AChR亚单位中除γ亚单位外,均高于正常肌肉亚单位(P<0.05);AChR-ε亚单位在A型与AB型胸腺瘤中完全表达,而在B型胸腺瘤中完全不表达;不同Osserman分型的胸腺瘤组织中AChR各亚单位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胸腺可能是MG自身免疫反应致敏的起始部位;胸腺瘤中成人型AChR样蛋白及胎儿型AChR样蛋白均较MG肋间肌及正常肋间肌低;MG患者肋间肌中成人型AChR为自身免疫的主要靶抗原;AChR-ε亚单位可能在A型与AB型胸腺瘤中特异表达.

    作者:陆天宇;王泳心;崔有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腹腔镜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胃段切除治疗老年胃溃疡的临床评价

    胃大部切除治疗胃溃疡,术后常发生一些并发症.本文就对需手术治疗的老年胃溃疡患者,在腹腔镜下采取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胃段切除治疗.评价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89例有慢性胃病史患者,男59例,女30例,年龄59 ~91[平均(68.4±7.9)]岁.均行术前胃镜检查及取材病理检查,溃疡大小为0.8 cm×0.9cm~3.5 cm×3.5cm;溃疡位于小弯侧胃窦部55例,胃体部大弯侧25例,胃底部9例.根据病灶行上消化道钡透、拍片,确定疾病的性质和解剖的位置,以决定术式.术前、术后均行基础胃酸、大胃酸(增量组织胺试验)、胃泌素水平测定.

    作者:陈松涛;李寿柏;牟正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老年头痛病人脑血管病变特点

    头痛广泛地存在于临床各种疾病上.全世界每年大概有6亿左右的头痛病患者[1-3],大约有46%的成年人曾经经历过头痛的发作[4].在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常见的主诉症状便是头痛.头痛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很多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都有头痛的症状.甚至在部分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中,头痛是主要的临床症状.有文献报道表明,中风相关性头痛的发病率可以达到7% ~ 65%[5].本文拟探讨中老年头痛患者的头痛症状和脑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黄旭华;刘南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122例行腹膜透析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透析前后的常规指标(实验室生化指标、体重及血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结果 (1)122例患者中,死亡36例(29.51%),存活86例(70.49%),中位生存期为3.4年.(2)生存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HDL-C,治疗后的GFR、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尿肌酐、血钾、总蛋白、白蛋白、CRP、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均优于死亡组(P<0.05).(3)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透析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透析后低钾血症、透析后贫血和并发感染均是影响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结论 腹膜透析可提高老年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但影响老年患者生存期的因素较多,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和实施透析方案.

    作者:周晓萍;袁红伶;徐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Smad4与原发性食管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食管鳞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其形成是多因素作用、多基因变化和多阶段发展的过程.食管上皮的癌变是细胞分化异常、增殖过度与凋亡受阻的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对细胞的生成分化和生理病理过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TGF-β-Smad4信号通路是肿瘤发生机制的重要通路,Smad4在TGF-β-Smad4信号通路处于中心枢纽地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开始研究Smad4与食管鳞癌的关系.本文就此予以综述.

    作者:韩聚强;李杰茹;杨江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现况

    新疆乌鲁木齐市(乌市)近3年老年人增加了7.51万人,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一倍.目前65岁以上老人达16.4万人,其中空巢老人占31.52%,预计到2015年,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口将超过40万人[1].因此乌市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作者:王彦茹;代亚丽;江月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及IL-6、IL-8、IL-17、IL-23的变化

    目的 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患者血浆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细胞因子IL-6、IL-8、IL-17、IL-23的变化,探讨糖尿病可能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将12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定义为A组,体检的123例健康老年人定义为B组,对比两组血浆中MBL、IL-6、IL-8、IL-17、IL-23的含量变化.结果 两组MBL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IL-6、IL-23含量显著高于B组(P<0.05);A组IL-8含量略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IL-17的含量明显高于B组(P<0.01);A组IL-23的含量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IL-6、IL-17、IL-23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明显升高,而IL-8的升高不明显,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MBL含量低下可能会加重糖尿病的严重程度.

    作者:王春霞;刘阁玲;王秋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细胞角蛋白与人口腔扁平苔藓的相关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口腔黏膜病,其临床及病理表现有角质化现象.大量研究表明OL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角质化病变直接发生于基底层角质细胞.角质细胞含有多种细胞角蛋白(CK),CK是上皮细胞主要结构蛋白和分化的标志产物,在细胞内外信息传导、基因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OLP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OLP的细胞介导的免疫发病机制上,已找到一些抗原如热休克蛋白能促进T淋巴细胞移到病损区,而对CK在OLP中的表达及是否为T淋巴细胞的靶抗原未行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帮助阐述OLP的细胞介导的免疫发病机制,为诊断和预后判定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食管癌、贲门癌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食管癌、贲门癌多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男性发病率一般高于女性[1].在我国发病年龄以50~70岁多见,死亡率极高[2].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非常关键.目前,手术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有效手段,而对手术治疗存在禁忌或者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采用放射治疗、抗癌药物化疗等方法.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老年病人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就手术治疗方法进行评价.

    作者:程宏忠;王平;彭浩;彭俊;熊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与病因分析

    心律失常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因基础疾病较多,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也因此而升高.轻度的心律失常可通过注意生活习惯或服药得以控制,若心律失常较严重,则会影响正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对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分析,从而为早期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胡永寸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对中青年及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对比

    目的 通过比较老年及非老年患者建立鼻烟窝自体动静脉内瘘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来探讨老年患者建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患者就诊及随访情况,记录患者的基本病情,建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的时间,血管的情况,内瘘成熟所需时间,内瘘第一次穿刺时间,透析时的初始血流量,内瘘用于透析的时间,内瘘的畅通情况,发生的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病情,建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的平均吻合口内径,内瘘成熟时间,透析时的初始血流量,内瘘用于透析的时间以及分别在1个月、1年、2年及3年的畅通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老年患者建立鼻烟窝自体动静脉内瘘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安全有效.

    作者:赵金文;陈敏;王桂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心肌缺血总负荷达标者与健康老人室性早搏发生部位的临床对比

    老年心肌缺血病人缺血总负荷(total ischemia burden,TIB)达标者常伴发室性早搏.根据室性早搏在心室起源的解剖部位不同将室性早搏分为不同部位.根据宽大畸形QRS波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的形态可对室性早搏起源部位准确定位.关于老年心肌缺血患者TIB达标者、健康老年体检者室性早搏发生部位的差异,目前鲜见文献报道.本文就老年TIB达标者室性早搏发生部位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张振香;吕聪敏;李莉;徐燕茹;林蓓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