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升蛟;吴同利;刘永艳
目的 分析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方法 对209例农村留守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两周患病率进行调查分析.利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结果 本次调查的农村留守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33.0%,其中男性为24.4%,女性为39.5%;其慢性病患病率为63.2%,其中男性为64.4%,女性为62.2%;女性留守老年人两周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x2=5.250,P=0.022);分层回归显示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社会经济地位及慢性病患病情况的模型中,性别因素对于两周患病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农村老年留守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不理想,其两周患病的性别差异显著,女性留守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作者:李彩福;李现文;全金玉;李春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原发性肿瘤中以肺癌多见骨转移[1].肺癌发生骨转移的原因与脊柱及硬脊膜周围的Baton椎静脉丛无静脉瓣膜有关,由于血流缓慢,癌细胞容易黏附在此处,形成转移灶.骨转移可导致病理性骨折、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3].肺癌预后差,其5年生存率只有10%~20%[4].30%~70%的肺癌患者会出现骨转移[5].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气候环境条件都会影响患者预后.考虑到时代、地域和人种的差异,不同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的差异导致预后研究结果的差异,进行不同人群、着眼点、地域的研究是临床必需的.本文回顾分析肺癌伴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作者:黄开荣;郑文;韩永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其对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等多种抗生素大多耐药,临床多首选万古霉素,但近年来又出现了对万古霉素中介或耐药的金葡菌,对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1].利奈唑胺作为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恶唑烷酮类抗菌药,其在体内外对各类革兰阳性球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且由于其作用靶点和作用方式的独特,故其在临床应用上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沈维;才旭;华树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分析各项血脂指标的相互关系,以及年龄、职业等影响因素,为预防高血脂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依靠健康体检的调查结果,分析不同人群各项检测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肥胖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有相关性,50 ~60岁是肥胖的高发年龄;高血脂和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存在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存在负相关;不同职业人群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也有差异.结论 预防中老年肥胖的发生,对于控制血脂、防治高脂血症,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丁勇;王艳鸽;黄浦超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心力衰竭在老年患者中发生比例较高,而急诊科常会遇到心力衰竭病情加重的老年患者,如何尽快纠正心衰症状成为治疗关键.米力农是非洋地黄糖苷和非儿茶酚胺类的新型正性肌力药.本文对急诊科收治的12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米力农治疗,以观察其治疗疗效和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急诊科需要留院观察的12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心功能NYHA分级在Ⅲ~Ⅳ级[1],无严重的肝肾脏疾病,无脑外伤等情况存在.其中男64例,女62例,年龄60 ~ 83岁.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中男33例,女30例,年龄(76.23±7.79)岁,其中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28例,风湿性心脏病1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6例,肺源性心脏病2例.
作者:钱九光;刘桂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有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患此病者竟达50%,70岁左右几乎达100%[1].神经根型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以男性居多,多为慢性.症状可为一侧性或两侧性,通常为单神经根受累[2].发病主要见于颈4一颈5以下,以颈5、颈6、颈7神经根受累为多见[3].职业分布集中在制造业工人、财务人员、教师、办公室文员、司机等长期低头颈部负荷过度的职业.本文采用温针灸治疗该病,采用普通针刺作为对照,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王维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复杂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双切口锁定钢板联合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因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接受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的9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锁定钢板联合支持钢板固定;B组采用双支持钢板固定.对患者进行术后至少24个月的随访,并对比评估两种固定方式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结果 共有79例患者获得终24个月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A组38例,B组41例.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愈合,其中3例出现深部感染,7例出现复位丢失,3例出现对线丢失,10例出现膝关节不稳.在24个月随访时,A组与B组的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分别为79.0±7.9和77.8±9.4.两组病例在临床及影像学各观察指标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杂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固定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令人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锁定钢板联合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固定的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别.
作者:徐华;蔡宇;李文成;刘秦松;丁尔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362例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按其总胆固醇水平分为高胆固醇组和非高胆固醇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胆固醇组的24h平均收缩压(24 h S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和夜间平均收缩压(dSBP)均增高(P<0.05).高胆固醇组主要表现为非杓形(66.8%)(P<0.05).高胆固醇组的晨峰血压增高(42mmHg).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高血压和血脂异常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刘嘉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突发性聋(SSNHL)是指由于72 h内发生的无特定病因的耳聋,目前临床使用类固醇激素、抗病毒药、抗凝剂、血管扩张剂以及抗炎剂等药物进行治疗[1].目前国际上公认治疗SSNHL有效的方法是全身应用类固醇激素进行治疗,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仍有一些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近年来一些研究报道鼓室内注射类固醇激素治疗SSNHL可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为研究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老年SSNHL的临床疗效观察,本文就分别给予银杏达莫以及辅酶A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以及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类固醇激素进行鼓室内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刘彩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中较常遇到的问题,其多伴随年龄的增长以及机体的衰退而出现,而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在此基础上出现的一类老年人群特有的骨折[1].临床根据患者骨折的时间分为陈旧性骨折(>3 w)和新鲜性骨折(≤3 w)[2].椎体成形术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3].本研究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陈旧性以及新鲜性压缩骨折的作用及疗效.
作者:史相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验证在保留前后交叉韧带的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设计过程中应用羊膝关节作为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40例正常志愿者及10只健康山羊进行膝关节的CT及MRI扫描,重建出完整羊及人的膝关节三维实体数字化模型并进行与假体相关的胫骨近端的解剖测量,并比较羊膝关节及人膝关节解剖参数的异同.结果 羊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宽度及胫骨棘的前后径约为人膝关节的2/5,截骨后胫骨平台前后径及内外径约为人膝关节1/2,两者具有较高的类似性.羊膝关节与人膝关节内侧截骨面具有相近的内外径与前后径比值(0.55 vs 0.54,t=1.47,P=0.13),但外侧截骨面内外径与前后径比值大于人膝关节(0.89 vs 0.74,t=8.24,P<0.05).结论 羊膝关节是进一步研究保留前后交叉韧带的人工膝关节假体较好的动物模型.
作者:何沛恒;徐栋梁;左建伟;李帅华;瓦庆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通过检测骨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水平,分析NF-κB p65在OVX大鼠骨丢失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3月龄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①Sham组、②OVX组,每组15只.实验12 w后,检测大鼠股骨及腰椎骨密度后处死大鼠,以免疫组化法观察骨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相比,OVX组大鼠骨组织中NF-κB p65阳性细胞染色灰度值增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OVX组大鼠骨组织中NF-κB p65表达与BMD呈负相关(r=-0.765,P<0.05),而Sham组大鼠骨组织中,NF-κB p65表达水平与BMD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随NF-κB p65在大鼠骨组织中表达增高,BMD有显著下降趋势,且OVX组中NF-κB p65表达与BMD呈负相关,推测NF-κB p65在PMOP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郭影;郭丽;张陈彦;狄建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脑梗死组30例,脑出血组30例,正常对照组40例.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病情程度,按照病情轻重又分别分为轻、中、重3组,测定60例患者发病第48小时,第6~8天及第15天血浆CD62p水平.同期测定正常对照组(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血浆CD62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结果 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的血浆CD62p水平增高程度较轻度神经功能缺损者高(P<0.05).脑梗死患者第48小时血浆CD62p水平较其他两个时期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血浆CD62p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发病后6~8d高,15 d时比48 h降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也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明显增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梗死体积越大,血浆CD62p水平越高,与梗死体积有一定相关性.CD62p可能参与了血栓形成和脑缺血后再灌注损害,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可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帮助判断预后,指导治疗.
作者:陈曦;李丹;何海涛;王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骨肉瘤在老年人病变中的特点与青少年不同,可能与老年人伴有退行性改变及骨质疏松有关,因此骨肉瘤病变进展时体内的蛋白表达亦可能有差别.骨肉瘤病变进展时体内多种蛋白异常表达,尤其与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WTX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由于X染色体定位的特殊性,因此抑癌的特异性强[1].PTEN是抑癌基因,可以明显抑制肿瘤增殖及浸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的促进因子,可以介导肿瘤血管新生,并对肿瘤进展有重要促进作用.近来也有研究显示VEGF是一种重要的癌基因[2].本文关注VEGF、WT和PTEN在老年骨肉瘤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关注其相关性及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
作者:黄山;黄帆;遇呈祥;晏铮剑;邓忠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罕见,好发于老年人.近,我科收治2例老年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 病历摘要例1:69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2年,发现右腹股沟肿物2个月入院.患者3年前因子宫脱垂行阴式子宫全切术、阴道不全闭锁术.我院妇科彩超:盆腔内5.0 cm×2.9 cm低回声区,形状不规则,其下段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可见中等量血流信号.入院后查体、心电图、胸片、腹部彩超、实验室检查及血CA125均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阴道不畅,内见血迹,阴道左侧粘连严重,表面有破溃出血,阴道断端上方可触及一约5cm×4cm×4cm包块,质中,活动性差,无压痛;右侧腹股沟可触及一约2 cm×2 cm×2 cm肿物,质硬,活动度不良,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
作者:刘俊娇;宋杰;马洪丽;孙凡太;赵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常见,1974年Van den Berghe等首先报道,常见于老年女性患者,具有红系病态造血、大细胞性贫血、血小板数正常或者升高等特点,以单个核巨核细胞为主,向白血病转化的比例低[1].2008年WHO的MDS分型中,5q-综合征作为一个亚型,命名为MDS伴有单纯5q-.来那度胺是一种免疫调节药物,对染色体5q-异常者有明显治疗效果.
作者:张志华;赵蕾;郝长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总数将达到4亿人,成为21世纪人口老龄化快的国家之一[1].压力性溃疡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老年患者因为长期慢性疾病、卧床、营养不良等原因[2]造成压力性溃疡更为多见.且多为大面积严重压力性溃疡,迁延不愈,每日可消耗大量蛋白质、热量和水分.老年人皮下脂肪和水分较少,再生修复能力低下,常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发生败血症、脓血症而导致死亡[3].目前常用的局部治疗压力性溃疡的方法,对Ⅲ、Ⅳ期压力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我科尝试将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注射液应用于压力性溃疡的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薛军;郭青梅;阿依努尔;余一;杨向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兰州市汉族成人Health-Carter体型.方法 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甘肃省兰州市汉族成人20 ~79岁共400例(男200例,女200例)进行了体型评定.结果 (1)兰州市汉族男性平均体型值为4.0-4.3-1.8,属于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女性平均体型值为6.0-4.0-1.3,属于偏中胚层的内胚层.(2)男女内因子在50岁达到高,后逐渐降低,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中因子在30岁后逐渐降低;外因子在持续降低,50岁后变化平缓.(3)兰州汉族成人体型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4)与国内其他族群相比,兰州汉族男、女平均体型与北方族群体型更接近.结论 兰州市汉族男性骨骼肌肉中等,脂肪含量高,女性骨骼肌不发达,体内脂肪发达.
作者:海向军;何烨;何进全;汪玉堂;马斌;马卫红;白静雅;席焕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骨质疏松导致的脊椎脆性骨折是老年人常见并发症.由于脊椎骨折治疗中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导致这类患者易于并发便秘[1],排便困难引起的疼痛加剧,以及肠道内毒素吸收引起的体能下降,已成为影响脊椎骨折康复的重要因素.脊椎脆性骨折高发于T12~L1椎体[2],其椎体骨体结构与腹腔神经丛紧邻,当腹腔神经丛受到旁系理化因素干扰可能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因此推测:T12~L1椎体骨折较其他椎体骨折易于发生便秘.本研究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患者中分析T12~L1骨折是否更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而产生便秘,为老年人脊椎骨折后容易发生便秘的原因提供理论解释,为预防性用药、合理用药及综合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黄乐天;刘兵;和晓峰;何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奥拉西坦、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0例VD患者随机分为FNS组、奥拉西坦组和尼莫地平组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FNS组采用电刺激小脑顶核,奥拉西坦组口服奥拉西坦,尼莫地平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总分及亚项评分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FNS组与奥拉西坦组治疗后MMSE总分较前明显增高(P<0.01),但二组间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NS组定向力、计算能力、短程记忆力、空间能力4个亚项治疗后评分增高(P<0.05);奥拉西坦组定向力和短程记忆力治疗后评分增高(P<0.05);奥拉西坦组短程记忆力评分的改善优于FNS组(P<0.05),而定向力的改善与FNS组无明显差异(P>0.05).尼莫地平组治疗前后MMSE总分及各亚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奥拉西坦均能够提高VD患者的认知功能.FNS对VD认知功能各领域的改善较为全面,奥拉西坦则在定向力和短程记忆力,尤其是短程记忆力方面的改善更为显著,而尼莫地平在研究期间未显示出对认知功能的改善.
作者:韩颖;崔鹏;王娇兰;刘胥蕊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