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临床研究

于春红;高洁;王彬;卢爱东;梁仲琪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低视力
摘要:白内障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视觉功能,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时可致盲[1~3].目前白内障的有效治疗方法为超声乳化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创伤小、反应轻、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等优点,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疗效显著[4~6].有研究表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很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视力,可能与技术操作、并发症、年龄等因素相关[7~9].为了探讨老年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原因,笔者选取本院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老年患者274例(共306眼)进行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硫氧还蛋白对缺氧/复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对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ECV)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株ECV304(缺氧/复氧组)及TRX修饰的ECV304(TRX组)进行缺氧/复氧实验,另一组ECV304细胞不作缺氧/复氧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复氧不同时间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ECV304组),细胞内的MDA、ET-1及NO含量在24 h内变化不大;转染空载体的ECV304细胞在缺氧3h时,MDA、ET-1含量显著增加,复氧12 h时,MDA、ET-1含量达到高,然后缓慢下降;ECV304/Trx组与转染空载体组相比,在3h及12时,MDA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而在24 h 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ET-1水平在复氧的各时间点均比有下降,在复氧24 h下降明显(P<0.01);转染空载体的ECV304细胞在缺氧3h时,NO含量显著下降,复氧12 h时,NO含量下降到低,然后缓慢上升;ECV304/Trx组与转染空载体组相比,在3h及12时,NO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在12 h NO水平高.ECV304/TRX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12 h时,有显著差异.结论 TRX能抑制缺氧/复氧对ECV的损伤,对缺氧/复氧环境下的ECV起保护作用.

    作者:苏伟;高枫;孙茂民;江家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非那雄胺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非那雄胺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8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使用非那雄胺2d服药1次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非那雄胺1d服药1次治疗组(简称对照组),以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以及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随访1年,观察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相关指标比较,对照组优于观察组,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随访1年,观察组发生心血管事件1次,为急性心力衰竭,再次人院,主要副反应为乳腺疼痛者1例;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3次,均为严重心律失常,再次人院,主要副反应3例,其中乳腺增大1例,性欲减退2例.两组随访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间歇性使用非那雄胺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其疗效与每日使用非那雄胺作用相当,不良反应降低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姜黄素防治肝脏疾病实验研究进展

    姜黄是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性辛、苦,温.归脾、肝经.姜黄作为中药早记载于《唐本草》,距今有1 300多年的历史.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姜黄素(Curcumin,Cur)是姜黄主要成分之一[1].以后在姜科、天南星科植物郁金、莪术、石菖蒲等的根茎中也发现了Cur.Cur是一种植物多酚,分子式为C21H20O6,分子量368.37,密度0.93,熔点183℃,主链为不饱和脂族及芳香族基团,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醋酸乙酯和碱液中,不溶于水,微溶于苯和乙醚.

    作者:贺琴;孙希杰;谭华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铜、锌的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含量的变化是评价血脂异常的主要指标,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4].有文献报道铜(Cu)摄入不足对大鼠血中Cu含量、Cu、锌(Zn)比值及血脂有一定的影响[5],也有文献报道血脂异常者与微量元素含量也有差异[6],但结论不一.本文随机检测大连市体检的中老年人群血清样本345份(均无既往病史)检测其血清中TC、TG、Cu和Zn含量,按TC和TG含量的变化将样本分为高胆固醇血症组(HTC)、高甘油三酯血症组(HTG)、混合高脂血症组(HTC-HTG)和血脂正常且无其他任何与血脂相关的疾病的对照组,探究HTC、HTG、HTC-HTG和对照组中Cu、Zn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Cu、Zn、Cu/Zn含量与TG、TC含量的相关性.

    作者:燕小梅;孟秀香;张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评价

    目的 评价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肾脏功能储备以及化疗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60岁以上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化疗第一周期、第二周期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Tc-DTPA肾动态显像等指标,分析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肾脏功能储备情况以及化疗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化疗前全组所有60例患者BUN、SCr都处于正常水平,均判断为能够耐受化疗;全组CysC高于正常的患者占18人,全组CCr和GFR有下降,>70组CCr和GFR的下降趋势更明显.化疗一个周期后,全组患者血尿素、肌酐仍在正常水平,但出现CCr明显改变的患者有23例,主要为伴随疾病组.99mc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这组病人肾功能曲线峰时延长,肾清除Tc-DTPA速率减慢,主要表现为Th、C延长.化疗2个周期后3例60~70岁伴随疾病组、5例>70岁伴随疾病组患者SCr、BUN水平进行性升高,GFR则随化疗进行而下降,CCr、CysC、肾动态显像GFR进一步下降,降至30 ml,化疗中断.结论 BUN、SCr评估老年患者的肾脏储备功能较粗糙,单凭年龄因素无法准确评估患者的生理功能.结合CysC、CCr、肾动态核素显像等检查综合分析肾脏病变,能够早期、全面、定量地评价老年患者的肾脏功能储备及化疗后肾脏损伤,为临床二、三级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文庆莲;张颖杰;杨红茹;向莉;吴敬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保留前后交叉韧带的膝关节假体相关羊胫骨近端解剖研究

    目的 验证在保留前后交叉韧带的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设计过程中应用羊膝关节作为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40例正常志愿者及10只健康山羊进行膝关节的CT及MRI扫描,重建出完整羊及人的膝关节三维实体数字化模型并进行与假体相关的胫骨近端的解剖测量,并比较羊膝关节及人膝关节解剖参数的异同.结果 羊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宽度及胫骨棘的前后径约为人膝关节的2/5,截骨后胫骨平台前后径及内外径约为人膝关节1/2,两者具有较高的类似性.羊膝关节与人膝关节内侧截骨面具有相近的内外径与前后径比值(0.55 vs 0.54,t=1.47,P=0.13),但外侧截骨面内外径与前后径比值大于人膝关节(0.89 vs 0.74,t=8.24,P<0.05).结论 羊膝关节是进一步研究保留前后交叉韧带的人工膝关节假体较好的动物模型.

    作者:何沛恒;徐栋梁;左建伟;李帅华;瓦庆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癌伴骨转移286例预后分析

    原发性肿瘤中以肺癌多见骨转移[1].肺癌发生骨转移的原因与脊柱及硬脊膜周围的Baton椎静脉丛无静脉瓣膜有关,由于血流缓慢,癌细胞容易黏附在此处,形成转移灶.骨转移可导致病理性骨折、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3].肺癌预后差,其5年生存率只有10%~20%[4].30%~70%的肺癌患者会出现骨转移[5].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气候环境条件都会影响患者预后.考虑到时代、地域和人种的差异,不同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的差异导致预后研究结果的差异,进行不同人群、着眼点、地域的研究是临床必需的.本文回顾分析肺癌伴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作者:黄开荣;郑文;韩永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来那度胺治疗老年MDS伴有单纯5q-患者1例

    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常见,1974年Van den Berghe等首先报道,常见于老年女性患者,具有红系病态造血、大细胞性贫血、血小板数正常或者升高等特点,以单个核巨核细胞为主,向白血病转化的比例低[1].2008年WHO的MDS分型中,5q-综合征作为一个亚型,命名为MDS伴有单纯5q-.来那度胺是一种免疫调节药物,对染色体5q-异常者有明显治疗效果.

    作者:张志华;赵蕾;郝长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全凭静脉麻醉和吸人全麻三种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12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吸入全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全凭静脉麻醉组持续泵注异丙酚维持麻醉,吸入全麻组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硬膜外麻醉组术中硬膜外间断推注1%利多卡因+0.3%甲磺酸罗哌卡因维持麻醉.观察三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术后恢复情况、呕吐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中30 min差异不显著,术后吸人全麻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略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吸入全麻组发生短暂体动及不耐受导管人数多.呕吐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术后6h内,硬膜外麻醉组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呕吐人数低于吸人全麻组,差异显著;6 h以后三组的呕吐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术后疼痛药物的使用率硬膜外麻醉组也低于其他两组患者.结论 三种麻醉方式术中麻醉效果均较好,1%利多卡因+0.3%罗哌卡因进行高位硬膜外阻滞可以显著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

    作者:移小峰;嵇富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陈旧性与新鲜性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疗效对比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中较常遇到的问题,其多伴随年龄的增长以及机体的衰退而出现,而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在此基础上出现的一类老年人群特有的骨折[1].临床根据患者骨折的时间分为陈旧性骨折(>3 w)和新鲜性骨折(≤3 w)[2].椎体成形术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3].本研究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陈旧性以及新鲜性压缩骨折的作用及疗效.

    作者:史相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整合素α5β1、CD15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整合素α5β1、CD15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同步检测80例胃癌组织及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整合素α5β1、CD151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以及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①胃癌组整合素α5β1、CD15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63.75%,均高于癌旁正常组(22%、18%)(P<0.05).②整合素α5β1、CD15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胃癌的不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③整合素α5β1、CD151在胃癌中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关系(r=0.428,P<0.05).结论 整合素α5β1、CD151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相关,二者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它们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胃癌早期诊断和抗转移治疗新的分子靶点,可为评估肿瘤的恶性进展、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李桃;齐洁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托拉塞米注射液半量治疗老年水肿患者短期疗效及安全性

    托拉塞米是磺酰脲吡啶类利尿剂,作用于亨利氏髓袢升支粗段[1],抑制Na+、K+、Cl+的重吸收.目前广泛应用于充血性心衰、肾病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水肿性疾病.Baker等[2]报道10 mg托拉塞米的利尿作用与20 ~ 40 mg呋塞米或1 mg布美他尼相当,且托拉塞米利钾作用弱于其他袢利尿剂.托拉塞米注射液在老年人中应用相关报道较少.本文通过观察托拉塞米注射液半量(10 mg)在老年水肿患者中的利尿作用和安全性,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46例老年水肿患者分为托拉塞米组22例(治疗组)及呋塞米组24例(对照组).

    作者:汤洪;范亮;杨瑜莹;张彦海;谢柏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目的 观察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对48例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初始治疗使用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用药疗效以及生存率进行观察.同时选取45例单用全反式维甲酸的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48例患者中,有39例(81.25%)得到了临床的完全缓解(CR),诱导治疗期间的死亡率为18.75%.在对患者进行平均3年的临床随访发现,有3例患者死于维持治疗阶段.对照组CR仅为64.44%.结论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较好,患者的初始治疗临床完全缓解率高,死亡率较低.

    作者:郭子文;许晓军;周云香;林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颈动脉粥样硬化(AS)是全身AS的标志,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索高血压患者颈AS发生率及其有关的危险因素.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162人,其中男性94人,女性68人,平均(70.4±:7.8)(32~89)岁,其中1级高血压25人,2级68人,3级69人.1.2 检测方法在空腹状态下取血标本进行血脂、血糖检测,采用日立7150生化分析仪检测.颈AS测定采用惠普8500 GP超声仪器,探头频率为7.5 MHz.患者取头后仰卧位,检查一侧颈动脉,头偏向对侧约45°,充分暴露颈部,探头沿颈动脉走向,沿胸锁乳头肌外缘自下向上作连续纵、横切面扫查,依次显示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观察血管走行及内膜-中膜有无斑块,确定斑块位置、形态和回声特点,并借彩色血流图像观察有无血流充盈缺损.颈动脉粥样硬化判断的标准如下:①硬化:动脉壁的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1.0 mm[1].

    作者:罗蓉;周怡;吴秀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膜后纤维化11例的临床特征

    腹膜后纤维化(RPF)是一种罕见的结缔组织疾病,由于腹膜后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引起腹膜后空腔脏器受压发生梗阻,为慢性非特异性、非化脓性炎症,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认为是血管炎,胶原系统疾病及免疫相关性病变.40~60岁多发,起病隐匿,早期易发生误诊、漏诊;易受压的脏器是输尿管,发生严重的肾功能损害时约占75% ~ 80%,引起输尿管积水,进一步损害肾功能,严重者发生尿毒症方引起重视.早期、准确诊断RPF可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赵春梅;袁宏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桃仁乙醇提取物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的抗衰老作用

    目的 观察桃仁乙醇提取物(EETR)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相关酶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50 mg· kg-1·d-1制备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EETR小、中、大(2.5、5.0、10.0 g·kg-1·d-1)剂量组及人参皂苷组(人参皂苷混悬液400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60d,末次给药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之后取胸腺、脾脏称重,测定胸腺、脾脏指数,同时取脑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EETR各剂量组学习记忆能力均有所提高(P<0.05);脑组织AchE活性降低(P<O.05,P<0.01);同时增加胸腺、脾脏重量(P<0.05).结论 EETR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于兆霞;陈正爱;钟秀宏;朴花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的动态变化

    目的 探讨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脑梗死组30例,脑出血组30例,正常对照组40例.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病情程度,按照病情轻重又分别分为轻、中、重3组,测定60例患者发病第48小时,第6~8天及第15天血浆CD62p水平.同期测定正常对照组(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血浆CD62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结果 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的血浆CD62p水平增高程度较轻度神经功能缺损者高(P<0.05).脑梗死患者第48小时血浆CD62p水平较其他两个时期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血浆CD62p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发病后6~8d高,15 d时比48 h降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也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明显增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梗死体积越大,血浆CD62p水平越高,与梗死体积有一定相关性.CD62p可能参与了血栓形成和脑缺血后再灌注损害,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可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帮助判断预后,指导治疗.

    作者:陈曦;李丹;何海涛;王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丝瓜络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钙调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丝瓜络(RLF)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钙调蛋白(CaM) 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RLF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可能作用机制及与CaM的关系.方法 选择Wista大鼠,采用异丙肾上腺素法复制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分别给予RLF5 g· kg-1·d-1和10 g·kg-1·d-1,灌胃,连续给药28 d.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以β-actin为内参,系统观察RLF对心衰大鼠心脏CaM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心衰模型组比较,RLF大剂量连续用药可降低心衰大鼠心脏CaM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RLF可通过减少慢性心衰大鼠心肌CaM mRNA的表达,从而改善心衰大鼠的心功能.

    作者:房春燕;蒲旭辉;孙文启;许莉莉;韩慧蓉;王辉;康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Klotho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

    目的 探讨klotho基因G395A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为单纯高血压组(A组),高血压左室肥厚组82例(B组),对照组69例(C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各组人群的G395A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 Klotho基因G395A多态性GG、GA、AA在三组的分布频率有显著差异(x2=16.976,P<0.05).单纯高血压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36.85% vs 26.09%,P<0.05).高血压左室肥厚组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07,P<0.05),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47.56% vs 26.09%,P<0.05).结论 高血压左室肥厚组AA基因型频率增加,提示klotho基因G395A多态性可能与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发生有关.

    作者:李龙;李莉;崔天祥;赵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替罗非班对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B型脑钠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糖尿病(DM)合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15例首发STEMI且有DM史并进行PCI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罗非班组(n=56)和对照组(n=59),替罗非班组患者人院诊断后即刻给予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10μg/kg于3 min内推注完毕,继而以0.15 μg· kg-1·min-1由微量泵持续泵人48 h,其余治疗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入院时、术后7、30 d血浆BNP的变化;术后7、30 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变化;术后3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替罗非班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无复流发生率、术后校正TIMI帧数、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血清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术后7、30 d血浆BNP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7、30 d LVEF显著增加,LVEDD、LVESD显著降低(P<0.05);术后3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浆BNP及30 d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改善DM合并STEMI患者PCI术后冠脉血流,保护心功能,减少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作者:胡雅光;张会久;张志;邱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