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科军;罗居东
目的 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ACPC)复合骨形成蛋白(BMP)结合双头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6年8月至2011年7月采用双头加压螺纹钉内固定(A组)及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结合ACPC/BMP人工骨植骨(B组)治疗股骨颈骨折90例,其中A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62 ~91岁,平均69.3岁;病程5h~11d.B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64~87岁,平均71.6岁;病程6h~13d.对该两组病例进行了长期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 79例患者获随访6个月至2.5年,平均18.3个月.A,B两组术后伤口愈合L/甲,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B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A组,且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B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A组,且骨折愈合时间较短,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结论 三枚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结合微创ACPC/BMP人工骨植入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率及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潘国标;何荣新;徐正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抽4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余20只为正常对照组.成模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糖尿病非药物干预组及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干预组予阿托伐他汀(2 mg·kg-1·d-1)灌胃,对照组及糖尿病非药物干预组给予等量饮用水.大鼠分别于3,6个月时按比例处死.取一眼视网膜组织抽提RNA,另一眼固定后做免疫组织化学观察.RT-PCR法扩增NF-κB基因,比较3组大鼠的NF-κB mRNA表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NF-κB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PCR结果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NF-κB mRNA表达较正常大鼠明显增高(P<0.05),药物干预的大鼠,NF-κB mRNA表达比糖尿病非药物干预组明显减少(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视网膜上,NF-κB主要分布在血管层,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NF-κB阳性的细胞比正常组明显增多(P<0.05),且着色较深.阿托伐他汀干预组NF-κB阳性的细胞比糖尿病大鼠明显减少(P<0.05),且着色较浅.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NF-κB mRNA及NF-κB蛋白质的表达,减缓视网膜病变进展.
作者:魏薇;于晓静;王晓梅;隋淼;朱瑞萍;李湘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阿西美辛分散片和阿西美辛胶囊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6只家兔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照,单剂量口服阿西美辛分散片或阿西美辛胶囊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浆中阿西美辛和吲哚美辛的浓度,用3p97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阿西美辛分散片和阿西美辛胶囊给药后,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1.86、2.13h,Cmax分别为0.305、0.163 mg/L,AUC分别为1.97、1.06 mg·h-1·L-1.阿西美辛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86%.结论 与阿西美辛胶囊相比,阿西美辛分散片增加了血浆中药物浓度,显著提高了阿西美辛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作者:刘振华;赵长祺;金英;李忠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肿瘤是一种恶性病变,至今尚无根治办法,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肿瘤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肿瘤晚期,失去佳治疗时机.尽早发现,及早给予干预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老年人癌症的发病率较高,如何避免延误治疗是当前需解决的问题.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可以较敏感地发现早期肿瘤迹象,在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应用此方法,可以避免漏诊的发生.本文对5783名老年人应用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进行健康筛查,并分析其检测结果.
作者:林尤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凋亡是多细胞生物维持发展和内环境稳定的基础,保证了细胞向正确的方向生长和分化,细胞的生长受到多种信号的严格调节,这些信号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调控细胞凋亡,即外在和内在途径[1].典型的外在信号通路是:细胞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启动细胞表面死亡受体,Fas配体和死亡受体通过细胞和细胞或者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多蛋白复合体激活caspase8而诱导凋亡[2];内在信号通路即线粒体凋亡通路,是内部传感器的破坏和细胞应激下的物理化学改变引起Bax活化转运到线粒体外膜使外膜通透性改变继而释放细胞色素C,激活下游的caspase9而诱导凋亡[3].凋亡信号通路障碍可引起各种疾病,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变等[1],Bcl-2家族蛋白是细胞凋亡的关键调节分子,线粒体是其调控内在凋亡途径的靶点[3],现就Bcl-2家族蛋白及其与线粒体凋亡途径的相互作用展开综述.
作者:许茸茸;李应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TH)变化对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CHF)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测定老年CHF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入院时、治疗2w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随心功能减退而降低,不同心功能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T4)及总甲状腺素(TT4)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院及治疗2 w时FT3、TT3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Dd)呈正相关,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FT3和TT3水平与心功能状况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血清TH变化可以作为判断老年人CHF严重程度及估计预后的指标.
作者:杨春江;涂群飞;余磊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胃炎的方法较多,但是大多只能使疾病短期控制或缓解[1].本文对比分析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以及单独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5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组(观察组)与法莫替丁治疗组(对照组),每组76例.其中,观察组男46例,女30例,年龄62 ~ 81[平均(63.82±14.03)]岁.对照组男45例,女31例,年龄63 ~ 82[平均(63.12±14.93)]岁.两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性别以及患病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邱国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脓毒症(Sepsis)是指有感染因素所致的全身反应综合征,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脓毒症、重度脓毒症、脓毒症休克[1].由于老年患者基础状况较差,脓毒症往往可以引起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率可达35% ~ 70%[2].降钙素原(PCT)为近年来新发现的炎症指标,本研究观察了PCT在急诊监护室老年脓毒症患者诊断、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宇明;刘泽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指麻醉后数天内发生认知、意识、定向、思维、记忆以及睡眠等方面紊乱[1].POCD在老年麻醉患者中较为常见,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少数患者甚至发生永久性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文拟观察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其中男52例,女48例,平均年龄(63.4±6.3)岁.体重(54.6±6.5) kg,身高(160.1±5.0) cm;手术类型:腹股沟斜疝21例,消化系统肿瘤30例,胆囊炎20例,胆石症20例,子宫、卵巢疾病3例,其他疾病5例.进行开腹手术治疗78例,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21例;合并糖尿病18例,冠心病22例,高血压23例.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和身高、疾病类型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
作者:史克祥;刘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5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Atlanta标准分为轻型(MAP)28例,重型(SAP)23例,比较轻型和重型患者发病后、24 h、48 h、72 h血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淀粉酶(S-Amy)和血PCT水平,并以PCT诊断试验与同期APACHEⅡ评分系统比较,确定PCT对SAP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并观察PCT与SAP合并症的关系.结果 SAP患者在入院时、24 h、48 h、72 h血清PCT水平均高于MAP组(P<0.05),PCT测定结果法与APACHⅡ系统法对AP轻、重型的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早期、24 h血清PCT对SAP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6%、78.6%、86.3%和82.6%、71.4%、76.4%,有无腹水及是否合并MODS,PCT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水平与AP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在发病24 h内对早期SAP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与APACHEⅡ评分系统效果相当.
作者:杨院平;仝巧云;黄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分析盐城市基层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为政府制定合理的医疗费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收集的老年住院病人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人均费用中位数在前3位的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日均费用中位数在前3位的分别为呼吸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其他系统疾病.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医疗保障的人均费用中位数、日均费用中位数有明显差异.结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慢性病不仅影响着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且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政府应采取多项措施降低老年患者的医疗费用.
作者:张晶晶;巢健茜;王艺敏;李云云;宋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身体的营养状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放疗患者,采用24 h回顾法连续进行3d的膳食调查;血象生化指标采用患者住院病历数据,按男、女性别组和年龄组(以50岁划分)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营养不良率(23.63%)略高于女性(20.00%),<50岁组营养不良率(19.60%)明显低于≥50岁组(23.43%);患者每日能量能够达到参考摄入量,膳食中蔬菜、水果类食物不充足,豆类、奶类食物达到参考量的一半;血象生化值符合正常值范围.结论 患者能量能够满足需要,三大供能营养素的供能比例基本适宜;患者的饮食结构欠平衡,应该提高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的不足;尤其要增加豆类及奶类食品,提高钙的摄入量;血象生化指标满足放疗的要求,可以进行治疗.
作者:王艳梅;甘振威;张娅婕;陈健;甘丽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盐酸吡格列酮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影响.方法 3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95例MS患者被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口服,两组MS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计算AASI等指标.结果 经盐酸吡格列酮干预后,A组病例AASI明显降低,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为期6个月的随访,A组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例次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1).结论 MS患者AASI明显升高,经盐酸吡格列酮干预后,动脉粥样硬化得到改善,随着AASI的降低,心血管事件明显减少,从而改善MS患者的预后.
作者:周明;叶子思;刘汉坤;黄正有;卢建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Aβ是由淀粉样蛋白前体(APP)代谢生成的.APP位于21q21.1 ~21.3,长约300 kb.APP由该基因的16、17外显子编码,含695~770个氨基酸残基,是一种跨膜蛋白,其上有三个酶切位点,可分别被α、β及γ分泌酶剪切.在正常情况下,大量的APP经α-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作用代谢,不产生Aβ,只有少量的APP经β及γ分泌酶的作用剪切产生Aβ.其中,γ-分泌酶的切割位点位于APP跨膜结构域内的711或713位置,切割产生Aβ的羧基末端.γ-分泌酶一般在APP的711位置切割产生Aβ40亚型,但当APP或PS21基因突变时则增加在713位置切割,产生Aβ42亚型.此亚型更容易聚合形成纤维,是导致AD早期发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禹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人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在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干预环境下活化情况.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老年COPD,健康老年,健康年轻3组,分离外周单个核细胞以PPV23干预培养,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3+细胞、CD19+细胞表面CD69表达.结果 健康年轻组淋巴细胞对荚膜多糖抗原干预有显著反应,健康老年组T、B淋巴细胞及老年COPD组B淋巴细胞对多糖抗原干预无反应,老年COPD组T淋巴细胞对多糖抗原反应与健康年轻人组相反.结论 CD69为标志的各组人群T、B淋巴细胞对肺炎链球菌抗原刺激的反应能力不同,COPD老年人及健康老年人进行PPV23免疫后难以产生同健康年轻人相当的免疫效果.
作者:陈许;孙仁华;韩芳;黄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老年患者常见的骨创伤部位有股骨、尺桡骨、盆骨、肋骨等[1].疼痛是老年骨创伤患者的基本症状之一,传统的西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缓解老年患者的疼痛.而传统的中药对疼痛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并且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方法均对疼痛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2].本文拟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创伤患者疼痛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我院收治的老年骨创伤患者172例,年龄50~ 82岁,平均(61.5±12.2)岁,其中男111例,女61例.在所有患者中,股骨骨折31例,肋骨骨折27例,尺桡骨骨折31例,骨盆骨折33例,椎体骨折5例,髌骨骨折25例、其他20例.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33例,初中79例,高中51例,本科9例.
作者:王三忠;施晓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芪参益气滴丸(Q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AMI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MI组、QS治疗组,QS治疗组给予0.135g.kg-1.d-1)的QS混浊液灌胃4w,治疗结束后检查3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处死大鼠,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AMI组相比,QS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 <0.05);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 QS可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减少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AMI大鼠的心功能.
作者:王静;刘桂华;王爱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P16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SCLC组织65例,距肿瘤边缘5 cm以上癌旁正常组织20例中VEGF、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VEGF在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72.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35.0%(P<0.05);P16蛋白在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47.7%,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85.0%(P<0.05).②P16蛋白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而与病理类型无关;VEGF的表达与临床分析、淋巴结转移有关.NSCLC组织中P16蛋白与VEGF之间呈负相关(rs=-0.537,P<0.01).结论 NSCLC组织中存在VEGF与P16蛋白表达的异常,且两者表达呈负相关,推测NSCLC的发病与血管生成及P16表达异常有关.
作者:程宏忠;王平;彭浩;吴建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糖尿病是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临床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的糖、脂、蛋白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视网膜、肾脏、心脏、血管、神经系统的慢性进行性功能减退和衰竭[1].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项机能减退,更需格外重视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当2型糖尿病患者已采取饮食、运动干预,同时联合口服降糖药而血糖仍然控制不佳时应及早启用基础胰岛素治疗[2].本文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时的起始胰岛素治疗方案.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产生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多通过联合使用2~3种降压药物来完成.本文进一步探讨盐酸贝那普利、酒石酸美托洛尔单用与联用治疗高血压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5月31日至2011年5月30日在我院就诊的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诊断的高血压患者,未服用药物治疗,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根据口服降压药物不同将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43~61岁、平均(51.23±6.89)岁;B组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8 ~61岁、平均(45.85±6.28)岁;C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7 ~60)岁、平均(45.23±6.21)岁.3组患者一般情况、高血压程度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