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欣;杜敏;吴秀霞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5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Atlanta标准分为轻型(MAP)28例,重型(SAP)23例,比较轻型和重型患者发病后、24 h、48 h、72 h血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淀粉酶(S-Amy)和血PCT水平,并以PCT诊断试验与同期APACHEⅡ评分系统比较,确定PCT对SAP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并观察PCT与SAP合并症的关系.结果 SAP患者在入院时、24 h、48 h、72 h血清PCT水平均高于MAP组(P<0.05),PCT测定结果法与APACHⅡ系统法对AP轻、重型的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早期、24 h血清PCT对SAP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6%、78.6%、86.3%和82.6%、71.4%、76.4%,有无腹水及是否合并MODS,PCT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水平与AP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在发病24 h内对早期SAP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与APACHEⅡ评分系统效果相当.
作者:杨院平;仝巧云;黄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以步行障碍、认知障碍和尿失禁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多发于老年人群[1,2].目前治疗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主要是脑室-腹腔分流术[3].分流术中有两种分流管可以选择,一种是固定压力分流管,一种是可调压力分流管.固定压力分流管的缺点经常导致分流过度或是分流不足,患者需要再次手术,而可调压力分流管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节压力,本研究旨在评价可调压分流管治疗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作者:肖智勇;匡助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女性围绝经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烦躁、潮热、心悸、疲劳、适应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失眠、抑郁、骨质疏松,同时伴有明显心理障碍[1,2].本研究就社会支持因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进行探讨.1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根据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生源地,选取河北、湖北、山西等全国22个省市.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在学生来源地随机抽取50人年龄45 ~55岁,智力正常,无听力障碍,愿意配合完成调查,共计1 110人.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当场回收,有效问卷1 051份,有效率为96.4%.平均年龄(50.04±3.14)岁,初中及以下602人,高中(包括中专)318人,大专103人,本科25入,硕士及以上3人.
作者:李淑杏;丁淑平;周云慧;陈长香;赵雅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山茱萸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清洁级Wistar鼠63只,随机分为青年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和山茱萸多糖组.采用D-半乳糖与Aβ联合诱导法制作A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神经元p-tau(Ser422)及tau蛋白的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在Ser422位点、Ser396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青年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p-tau(Ser422) 、p-tau(Ser396)表达增加(P<0.05),多奈哌齐和山茱萸多糖显著降低p-tau(Ser422)、p-tau(Ser396)表达(P<0.05)、提高tau蛋白表达(P<0.05).结论 山茱萸多糖可通过抑制p-tau(Ser422)、p-tau(Ser396)生成,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姚海涛;马金丽;张晓波;王涛;王淑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基本病理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目前研究结果显示,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破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参与ACS的炎症反应过程[2],白细胞介素-18(IL-18)作为重要的前炎症因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发生发展及粥样斑块破裂的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3].而他汀类药物除了降脂作用外,还具有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稳定斑块、防止或延缓斑块破裂等多效性机制[4].本文拟观察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hs-CRP、IL-18等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哲颖;孙剑锋;王锐;于平;郭永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阿西美辛分散片和阿西美辛胶囊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6只家兔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照,单剂量口服阿西美辛分散片或阿西美辛胶囊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浆中阿西美辛和吲哚美辛的浓度,用3p97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阿西美辛分散片和阿西美辛胶囊给药后,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1.86、2.13h,Cmax分别为0.305、0.163 mg/L,AUC分别为1.97、1.06 mg·h-1·L-1.阿西美辛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86%.结论 与阿西美辛胶囊相比,阿西美辛分散片增加了血浆中药物浓度,显著提高了阿西美辛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作者:刘振华;赵长祺;金英;李忠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甲状腺癌是人体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通常情况下甲状腺组织内的恶性结节的硬度比正常组织及良性结节大[1],目前常用的甲状腺常规超声检查均无法获取甲状腺组织的硬度信息,从而在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新的超声显像技术,通过施加外部压力所致的组织变性和扭曲程度来反映被检测组织的弹性,可用于评价组织和病变的硬度[2];目前常用于检查乳腺和前列腺等浅表器官病变[3],而在甲状腺恶性病变中的研究报道不多.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党丽峰;JIN Cheng-Lie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鱼藤素对食管癌Ec-10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含量.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鱼藤素作用后Ec-109细胞的凋亡率依次上升,且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随着鱼藤素浓度的增加Ec-109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呈下降趋势;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鱼藤素浓度越高,Bcl-2蛋白阳性表达越低而Bax蛋白阳性表达越高.结论 鱼藤素对Ec-109细胞具有明显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与线粒体跨膜电位的改变及Bax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白美玲;李玉珍;金春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泪道阻塞是老年患者的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以手术治疗为主,目的是重建或恢复泪液的引流通路.以往我科治疗此类患者多采用泪道激光及鼻腔泪囊吻合术,但泪道激光术后易复发,对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差;而鼻腔泪囊吻合术手术时间长,老年患者不容易耐受.近年来,随着高分子材料及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泪道逆行置管技术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拟观察类Y型泪道引流管及泪道探通导引针治疗老年泪道阻塞患者的疗效.
作者:黄靖妍;李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严重的疾病,其主要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及后遗症多、死亡率高.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心肌梗死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临床上非常容易出现漏诊,给老年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对AMI进行科学、准确的诊断,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3].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180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2例,女78例;年龄61 ~83[平均(73.5±7.9)]岁;病程1~18 h,平均(6.8±1.2)h;合并基础病:32例合并高血压,27例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高血脂.本组所有患者均以2005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AMI诊断指南为主要依据和标准.将同期选取的18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两组性别比、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以及病程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连红;马艳华;罗建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身体的营养状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放疗患者,采用24 h回顾法连续进行3d的膳食调查;血象生化指标采用患者住院病历数据,按男、女性别组和年龄组(以50岁划分)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营养不良率(23.63%)略高于女性(20.00%),<50岁组营养不良率(19.60%)明显低于≥50岁组(23.43%);患者每日能量能够达到参考摄入量,膳食中蔬菜、水果类食物不充足,豆类、奶类食物达到参考量的一半;血象生化值符合正常值范围.结论 患者能量能够满足需要,三大供能营养素的供能比例基本适宜;患者的饮食结构欠平衡,应该提高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的不足;尤其要增加豆类及奶类食品,提高钙的摄入量;血象生化指标满足放疗的要求,可以进行治疗.
作者:王艳梅;甘振威;张娅婕;陈健;甘丽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芪参益气滴丸(Q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AMI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MI组、QS治疗组,QS治疗组给予0.135g.kg-1.d-1)的QS混浊液灌胃4w,治疗结束后检查3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处死大鼠,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AMI组相比,QS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 <0.05);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 QS可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减少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AMI大鼠的心功能.
作者:王静;刘桂华;王爱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β受体阻滞剂在缺血性心脏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疾病中改善预后的重要临床价值已被确立,目前已成为心血管领域常用的药物之一.然而,临床实践中,β受体阻滞剂应用仍很不够,并且使用剂量也太小.1999年在我国近2 000家医院进行的一项调查[1]显示,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随后二级预防的使用率分别仅为43%和35%,且平均剂量仅相当于有效剂量的1/4左右.这大多源于医生对β受体阻滞剂副作用的顾虑.本文就β受体阻滞剂在AMI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作者:刘淑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肺肉瘤样癌(SC)是一种分化差的含有肉瘤样成分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1],约占肺部恶性肿瘤的0.3%~4.7%,在临床上非常少见.近年来,随着电镜及免疫组化等新技术的广泛开展,肺SC的报道逐渐增多.近我院收治1例肺SC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63岁.因胸背部及左下肢疼痛5个月,于2011年9月27日入院.患者自2011年4月以来,无明显原因的胸背部及两侧髋骨、左下肢疼痛,呈持续性,与体位变动无关.2011年7月疼痛加重,在当地医院行CT、MRI等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011年9月8日胸片提示:右侧第六肋骨溶骨性破坏,考虑骨转移性肿瘤.2011年9月23日至我院门诊查PET肿瘤全身断层显像:右侧锁骨区可见肿大淋巴结影,2-氟-2-脱氧-D-葡萄糖(FDG)代谢增高,标准摄取值(SUV)为10.0.胸部显像清晰,右上肺尖段可见一枚3 mm小结节,FDG代谢未见明显增高;左上肺下舌段可见少许斑片状密度增高影.
作者:邢海燕;褚晓源;苏全胜;吴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Aβ是由淀粉样蛋白前体(APP)代谢生成的.APP位于21q21.1 ~21.3,长约300 kb.APP由该基因的16、17外显子编码,含695~770个氨基酸残基,是一种跨膜蛋白,其上有三个酶切位点,可分别被α、β及γ分泌酶剪切.在正常情况下,大量的APP经α-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作用代谢,不产生Aβ,只有少量的APP经β及γ分泌酶的作用剪切产生Aβ.其中,γ-分泌酶的切割位点位于APP跨膜结构域内的711或713位置,切割产生Aβ的羧基末端.γ-分泌酶一般在APP的711位置切割产生Aβ40亚型,但当APP或PS21基因突变时则增加在713位置切割,产生Aβ42亚型.此亚型更容易聚合形成纤维,是导致AD早期发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禹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分化抑制因子1(Id1)对结肠癌HT-29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结肠癌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HT-29转染Id1表达质粒,RT-PCR方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合成Id-1干扰序列转染HT-29细胞后,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HT-29细胞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Id1表达质粒空白组、对照组(空载体组)、过表达组VEGF/GAPDH mRNA分别为:0.002 99±0.000 687、0.003 49±0.001 34、0.0313±0.00605(P<0.01);VEGF/GAPDH蛋白分别为:0.132±0.035 1、0.131±0.053 0、0.245 ±0.032 6(P <0.01),MTT实验显示相对对照组,过表达组增殖明显快(P<0.01).Id-1干扰空白组、对照组(空载体组)、抑表达组VEGF/GAPDH mRNA分别为:0.006 16±0.000 829、0.006 26±0.000 447、0.002 3±0.000 308(P <0.01);VEGF/GAPDH蛋白分别为:0.450 ±0.039 3、0.464±0.023 1、0.231±0.027 3(P <0.01).MTT实验显示相对对照组,抑表达组增殖明显减慢(P<0.01).Id1过表达能显著上调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提高细胞的生长,Id1抑制后能显著下调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减缓细胞的生长.结论 在结肠癌HT-29细胞中Id1为VEGF的上游基因,Id1通过Id1 ↑ →VEGF ↑途径来影响结肠癌细胞增殖,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Id1有望成为结肠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于游;张才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老年患者的卵巢良性肿瘤以往采用传统的开腹切除肿瘤术,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大[1].近年来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应用广泛[2].本研究观察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手术过程,为选择更有利于老年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选取2009年4月至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老年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128例.年龄62 ~ 73[平均(67.49 ±9.16)]岁;病程2.5 ~14[平均(8±6.83)]个月.排除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疾病等障碍疾病.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王瑞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1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等骨科大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案分为全身麻醉组(n=57)和硬膜外麻醉组(n=59),记录术前、术中和术后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同时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认知功能.结果 全身麻醉组患者麻醉结束12、24 h的MMSE分值分别为25.1 ±0.4和26.3±0.4,与麻醉诱导前(29.5±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麻醉组患者麻醉结束12、24 h的MMSE分值分别为25.6±0.5和27.2 ±0.4,与麻醉诱导前(29.3±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麻醉后24 h的MMSE评分较硬膜外麻醉组下降(P<0.05).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患者麻醉苏醒后24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8.1%和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骨科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术后1d内均可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且全身麻醉的影响更明显.
作者:蔡伟华;张良清;李志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人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在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干预环境下活化情况.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老年COPD,健康老年,健康年轻3组,分离外周单个核细胞以PPV23干预培养,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3+细胞、CD19+细胞表面CD69表达.结果 健康年轻组淋巴细胞对荚膜多糖抗原干预有显著反应,健康老年组T、B淋巴细胞及老年COPD组B淋巴细胞对多糖抗原干预无反应,老年COPD组T淋巴细胞对多糖抗原反应与健康年轻人组相反.结论 CD69为标志的各组人群T、B淋巴细胞对肺炎链球菌抗原刺激的反应能力不同,COPD老年人及健康老年人进行PPV23免疫后难以产生同健康年轻人相当的免疫效果.
作者:陈许;孙仁华;韩芳;黄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联合乳果糖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4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生物反馈联合乳果糖治疗;对照组予乳果糖治疗,评估临床疗效及盆底表面肌电,治疗前后行便秘症状总分与盆底表面肌电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3.02%,对照组6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Glazer盆底肌评估中快速收缩阶段大收缩波幅、持续收缩阶段收缩波幅与便秘症状总分均存在负相关(P<0.05),持续收缩阶段变异性与便秘症状总分均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生物反馈和乳果糖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慢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二者联合有协同作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案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参考依据.
作者:关丽嫦;徐丽姝;邓罡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