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捷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CGMS组(28例)和指法血糖组(FBG组,32例),均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治疗3d时的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CGMS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FBG组(P <0.05);CGMS组低血糖的发生次数明显减少(P <0.05);CGMS组MAGE低于FBG组(P<0.05).结论 CGMS与CSII联合使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更快速、平稳、安全.
作者:肖红珍;俞芳;路一芳;李伟娟;项岫秀;刘阁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丹皮酚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增殖的影响及其抑制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观察丹皮酚对MDA-MB-435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丹皮酚对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丹皮酚处理MDA-MB-435细胞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丹皮酚作用于MDA-MB-435细胞的IC50为60 mg/L;60 mg/L的丹皮酚作用于MDA-MB-435细胞24、48 h后,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出现细胞变圆,体积缩小,胞浆起泡,部分细胞浮起,胞膜皱缩,核深染等形态学改变.肿瘤细胞周期在G0/G1期百分数增加,S期和G2/M期百分数减少,出现Sub-G1期凋亡峰,百分率分别为12.4%和23.7%.结论 丹皮酚通过影响MDA-MB-435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而抑制MDA-MB-435增殖.
作者:王建杰;罗文哲;苗智;闫冬梅;王茉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人口老龄化使高龄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逐渐增多,而由于高龄患者机体器官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减退,术后应激反应增强,往往导致术后机体恢复较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住院时间延长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近年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对我院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术后康复的影响.
作者:范桂红;张丽艳;王桂梅;方淑彩;关淑芬;邢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一种新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与化疗联合有协同作用.恩度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已成为一线治疗方案.在Ⅰ~Ⅲ期的临床研究中,有6.4%的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心脏反应[1].因此,本文对参芪扶正注射液防治恩度联合化疗的心脏毒性反应的临床状况进行评价.
作者:刘洁;罗展雄;郑青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MRL/lpr狼疮小鼠胸腺多种异位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自身耐受和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尿蛋白试纸条检测小鼠尿蛋白,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RT-PCR检测模型组(MRL/lpr狼疮小鼠)和对照组(BAB/C小鼠)mTECs 4种异位基因(唾液蛋白2、甲状腺球蛋白、组织蛋白酶L和C-反应蛋白)mRNA水平,病理学检测唾液腺的组织学变化.结果 模型组小鼠4种异位基因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小鼠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出现唾液腺炎的病理损害.结论 MRL/lpr狼疮小鼠异位基因表达降低导致中枢耐受异常是MRL/lpr小鼠发病的原因之一,可能与某些器官损害的发生有关.
作者:魏旋子;刘声茂;田庚;于宏宇;卢雪红;罗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09年7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7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将全部患者按病程分为早期组(n=29)、中期组(n=37)和晚期组(n=21),并随机选择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析常规出凝血指标、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差异,比较三组患者常规出凝血指标、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检出率.结果 三组患者与对照组常规出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大多有显著性差异,但指标变动规律复杂或无显著性;三组患者与对照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随病程进展呈规律变动.常规出凝血指标平均阳性检出率为59.53%,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平均阳性检出率为96.72%,且TAT和D-D三组阳性检出率均达到100%.结论 出凝血标志物在DIC检测中不受凝血因子消耗的影响.血浆含量可随病程进展变动,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与病情监测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坚;曾雪;李成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俗称小中风,是指伴有局灶病症的短暂性、可逆、局部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如不及时治疗,1/3以上患者可发展成为脑梗死[1].TIA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无特效疗法.本文就我院收治的TIA患者采用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并予临床评价.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TIA患者90例,纳入标准:(1)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CT检查排除脑梗死、脑出血等其他颅内病变;(2)首次发病;(3)排除消化性溃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缺陷者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4)患者知情同意.
作者:隋欣;赵宏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糖尿病性心肌病(DCM)是糖尿病(DM)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DM致心衰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在DCM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心肌细胞代谢障碍、心肌细胞离子转运障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作用及炎症作用等.本文探讨曲美他嗪对DCM心脏结构重构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潍坊地区三级医院心内科或内分泌科住院的DCM患者112例,男68例、女44例,平均年龄(56.4±11.8)岁,DM病程5~ 23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
作者:魏艳霓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大量研究表明,脑中风发病3h内,尤其90 min内,应用外源性血清蛋白激酶(TPA)治疗,可使患者明显获益.但即使存在溶栓指征(如CT正常;PWI和DMI的不匹配),治疗及时,仍有60%的患者不能达到治疗目的,仅有25% ~ 30%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患者可成功实现再灌注.卒中介入治疗研究(IMS)调查研究表明,动静脉联合溶栓(IV/IA) TPA治疗可明显增加血管再通患者的有效性.对应用TPA不能实现再灌注患者,不但缺血状态持续性存在,由于TPA神经毒性,不仅无效,反而进一步加重缺血损害.针对血栓破坏、分解机制的干预可减弱其神经毒性,从而减少出血的风险和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故有必要探明TPA的作用,发展综合治疗,提高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并发症.
作者:鲍爽;吴晓丹;林卫红;陈海燕;王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众所周知,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一直以内科治疗为主,治疗方法包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控制饮食、口服降血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等.Pories等[1]在实施胃转流手术(gastric bypass,GBP)治疗肥胖症时,发现合并T2DM的患者术后体重明显下降,同时血糖也恢复了正常,某些患者甚至不再需要使用降血糖药物治疗.随后,Ferchak等[2]经对照研究后发现,肥胖症合并T2DM患者在接受GBP治疗肥胖症后,不需要药物控制血糖且血糖水平长期保持正常的例数远多于非手术组.基于以上事实及研究,外科手术治疗T2DM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接受.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表正式声明,承认以GBP为代表的代谢手术可作为治疗T2DM的方法[3].
作者:董鹏;满珂;刘斌;万广稳;徐广甍;乔士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脱氧核苷酸钠短期大剂量干预大鼠消化性溃疡模型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面愈合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12只)、脱氧核苷酸组(12只),替普瑞酮对照组(12只),均行腹部手术取胃,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冰乙酸处理,建立后,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于7d、30 d后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研究溃疡面愈合情况.结果 脱氧核苷酸组大鼠溃疡指数、溃疡个数、溃疡总面积均小于模型组,黏膜蛋白、氨基己糖、磷脂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HE染色显示脱氧核苷酸促进肉芽生长、黏膜成熟及成纤维细胞增殖.结论 脱氧核苷酸可以减少患者72 h再出血率,促进溃疡黏膜愈合,增加HP清除率,其机制主要与促进黏膜蛋白、氨基己糖、磷脂合成及增强局部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范虹;万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神经外科患者常常由于开颅手术、外引流术、颅脑损伤、脑脊液耳鼻漏等多种因素而引起不同程度的颅内感染[1].老年患者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感染原因的归纳与分析对临床上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预后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2].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原因.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2年2月至2011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老年开颅手术患者86例,将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28例作为观察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60 ~ 79(平均71.2)岁;未发生颅内感染的58例作为对照组.男34例,女24例,年龄62~ 81(平均73.4)岁.颅内感染的诊断标准依据国家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两组年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均衡可比.
作者:姚凯华;孙辉;孙永;朱峰;祁海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多重癌(MPMT)在临床上容易与转移瘤及癌复发相混淆,它们的治疗原则及预后有明显区别.所以,加强对MPMT的认识,有利于提高MPMT患者的生存期[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8例MPMT患者的特点,初步总结MPMT的发病规律和治疗原则,旨在提高MPMT患者的预后.1 临床资料通过我院病案管理科计算机系统检索,2009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共收治MPMT患者28例,所有病例符合Warren提出的MPMT的诊断标准[2],即:①每一种肿瘤须经组织细胞学证实为恶性肿瘤;②必须排除互为转移的可能性;③肿瘤发生在不同部位,两者不相互连续.二次癌距首发癌大于6个月称为异时多重癌,小于6个月为同时多重癌.
作者:殷茜;胡玉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大肠癌(CR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检测120例CRC患者和202例正常对照的MTHFR C677T的基因型分布及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RC组677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OR:0.57,95% CI:0.40 ~0.81,P=0.002).与CC纯合子相比,TT纯合子的CRC风险显著降低至0.28倍(95% CI:0.12~0.63,P=0.002) CT杂合子的CRC风险虽降低至0.64倍(95% CI:0.37~ 1.08,P=0.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CRC人群中,MTHFR C677T与肿瘤大小、位置、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s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THFR 677TT基因型可降低CRC风险;MTHFR C677T基因型与CRC肿瘤特征无相关性.
作者:孙全昌;徐树雷;孔易;郑纪宁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锁骨骨折伴同侧胸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受伤机制不明的罕见的复杂损伤,此类损伤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其治疗方法选择尚存在较大争议.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 患者,男,16岁,车祸致右肩部疼痛伴右上肢活动受限12h,于2012年1月15日急诊入院.入院查体:患者平板车推入病房,右上肢拒绝活动.右侧锁骨近端皮肤可见淤斑、肿胀,局部压痛,骨擦音,骨擦感(+),胸锁关节处空虚.四肢末梢血运正常,动脉搏动良好,感觉及运动未见异常改变.
作者:董永康;唐成林;黄岚峰;柳万国;边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检测RhoGDI2和Kiss-1在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样癌浸润与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组织中RhoGDI2 mRNA、Kiss-1 mRNA和RhoGDI2蛋白、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RhoGDI2和Kiss-1在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与临床FIGO分期、浸润深度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Kiss-1、RhoGDI2能抑制肿瘤的浸润与转移,其在阻止肿瘤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文娟;朱志杰;蔡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在携带不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的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中疗效的差异性.方法 运用PCR-RFLP法检测92例MCI患者的ApoE基因型,根据其是否携带ApoEε4分为ε4携带组和非ε4携带组.以盐酸多奈哌齐5 mg/d治疗两组人群,分别于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评估比较两组人群的认知功能变化,分析两组人群对于盐酸多奈哌齐的疗效差异性.结果 85例MCI患者随访至6个月,其中ε4携带组18例,ADAS-cog分值平均增加0.69分,非ε4携带组67例,ADAS-cog分值平均增加0.92分,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386).82例MCI患者随访至12个月,其中ε4携带组17例,ADAS-cog分值平均增加2.20分,非ε4携带组65例,ADAS-cog分值平均增加4.27分,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23).随访期间ε4携带组的MMSE、MoCA分值改变与非ε4携带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携带有ApoEε4基因型的MCI患者对盐酸多奈哌齐的疗效反应优于非ApoE ε4基因携带的MCI患者.
作者:潘锋丰;钟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吉林省离退休干部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06~ 2010年均参加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离退休干部574人,2010年参加体检的青中年在职干部465人.回顾性分析离退休干部高血压的患病率、治疗率、知晓率及控制率,血压水平的变化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2006~2010年,离退休干部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65.67%、65.87%、66.17%、66.56%、70.07%,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2010年与2006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离退休干部高血压人群合并冠心病、脂肪肝的患病率分别为22.60%、32.90%,高于2006年;合并血脂异常、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28.00%、37.50%,低于2006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表明离退休干部高血压与年龄(1.08,95% CI:1.06~1.12)、糖尿病(1.55,95% CI:1.16 ~2.10)、血脂异常(1.63,95% CI:1.40~ 1.89)、肥胖(2.22,95% CI:2.04 ~2.72)、吸烟(1.95,95% CI:1.55~2.45)、睡眠差(1.59,95% CI:1.28 ~ 1.32)呈相关性,而与饮酒量无相关性.结论 离退休干部高血压人群中,随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增高,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率增加,合并血脂异常、肥胖的患病率减低.离退休干部高血压人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睡眠差,其中年龄和睡眠差是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星星;刘玉连;郭春林;任国君;孙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可降低其死亡率,提高远期生存率[1].但因β受体阻滞剂的负性肌力作用,其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并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使用仍有争议.比索洛尔为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可特异性地作用于β1受体,本文就比索洛尔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并心肌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探讨.
作者:曾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老年恶性淋巴瘤对放疗、化疗耐受性不好,远期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许多因素影响老年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老年淋巴瘤患者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为临床医生治疗老年淋巴瘤提供诊断及治疗思路.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淋巴瘤患者72例,男49人,女23人,年龄65~81[平均(71.57±4.44)]岁.所有病例均有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对全部病例以电话形式进行追访,随访时间止于2013年6月.1.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
作者:邸鑫;王颖;李小丰;李景贺;贾姣源;沈卫章;金立方;赵岩;任立参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