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胞自噬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乔赵娜;黄传江;韩玉亮;杨薇

关键词:细胞自噬, 自噬体, 信号调控, 分子机制, 缺血性脑血管病
摘要:大量实验研究证实,细胞自噬不仅是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细胞适应恶劣环境、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自我保护机制.细胞自噬作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肿瘤、老化和神经退化等细胞增殖和凋亡发生紊乱的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近几年,随着对细胞自噬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不仅有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参与,还有细胞自噬.本文就细胞自噬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我效能干预对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国际尿控协会(ICS)将尿失禁定义为:客观存在的不自主性尿液流出[1].尿失禁在老年女性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约为38%~66%[1-3],是一个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健康问题.研究表明[4]盆底肌锻炼是一种低风险、低耗费的有助于改善尿失禁症状的行为干预方法,而影响其长期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坚持盆底肌锻炼的依从性比较低.自我效能理论认为,结果是由行为决定的.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自己为获得某种预期结果所需实施的特定行为能力的信念,决定着人们在实现健康目标中的付出和行为的持久性[5].因此,本研究探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尿失禁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杨支兰;孙建萍;孙自红;李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肺功能运动实验的安全性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心肺功能运动试验的安全性.方法 老年COPD组35人,成年对照组19人,老年对照组12人.受试者均进行静态肺功能和踏车下连续递增负荷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PET),测定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呼吸频率(RR)等,并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呼吸困难评分采用Borg评分.结果 所有受试者均能完成检查过程.老年COPD组主要因呼吸困难停止运动,74.29%的患者出现了SpO2下降超过4%,Ⅲ至Ⅳ级的患者下降较明显.少部分病人运动中可见心律失常及ST-T压低,无危及生命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半数以上患者可达到次级量以上心率.结论 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能够耐受症状限制性的大运动量,老年COPD患者在严格监测生理学指标的情况下进行心肺功能运动试验是相对安全的.

    作者:樊晓曦;张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形成因素涉及多方面,使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停滞凝结,导致静脉回流困难,引起下肢水肿、疼痛、色素沉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此病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明显增加.临床研究证明,老年脑卒中患者非常容易并发DVT,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2].本文就我院近年来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DVT形成原因及危险因素进行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万钧;朱敏;杨晓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有创机械通气及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疗效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76例急性重症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有创机械通气组(35例)和无创机械通气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后1h、后6h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的改善情况;机械通气治疗前、后24h脑钠肽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 经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有创机械通气组治疗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率高于无创组(P <0.05或P<0.01).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脑钠肽水平均下降(P<0.01),有创组脑钠肽水平比无创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结论 机械通气能够及时缓解急性重症左心衰所致的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的有效措施,且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比无创机械通气更佳.

    作者:杨成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心电图判断中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多由右冠状动脉急性血栓造成,但也可见于左旋支和前降支.如何根据心电图改变判断梗死相关冠脉,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1,2].据此,我们总结了54例中老年急性下壁心梗的心电图Ⅰ、aVL、V5、V6的变化及与相关动脉的关系,试图说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右冠梗塞与左旋支梗塞的心电图变化特点.

    作者:于英;刘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食管及胃多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61岁,因进食后恶心、呕吐伴进行性加重1个月,于2012年9月4日人我院胸外科.电子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邻近贲门、贲门、胃底、胃体小弯侧可见以溃疡型肿物,表面凹凸不平,周边呈堤样增生.病理诊断:(食管下段、贲门、胃底、胃体小弯)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型),核分裂象> 20个/10 HP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K(+)、CD2(-)、CD3(-)、CD79a(-)、CD20(-)、MUM1(-)、CD10(+)、Bcl-6(+)、TTF-1(-)、CD56(+)、CgA(-)、Syn(+).肝、胆、脾增强CT:肝脏多发转移瘤;胃小弯、腹主动脉旁、左侧肾上腺外支、脾门血管旁均可见转移性病变(图1A).

    作者:祁啸;贾姣源;金鑫;李景贺;沈卫章;金立方;赵岩;李小丰;王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镇静催眠药物的应用

    研究显示48%2型糖尿病(T2DM)患者睡眠质量差,且糖尿病的恶化程度与睡眠障碍的程度有关[1,2].本文拟调查T2DM患者住院期间镇静催眠药应用情况.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我院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238例T2DM患者,男112例,女126例,平均年龄(61.57 ±8.64)岁,病程1 ~30年,平均(7.69±4.84)年.158例患者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80例仅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作者:杨卫芳;于民民;尚振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的危险因素

    记忆功能是人的重要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与神经心理功能密切相关.记忆障碍指个人处于一种不能记住或回忆信息或技能的状态,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前期阶段[1].已有研究证实高血压是引起记忆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2].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的危险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9~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30例,均为长期居住于唐山市并愿意参加本研究者.纳入标准:年龄60 ~75岁,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制订的高血压诊断标准)[3],确诊高血压1年及以上并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脑血管并发症.

    作者:孙丽明;陈长香;王建辉;王素娟;李淑杏;窦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社区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分析在遵医附院行健康体检的成人慢性肾脏病(CKD)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该院健康体检人群2 200例,进行问卷、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者3个月后复查,分析CKD、蛋白尿、血尿和eGFR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在2 096例资料完整的体检人群中,蛋白尿检出率2.8%,血尿检出率7.7%,女性高于男性(P<0.05),与年龄正相关;血肌酐升高检出率4.7%,eGFR <60 ml·min-1·1.73 m-2检出率为2.3%,随年龄增长肾功能呈下降趋势;肾脏B超影像学异常检出率16.2%.总体检人群中CKD患病率为27.4%,性别间无差异(P>0.05),但随年龄增长CKD患病率升高,若剔除肾脏B超影像学异常,总CKD患病率14.9%.系统性疾病人群并发CKD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年龄、性别、高脂血症、高空腹血糖、高尿酸血症及肾结石、肾囊肿是CKD的危险因素.结论 健康体检有助于发现早期CKD,CKD诊断指标有待统一.

    作者:唐欢;杨垒;郑文丹;杨亦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第一肝门血流阻断对患者近期康复的影响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仍是手术切除.上世纪90年代以来腹腔镜手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1].但由于肝脏血运丰富,术中出血问题仍然是一大难题.有研究显示,阻断第一肝门血流可有效地降低术中出血量,但该方法可能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对肝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2].本研究分析第一肝门血流阻断对术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作者:刘平;谭永红;孙友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经皮靶点射频热凝联合穿通式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目的 探讨经皮靶点射频热凝联合穿通式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12月该院收治的LDH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经皮靶点射频热凝,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穿通式臭氧注射.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治疗后72 h、治疗后1、3个月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72 h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6个月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出现不良反应4例,无神经损伤、感染性椎间盘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靶点射频热凝联合穿通式臭氧注射治疗LDH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玉明;金格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邯郸市托老院老人控制点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邯郸市托老院老人控制点与生活满意度的总体情况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内控性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邯郸市3所托老院的88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托老院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整体水平偏低.托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户口所在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托老院老人的控制点偏向内控.托老院老人的控制点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内控性能显著预测老人生活满意度.结论 控制点偏向内控的老人生活满意度更高.

    作者:王秀希;高玉红;金光华;王雪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帕金森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老年患者多见,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1817年由英国医生JamesParkinson首先系统描述.其主要的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伴Lewy小体形成,由此而引起黑质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PD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反射受损,与此同时,患者也可能会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PD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目前采用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左旋多巴制剂仍是有效的药物;而手术治疗仅仅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康复、心理治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然而上述手段均无法阻止病情的发展,也无法完全治愈疾病,但有效地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毕铁琳;付秀娟;周翔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493名离退休干部口腔健康状况

    老年期是龋病好发的第3个高峰期[1],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结果表明,我国65 ~ 74岁患龋率为98.4%.本文拟为了解兵器老干部人群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疾病的发病趋势.1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2012年对北京地区本系统离退休老干部493人,其中男290人,女203人;年龄55~94岁,平均(71.98±8.35)岁,分3个年龄组,55~ 64岁组128人,65 ~ 74岁组147人,75 ~94岁组218人.

    作者:胡萍;刘苹;邢凤霞;姚瑶;卢国辉;邓建华;刘秀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P方案治疗老年宫颈癌放疗后盆腔复发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老年宫颈癌放疗后盆腔癌复发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P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2月至2012年5月在该院肿瘤科治疗的61例老年宫颈癌放疗后盆腔复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单纯TP方案化疗,观察组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稳定率为86.67%,对照组为58.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KPS评分、胃肠道反应、体重等均较对照组疗效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骨髓抑制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P方案治疗老年宫颈癌放疗后盆腔复发能增强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再努尔·阿布都热衣木;胡尔西旦·尼牙孜;付熙;祖菲娅·艾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50例临床分析

    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属于临床多发病症,也是胃溃疡并发症的一种.患者由于身体机能退化,可能在临床出现消化液侵蚀血管壁,造成血管壁破裂出血,症状往往较为严重,临床具有一定的死亡率.本文对我院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统计,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和注意事项,为临床提供一定诊断治疗参考.

    作者:孟杰;赵淑芹;尹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重型颅脑外伤后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若不及时救治,将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社适应会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创伤,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目前治疗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的目的是控制病情,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但在临床治疗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并发肺部感染,加重原发疾病,增加术后病死率,延长治疗和康复时间,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国内虽然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3],但有关老年重型颅脑外伤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报道较少.本文探讨老年重型颅脑外伤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

    作者:詹传伟;郑仲贤;岑伟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预防心房颤动脑卒中安全性的对比

    心房颤动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维生素K拮抗剂的应用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预防脑卒中具有良好效果[2],但是,食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经常对血液凝固情况进行监测,并对药物进行必要的调整,临床实际中某些患者应用这些药物存在诸多困难[3].利伐沙班(Rivaroxaban)直接抑制因子Xa,与华法林相比能提供更持久及理想的抗凝效果[4].利伐沙班预防静脉血栓比依诺肝素(enoxaparin)更有效[5].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心房颤动病人每日一次口服利伐沙班及华法林预防脑卒中和血栓形成的效果.

    作者:杨劲松;赵正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白念珠菌肺部感染动物模型

    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临床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放化疗的综合应用及艾滋病的流行,致使人体的正常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外源性真菌乘虚侵入或内源性真菌在体内生长繁殖而引发感染[1].国内外报道引起感染的真菌种类主要有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毛霉菌等,其中白念珠菌的感染多见[2,3].白念珠菌致病具有多变性,包括念珠菌血症、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4]、皮肤黏膜念珠菌病、脏器感染等,其中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2].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难以获得组织和病原学的证实,病情易被原发病或其他并发症掩盖,造成误诊、漏诊,从而延误治疗;未及时处理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可达30%~80%[5].因此,建立相应的真菌模型用于研究相关指标,指导临床实践,能为改善真菌感染现状提供可能.

    作者:许群;眭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膀胱穿刺治疗的体会

    急性尿潴留是泌尿外科的急症[1,2],患者痛苦大,且多数为高龄,常合并有心脑血管疾患,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发作,危及患者的生命.曾有急性尿潴留诱发心脏停搏的报道[3].耻骨上膀胱穿刺术是泌尿外科在尿潴留导尿失败时常使用的手术操作.但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耻骨上膀胱穿刺的报道较少.我院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致尿潴留患者实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耻骨上膀胱穿刺术,术后疗效满意.

    作者:李春光;王松岩;陈岐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